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天喝多少水合适 1~4岁幼儿
宝宝一天喝多少水合适 1~4岁幼儿
根据标准,1~4岁幼儿每日需求的总水量为1300ml,然而这个阶段的宝宝饮食结构更为丰富,除了奶、主食,可能还会涉及水果、零食等。
因此每日需要额外补充的水量=1300ml-奶量-主食含水量-零食/汤羹/水果的含水量。照此算法算下来,1~4岁幼儿每日需要额外补充的水量大概在300~500ml左右。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宝妈都做不到这样精打细算,但是又不知道宝宝摄入的水分是否充足,该怎么办呢?其实只需要简单一招:看尿。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尿液是呈透明状或是淡黄色的,无明显刺鼻气味,一天大概尿6-8次以上。如果宝宝的尿液明显发黄或是尿量少,则证明宝宝体内已经缺水,宝妈就需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
宝宝秋季该怎么喝水
诀窍1、宝宝喝白开水最健康
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每公斤体重对水的需求量和吸收率都高于成年人,所以水质和水量十分重要。食物中的水分是婴幼儿摄入水分的重要来源,不像饮料那样直观。饮料是人体在膳食外摄取水分的主要来源,包括煮沸的开水、矿泉水、水煮的水果汁、蔬菜汁、鲜榨果汁以及较大儿童饮用的清淡绿茶水等。对宝宝来说,各种饮品中应首选白开水。
诀窍2、喝水量按体重来确定
宝宝喝水量应该按体重来确定。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根据who(1993)的推荐量,0~1岁的婴儿每天水摄入推荐量为150ml/(kg.d)。体重5公斤的宝宝每天需要750毫升水,体重10公斤的宝宝每天需要量1升水。以上供水量是指经口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及食物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水的总和,而不是单指饮水量。除去奶类、蔬菜、水果中所含的水分,1~3岁幼儿每天需要直接饮用的水量为600毫升~1000毫升。照此推算,1~3岁的小孩每天需水量大约为1200毫升~1600毫升,除去饮食摄入的水分外,还应该每天直接饮水至少为600毫升。
诀窍3、均衡分配喝水的时间
很多人往往是等到口渴了才想到要喝水。实际上,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已经处于慢性缺水状态了。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将饮水时间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每次一杯左右。如:1~3岁的幼儿每日喝白开水4~5次,每次150毫升~200毫升,同时要参考季节、气温,出汗多少而灵活掌握。年龄小的宝宝每次应减量。切记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这样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诀窍4、新生儿饮水量有讲究
对于新生儿来说,身体所需的水要从一定量的饮水和牛奶中摄取。新生儿新陈代谢比较旺盛,而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全,但摄水量却比成人要高,孩子越小,需要水分越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喝越多越好,家长们应该掌握孩子的饮水量,以满足孩子生长的需要。
新生儿每日需水量为150毫升/千克,人工喂养时每天除了喂奶时给予的水分外,还要再补充少量的水。开始时每次可以给10毫升~20毫升,逐渐增加到每次50毫升左右,在两次喂奶之间给一次水,在给新生儿喂水时,要注意不要过急、过多,冷热也要适宜,同时,还要注意奶具清洁与消毒。
如果宝宝生病,特别是发烧,身体的消耗,或者因呕吐、腹泻引起身体当中的水份流失过多的时候,都要多喝水,以弥补身体中水分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尽量不要给小孩喝橘子水或糖水,以免影响孩子牙齿的正常发育。
海苔与什么不能同吃 海苔和牛奶同食吃多少合适
1、海苔食用量:一天2至3克。
2、牛奶食用量:一天250—500毫升为宜。
海苔中含有较高的碘,如过多食用,会引发碘摄入量过多对身体造成的健康危害,而根据营养膳食建议,每天碘的推荐摄入量是:14岁以上150微克,11—14岁120微克,4—11岁90微克,0—4岁50微克,而每克海苔中碘含量约为24.62微克,因此日常食用海苔一天吃2—3克即可,尤其是幼儿更要控制好量。
其次牛奶一天也是不宜多喝的,一方面多喝牛奶不仅身体无法吸收其营养,导致浪费;另一方面牛奶喝多了还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导致饮食不均衡,也容易刺激肠胃,引发不适。
宝宝喝水如何能喝出健康
1、宝宝该喝什么样的水?
