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研究称住在高层居民寿命更长

研究称住在高层居民寿命更长

瑞士的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住得较高的人不仅健康状况好,而且寿命更长。

研究者对瑞士150万人的调查发现,住在8楼以上的人,提早死亡的几率要比住在低层的人低22%,其中,死于肺部疾病的几率低40%,死于严重心脏病的几率低35%。居住在较低层住宅的人死亡原因,大多与肺部和心脏疾病相关。

研究者认为,和住在低层的人比较起来,住在高层住宅的人更可能徒步上下楼梯,因而锻炼身体的机会多一些,由此远离了心脏疾病。高层还弥补了低层住宅容易潮湿、视野狭窄的缺陷。

时尚健身爬楼梯请悠着点

住高层爬楼梯以健身,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爬楼梯也是要讲究科学的。概括起来就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持之以恒。

爬楼梯与爬山有所不同。山地往往不规则,静息机会较多;楼梯规整,多数情况比山坡更陡,垂直角度更大,平均每步消耗体力也就更多。有人计算,爬楼梯10分钟要消耗220千卡热量,有六层楼高度往返两次,相对于陆地平跑1500米。裨益于心脑血管性疾病预防的效果得到了公认。据多年观测,居住于五、六层以上的居民,每天步行上、下楼三次,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死亡率可下降25%。医学家戏称每登一级楼梯,寿命可延长4秒钟。健身效应十分可观。

但是,以爬楼梯作为健身,并非人人适合。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生活自理有困难及体质过弱者一般不宜。居住在五、六层以上的中老年人,爬楼梯要量力而行,尽量避免一口气上升到最高层。

现有研究表明,如果全身三分之二的骨骼肌参与运动,至少5分钟才能克服机体的惰性,20分钟以后才能调整结构和功能的应激,这样的运动每周三次以上,才可能消耗多余的脂肪,对心、肺及运动系统的锻炼也才有效。楼梯节段性的特点和单调的环境容易使一些登爬者“短促突击,长期休息”。一些平日缺乏锻炼,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上班族,突然剧烈的运动非但无益,反而有害;由于登爬过剧而倒在楼道里起不来者,屡有发生。体质的增强,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生活中常见的长寿秘诀

1、人缘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应对紧张的缓冲器。”长期精神紧张会削弱免疫系统并加速细胞老化,最终让寿命缩短4到8年。

2、性格活跃

刊登于《心理学家》杂志的一项研究称,有大约17%的美国人性格比较活跃,这些人比沉闷的人更为健康。

3、自制力强

相对于责任感不强的人来说,那些自认为自我约束能力强、做事有条理的成功人士更加长寿。

4、上过大学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正规受教育时间超过12年的人,比受教育时间相对较少的人寿命长18个月。

普通人做到这四点也能长寿

1、合理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杂粮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据科学统计数据显示,一个人一生中,要往肚子里塞进大约25200斤粮食!8500斤肉!10000斤蔬菜水果!2000多斤各类零食!100多斤调味品!统统塞进胃里后,怕噎着,还得至少喝进去50000斤各种液体。吃,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是如此的重要,研究世界五大长寿村的居民食谱具有鲜明的特点,按照现代营养学的解释是:他们的膳食科学合理,主要摄入的是大量蔬菜水果,并以粗粮谷物为主食,食谱杂而广。世界长寿村的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了喜欢清淡、素雅、新鲜的健康饮食习惯。

2、科学的运动:劳动一生,运动一生

对世界五大长寿村的跟踪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做科学的有氧运动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传统的冲绳人几乎都是农夫和渔夫,每天做大量的户外劳动,耕种农作物、出海打鱼,不经意间就做了大量的运动,就算活到80岁他们仍然坚持下地干活。身处地中海的西米人除了要出海打鱼外,每天还要在387级石阶上上下几个来回。亚平宁半岛上的凯姆波帝迈勒人则是通过收割农作物和伐木等运动保证自己获得足够的运动量,在凯姆波帝迈勒经常有80岁的老人还参加野外的狩猎。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罕沙人最流行传动的马球运动,这项运动可以让人全身都得到锻炼,是他们流传千年的传统,也是他们获取健康的武器。位于中国广西的巴马四面环绕大山,这里的人每天要翻山越岭去耕作庄稼,每天劳作至少8个小时,能够保证充足的有氧运动。

