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午睡时间多长好呢
孩子午睡时间多长好呢
中午睡上1-2小时,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午睡虽是促进健康的一种良好手段,但也要讲究科学,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因此,午睡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上班族午睡最佳时间
午饭后不要马上就睡,这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可以先进行一下小幅度的运动,走动一下,然后再午睡。其次,午睡的时间不要过长,不超过1小时为宜,时间长了进入深度睡眠,醒来会感到不适应,此时可以用冷水洗把脸,喝点白开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
另外,午睡不要选在走廊等通风的地方,特别是不要在正对空调的方向,因为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关节疼痛、肌肉尤其是背部肌肉酸痛,严重的还可能造成面瘫。
老人午睡最佳时间
老人午睡需要注意的地方比较多。有午睡习惯的老年人可以继续保持,只要午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就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对肥胖、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
虽然午睡减少了躯体能量的消耗,但只要平时注意适当的运动,控制好合理的饮食,午睡基本不会造成身体的脂肪堆积,也不会给心血管造成很大的负担。短暂的平躺休息,不仅能放松脊椎,还能清醒头脑。据《纽约时报》报道,24分钟的午睡,能够有效地改善飞越大西洋的驾驶员的注意力与工作表现。
晚间有睡眠障碍的老人,应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另外,为了降低饭后血液流进胃部,大脑供氧量减少的几率,老年人在饭后可以散散步,休息半小时后再开始午睡。
午休时间是有很大规定的,每个身体状况不同的人午休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如果是年轻人的话,那么午休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这样的午休时间才是最健康的,而午休的时候最好是在饭后半个小时,这样的午休也不会让身体发胖,老人的午休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但是很多老人都睡不着,这样的话白天就该少睡。
宝宝午睡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宝宝午睡好处虽然多,但是并不是睡的越多就越好,宝宝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
因为如果白天睡的太多的话,那么就会容易影响到宝宝晚上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那么这样就不好了。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控制好宝宝午睡的时间。一般学龄前的宝宝午睡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半小时,而一到三岁的宝宝,午睡时间最好是在每天两个小时左右,三到六岁的孩子,午睡时间一般为一个小时或者是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左右。
宝宝在午睡的时候,妈妈们要注意控制好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4-25度是最好的。宝宝在午睡的过程中,家长们要给宝宝提供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动作以及说话声音要轻,避免干扰到宝宝。
儿童养成午睡习惯的好方法有哪些
一、孩子的作息时间要固定。并坚持这个好习惯:如果孩子每天早上睡懒觉,到了午后还不觉疲劳,自然不肯午睡。父母要注意调整孩子的睡眠时间,早上按时起床,上午安排一定的活动量,孩子有疲劳感就容易入睡了。养成孩子的午睡习惯十分重要,父母不严格规定午睡的时间,今天早睡,明天晚睡,后天有事不睡,这样不能形成孩子到时间午睡的条件反射。要在固定的时间安排孩子午睡,节假日带孩子上公园或到亲戚朋友家作客,也不要取消午睡。
二、要坚持午睡。父母应当给宝宝规定出一天的作息时间,使宝宝吃饭、睡觉、活动都有一定的时间,这是培养宝宝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条件。一定的时间经过多次反复形成条件反射。这样坚持下去,到午睡的时间,宝宝就会产生睡意,并慢慢养成自动入睡的习惯。
三、要用正确的方法安排宝宝午睡。到午睡的时间,你可以提醒说,“该午睡了,睡醒再玩”,使宝宝形成一种概念,即“午睡和吃饭一样,是一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而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并且在宝宝做得好时,要及时鼓励。
四、要为宝宝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新鲜清爽的空气是使宝宝很快入睡的重要条件,因此室内温度不宜过高。要有安静的睡眠环境,排除一切人为的干扰,这个时间不能是成人的娱乐时间。我们不能说她午睡有问题的聊天,让她形成一个错误的概念。表现出很想让她睡或者怪她。