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每公斤体重对水的需求量和吸收率都高于成年人,所以水质和水量十分重要。食物中的水分是婴幼儿摄入水分的重要来源,但不像饮料那样直观。饮料是人体在膳食外摄取水分的主要来源,包括煮沸的开水、矿泉水、水煮的水果水、蔬菜水、鲜榨果汁和较大儿童饮用的清淡绿茶水等。对宝宝来说,各种饮料中应首选白开水。
2、宝宝该喝多少水?
孩子应该按体重确定喝水量。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根据WHO(1993)的推荐量,0-1岁的婴儿每天水摄入推荐量为 150ml/(kg.d)。体重5公斤的宝宝每天需要0.75L水,体重10公斤的宝宝每天需要量1L水。以上供水量是指经口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及食物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水的总和,而不是单指饮水量。除去奶类、蔬菜、水果中所含的水分,1-3岁幼儿每天需要直接饮用的水量为600毫升~1000毫升。照此推算,1-3岁的孩子每天需水量大约为1200—1600毫升,除去饮食摄入的水分外,还应该每天直接饮水至少为600毫升。
3、宝宝该怎样喝水?
很多人往往是等到口渴了才想到要喝水。而实际上,当人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已经处于慢性缺水状态了。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将饮水时间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每次一杯左右。如:1-3岁的幼儿每日喝白开水4~5次,每次150~200毫升,同时要参考季节、气温,出汗多少而灵活掌握。年龄小的宝宝每次应减量。切记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这样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4、新生儿的饮水量有讲究
对于新生儿来说,身体所需的水要从一定量的饮水和牛奶中摄取。新生儿新陈代谢比较旺盛,而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全,但相对来说,需要水的量却比成人要高,孩子越小,需要水分越多,但是,并不意味着饮水越多越好,所以,家长应该掌握孩子的饮水量,以满足孩子生长的需要。
宝宝一天喝多少水合适 6个月以内婴幼儿
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除了母乳和配方奶外,是不需要额外再补充任何液体的,包括水。
因为母乳中90%以上都是水,而奶粉中含水量也高达85%,完全能够满足宝宝对水分的需求。新生宝宝的胃容量有限,额外补充水分容易占据宝宝的胃容量,从而影响宝宝奶量,进而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等后果。
所以,正常情况下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6个月以内的宝宝都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的,哪怕是高温天气。
预防龋齿口腔清洁是关键
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在幼儿中,发病率很高,3-4岁的幼儿最为典型。有些母亲习惯在宝宝快睡觉时喂奶,这种错误的喂奶方式最容易让宝宝得牙病。所以,在宝宝喝奶后,最好喝一小杯白开水冲洗一下口腔。1周岁后,应锻炼孩子不用奶瓶。
给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预防龋齿的发生:
一、不让宝宝口中含着糖块或含装有奶汁、果汁的奶瓶睡觉。母亲给婴儿喂奶时,一旦发现婴儿已睡着了,就要及时地把乳头脱出。
二、睡前用奶瓶喝奶的宝宝,喝完奶后,再换上一小瓶(一小杯)白开水喝,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三、控制宝宝吃甜食的量,不过多吃糖。每天吃糖果的次数,应控制在1-2次。
四、平时喂奶后,可用消过毒的纱布蘸凉开水为宝宝擦洗牙面。
五、每次喂奶,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减少奶液浸泡牙齿的时间。
六、父母应锻炼幼儿刷牙(从3岁开始)。
宝宝一天喝多少水合适 6~12个月宝宝
根据国内标准,6~12个月的宝宝每日对水的需求量在900ml左右。然而这个阶段的宝宝每天除了要保证600ml左右的奶量外,还要适当地添加辅食,也就是说宝宝每天的饮水量=900ml-600ml奶量-辅食中的含水量。
如果给宝宝补水过量,则会占据宝宝的胃容量,从而影响辅食或是奶量的摄入,容易造成营养失衡,影响生长发育。
防宝宝水土不服的中药有哪些
1
泄痢丹
作用:预防水土不服
成分:当归1斤,广木香1斤6两,诃子肉1斤,酒白芍1斤,黄连1斤4两,茯苓1斤,于术1斤4两,吴茱萸1斤4两,石榴皮1斤半,槟榔1斤,肉豆蔻10两,甘草5两,姜厚朴1斤,砂仁1斤。
服用方法:每包重7分,每服1包,开水送下。小儿1岁1丸,7岁6丸。
2
紫锥菊糖浆
作用:增加抵抗力,帮助睡眠,有效预防感冒
服用方法:1岁以下婴儿:2-10滴(0.1-0.5ml)每次一天四次,1-2岁幼儿:10-20滴(0.5-1ml) 每次一天最多4次,3-5岁 1-2ml每次一天最多4次,6-12岁儿童,2-4ml每次一天最多4次,成人:4-10ml,每次一天最多四次
3
屏风散配方
作用:可以缓解因气候环境变化大造成的皮肤过敏、哮喘和呼吸道问题等症状,适合6个月以上的孩子服用。
配方成分:用黄风黄芪两钱、白术1钱、大枣4个、枸杞4-5个(宝宝有白舌苔的话,加两个龙眼干)
服用方法:加两杯水,煎成一杯水,每次喝1-2勺,三天内喝完。如果宝宝不喜欢这个配方的气味,可以加点奶油,制成玉屏奶油汤。
宝宝断奶后的饮食
1.断奶与辅食添加平行进行
不是因为断奶才开始吃辅食,而是在断奶前辅食已经吃得很好了,所以断奶前后辅食添加并没有明显变化,断奶也不该影响宝宝正常地辅食。
2.断奶后宝宝喝什么?
