泌尿系结核的治疗方法
泌尿系结核的治疗方法
泌尿系统结核是全身性疾病。故须重视全身的治疗。包括营养、环境、休息、医疗体育等。现代化学治疗的进展,使泌尿系统结核的治疗原则有所改变,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必要的手术治疗。早期泌尿系统结核病变较轻,范围局限。
在正确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多能治愈。只有在肾脏破坏严重或泌尿系统有严重并发症,如输尿管狭窄、膀胱结核性挛缩伴对侧肾积水时,才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旨在去除不可修复的破坏病灶,解除梗阻,抢救肾功能。
肾切除术适用于广泛破坏的一侧肾结核,或结核肾伴严重继发感染而丧失功能者,此时可将病肾切除。双肾结核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一侧肾结核破坏无功能,另一侧病变较轻仍可将破坏严重的一侧肾切除。
肾部分切除术适用于结核病灶局限于肾一极而药物不能治愈,同时肾盏和输尿管均无改变者。若唯一有功能的肾需作肾部分切除时,则应保留2/3的肾组织以免引起肾功能不全,适应症必须严格掌握。由于药物治疗的进步,部分肾切除已极少应用于肾结核的治疗。
肾病灶消除术适用于肾实质内完全闭合或引流不畅难以愈合的结核性空洞。腔内充满干酪样物质者,药物治疗常不能奏效,且为潜伏感染的来源。通过切开清除,可防止脓肿扩大或破溃,并可保留未受损害的肾组织。
肾结核并发严重膀胱结核伴对侧肾积水或双肾结核功能不良者,治疗上较为复杂,应积极抢救,尽量保存肾组织,恢复肾功能。
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及链霉素等。一般都选用二种或三种药物联合应用效果较好,可延缓耐药性的出现并减少毒性反应。应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三者合用可将疗程缩至6个月至1年。
小便尿血是什么病
1.血尿伴有疼痛,尤其是伴有绞痛应考虑尿路结石,如伴有尿痛及尿流中断,应考虑膀胱结石,如伴有明显膀胱刺激症状,则以尿路感染,泌尿系结核以及膀胱肿瘤等为多见.此外,应结合病史,年龄,血尿的色泽,程度等对血尿的原因进行综合判断.血尿是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疾患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症状.此外亦可由泌尿系之外的其它疾患所致,如心血管疾患,血液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均可发生血尿.
2.泌尿系统疾病,常见于泌尿系结石,各种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结核、肾小球肾炎、肿瘤、外伤、药物或化学物损害、先天性畸形如多囊肾、肾下垂等.
3.全身性疾病 常见于血液病;传染病,如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丝虫病;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等.
4.出现小便时尿血可能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炎症、结石、结核、肿瘤、畸形、药物、剧烈运动等.一般炎症、结核引起的血尿会伴有尿急、尿频、尿疼等症状.结石出现血尿时大多伴有剧烈疼痛,疼痛与体位变动有关系.后四种情况可出现无疼痛性血尿.应该查清楚出血的原因以便对症治疗.去医院做泌尿生殖系统B超、血、尿、或CT、核磁共振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治疗.注意休息,注意外阴卫生,多喝水,忌吃辛辣食物.
