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宫颈癌前病变
什么是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而由此引发癌症的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浸润癌。
宫颈癌前病变症状:
1、性生活后出血。70%-80%的宫颈癌症患者都有这一症状,
2、宫颈糜烂。年轻女性宫颈糜烂经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宫颈糜烂,应该引起重视,
3、接触出血,性生活后出血,或是妇科内诊检查后子宫出血,都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征兆,
4、白带混血,除上环引起子宫出血外,女性长期白带混血应及时检查。
宫颈糜烂和宫颈炎的关系
其实宫颈疾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病,但是宫颈炎是一个大的概念,宫颈糜烂只是宫颈炎的一种现象的描述,是这样一个从属关系。
宫颈糜烂和宫颈炎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其实宫颈炎是一个大的概念,宫颈炎里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一系列的改变,现在因为宫颈糜烂比较常见所以往往跟宫颈炎等同起来,其实不是这样的,宫颈炎包括的范围要广得多。
现在常常网友就会问到,说宫颈糜烂、宫颈炎、宫颈癌这三者有什么关系?刚刚提到了说糜烂和宫颈炎的关系,那么宫颈炎和宫颈癌的关系又如何呢?
如果确诊就是宫颈炎,跟宫颈癌是没有关系的,往往有些宫颈糜烂不是真正的糜烂,不是炎性引起的糜烂,是有一些癌前病变没有搞清楚的时候,让人感觉到宫颈糜烂跟宫颈癌是有关系的,以前宫颈糜烂实际上是一个现象的描述,但是也是一个疾病的诊断,所以容易让人们混淆起来。
宫颈糜烂、宫颈炎实际上跟宫颈癌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两回事的。但是往往咱们看到的宫颈糜烂,就是一个现象描述的时候,这里头如果不经过细胞学的检测,往往会隐藏着一些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引起的糜烂我们就不叫宫颈糜烂,是癌前病变。
实际上有一部分人宫颈糜烂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宫颈炎多年之后或者说经过什么改变之后就成为了宫颈癌,与宫颈癌之间是不是有一些关系。实际上是因为在早期是一个癌前病变的表现,但是没有发现,经过多年以后她的移形区以后反复的增生成为宫颈癌的改变。这个人长期的宫颈炎会引起宫颈癌,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宫颈癌前期病变征兆有哪些
宫颈癌前病变一是性生活后出血。70%-80%的宫颈癌症患者都有这一症状;
宫颈癌前病变二是宫颈糜烂。年轻女性宫颈糜烂经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宫颈糜烂,应该引起重视;
宫颈癌前病变三是接触出血。性生活后出血,或是妇科内诊检查后子宫出血,都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征兆;
宫颈癌前病变四是白带混血。除上环引起子宫出血外,女性长期白带混血应及时检查。
1、阴道分泌物增多。临床上大约75%~85%的子宫颈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后来多伴有气味和颜色的变化。白带增多是由于癌瘤刺激所致,病变后由于癌肿组织坏死,伴感染,则会从阴道流出带恶臭味的脓性、米汤样或血性白带。
2、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对于绝经多年的老年妇女,出血量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状,极易被忽视。其实,这种阴道不规则出血常是子宫颈癌的早期征兆,许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症状而来就诊,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故应当引起老年人的高度警惕。
3、接触性出血。出血是宫颈癌最突出的症状,宫颈癌中约有70%~80%的患者有阴道出血现象。多表现为性生活后或行妇科检查,或用力大便时,阴道分泌物混有鲜血。老年妇女若遇到性生活后出血,不要总认为是由于性生活用力不当而引起的,而忽略宫颈癌存在的可能。若每次性生活后都出血,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有80%的宫颈癌前病变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达到治愈。
目前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方法还有多种,如宫颈电烧、电烤、冷冻、激光治疗等。近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采用特殊光治疗宫颈癌前病变,10个月来,40例患者有效率为95%以上,治愈率为84.6%,对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有特效,一次性治愈率高。此外,提高妇女卫生水平,经常洗澡,积极治疗宫颈疾病;配偶的阴茎包皮要洗净或者早作包皮环切手术;提倡婚前检查等,均属于预防宫颈癌的重要工作。
专家提醒广大女性,一定要重视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子宫颈病变是妇科中最常见的病变,其中最严重的是宫颈癌,在女性癌瘤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近年有明显下降,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我们国家,由于宫颈病变筛查工作不完善,往往发现时已是浸润癌了,宫颈癌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从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大概有10年左右,所以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早期治疗。
宫颈糜烂与宫颈炎的区别
宫颈糜烂和宫颈炎的关系是什么?