和平时一样,白天除了给宝宝喝奶外,可以给宝宝喝少量1:1的稀释鲜果汁和白开水。如果是在一岁以前断奶,应当喝婴儿配方奶粉, 一岁以后的宝宝喝母乳的量逐渐减少,要逐渐增加喝牛奶的量,但每天的总量基本不变(一岁至两岁幼儿应当每日600毫升左右)
3.断奶后宝宝吃什么?
一岁宝宝全天的饮食安排:一日五餐,早、中、晚三顿正餐,二顿点心,强调平衡膳食和粗细、米面、荤素搭配,以碎、软、烂为原则。 完全断奶(母乳)了,饮食也大部分固定为早、中、晚三餐,并由稀饭过渡到稠粥、软饭,由肉泥过渡到碎肉,由菜泥过渡到碎菜,到快一岁时,可训练宝宝自己吃饭,并必须断奶(母乳),如果还继续用母乳喂孩子,孩子可能既不喝牛奶,食欲也差,而且各方面的营养都跟不上宝宝生长的需要,但同时不得不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给宝宝添加辅食,从少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习惯一种再加另一种,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出现反应暂停两天,恢复健康再进行。8个月的 宝宝一定慢慢适应从奶到食物的过度,也相信宝宝一定会适应的。
断乳后喂养,婴幼儿每日需要热能大约1100~1200千卡,蛋白质35~40 克,需要量较大。由于婴幼儿消化功能较差,不宜进食固体食品,应在原辅食的基础上,逐渐增添新品种,逐渐由流质、半流质饮食改为固体食物,首选质地软、易消化的食物。鉴于此,婴幼儿的饮食可包括乳制品、谷类等。烹调时应将食物切碎、烧烂,可用煮、炖、烧、蒸等方法,不宜油炸及使用刺激性配料。
婴幼儿断奶后不能全部食用谷类食品,也不可能与成人同饭菜。主食应给予稠粥、烂饭、面条、馄饨、包子等,副食可包括鱼、瘦肉、肝类、蛋类、虾皮、豆制品及各种蔬菜等。
主粮应为大米、面粉,每日约需100克,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豆制品每日25克左右,以豆腐和豆干为主;鸡蛋每日1个,蒸、炖、煮、炒都可 以;肉、鱼每日50~75克,逐渐增加到100克;豆浆或牛乳,每日500毫升,1岁以后逐渐减少到250毫升;水果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供应。
断奶后婴幼儿进食次数:一般每日4~5餐,分早、中、晚餐及午前点、午后点。早餐要保证质量,午餐宜清淡些。例如,早餐可供应牛乳或豆浆、蛋或肉包等; 中餐可为烂饭、鱼肉、青菜,再加鸡蛋虾皮汤等;晚餐可进食瘦肉、碎菜面等;午前点可给些水果,如香蕉、苹果片、鸭梨片等;午后为饼干及糖水等。每日菜谱尽量做到多轮换、多翻新,注意荤素搭配,避免餐餐相同。此外,烹调技术及方法,也能影响婴幼儿的饮食习惯及食欲。若色、香、味俱全,可促进婴幼儿食欲,增多食物摄入,加强其消化及吸收功能。
4.吃营养丰富、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
一岁的宝宝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很弱,吃粗糙的食品不易消化,易导 致腹泻。所以,要给宝宝吃一些软、烂的食品。一般来讲,主食可吃软饭、烂面条、米粥、小馄饨等,副食可吃肉末、碎菜及蛋羹等。值得一提的是,牛奶是宝宝断奶后每天的必需食物,因为它不仅易消化,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营养,能提供给宝宝身体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刚断奶的宝宝在味觉上还不能适应刺激性的食品,其消化道对刺激性强的食物也很难适应,因此,不宜吃辛辣食物。
适合1岁~1岁半宝宝的玩具