3、平和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充满爱心

2010年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长达三年的科学研究结果,他们对700名100岁以上的健康寿星的研究解开了他们长寿的秘密:性格开朗,很少发愁,基本不发火,一辈子心平气和。可见,长寿之道不分中外。今年84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陆广莘满头乌发,从相貌上看也就50岁左右,他总结自己的养生秘诀时说:"我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去。"世界五大长寿村的人无一例外的具有良好乐观的心态、生活中充满爱心、遇事不往心里去是他们的生活哲学!

冲绳人喜欢低压力慢半拍的生活方式,紧密的社团关系能保证他们在一个温暖关爱的氛围中生活。西米人非常注重家庭生活,庞大的家族亲密联系,善于表达情感和释放情绪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幸福的家庭和低压力的生活让他们心情愉悦。凯姆波帝迈勒人平静而低压力的生活很少被打破,他们不会因人因事来改变自己喜欢的生活节奏。活在当下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罕沙人的生活信条,无忧无虑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身处中国民歌之乡的巴马人,喜欢在旷野中唱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的生活不匆忙也不紧张,闲暇时喜欢打麻将、下棋、练书法,还经常全家聚在一起举行大合唱。这些都是他们生活中的习惯,这些习惯帮助他们释放精神压力,保持头脑灵活,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心情的愉悦,是促进他们健康长寿的关键!

4、优越的自然环境:负氧离子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强

科学家研究后得出结论: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使人的寿命增加10—20年。葱郁的草木、良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氧气、无污染的水源、向阳通风的居所等都是长寿的因素。考察全球长寿之乡,无一不是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存在,无论是隐于大山的巴马、罕沙和凯姆波帝迈勒,还是身处海边的冲绳和西米,自然环境都保持了原生态,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每立方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很高,被誉为"天然氧吧"。再观长寿老人们的居所,人野相近,心远地偏,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让人与居所相忘于自然,实现居所与山水的和谐共生,生命在如此的浸润中更加鲜活持久。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人应当诗意地安居。如今,"诗意的栖居"已经是人类的一种居住向往,在青山绿水之间,在没有污染的阳光和空气之中,没有世俗的束缚与羁绊,将生命融于自然,保持着生命最初自由自在的形态,这是追求长寿人生的极致。

关节炎并不会影响患者寿命

过去四十年里,美国人的预期寿命普遍增加。但是最近明尼苏达州梅欧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实验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不在此列。实验主持人sherine gabriel博士指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身体各项功能比过去有所改善,但寿命并没有延长。gabriel的研究小组查阅了居住在olmsted县(梅欧医院所在地)的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医疗记录。并对三个小组进行了对比:他们分别是1965、1975和1985年的至少35岁的ra患者。

研究人员还查阅了1955-1985年出现的新的ra病例。1955-1985年新诊断出425例ra患者,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26.6%和73.4%。诊断时平均年龄60.2岁。除这些新的病例外,1965年还有163例患者,1975年235例,1985年272例。对ra患者和非ra患者寿命的比较发现,所有三组中ra患者的寿命明显偏低。新诊断出的ra患者的存活率也较低。ra患者的死亡率比普通大众高38%,女性更明显,她们的死亡率比大众高55%。例如平均年龄50岁的明尼苏达州妇女预期寿命为34年,而同样年龄的ra女性患者只有30年,比前者少4年。男性则不明显:平均年龄50岁的男性预期寿命为27年,ra患者预期寿命为26年。

研究人员还注意到,尽管该县过去十年内居民预期寿命有所提高,但ra患者预期寿命不但未升高,而且在近期内还有所降低。olmsted县的居民中白人占96%,因此该研究结果不适用于非白色人种。

居住环境好更能长寿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和个性,家中的颜色早已不是枯燥的白色为主。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了,可是有些人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这与人们居住的环境息息相关。

