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暑吃什么 大暑喝它清热又解暑

大暑吃什么 大暑喝它清热又解暑

三伏悄悄的来了,大暑是在中伏的前后几天,那么2015年的大暑也就快要到了,7月23号就是大暑的时间,那么你知道大暑的时候吃什么最好吗?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的疗效,那么你知道大暑喝绿豆汤有什么好处吗?接下来一起跟随小编看看,大暑喝绿豆汤有什么好处?

绿豆汤好喝又大补,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可以喝绿豆汤的呢?喝绿豆汤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那么你有注意到这些吗?那么接着往下面看吧!

大暑喝绿豆汤清热又解暑

绿豆汤,不可不说是夏季每家每户的必备消暑品,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于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大暑之日,煮一碗绿豆汤,甘甜清凉,消热解暑,又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治疗食物中毒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绿豆营养价值较高,蛋白质含量比鸡肉还多,钙质是鸡肉的7倍,铁质是鸡肉的4.5倍,磷也比鸡肉多,这些对促进和维持机体的生命发育及各种生理机能都有—定的作用。

夏天温度高,人体容易出汗,一碗绿豆汤可以缓解这种症状,但是此汤不宜多喝,更不能当水喝。想消暑,煮汤时将绿豆淘净,用大火煮沸,加入适量冰糖,10分钟左右即可,汤色碧绿,比较清澈。

根据个人喜好,亦可放入百合、莲子、红枣等。只为清热解毒,最好把豆子煮烂,这样的汤色浑浊,消暑效果较差,但清热解毒作用更强。

据说,只煮沸5、6分钟,在绿豆将开未开时的绿豆汤是最养肝的,而之后煮熟的绿豆及其汤水就多用来解馋解渴了,所以想要喝到最养生的绿豆汤,记得取汤水的时间哦。

但以下几类人不适合饮用绿豆汤:

1、属于寒凉体质的人。例如有四肢冰凉、腰腿冷痛、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适宜太频密饮用绿豆汤,会加重症状。

2、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人。因为绿豆中蛋白质含量多,这类人的肠胃消化功能较差,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掉绿豆蛋白,容易因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3、正在服用各类药物的人。绿豆的解毒作用源于绿豆蛋白等成分与有机磷、重金属结合成沉淀物。然而,这些解毒成分也会分解药效,影响治疗。

4、糖尿病患者服用的绿豆汤不能加入大量绿豆和白糖,应当把绿豆及糖的摄入计入热量。

大暑会更热吗 大暑热吗

大暑气候较热。

暑有热的意思,顾名思义大暑的意思就是大热了,所以,大暑时气候是比较炎热的,日常需要做好防暑工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节气吃什么消暑

1、吃凉拌素菜

南方人在大暑节气前后还喜欢吃各种凉拌素菜,大都是制作简单且经济的菜品,如芽菜凉拌油豆腐、凉拌豆角,都有着脆生生的凉快口感,能让人提起食 欲。还有将海带、青椒、红椒用酱油、醋、姜末等调味的凉拌三丝,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凉拌三丝里还能见到鱼、冬笋与烧鸭的身影。

2、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3、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互赠。

4、喝老冬瓜鲜荷叶汤

在广东尤其在珠三角一带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老冬瓜鲜荷叶解暑汤是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组成。

5、煎青草豆腐

温州大暑习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6、喝姜茶

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台湾人民则十分流行在大暑这一天吃仙草与凤梨,传说这个时间的凤梨最为好吃,仙草也是当地着名的小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7、吃鸡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鸡的习惯。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做鸡时加入适量生姜,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到去湿强身的作用。

8、喝老鸭汤

南北各地流传甚广的食方是——大暑老鸭赛补药,以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芡实、薏苡仁来煲汤,消暑滋补。老鸭是暑天的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9、饮伏茶

暑热入伏后,人们遣暑的习惯之一还有饮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们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习俗,许多人家还会将后院晒干的乌梅制作乌梅茶饮用。