有效预防泌尿系结石的方法有哪几种
1、为预防泌尿系结石平时应该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以增加尿量,称为“内洗涤”,有利于体内多种盐类、矿物质的排除。当然,应该注意饮水卫生,注意水质,避免饮用含钙过高的水。
2、为预防泌尿系结石平时要多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体力好的时候还可以原地跳跃,同样有利于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
3、注意膳食结构,泌尿系结石的生成和饮食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注意调整膳食结构能够预防结石复发。根据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不同,饮食调理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案。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宜少食草酸钙含量高的食品,如菠菜、西红柿、马铃薯、草莓等。
4、治疗引起泌尿系结石的某些原发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瘤、腺癌或增生性变化等)会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诱发磷酸钙结石。这样,就需要先治疗甲状旁腺患。尿路上的梗阻性因素,如肿瘤、前列腺增生以及尿道狭窄等会造成尿液蓄积,引起尿液“老化”现象。尿中的有机物沉积“老化”后,就可能增大而变成非晶体的微结石。所以,治疗引起泌尿系结石的某些原发病对于预防结石复发也非常重要。
5、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主要局部因素,并直接关系到泌尿系结石症的防治效果。
6、服用中药每隔一定时间,用中药金钱草和海金沙泡水服,有利于排出体内细小的结石。如果条件允许,也可找中医师根据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病情开一张简洁的中药处方泡服。
泌尿系结核患者如何通过饮食进行调理
1、补充含钙、铁丰富的食物:钙可促进泌尿系结核灶的钙化愈合,故应常吃牛奶、奶渣、虾皮、豆腐、绿色蔬菜等含钙丰富的食品。若泌尿系结核患者有咯血时,应增加含铁(铁食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绿色蔬菜(蔬菜食品)等。
2、高蛋白质(蛋白质食品)饮食:以蛋类、动物内脏、鱼、虾、瘦肉、豆腐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并多选用牛奶及奶制品,因牛奶中酪蛋白和钙含量丰富,能促进泌尿系结核灶钙(钙食品)化,有利于机体恢复。
3、饮食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对泌尿系结核患者有促进康复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C、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维生素食品)C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常见的有胡萝卜、蛋类、花生、燕麦等。B族维生素可提高体内各代谢过程,增进食欲,如动物肝脏、谷类(谷类食品)及绿叶蔬菜。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如鱼肝油、菠菜、大豆、植物油等。
4、适量脂肪:泌尿系结核人常会厌食,食欲不佳,故烹制饮食时,应以少油(油食品)饮食为宜,如米粉、麦片、红豆、绿豆、鱼类、蜂蜜(蜂蜜食品)等。
5、糖类供给量:按正常生理需要量即可。但泌尿系结核患者病情加剧时,每日可给予糖类20~35克左右,以尽可能满足机体需要量。
男性小便出血是怎么回事
男性小便出血是怎么回事
男性小便出血,95%以上是由于泌尿系统感染所致,其中以肾小球疾病,肾囊肿结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等疾病最为多见。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肾肿瘤,肾及尿道损伤等也有可能导致血尿。血尿是以上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泌尿系结石。
其中包括肾,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结石。
2、泌尿生殖系感染。
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3、肾炎。
其中包括急慢性肾炎,局灶性肾炎,良性急性出血性肾炎等。
4、泌尿生殖系肿瘤。
有肾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等。
血尿的病因
血尿95%以上是由于泌尿系统感染所致,其中以肾小球疾病、肾囊肿结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等疾病最为多见。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肾肿瘤、肾及尿道损伤等也有可能导致血尿。血尿是以上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1.泌尿系结石:其中包括肾、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结石。