宫颈炎是一个大的概念,宫颈炎里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一系列的改变,现在因为宫颈糜烂比较常见所以往往跟宫颈炎等同起来,其实不是这样的,宫颈炎包括的范围要广得多。
说宫颈糜烂、宫颈炎、宫颈癌这三者有什么关系?刚刚提到了说糜烂和宫颈炎的关系,那宫颈炎和宫颈癌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确诊就是宫颈炎,跟宫颈癌是没有关系的,往往有些宫颈糜烂不是真正的糜烂,不是炎性引起的糜烂,是有一些癌前病变没有搞清楚的时候,让人感觉到宫颈糜烂跟宫颈癌是有关系的,以前宫颈糜烂实际上是一个现象的描述,但是也是一个疾病的诊断,所以容易让人们混淆起来。宫颈糜烂、宫颈炎实际上跟宫颈癌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两回事的。但是往往咱们看到的宫颈糜烂,就是一个现象描述的时候,这里头如果不经过细胞学的检测,往往会隐藏着一些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引起的糜烂我们就不叫宫颈糜烂,是癌前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不是癌
专家介绍,“CIN”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英文简称,通俗地讲可称为“宫颈癌前病变”,均发生在有性生活的女性当中。“宫颈上皮内瘤变并非癌症,但它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她介绍,CIN通常分为三级,CIN1、2、3级,严格讲CIN1并不属于癌前病变,约有60%~85%的CIN1会自然消退,而CIN2、3发展为宫颈癌的机会较CIN1大得多,因此也称之为癌前病变。“宫颈癌是目前妇科肿瘤中唯一可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和预防的疾病,只要注意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大多数可以在癌前病变(CIN)阶段发现并得到治疗。”专家说,癌前病变治疗既不用切除子宫,对将来的生育也没有太多影响。
怎样防止宫颈糜烂癌变
虽然有“糜烂”不等于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但还是要当心合并HPV感染的可能。患有宫颈糜烂的女性应注意以下5个要素:
1.保持外阴清洁。没有感染,不要用各种冲洗液,以免破坏阴道天然防护屏障,以至越洗越烦。
2.做好避孕节育。免受流产刮宫的痛苦和创伤。分娩引起的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3.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宫颈糜烂与早期宫颈癌肉眼很难区别,可行宫颈刮片检查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4.发现宫颈糜烂正确治疗。可采用阴道内用药,以及激光、电熨和冷冻等方法治疗。
5.保持精神愉快,增强抗病能力。宫颈糜烂是一种慢性病,虽是宫颈癌诱发因素,但还不算癌前病变,不必为此忧心忡忡。
宫颈癌前病变四大症状
1、房事后出血
70%~80%的宫颈癌症患者都有这一症状。
2、宫颈糜烂
年轻女性宫颈糜烂经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宫颈糜烂,应该引起重视。
3、接触出血
性生活后出血,或是妇科内诊检查后子宫出血,都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征兆。
4、白带混血
除上环引起子宫出血外,女性长期白带混血应及时检查。有80%的宫颈癌前病变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达到治愈目的。
宫颈癌前病变有四大主要原因
很多的女性对于宫颈癌非常害怕,但是对于如何正确的预防宫颈癌知识了解的却寥寥无几,但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宫颈癌防治的意识也更为突出。
一是性生活后出血。70%~80%的宫颈癌症患者都有这一症状;
二是接触出血,性生活后出血,或是妇科内诊后子宫出血,都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征兆;
三是宫颈糜烂。年轻女性宫颈糜烂经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宫颈糜烂,应该引起重视;
四是白带混血,除上环引起子宫出血外,女性长期白带混血应及时检查。
医学统计显示,15%左右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会发展为宫颈癌,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症大约需要10年时间,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完全有时间进行有效治疗。有80%的宫颈癌前病变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达到治疗。所以,小编提醒广大女性要做好身体方面的体检,防患于未然。
宫颈糜烂和宫颈癌区别
许多女性都存在这样的误解,以为宫颈糜烂会引起宫颈癌,因而对宫颈糜烂感到非常恐惧,据专家介绍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体内都能检测出这种病毒,如果发现需要及时治疗。
感染HPV=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生和一种叫作人乳头瘤的病毒(HPV)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体内都能检测出这种病毒。
教授指出,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而感染HPV病毒。约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这类病毒。
然而,感染了HPV并不一定会患宫颈癌,因为每个健康女性体内都有一定的免疫力。研究证实,感染HPV后,大多数女性的免疫系统可以把进入体内的HPV清除。只有少数女性由于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造成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其中有部分患者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这一过程约5到10年。