中国有句俗语:做人必须脚踏实地。在大自然中,人类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靠近大地才会有脚踏实地的感觉,有的人处于空中的高楼则会有一种不稳定感觉。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人们逐渐远离大地,也就是远离了地气,而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工作在高层,居住在高层,上下班坐车,甚至很难接触到有土的地方。但是这些大部分属于外部原因,平时多在公园里走走,就可以平衡一下住在高楼的弊端。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室内小气候达到养生的目的,例如日照、通风、温度、湿度、气流等。

有很多的皮肤病、风湿、关节疼痛与居住环境有关。有一些人就是因为长期居住在一层或地下室,或者潮湿的平房,使风寒湿邪停滞于关节、皮肤导致气血凝滞而患病。所以,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人体的健康是相当重要的,不可以忽视。

室内的环境也很重要。这不仅仅表现在洁净、幽雅、舒适上,而且还体现在室内的布局上。尤其是卧室和厕所的布局对人的身体也是很重要的。如床头不宜太接近窗户,风寒易惊等等。因此,有很多人因为改变了居住的环境人体状况突然间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老人健康长寿的心理秘诀

1.合理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研究世界长寿地区居民食谱具有鲜明的特点,按照现代营养学的解释是:他们的膳食科学合理,主要摄入的是大量蔬菜水果,并以粗粮谷物为主食,食谱杂而广。

2. 科学的运动:劳动一生,运动一生。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做科学的有氧运动是健康长寿的关键。日本冲绳人几乎都是农夫和渔夫,每天做大量的户外劳动,耕种农作物、出海打鱼,不经意间就做了大量的运动。亚平宁半岛上的凯姆波帝迈勒人则是通过收割农作物和伐木等运动保证自己获得足够的运动量。中国广西的巴马四面环绕大山,这里的人每天要翻山越岭去耕作庄稼,每天劳作至少8个小时,能够保证充足的有氧运动。

3. 平和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充满爱心。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长达三年的科学研究结果,他们对700名100岁以上的健康寿星的研究解开了他们长寿的秘密:性格开朗,很少发愁,基本不发火,一辈子心平气和。

4. 优越的自然环境:负氧离子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强。科学家研究后得出结论: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使人的寿命增加10~20年。葱郁的草木、良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氧气、无污染的水源、向阳通风的居所等都是长寿的因素。再观长寿老人们的居所,人野相近,心远地偏,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让人与居所相忘于自然,实现居所与山水的和谐共生,生命在如此的浸润中更加鲜活持久。

居住环境好更能长寿

中国有句俗语:做人必须脚踏实地。在大自然中,人类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靠近大地才会有脚踏实地的感觉,有的人处于空中的高楼则会有一种不稳定感觉。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人们逐渐远离大地,也就是远离了地气,而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工作在高层,居住在高层,上下班坐车,甚至很难接触到有土的地方。但是这些大部分属于外部原因,平时多在公园里走走,就可以平衡一下住在高楼的弊端。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室内小气候达到养生的目的,例如日照、通风、温度、湿度、气流等。

有很多的皮肤病、风湿、关节疼痛与居住环境有关。有一些人就是因为长期居住在一层或地下室,或者潮湿的平房,使风寒湿邪停滞于关节、皮肤导致气血凝滞而患病。所以,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人体的健康是相当重要的,不可以忽视。

室内的环境也很重要。这不仅仅表现在洁净、幽雅、舒适上,而且还体现在室内的布局上。尤其是卧室和厕所的布局对人的身体也是很重要的。如床头不宜太接近窗户,风寒易惊等等。因此,有很多人因为改变了居住的环境人体状况突然间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人生活的自然界大环境,对人的健康长寿很重要,但主观选择的可能性较小,但在可能的选择主动权中,可以选择无污染或污染较少,阳光充足,环境绿化优美,四周洁净、安宁,气候适宜,水质洁清之处,并可力尽所能地改造自家的生活环境,以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和身体的健康。