2.泌尿生殖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3.肾炎:其中包括急慢性肾炎、局灶性肾炎、良性急性出血性肾炎等。
4.泌尿生殖系肿瘤:有肾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等。
5.其他泌尿系疾病:如肾下垂、游走肾、先天性多囊肾等。
6.泌尿系损伤:各种化学物品或药品对肾脏的损害、磺胺类药物所致血尿等。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有什么方法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有什么方法?泌尿系结石在我们生活中一般不常见,常发生在输尿管部位,在形成泌尿系结石后患者会有绞痛感,患者是非常痛苦的,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之前,首先要缓解患者的绞痛感。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上,有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而且效果很不错。那么,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有什么方法呢,中医通过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不错。
1、下焦湿热蕴结型泌尿系结石:
主要症状:腰痛,少腹急满,或向阴部放射,小便浑赤,尿急频涩热痛,尿中带血,有时杂有砂石,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药:木通10克、车前子(包)20克、扁蓄15克、瞿麦20克、金钱草15克、滑石(包)15克、海金砂30克、虎杖30克、冬葵子15克、甘草梢10克、大黄5克。
2、气滞血淤型泌尿系结石:
主要症状:腰部隐痛而胀,小腹胀满隐痛,尿涩痛不畅或突然中断;疼痛加剧,上连腰腹,石出后痛减,或见血块,舌暗红或有淤斑、苔黄,脉弦紧或沉涩。
治法:行气活血,通淋排石。
方药:琥珀粉5克(冲)、沉香5克、当归尾10克、赤芍2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牛膝10克、王不留行20克、金钱草15克、瞿麦15克、冬葵子15克、石韦]5克、车前子(包)15克、鸡内金10克。
3、脾肾两虚型泌尿系结石:
主要症状:结石久停,神疲乏力,欠沮,夜尿多,饮食欠佳,脘腹胀满,腰背酸重疼痛,两腿酸软无力,小便不畅,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利尿排石。
方药:熟地10克、山药25克、山萸肉30克、牛膝10克、白术11克、泽泻15克、丹皮1O克、肉桂1O克、王不留行15克。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有什么方法”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其实中医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对患者的伤害小,建议大家可以适当的使用。
哪些因素会对肾结核的康复带来影响
(一)全身情况和泌尿系外的结核病状况 肾结核病人如果全身情况良好,泌尿系外结核病轻而稳定,则肾结核治疗效果较好。若全身情况不好,又有其他器官严重结核,则肾结核的手术后死亡率显著增高。
(二)膀胱结核的有无和结核病变的严重程度 膀胱结核的严重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极大。肾结核在病灶波及膀胱之前进行病肾切除,或在早期输尿管阻塞的肾结核病例切除病肾,则病人可全部恢复,并不遗留泌尿系的后遗症或饼发症。Himman指出肾切除术前膀胱未被结核侵犯者,则5年治愈率达100%,若一旦膀胱被侵及,则5年生存率下降至60%。据上海中山医院肾结核207例肾切除随访情况观察,病肾切除前膀胱结核性炎症存在不满1年者术后68.。7%结果满意,而炎症已达1~6年者术后53.6%情况不满意。由此可见,结核性膀胱炎存在之时间与预后亦有很大关系。实际上炎症时间的长短提示炎症深入膀胱壁之深浅,代表着膀胱挛缩的机会。
(三)对侧肾有无结核病变和功能情况 结核肾脏切除的病人,其对侧肾的情况对预后至关重要。在应用抗结核药前的一组1,131例结核肾切除病例统计,对侧肾尿液显微镜检查正常者,则5年中 65。2%治愈,20。3%死亡;对侧肾尿结核杆菌动物接种阴性者,则5年中75.2%治愈,13。3%死亡;而对侧肾尿结核杆菌阳性者,则5年中 21.8%治愈,41.8%死亡。而在应用抗结核药后情况就完全改变了,双侧肾结核病例5年内死亡率从80%下降到8%。
(四)治疗的时机和正确性 随着抗结核药的不断发展,肾结核的治疗原则有了显著改变,大多数病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痊愈。早期诊断和及时的确切治疗是治疗肾结核的关键。治疗措施必须符合具体情况的要求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不少学者认为早期的泌尿系结核 几乎没有不能通过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治愈的。国外已很少为泌尿系结核病人进行手术处理,甚至有人认为药物治疗可以代替手术。但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对有些病例,如无功能肾或功能很差的一侧肾结核,或一些血运差、封闭堵塞性空洞,或病变广泛、破坏严重的病灶,抗结核药不能进入的病例,均需施行手术治疗。尤其是要掌握结核性膀胱炎的程度比较轻,炎症的时间比较短的时机对结核性病肾及时手术处理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对于肾结核而发生晚期并发症的病例,也必需采用手术进行治疗。