有性生活的女性应每年做次宫颈癌筛查
癌症很可怕,但是宫颈癌非也,目前宫颈癌真的是一种早期可防可治的疾病,防治的手段就是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筛查,也就是TCT和HPV检测,通过简单的妇科检查时取材就可以实现。
宫颈癌有很多病理类型,其中宫颈鳞癌占90%,这一型的宫颈癌演变过程为宫颈癌前病变(CIN)I、II、III,直到宫颈癌,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10年,因此宫颈防癌筛查主要是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样瘤变,并进行进一步干预,达到防治宫颈癌的目的。
当宫颈癌筛查发现异常,一般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如果活检提示您存在癌前期病变时也不要紧张,因为它不是癌,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和级别要么严密观察,无需手术;要么行宫颈leep手术治疗,以防日后发生癌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阴道异常排液、白带过多或性生活后阴道出血的症状应及时就诊检查。
构建三道防线阻断宫颈癌
基于现在宫颈癌前病变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女性应对此提高警惕。专家认为,对付宫颈癌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注射HPV疫苗,这是子宫颈癌的一级防治措施。杨越波说,注射疫苗能让大多数妇女免于罹患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但遗憾的是,宫颈癌疫苗还没在中国大陆的临床上使用。当然疫苗的保护率也不是100%。目前认为HPV的适用人群为9-26岁的无性生活的女性。
第二道防线:建议21岁以上的女性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至少每两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目前广泛采用的是液基细胞学检查,即TCT)。如果以上检查发现HPV阳性,那么可以做阴道镜检查,取少许子宫颈上的组织,做病理检查,以判断是否处于癌前病变。
第三道防线:对中、重度的癌前病变,应该做手术,即宫颈锥切,以判断其是否为更严重的宫颈原位癌、宫颈早期浸润癌、宫颈浸润癌,以便医生进行合理的治疗。可以说,如果这样定期做防癌检查,可以及早阻断子宫颈癌发展。
宫颈癌前期病变征兆有哪些
宫颈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病变后,尤其是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作为女性需要知道更多的知识保护自身,了解癌变的征兆,对预防和治疗有明显的作用。
宫颈癌前期病变比较明显,但是有的女性还是没有发觉。学府医院妇科专家总结了宫颈前期病变的症状,希望大家保持警惕。
宫颈癌前病变一是性生活后出血。70%-80%的宫颈癌症患者都有这一症状;
宫颈癌前病变二是宫颈糜烂。年轻女性宫颈糜烂经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宫颈糜烂,应该引起重视;
宫颈癌前病变三是接触出血。性生活后出血,或是妇科内诊检查后子宫出血,都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征兆;
宫颈癌前病变四是白带混血。除上环引起子宫出血外,女性长期白带混血应及时检查。
1、阴道分泌物增多。临床上大约75%~85%的子宫颈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后来多伴有气味和颜色的变化。白带增多是由于癌瘤刺激所致,病变后由于癌肿组织坏死,伴感染,则会从阴道流出带恶臭味的脓性、米汤样或血性白带。
2、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对于绝经多年的老年妇女,出血量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状,极易被忽视。其实,这种阴道不规则出血常是子宫颈癌的早期征兆,许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症状而来就诊,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故应当引起老年人的高度警惕。
3、接触性出血。出血是宫颈癌最突出的症状,宫颈癌中约有70%~80%的患者有阴道出血现象。多表现为性生活后或行妇科检查,或用力大便时,阴道分泌物混有鲜血。老年妇女若遇到性生活后出血,不要总认为是由于性生活用力不当而引起的,而忽略宫颈癌存在的可能。若每次性生活后都出血,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有80%的宫颈癌前病变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达到治愈。
目前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方法还有多种,如宫颈电烧、电烤、冷冻、激光治疗等。近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采用特殊光治疗宫颈癌前病变,10个月来,40例患者有效率为95%以上,治愈率为84.6%,对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有特效,一次性治愈率高。此外,提高妇女卫生水平,经常洗澡,积极治疗宫颈疾病;配偶的阴茎包皮要洗净或者早作包皮环切手术;提倡婚前检查等,均属于预防宫颈癌的重要工作。
专家提醒广大女性,一定要重视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子宫颈病变是妇科中最常见的病变,其中最严重的是宫颈癌,在女性癌瘤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近年有明显下降,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我们国家,由于宫颈病变筛查工作不完善,往往发现时已是浸润癌了,宫颈癌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从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大概有10年左右,所以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