人住在几楼寿命最长 城市高层住宅与居住者健康和寿命的关系

瑞士伯尔尼大学的雷多斯洛、潘克扎克等人对瑞士150万人的调查发现,住在8楼以上的人提早死亡的几率要比住在低层的人低22%,其中,死于肺部疾病的几率低40%,死于严重心脏病的几率低35%。居住在较低层住宅的人死亡原因,大多与肺部和心脏疾病相关。

研究者认为,和住在低层的人比较起来,住在高层住宅的人更可能徒步上下楼梯,因而锻炼身体的机会多一些,由此远离了心脏疾病。据有关专家研究:“爬楼梯一级可延长生命4秒。”爬楼梯是一种不花钱而有效的健身运动,以一般速度登楼,每10分钟要消耗220大卡热量,比散步效果好4倍;居住在低层住宅的人可能受到空气污染和交通噪音的影响更多,对健康和寿命不利。高层还弥补了低层住宅容易潮湿、视野狭窄的缺陷。

高层建筑曾经令人讨厌。它可能会让人们孤立于社会环境外,引发不健康的习惯,甚至会增加犯罪率,但近年来这种情况有巨大变化。因为,现在的高层建筑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同,当年这种楼房的品质不高、设计也不太合理,如今高层住宅越来越舒适,很多还都是位于黄金地段的高楼大厦。”研究人员评论道。

高层住宅还有很多优点。例如,视野较好,一览众山小。休闲之际,站在窗前或阳台上远眺,城市美景尽收眼底,清风吹来,确实令人心旷神怡;采光好,室内光线充足,7层以上楼层的日照时间相对更长;通风效果好,空气流通速度快,房间内较易形成穿堂风;夏天蚊子相对较少;安静、舒适、灰尘少。

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观念,住高层住宅不太容易“接地气”,身体会产生不适。其实,所谓“接地气”,更多的是因为人的居住环境和行为影响心理感受的一种现象。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圣路易斯市曾建造了一个贝鲁特·伊哥高层居住区。这是一个有33栋楼房、每栋楼有11层高的住宅区,小区因被誉为优秀的现代建筑而获得国际大奖。但是,入住这个小区的民众表示,自己会常常做噩梦、失眠、烦躁不安。英国军医法宁公布的《关于高层住宅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尤其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显示,高层住宅中的人患精神、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疾病的人居多,是低层独宅居民的两倍以上。人们描述的情况相当一致,主要是高层环境离地面太远,内心感到不踏实并产生身体不适。

家住高楼,有利也有弊。高层住宅发生意外伤害的事故比低层住宅更多,后果也更为惨重,原因在于高层住宅一旦发生意外,居住者难以躲避,施救者也难以救援,火灾就是典型的例子。

高层住宅还会发生失足坠落、电梯故障、水管漏水、高楼落物、跳楼自杀、电梯故障、房门夹手、楼体晃动、煤气管道爆炸等。其中,高楼上的各种物件,如衣架、被褥、玻璃、家具、花盆、垃圾、杂物等的坠落常常使过路行人遭受飞来横祸。而失足坠落、电梯故障、自杀和楼道内的性犯罪则大多伤及居住者。


长寿方秘方

人人都想长命百岁,老人到底如何才能延年益寿?美国《赫芬顿邮报》9月23日最新载文,刊出了经科学研究证实的100个“长寿妙方”,我们摘取最实用的50条建议,供您参考。