泌尿系统结核是什么病
说起泌尿系统疾病,很多朋友都会认为这只是一般的炎症,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消炎治疗即可,其实引起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不同,其危害程度是不同的,危害最为严重的就是泌尿系统结核,因为该病一般因为肺结核引起,因此如果是不及时治疗的话有可能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为了引起各位对于泌尿系统结核的重视,在此就详细的为您介绍一下泌尿系统结核是什么病。
泌尿系结核症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多数继发于肺结核,少数继发于肠结核或骨关节结核。可累及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前列腺、精囊、睾丸、输精管、输卵管等部位。放射学诊断泌尿生殖器官结核的病理基础如下:结核杆菌经血或淋巴播散到泌尿生殖系时,常先累及肾皮质。在适宜生长的条件下形成干酪坏死灶,继而发展至肾髓质,在肾乳头部发展成干酪坏死灶,随后蔓延至肾小盏形成结核性空洞,即出现肾结核典型症状,结核病变随尿路可蔓延到泌尿生殖系统各部。
泌尿系统结核临床表现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血尿或脓尿。全身症状可有体重减轻、低热、乏力或贫血。也可无任何症状而在尿常规检查时才被发现。
泌尿系结核是全身性疾病。故须重视全身的治疗。包括营养、环境、休息、医疗体育等。现代化学治疗的进展,使泌尿系结核的治疗原则有所改变,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必要的手术治疗。早期泌尿系结核病变较轻,范围局限。在正确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多能治愈。只有在肾脏破坏严重或泌尿系统有严重并发症,如输尿管狭窄、膀胱结核性挛缩伴对侧肾积水时,才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旨在去除不可修复的破坏病灶,解除梗阻,抢救肾功能。
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及链霉素等。一般都选用二种或三种药物联合应用效果较好,可延缓耐药性的出现并减少毒性反应。应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三者合用可将疗程缩至6个月至1年。
知道了泌尿系统结核是什么疾病之后还提醒各位,泌尿系统结核和一般的泌尿系统感染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如果您诊断出患有肺结核或者其他结核疾病,一定要注意积极的进行治疗,避免病原体的全身感染,减少疾病对于自己身体的伤害。
膀胱结核常见症状
除尿频外,多伴有尿痛、脓尿、血尿等,经抗结核治疗后可以好转。而膀胱挛缩的症状除尿频及尿失禁外,常无尿痛、脓尿、血尿等,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不能好转,有时由于膀胱病变进一步纤维化,症状反而加重。
分析病史与临床表现:
1、有慢性膀胱炎刺激症状,经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者。
2、尿液呈酸性,有脓细胞,而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者。
3、有肺结核或其他泌尿系以外结核病灶,尿液出现少量蛋白,尿液镜检有红细胞者。
4、附睾、精囊、精索或前列腺发现硬结,阴囊有慢性窦道者。
老人出现尿血咋回事呢
史、年龄、血尿的色泽、程度等对血尿的原因进行综合判断。
1、泌尿系统结石
老年人血尿,首先应想到泌尿系结石。因为老年人活动少,卧床时间较长,骨质疏松,骨中钙质游离出来,容易发生泌尿系结石。
男人老人,常有前列腺肥大,排尿不畅,尿在膀胱内潴留,也容易发生结石。结石刺激损伤泌尿道粘膜出血,若出血量多则出现肉眼血尿,少则为镜下血尿。
值得一提的是,肾及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血尿多伴有肾绞痛,表现为病侧腰部或腹部阵发剧烈疼痛,多向下腹、大腿内侧放射,可伴恶心、呕吐,可为肉眼血尿,也可为镜下血尿。
2、泌尿系统结核
早期肾结核可为无痛性血尿。尿检可见脓细胞、红细胞。结核累及膀胱时则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频常十分明显,每日小便可达数十次。可同时伴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3、泌尿系统感染
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多见于泌尿感染患者。如果肾病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肾病病情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最终导致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