五、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午睡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的睡眠。一般1-3岁的宝宝,白天睡2小时左右为宜,夜间睡10-11小时,共睡13小时。
儿童养成午睡习惯的好方法是很多的,首先是从小养成的睡眠习惯,当孩子每天按时睡眠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模式,将有固定的睡眠习惯。但是孩子越长越大,很多习惯会受到影响,午睡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孩子的生活习惯必须有规定,到了午睡的时间必须立即上床,即使是外出或是在朋友家里,也要按时午睡。
怎么午睡最好
午睡最佳时间,根据夏季气炎热和昼长夜短的特点,宜晚睡早起,晚睡以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因为天气闷热,睡得晚、起得早,夜睡不安,以至于睡眠不足,所以要增添午睡时间。中国人自古讲究睡“子午觉”,何谓“子午觉”?简言之,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是晚23时至凌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中午1 1时至下午1 3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此时睡眠,有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令人变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午睡的最佳时间一般是在饭后20分钟,或者是中午13点到14点之间。中午短暂的休息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很好的作用,午休可以提高精神,而且可以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但是如果午休的时间太早或者是太晚,反而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一般在饭后20分钟睡觉,这个时候,肠胃的食物已经经过消化了,血液和血压都是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这个时候睡觉对于身体健康最好。
孩子午睡应该顺其自然
午睡对于许多成人来说,是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于是,许多家长也习惯性地要把这个习惯“传”给孩子。但是,总有那么一部分孩子不愿“领情”,这让不少家长费尽了心思,为午间不安分的孩子烦心,为不午睡会影响孩子的身体担心。
可孩子一定要睡午觉吗?有着十余年儿保工作经验的重庆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医师蒋志阳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蒋志阳说,尽管许多幼儿园每天都安排了午睡时间,但这并不表明孩子一定要午睡,因为这种要求更多的是顺从了一种社会习惯。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讲,不睡午觉,对他们的生长发育根本不会有影响。 一般来说,生长激素主要是在睡着时分泌,深睡的时候效果更好。而学龄前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如果能在中午有一两个小时的睡眠,对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是有好处的。
但孩子的睡眠通常不太规律,如果再受到家长不良作息习惯的影响,很可能会在别的时间把“午觉”给睡了,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只要睡眠质量好,而且总的睡眠时间够了(0到半岁16小时,半岁到2岁是14小时,2―4岁是11―12小时,5―9岁是10小时左右),对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因而家长也不必再要求孩子午睡。
如果睡不好,才需要适当调整一下。当然,也有很少一部分孩子是属于睡眠需求比较少的一类,从婴儿时期可能就只睡八九个小时,这种情况也没有必要逼他午睡。 总之,家长不要强求孩子午睡,只要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就可以了。
孩子不爱午睡怎么办呢
1、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右侧卧睡,不趴着睡不蒙头睡。
2、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睡前脱掉外衣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会盖好小花被,起床时穿上外衣和鞋子。
3、让幼儿安静就寝,醒后小便轻轻地走路,不大声讲话,不吵醒别人。
4、培养幼儿不憋尿、不尿床、及时小便的好习惯。
5、午睡时不咬被角和拉链,不吮手指,不拿小石子、钮扣、玻璃球等危险物品,注意安全。
我班是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
个别教育。
幼儿来自于各个地方、家庭,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养成的睡眠习惯也不同,在午睡中我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如孙杰小朋友刚入园时不论活动、吃饭、午睡都抱着一只小熊长毛绒玩具,他妈妈说从小就养成了这个习惯,要求老师帮他改掉这个毛病。开始午睡时我给他拿走,他又哭又闹不睡觉,我只好给他,一连几天长毛绒玩具有时掉在地上,有时拖在地上,每当这时我给他讲道理说毛茸茸玩具脏了上面有细菌,拿着它手上沾上细菌会生病的,有意识地让他明白整天拿着长毛绒玩具不好。有一天午睡我趁他睡着了把玩具藏了起来,他醒后向我要玩具,我说:“你的玩具太脏了我给你洗了。”第二天他又向我要,我说还没晒干呢,然后转移他的注意力,我陪他玩积木、讲故事、做游戏,渐渐地他不要了,不拿它也能正常午睡,正常活动了。