1.做事认真。做事认真的人更健康,更少得病,人际关系更牢靠,事业更成功。

2.午后小睡。希腊伊卡里亚岛寿星的一大秘诀是经常午睡。经常午睡可使心脏病死亡危险降低37%。

3.有目标。百岁老人长寿秘诀之一是生活有目标,感觉被需要,并希望做出更大贡献。

4.常吃坚果。常吃坚果可降低早亡危险,多吃核桃,早亡危险降低45%。

5.多走路。玻利维亚123岁的原住居民卡梅洛自称,其长寿秘诀是多走路。

6.常购物。65岁以上老年男女每天购物,死亡危险可分别降低28%和23%。

7.住山区。高海拔地区居民男女寿命平均可增加1.2岁~3.6岁和6个月~2.5岁。

8.与人为善。114岁美国寿星琼斯的一大长寿秘诀是平等待人。

长寿秘诀有哪些

1、合理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杂粮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据科学统计数据显示,一个人一生中,要往肚子里塞进大约25200斤粮食!8500斤肉!10000斤蔬菜水果!2000多斤各类零食!100多斤调味品!统统塞进胃里后,怕噎着,还得至少喝进去50000斤各种液体。吃,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是如此的重要,研究世界五大长寿村的居民食谱具有鲜明的特点,按照现代营养学的解释是:他们的膳食科学合理,主要摄入的是大量蔬菜水果,并以粗粮谷物为主食,食谱杂而广。世界长寿村的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了喜欢清淡、素雅、新鲜的健康饮食习惯。

2、科学的运动:劳动一生,运动一生

对世界五大长寿村的跟踪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做科学的有氧运动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传统的冲绳人几乎都是农夫和渔夫,每天做大量的户外劳动,耕种农作物、出海打鱼,不经意间就做了大量的运动,就算活到80岁他们仍然坚持下地干活。身处地中海的西米人除了要出海打鱼外,每天还要在387级石阶上上下几个来回。亚平宁半岛上的凯姆波帝迈勒人则是通过收割农作物和伐木等运动保证自己获得足够的运动量,在凯姆波帝迈勒经常有80岁的老人还参加野外的狩猎。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罕沙人最流行传动的马球运动,这项运动可以让人全身都得到锻炼,是他们流传千年的传统,也是他们获取健康的武器。位于中国广西的巴马四面环绕大山,这里的人每天要翻山越岭去耕作庄稼,每天劳作至少8个小时,能够保证充足的有氧运动。>>>史上最全饮食长寿法

3、平和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充满爱心

2010年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长达三年的科学研究结果,他们对700名100岁以上的健康寿星的研究解开了他们长寿的秘密:性格开朗,很少发愁,基本不发火,一辈子心平气和。可见,长寿之道不分中外。今年84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陆广莘满头乌发,从相貌上看也就50岁左右,他总结自己的养生秘诀时说:"我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去。"世界五大长寿村的人无一例外的具有良好乐观的心态、生活中充满爱心、遇事不往心里去是他们的生活哲学!

冲绳人喜欢低压力慢半拍的生活方式,紧密的社团关系能保证他们在一个温暖关爱的氛围中生活。西米人非常注重家庭生活,庞大的家族亲密联系,善于表达情感和释放情绪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幸福的家庭和低压力的生活让他们心情愉悦。凯姆波帝迈勒人平静而低压力的生活很少被打破,他们不会因人因事来改变自己喜欢的生活节奏。活在当下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罕沙人的生活信条,无忧无虑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身处中国民歌之乡的巴马人,喜欢在旷野中唱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的生活不匆忙也不紧张,闲暇时喜欢打麻将、下棋、练书法,还经常全家聚在一起举行大合唱。这些都是他们生活中的习惯,这些习惯帮助他们释放精神压力,保持头脑灵活,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心情的愉悦,是促进他们健康长寿的关键!

4、优越的自然环境:负氧离子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强

科学家研究后得出结论: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使人的寿命增加10—20年。葱郁的草木、良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氧气、无污染的水源、向阳通风的居所等都是长寿的因素。考察全球长寿之乡,无一不是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存在,无论是隐于大山的巴马、罕沙和凯姆波帝迈勒,还是身处海边的冲绳和西米,自然环境都保持了原生态,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每立方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很高,被誉为"天然氧吧"。

再观长寿老人们的居所,人野相近,心远地偏,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让人与居所相忘于自然,实现居所与山水的和谐共生,生命在如此的浸润中更加鲜活持久。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人应当诗意地安居。如今,"诗意的栖居"已经是人类的一种居住向往,在青山绿水之间,在没有污染的阳光和空气之中,没有世俗的束缚与羁绊,将生命融于自然,保持着生命最初自由自在的形态,这是追求长寿人生的极致。

