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舍疼怎么回事 意舍穴穴位解剖
意舍疼怎么回事 意舍穴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11,12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11,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落枕后怎么自我按摩
出手穴位:翳风、气舍→翳风应在耳垂的边缘处,气舍在锁骨上的分叉处
出手方法:揉
俗称的落枕,实际上是位于颈部的胸锁乳突肌出现了痉挛疼痛,可自胸乳突肌起点的“翳风”穴按揉至止点处的“气舍“穴,按揉时手法要轻揉,切忌暴力用力,不拘治疗时间,反复治疗至肌肉疼痛缓解即可!
缓解头晕目眩
紧张、疲劳,难免引起头晕、头重、眼花,这种状况持续时间久了还会诱发心悸、呼吸困难、脉搏不规律、手脚发冷、高血压、食欲不振、多汗症等,可以点百会、拿风池,快速消除头晕目眩,让清爽的精神伴随在你身边。
出手穴位:风池→颅底两侧
出手方法:拿
这个穴位的位置约与耳垂相平,是颅底部非常明显的凹陷,点按此处时会有酸麻胀的感觉向后头部放散。你用力推按一分钟,可增强对穴位的刺激。然后顺势向下提捏颈项至大椎穴止,然后重复操作约10次,会感觉舒服很多。
意舍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意舍穴常用配伍
1.脾俞,肝俞,胆俞,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治疗湿热黄疸。
2.配丰隆,内关,章门,公孙,中脘,丰隆,针刺泻法,化湿降浊,治疗脾虚痰饮呕吐,纳呆。
3.配足三里,天枢,针刺平补平泻法,化湿健脾理肠,治疗湿滞胃肠之腹胀,泄泻,肠鸣。
4.配脾俞,肾俞,照海,三阴交,足三里,太溪,针刺补法,健脾化湿,益肾生津,治疗脾肾阴虚之消渴。
按摩减肥对身体有伤害吗 减肥点穴按摩哪里好
1.点按腹部穴位减肥:双手微微弯曲,交替双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脐中,天枢,气海,大横,关元,水道和归来穴。点按这些穴位,有调和,强健脾胃,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有改善代谢,消除水肿作用。注意点按腹部各穴位的时候,力度宜轻,缓,不可深入脏腑,以免伤及五脏。
2.点按背部穴位减肥:双手微屈,交替双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膈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关元,膀胱,中髎,下髎,膈关,意舍穴。点按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强健脾胃,增强消化系统功能,帮助消除水肿,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3.点按臀部穴位减肥:双手微屈,交替双手拇指指腹,依次对环跳,居髎穴进行点按。
4.点按大腿穴位减肥 :双手微屈,交替双手拇指指腹对伏兔,血海,梁丘,髀关,风市穴进行点按。
5.点按小腿穴位减肥:双手微屈,交替双手拇指指腹依次对足三里穴,丰隆穴,膝阳关穴,复溜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承山穴进行点按。对小腿穴位进行点按时,力度要大,但不要用爆发力。
意舍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意舍穴的作用
意舍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本穴具有健中功,扶脾阳,助运化,泄湿热,除胀满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黄疸,泻痢,小便赤黄等症,脾失健运,水湿不化之腹胀,肠鸣,恶心,呕吐,纳呆,泄泻诸症,以及背痛恶风寒,食饮不下,目黄,身热等症。
意舍的准确位置图片 意舍穴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健脾和胃,化湿消滞。
作用机制:意舍穴属膀胱经,位于背部,内应脾脏,与脾气相通,为脾脏精气寄托之处,故有健脾和胃,化湿消滞作用,多用于治疗中焦气阻食滞,湿聚热壅所致诸疾。循经可治背痛。
主治疾病: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呕吐,饮食不下,黄疸,消渴,背痛。
意舍疼怎么回事 意舍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进针0.2-0.3寸 ,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健运脾阳,疏泄湿热。
主治:腹胀,肠鸣,呕吐,泄泻。
意舍的准确位置图片 意舍穴养生保健方法
用刮痧板刮拭意舍穴,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能治疗糖尿病,对脾胃也有较好的调养作用。
意舍的功效与作用 意舍穴穴位解剖
由背阔肌,髂肋肌;有第11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0,第11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11肋间神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