大暑节气:教你如何选好食材正确养生

大暑养生饮食宜以清为补,选择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食物。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补气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为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本身也可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是台湾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这款食品孕妇忌吃。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相对于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鸡、鸭、鸽子等家禽都是大暑进补的上选。

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是指还不会打鸣,生长刚成熟但未配育过的小公鸡,或是饲育期在3个月内体重达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过的小公鸡,后来也有专门的品种称为童子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鸭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禽。每100克鸭肉含蛋白质16.5克,脂肪7.5克,还含有钙、磷、铁、多种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尤其是经过一个冬春摄食的老鸭,骨骼更健壮,肌肉更丰满。可主治水肿胀满、阴虚失眠、疮毒、惊痫等症。《名医别录》中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亦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老鸭炖食时可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食用,能补虚损、消暑滋阳。加配芡实、薏苡仁同炖汤,滋阳效果更佳,能健脾化湿、增进食欲。

鸽肉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的功效,可气血双补,还有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进补。

大暑热还是小暑热 小暑、大暑饮食清淡

小暑、大暑期间,气候炎热,此时不宜吃一些性热的食物,应该多吃一些性寒、性凉的时候帮助泻火,应季的食物有苦瓜、秋葵、芹菜、莲藕、冬瓜、菱角、黄瓜等。

大暑节气吃什么食物 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互赠。

大暑和小暑哪个热 大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对于不同的地区来说,大暑这天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有吃仙草,童子鸡,羊肉,喝莲子汤、冬瓜汤、姜茶等传统习俗,建议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以及口味爱好来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大暑的天气十分炎热,此时建议可以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食物,比如西瓜、冬瓜、绿豆、莲子等,而对于一些胃口不好的人群来说则可以吃一些健胃消食、促进消化的食物,比如酸梅汤、面条汤等。

大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喝伏茶

大暑之后,气温将会变得十分的炎热,这个时候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喝伏茶的饮食习惯,伏茶的主要原料是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几种传统中药煎煮而成,有清凉消暑的养生功效。

某些地区还有在大暑喝擂茶的习俗,另外许多人家还会将后院晒干的乌梅制作乌梅茶饮用。

小暑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小暑的谚语童谣

1、小暑小禾黄。

2、小暑吃芒果。

3、小暑温暾大暑热。

4、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5、小暑南风,大暑旱。

6、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7、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8、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9、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10、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11、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12、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14、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15、六月年景如翻饼。

16、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17、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预防中暑的6款食物

大暑吃这6款食物防暑

1、苦瓜

苦瓜又名“凉瓜”,是夏季消暑的最好蔬菜,营养非常丰富,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降血糖、美容、防癌等功效,大暑天热,吃苦瓜最好。

2、绿茶

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功效,最适合夏天喝。

3、鸭肉

鸭肉性寒,是夏季进补的优良食品,营养很高,有除湿、解毒、滋阴、去燥、养胃、补肾、消水肿、止咳化痰等功效,非常适合大暑的时候吃。

4、西红柿

西红柿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果蔬之一,性凉,营养丰富、酸甜爽口,有清热止渴,养阴凉血、生津止渴、美容、防辐射、减肥等功效。将1~2个西红柿切片,加盐或糖少许,熬汤热饮,可防中暑。

5、西瓜

西瓜民间又叫“寒瓜”,味甘甜、性寒,是瓜类中消暑解渴的首选。民间有“每天半个瓜,酷暑能算啥”的说法。夏天出现中暑、发热、心烦、口渴或其他急性热病时,均宜用西瓜进行辅助治疗。

6、绿豆

绿豆是夏季饮食中的上品,营养丰富,有清热消暑、美容养颜、止渴利尿等功效,有“济世之食谷”之美誉。在大薯天,可煮绿豆汤或绿豆粥喝。

如何预防中暑

1、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2、做好防晒措施

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

3、科学合理的饮食

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切忌节食。(参考网站:正佳养生网)