​你知道自己适合爬楼梯健身吗

现有研究表明,如果全身三分之二的骨骼肌参与运动,至少5分钟才能克服机体的惰性,20分钟以后才能调整结构和功能的应激,这样的运动每周三次以上,才可能消耗多余的脂肪,对心、肺及运动系统的锻炼也才有效。

楼梯节段性的特点和单调的环境容易使一些登爬者“短促突击,长期休息”。一些平日缺乏锻炼,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上班族,突然剧烈的运动非但无益,反而有害;由于登爬过剧而倒在楼道里起不来者,屡有发生。

体质的增强,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住高层爬楼梯以健身,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居住在五、六层以上的中老年人,爬楼梯要量力而行,尽量避免一口气上升到最高层。楼梯节段性的特点和单调的环境容易使一些登爬者“短促突击,长期休息”。

住高层爬楼梯以健身,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爬楼梯也是要讲究科学的。概括起来就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持之以恒。

爬楼梯与爬山有所不同。山地往往不规则,静息机会较多;楼梯规整,多数情况比山坡更陡,垂直角度更大,平均每步消耗体力也就更多。有人计算,爬楼梯10分钟要消耗220千卡热量,有六层楼高度往返两次,相对于陆地平跑1500米。

裨益于心脑血管性疾病预防的效果得到了公认。据多年观测,居住于五、六层以上的居民,每天步行上、下楼三次,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死亡率可下降25%。医学家戏称每登一级楼梯,寿命可延长4秒钟。健身效应十分可观。

但是,以爬楼梯作为健身,并非人人适合。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生活自理有困难及体质过弱者一般不宜。居住在五、六层以上的中老年人,爬楼梯要量力而行,尽量避免一口气上升到最高层。

住什么地方更长寿

除了房屋的内部环境,房子所处的地段、小区绿化等外部居住环境,也与健康息息相关,甚至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受访专家: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主任、环境医学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陈景元

住得安心、舒心是老百姓的不懈追求,除了房屋的内部环境,房子所处的地段、小区绿化等外部居住环境,也与健康息息相关,甚至直接影响人的寿命。近日,美国《赫芬顿邮报》综合多项国际研究给出了提醒,本报对此请专家详细解析并给出建议。

住公园旁,心态更平和。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公园附近绿植多,空气质量好,噪音低、空气湿度适宜。住在公园附近,随时能够感受“森林浴”,可以改善身体的副交感神经,降低血压。同时,经常感受绿色,还能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有助于抵抗感染。此外,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研究发现,经常接触自然界的人更少生气、抑郁和紧张。 陈景元表示,户外散步和骑自行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可降低心脏病风险。健步走、打太极、种花等都是很好的户外运动方式,不用过分担心居住的附近没有公园和河流,利用在小区中的“绿色地带”逛一逛,也有同样的效果,不失为一次“自然行”。此外,城市规划者应在新开发的居住区内开辟更多的绿地,以造福社区居民。

住水边的人压力小。欧洲环境和健康中心研究发现,居住在滨海地区的人,其身体状况往往要比居住在内陆地区的人健康,因为当人们心情郁闷时,到海边散步,听着海浪的拍打声,可感受到自然的“奇妙”,使身心放松,进而舒缓情绪。同时,接触水流会让大脑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压力水平减轻,大脑更为放松。此外,在陈景元看来,离水源较近的地区气候普遍潮湿些,空气中颗粒物和化学污染物浓度普遍较低,更有利健康。

不临街,心脏更健康。临街住,虽交通便利,但每天需要面对机动车尾气、噪声污染等,久之会伤害健康。发表在美国《血液循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住所远离主干道至少1公里以上的心脏病患者相比,临街住的人10年内死亡风险升高27%。这是因为,交通污染会引起动脉斑块积聚,加大猝死风险。

陈景元建议,靠近马路的住户在白天车流量较大时,尽量少开窗;开空调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定时除湿和换气;如果房子面朝马路,建议把卧室设计在远离马路的房子背面;窗户边上养点植物。