给孩子培养午睡习惯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这些方法,那么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来说也是最有利的,孩子的午睡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如果两个小时超过了,那么孩子的头脑就会被睡得昏沉沉的,所以才会出现我们说的病怏怏,并且没有精神的现象,孩子午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房间里面的温度,不能受凉,也不能受热。
宝宝午睡的重要性
培养宝宝午睡习惯不仅能够增强宝宝的记忆力,还能使得宝宝恢复体力,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使宝宝精力充沛。对于学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如果不午睡的话,那么就扰乱大脑存储记忆的方式,从而影响到学习能力。
另外,宝宝的消化功能发育还比较不完善,午睡的话可以有助于缓解宝宝积食症状,有助消化。所以宝宝有午睡习惯好处是非常多的。
宝宝午睡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宝宝午睡好处虽然多,但是并不是睡的越多就越好,宝宝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
因为如果白天睡的太多的话,那么就会容易影响到宝宝晚上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那么这样就不好了。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控制好宝宝午睡的时间。一般学龄前的宝宝午睡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半小时,而一到三岁的宝宝,午睡时间最好是在每天两个小时左右,三到六岁的孩子,午睡时间一般为一个小时或者是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左右。
宝宝在午睡的时候,妈妈们要注意控制好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4-25度是最好的。宝宝在午睡的过程中,家长们要给宝宝提供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动作以及说话声音要轻,避免干扰到宝宝。
血压低睡子午觉别超半小时
“子午觉”是不错的养生方式,“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阳。但是,近日有德国学者指出,体重超标20%、血压低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三类人群午睡反而有弊无利。
“这并不意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专家张明主任医师说。午睡的关键是因人而异,找对正确休息时间。对于超重的人而言,午睡易使肥胖加剧,不妨改在午饭前睡20~30分钟。
对于低血压的人而言,午睡时,血流速度缓慢,本身黏稠度高的血液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诱发中风危险。低血压的患者午睡时间不宜长,最好以半小时为宜。
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特别是因脑血管问题而经常头晕的人群也不宜午睡,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道,皮肤、消化道纷纷与大脑争血,此时便有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所以最好在餐前或餐后半小时后,喝杯白开水再午睡。这种午睡能减少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如何培养孩子的午睡习惯呢
1、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右侧卧睡,不趴着睡不蒙头睡。
2、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睡前脱掉外衣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会盖好小花被,起床时穿上外衣和鞋子。
3、让幼儿安静就寝,醒后小便轻轻地走路,不大声讲话,不吵醒别人。
4、培养幼儿不憋尿、不尿床、及时小便的好习惯。
5、午睡时不咬被角和拉链,不吮手指,不拿小石子、钮扣、玻璃球等危险物品,注意安全。
我班是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个别教育。
幼儿来自于各个地方、家庭,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养成的睡眠习惯也不同,在午睡中我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如孙杰小朋友刚入园时不论活动、吃饭、午睡都抱着一只小熊长毛绒玩具,他妈妈说从小就养成了这个习惯,要求老师帮他改掉这个毛病。开始午睡时我给他拿走,他又哭又闹不睡觉,我只好给他,一连几天长毛绒玩具有时掉在地上,有时拖在地上,每当这时我给他讲道理说毛茸茸玩具脏了上面有细菌,拿着它手上沾上细菌会生病的,有意识地让他明白整天拿着长毛绒玩具不好。有一天午睡我趁他睡着了把玩具藏了起来,他醒后向我要玩具,我说:“你的玩具太脏了我给你洗了。”第二天他又向我要,我说还没晒干呢,然后转移他的注意力,我陪他玩积木、讲故事、做游戏,渐渐地他不要了,不拿它也能正常午睡,正常活动了。