4、合理饮水

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大暑节气吃什么水果 凉拌菜

大暑节气时温度比较高,常常让人觉得胃口欠佳,此时吃一些清爽的食物可以促进食欲,凉拌菜是加了诸多调味品的清凉拌菜,吃起来非常的清爽,在制作凉拌菜时一般还会加入白醋,白醋有开胃的作用,大暑吃凉拌菜真是让人食指大动。

相关推荐

大暑最热还是处暑最热 大暑是最热的时候吗

大暑是最热的时候。 大暑是夏天最后的一个节气,到了大暑,气温开始上升,此时太阳距离近地面靠近,而且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不大,一天到晚都非常的炎热,十分难熬,所以,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

情绪中暑什么好

西瓜是防暑佳品 心烦意乱、丢三落四、看人不顺眼?如果你已经钻进了苦夏设下的局,快来参考我们的逃脱路线吧! 食物“灭火”计 绿豆:有清热解毒、明目降压、安神等功效。绿豆汤是常用的清暑解毒剂,常绿豆汤还可消暑养胃。 西瓜:性味甘寒。西瓜可缓解中暑、发热、心烦、口渴等状况。但胃寒、腹泻的人不可多。 黄瓜:含维生素A、C及钙、磷、铁等成分,而且含钾特别丰富。 丝瓜:丝瓜做汤,有消暑解热、利尿、消肿的功效。 苦瓜: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压的作用。据研究,苦瓜含有一种叫“多肽-P”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降糖

大暑是什么季节 大暑热还是处暑热

一般来说大暑的天气会更加炎热一些。 大暑是一年之中气候最炎热的一段时间,到了大暑之后,人们往往会感觉到酷暑难耐,而处暑的意思则是表明夏天正要结束,气温开始下降、炎热的天气就要和我们告一段落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大暑调神养生 大暑宜饮清心茶

菊花10克,龙井茶5克。将二味去杂、和匀放入茶杯内,冲泡开水,加盖,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具有舒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早期高血压及肝郁头痛、结膜炎等病症。

大暑热还是小暑热

大暑热。 从节气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大暑比起小暑要炎热得多,暑的意思是热,小暑是小热,大暑是大热,所以,每到大暑节气后,天气就会开始变得非常的炎热,让人颇有不适。 而且,从传统节令来说,小暑节气来没有到达三伏天内,而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中最热的中伏。

防中暑必不可少的茶饮和食物

1、银菊茶:金银花、菊花、茵陈各3克,生甘草2克,沸水泡开即可。每日代茶频服。具有清凉解暑清热解毒之功效;在补充水分、防暑清热的基础上,适应于咽喉易肿痛、长痘生疖者好。 2、菊参枸杞茶:菊花3克,枸杞子5克,花旗参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有生津止渴、益气补阴的作用;在补充水分、益气养阴、防暑解渴的基础上,适应于口干咽干、气短乏力者好。 3、藿香茶:藿香、佩兰各10克,生鱼腥草30克,为二人份,切碎,加红茶10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有祛暑、化湿、和中功效;在补充水分、防暑去湿的基础上,适用于流感及轻

大暑热还是处暑热

大暑和处暑是两个极端的天气,大暑是炎热的代表,处暑是降温的代表。 暑有炎热的意思,大暑表示大热,所以,大暑节气时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个节气,而处暑是秋季节气,到了处暑之后,暑伏远去,温度就会逐渐的转凉,慢慢的进入深秋了。

大暑最热还是处暑最热

大暑最热,处暑后温度会开始转凉了。 暑有炎热的意思,大暑表示大热,所以,大暑节气时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个节气,而处暑是秋季节气,到了处暑之后,暑伏远去,温度就会逐渐的转凉,慢慢的进入深秋了。

大暑什么传统食物 姜茶

晒伏姜、姜茶、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台湾人民则十分流行在大暑这一天仙草与凤梨,传说这个时间的凤梨最为好,仙草也是当地着名的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小暑和大暑是什么意思 夏天小暑热还是大暑

大暑更热。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六个节气,此时已经到了夏天的高峰时期,气候到达了夏天的鼎盛,过了这段时期,气候就会开始由热转凉,进入温暖舒适的秋季气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