远离闹市区,能防血管硬化和婴儿哮喘。闹市区房价一项居高不下,但住在市中心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噪音”和“空气污染”都会影健康。丹麦一项研究显示,住在闹市区的居民血管硬化速度更快,发生冠状动脉硬化的危险比远离闹市区的居民高出近一倍。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一项研究则显示,住在主干道100米以内区域的婴儿,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比其他地区的婴儿要高。这是由于市中心车流大,频繁的刹车与加速会使汽车产生更多“污染”,婴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导致呼吸困难或哮喘几率大。

陈景元建议,住地太吵的家庭,应安装双层窗户,挂较厚的窗帘,少开闹市一侧的窗户。此外,住在闹市区的人们更应关注自己的血管健康,可适当多吃生姜、洋葱、茄子、香菇、黑木耳、玉米、燕麦等有助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防止血管硬化的食物。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安装空气净化设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上班近点能防慢病。刊登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项研究显示,居住地离单位太远,慢性病的患病率会大大增加。这是因为上班路途远,早餐往往来不及吃,晚餐就成了最重要的一餐。用完晚餐,时间又已经很晚了,没时间运动便饱腹上床睡觉,肥胖接踵而来,日积月累,慢病也就“悄然来袭”。

陈景元表示,住地离单位远的人,应减少开车通勤的次数,尽量乘坐公共交通以增加每天走路的机会。同时,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不要忽视三餐,尤其是早餐一定要吃。此外,可在工作间隙,适当做些“工间操”,比如踢腿、伸腰等,来保证每天的运动量。

远离机场、铁路不易发胖。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院研究发现,机场的噪音会刺激人体压力激素升高,导致腰围变粗。研究选取了住在机场附近的5156位居民,结果显示,噪音每增加5分贝,被调查者的平均腰围就增加1.5厘米。同时,研究人员表示,铁路边的居民长期受到火车过往的影响,也有发胖的危险。

陈景元认为,机场、铁路附近的居民可通过加强门窗密闭性来减轻噪声,比如安装隔音窗户。平时在家则要尽可能减少噪音“侵袭”,比如电视机声音尽量关小、自觉降低音量说话、安装隔音墙等。

远离快餐店,中风风险低。美国密歇根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发现,住在快餐店密集区的人,卒中风险高。该研究收集了得克萨斯州1247名缺血性卒中病例的资料,并将每一区域快餐店的数量按从多到少进行排列。排名前1/4的地区卒中发病率比后1/4的地区高13%。究其原因是,快餐与肥胖是一对“好兄弟”,而肥胖会增加卒中的风险。陈景元建议,选择住房时要警惕周围的购物环境,尤其是快餐店的数量。如果住房紧邻快餐店,则要有“抵抗力”,尽量少去或不去就餐。

住高海拔地区,身材更苗条。西班牙一项研究表明,与住在124米海拔处相比,住在456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发胖的几率降低13%。由于高海拔地区缺氧,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较低,而这种“低氧气浓度”会抑制饥饿感,让你变得“不太想吃”,进而控制了体重。

相关推荐

十个短命标志你占几样

孤僻“性格孤僻,不与他人交往”,位列早亡特征第一位。研究显示,性格孤僻的人没有同伴倾诉,缺少社会支持,精神压力大,容易深陷负面情绪,从而提 高炎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英国伦敦大学研究发现,无论内心是否孤独,只要没有社交就会增加老人死亡风险。相反,人际交往可带来好心情,能增寿。澳大利亚 研究证实,社交广泛的人比缺少朋友的人平均多活10年。石川善树建议,性格孤僻的人应尝试走出自己的世界,以兴趣爱好为出

这些人注定难长寿

1.长期单身的人。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两性比例失调的环境中,弱势性别群体的寿命更短。另一项研究发现,单身女性比已婚女性少活7~15年,死亡风险增加23%,单身男性比已婚男性寿命短8~17年,死亡风险高出32%,相当于折寿10年,而30~39岁是风险最高的年龄段。近几年,我国崇尚单身的人越来越多,男女比例也出现明显失衡。工作忙、没车房、要求高、圈子小成为主要原因,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