给孩子培养午睡习惯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这些方法,那么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来说也是最有利的,孩子的午睡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如果两个小时超过了,那么孩子的头脑就会被睡得昏沉沉的,所以才会出现我们说的病怏怏,并且没有精神的现象,孩子午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房间里面的温度,不能受凉,也不能受热。
对我们来说几点睡午觉最好呢
一般人都认为中午只要睡了,就能达到舒缓疲劳效果。然而专家分析,人们最容易入睡的时间是在早上起床后8小时或是晚上睡觉前8小时,大概是在中午1点钟左右。因为这个时候人的警觉处于自然下降期,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学习会感到疲惫,此时午睡身体会得到很好的精神,以便恢复精力。
睡前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饱,因为油腻会增加血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过饱会加重胃消化负担。另外,睡醒之后可以喝杯水,以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然后可以进行一些散步类的轻度活动。
专家认为,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钟最恰当,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如果时间太短达不到休息的效果;时间太长,醒来后又会感到轻微的头痛和全身无力,而且也不容易醒。
正确午睡方式应养成,只有合理的午睡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松弛休息效果。
1、理想的午休方式是在安静避光的地方侧卧。
2、如果条件不能回家午睡,可以尽可能地在桌子上躺着午睡,而不要趴着桌子午睡。
3、如果不方便躺在桌椅上午睡,不妨带个U形枕,午睡时垫在脖子上,靠着椅背睡觉,这样可以减小挤压,不仅让眼睛,还能让颈椎等其他部位真正松弛休整,更容易入睡。
4、午饭之后不要马上午睡,午睡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小宝睡觉无规律 随机应变很必要
你的工作时间漫长,所以难以获得完美的睡眠时间表:早就寝时间,还过得去的起床时间,中午的小睡时间。但有一天晚上,你的宝宝变得难以入睡。而且因为她入睡时间比平时晚,她会比平时睡过头。正因为如此,在她往常的午睡时间时,她却还没有准备好要午睡。
婴儿的睡眠时间
国家睡眠基金会指出,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打破常规,或者说你的孩子在这方面不能有发言权。
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晚上需要约9到12个小时的睡眠,并在白天小睡;幼儿总共需要12到14个小时的睡眠(包括晚上就寝时间和小睡时间);学龄前儿童总共需要11到13个小时的睡眠(一些孩子小睡一会,一些不会);年龄较大的儿童总共需要10到11小时的睡眠。
注意孩子的需求并调整
设定界限并坚持这点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注意孩子们需要什么。如果你的孩子开始睡过头,那么调整午睡时间。如果他们完全拒绝午睡时间,尝试“安静时间”,这样你就有时间至少放松一下,让自己复原。
夏季午睡多长时间最好
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必需的睡眠时间,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并对改善脑部血供系统的功能、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降低中暑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对于身体好、夜间睡眠充足的人,不午睡通常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是,对从事脑力劳动、大中小学生、体弱多病者或老人,午睡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夏季午睡多长时间最好呢?
午睡一般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午睡的时间长了,会让人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使睡醒之后的身体更觉得困倦,影响下午的训练和工作。
午睡时间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钟最恰当,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时间太短达不到休息的目的,而睡久了,醒来感到不舒服时,应适当活动一下,或用冷水洗脸,再喝上一杯水,不适感会很快消失。
宝宝的午睡时间也不宜过长,白天睡得多很容易影响夜间的睡眠,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哦!专家建议,学龄前的孩子午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5小时。一般1-3岁的孩子,白天睡2小时左右为宜,夜间睡10-11小时,共睡13小时;3-6岁的孩子,午睡时间一般为1-1、5小时,总共睡眠时间为12小时。