11类人更易短寿

1.长期单身的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两性比例失调的环境中,弱势性别群体的寿命更短。另一项研究发现,单身女性比已婚女性少活7~15年,死亡风险增加23%,单身男性比已婚男性寿命短8~17年,死亡风险高出32%,相当于折寿10年,而30~39岁是风险最高的年龄段。近几年,我国崇尚单身的人越来越多,男女比例也出现明显失衡。工作忙、没车房、要求高、圈子小成为主要原因,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

孕妇马齿苋危害

马齿菜又马齿苋,又五行草,旧时每逢荒岁歉年,人们多采以作菜当粮充饥,因此,民间又叫它“长寿菜”、“长命菜”。据研究,它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粗纤维、钾、铜、钙、磷、铁等,足见营养之丰富,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得到城镇居民的喜爱。但马齿苋并非适宜每个人食用,由于其性寒滑,故怀孕早期,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史者忌食之。如《本草正义》中说“兼能入血破瘀”。明代李时珍也认为马齿苋“散血消肿

长寿老人具备哪些条件

1、家族中长寿者多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一项名为“新英格兰百岁研究”的调查发现,半数百岁老人的家族中,都有父母、兄弟姐妹或者祖父母活过90岁。研究指出,直系血缘对寿命影响最大,相比表兄妹,兄弟姐妹、父母的寿命对你更有影响。2、35岁后生孩子有研究发现,40岁后产子的女性活到100岁的几率是其他女性的4倍。35岁后自然分娩者的寿命也会更长久。科学家认为,晚育可能说明生殖系统老化较慢,身体其余部分可能也

男性长寿六个秘诀

1、长寿男性——不娶美女当老婆西班牙一项研究表明,与一位高不可攀的女性长时间独处,人体与心脏疾病有关的压力荷尔蒙可体松浓度就会升高。研究人员请84名男学生参与了实验。当女子离开,房内只剩下2名男子坐在一起时,自愿接受实验的男子,压力水平没有增加;而当受测者和女子两人独处一室时,他的可体松水平会上升。少量的可体松有提高警觉性、促进健康的正面影响。然而,长期偏高的可体松浓度,会让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

这十种人注定和长寿无缘

孤僻“性格孤僻,不与他人交往”,位列早亡特征第一位。研究显示,性格孤僻的人没有同伴倾诉,缺少社会支持,精神压力大,容易深陷负面情绪,从而提高炎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英国伦敦大学研究发现,无论内心是否孤独,只要没有社交就会增加老人死亡风险。相反,人际交往可带来好心情,能增寿。澳大利亚研究证实,社交广泛的人比缺少朋友的人平均多活10年。石川善树建议,性格孤僻的人应尝试走出自己的世界,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高纤维饮食可延长人类寿命

据美国的某一著名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道,高纤维食物可以延长咱们人类的寿命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合理科学的食用一些高膳食纤维的食品可以延长人类的寿命,还可以降低死亡风险率。研究人员指出,以往的研究发现膳食纤维能延长寿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减少心脏疾病、某些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病风险等。他们还指出,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胆固醇、血糖、血压,减少炎症,促进减肥。该研究小组分析了388122名年龄在50到71

九个要点让男人永葆青春

1、7小时一项为期22年,涉及21268名成年人的新研究发现,男人每晚睡眠少于7小时,早亡危险增加26%,但超过8小时,也会使早亡危险增加24%。2、维生素A除眼纹。随着年龄增加,细胞循环过程明显减慢,皮肤缺乏胶原蛋白。这在人体皮肤最薄处、厚度仅为0、02毫米的眼部表现得最明显。新研究发现,维生素A有助产生新的胶原蛋白,除皱效果好3、股四头肌强,关节炎疼痛少。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人员测试了265名膝关

凤尾鱼迷迭香以及慢生活

一说到意大利,我们的脑海中可能就会浮现人们在美丽的风景里品着红酒悠闲用餐的场景。这个美丽的国家里,还有个特别的小村庄可能隐藏着有关长寿的秘密。根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报道,意大利那不勒斯南部靠近地中海的阿西亚罗利小镇居住着将近300名超过百岁的居民。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百岁老人占据了全镇1/3的人口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心血管教授Alan Maisel最近正在带领研究人员开展一个研究阿西亚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