一般人都认为中午只要睡了,就能达到舒缓疲劳效果。然而专家分析,人们最容易入睡的时间是在早上起床后8小时或是晚上睡觉前8小时,大概是在中午1点钟左右。因为这个时候人的警觉处于自然下降期,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学习会感到疲惫,此时午睡身体会得到很好的精神,以便恢复精力。
小孩午睡时间多久合适呢
午睡往往会持续到孩子3岁,然后孩子逐渐没有了午睡的习惯。如果突然取消孩子的午睡,孩子会在傍晚就犯困,夜里难以入睡。如果孩子还没到3岁就应培养孩子午睡的习惯;如果孩子超过3岁,就提前上床睡觉的时间。如果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午睡习惯一直保持,那么孩子晚上上床睡觉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取消午睡习惯可以使孩子晚上上床睡觉的时间提前,上床后能尽快入睡。
孩子们常常在错误的时间开始午睡。如果晨睡时间太短,孩子在中午12点以前就开始午睡,那么精力不会恢复,傍晚就开始犯困。有位妈妈形容孩子是“炸薯条”,因为到了傍晚,他就变得很脆弱。孩子9个月大的时候,午睡时间过早会导致孩子第3次小睡,从而推迟上床睡觉的时间。如果孩子在午后2点以后才开始午睡,则容易和晚上早些的上床睡觉时间搞混。
有时候,午睡会和孩子的一些活动或孩子哥哥姐姐的活动冲突。这种情况下,要么请保姆来帮忙,要么让婴儿在去哥哥姐姐活动的途中午睡,要么减少一些给婴儿安排的学前活动。如果孩子午睡时间短,或者没顾上午睡,晚上睡觉时间就要提前。
把孩子送去日托往往会使得午睡得不到保障。可能日托中心安排的午睡时间不对,午睡的房间过于吵闹,或保育员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哄宝宝入睡,或者孩子们此起彼伏地哭泣。在日托中心,孩子们的晨睡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因为在头天晚上孩子睡眠比较充分。有的家庭大概除了把孩子送进日托中心后别无他法,所以尽管对这些家庭来说有些困难,还是尽量确保孩子晚上早些入睡。
宝宝不爱睡午觉影响记忆力
一、不睡午觉
记忆力下降10%据报道,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午睡可帮助学龄前儿童记住早上所学知识。
在研究中,心理学家到一所幼儿园教40个3-5岁的孩子一种简单的电脑游戏。游戏要求孩子记住包括猫、伞、和警察在内的图片在一幅网格中的位置。他们从早上10点开始训练孩子,直到孩子能记住大概75%的图片位置为止。科学家去看了每个孩子两次。一次,让孩子在下午1点到3点之间睡一个小时,另一次不让他们睡。为了找出睡眠如何影响记忆,科学家在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再测试每个孩子一次,结果发现午睡过的儿童回忆起来信息也比他们不午睡时多出10%。
孩子饭后不午睡的话,会扰乱其大脑储存记忆的方式,从而影响其学习能力。不午睡的学龄前儿童比午睡的孩子记忆减退快,甚至晚上睡个好觉,他们也不能提高分数。因此,养成午睡习惯的孩子受益最大。
二、午睡睡眠时间多长比较好?
既然养成午睡习惯对宝宝的记忆力和学习效率都有如此大帮助,那么宝宝的午睡应该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睡眠的时间是不是一样的呢?
宝宝午睡1-3小时为宜其实,午睡不是睡得越多越聪明。宝宝的午睡时间不宜过长,白天睡得多很容易影响夜间的睡眠,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哦!专家建议,学龄前的孩子午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5小时。一般1-3岁的孩子,白天睡2小时左右为宜,夜间睡10-11小时,共睡13小时;3-6岁的孩子,午睡时间一般为1-1.5小时,总共睡眠时间为12小时。
午睡温度24-25度为佳新鲜清爽的空气是使孩子很快入睡的重要条件,因此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室温24-25度左右是最舒适的。要让宝宝有安静的睡眠环境,爸妈的动作、言语要轻,排除一切人为的干扰,让宝宝能够睡得更沉稳一些。
夏天午睡也别忘记盖被子夏天中午日晒当空,炎热的天气总是让宝宝有点难以入睡。妈妈可以给宝宝开个空调或者小风扇,但要注意天气再热,午睡时也要在宝宝腹部盖上一点毛巾被或被子,以防凉气乘虚而入。
三、这些方法也可以提高记忆力
早起后按摩头顶头顶上有一个百会穴,经常按摩不但具有安神补虚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顶最高处正中间,可以通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每天早起吃过早餐后,家长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孩子的百会穴,每天30-50次。
夜晚睡前按摩脚底脚底被喻为“人的第二心脏”,按摩脚底可以提高各脏器的功能,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大脑的发育。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用拇指从宝宝脚心按揉至脚后跟,每天10次。其中,脚底有一个涌泉穴,位于足掌心,经常刺激它,对帮助宝宝保留记忆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左右水平转动眼睛30秒英国的研究称,左右水平转动眼睛30秒这种锻炼能帮助记忆单词。至于原因,专家认为是水平转动眼球会让左右脑相互作用,这对修复记忆很重要。这个“小运动”不妨给让学龄宝宝试一试,说不定你会发现宝宝记忆变得超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