你的宝宝这些日子真的行动自如了,不过,当你沿街追赶这个奔跑的小家伙时,或许会怀念她以前还走不好的那段日子吧。“活力无限”是这时候最能恰如其分地描述宝宝的词,她喜欢所有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的玩具或游戏,比如球、秋千,还有小的攀爬架等等。
宝宝的双手也变得更加协调了,他现在能更有效率地玩形状匹配的玩具,搭建更高的积木塔、涂涂抹抹画出一幅画等。宝宝的游戏包含很多试验,如“要是我把松手,让这个球掉下去会怎样?”或“如果拉一下这个杆会怎样?”等等。宝宝对自己行为的结果非常感兴趣,由于他的记忆力还没有充分发展,所以一遍遍地重复也乐此不疲。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还喜欢尝试大人做的事情,所以可以给他一些模仿日常生活的仿真玩具来玩。
推拉玩具:宝宝在家里到处活动时,那些又沉又稳的可推玩具能让刚刚学走路的他有所依靠。可以拉的玩具非常适合那些走得比较好的宝宝,他们在向前走时能回头看,那些会拍打、能上下来回动、能发出声音或能用其他方式吸引宝宝注意力的玩具都很受欢迎。
分类与嵌套玩具: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喜欢做分类、打乱分类、堆叠、推倒等,并基本能生活自理了。对那些想检验自己刚刚拥有的解决问题技能的小家伙来说,分类与嵌套玩具非常有趣。
攀爬架:小的攀爬架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个攀登、躲藏、滑滑梯,并能练习所有刚刚出现的运动技能的安全场所,还能一玩再玩。不过这种设备很贵,而且宝宝长大些很快就不能玩了。
球:任何容易抓住的球都很受这个年龄段宝宝的喜欢,没有充满气的沙滩球、网球、布球等等都行。一定别玩泡沫塑料的小球,以防宝宝塞进嘴里。在这个时候,你也可以教宝宝玩“接球”的游戏,开始时要慢,他需要练习才能开始适应这种来回的节奏。
可擦洗的蜡笔和纸:让宝宝开始涂鸦吧!一次给他的蜡笔别超过两三支,太多了反而让他不知所措。把纸用胶带粘在地上,这样宝宝画画时就不会把纸拖来拖去了。
可骑的交通工具:这种行进方式可能比走路更受欢迎,很多小型的可骑玩具都有供大人推的手柄,等孩子骑累了时用。别用电动的那种,不但贵,而且也剥夺了宝宝自己花力气到处跑的乐趣。
工具台或玩具厨房:喜欢修理或是爱做饭的宝宝对于那些大小适合的塑料或木头模具,一玩就是几个小时。这类玩具让小孩子有机会模仿所看到大人做的事情,随着游戏变得越来越复杂,他能持续几个月兴趣不减地玩下去。
图画书:宝宝会喜欢那些有熟悉东西和活动的更高深一些的图画书,他还可能开始对自己的“图书馆”引以为豪,并喜欢有机会挑选喜欢的书让你读呢!
婴幼儿的辅食太淡加点盐补的该是危机常识
对我们来说,尝遍酸甜苦辣咸才算是有滋有味,而婴幼儿的食物就难免显得寡而无味,不少妈妈都是尝过自己宝宝的奶粉和辅食的,所以不少母亲在小宝宝的哭闹拒食时,会怀疑是否是辅食的味道太淡而无味才这样,加点盐也能调节口味,促进孩子食欲。殊不知,这就是符合宝宝口味的,婴幼儿对盐的摄入是有很多学问的,否则一旦摄入盐过量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新生儿的父母们也该补补危机常识了!
为何医生不建议1岁内的宝宝吃盐呢?
专家解析:6个月内的宝宝,辅食没有必要添加食盐。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食品不要再额外加盐,因为天然食品中存在的盐已能满足宝宝需要,再额外加盐则可能对宝宝有害。对于1~3岁的宝宝,每天做菜时也要尽可能地少放盐。一般1~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
高盐饮食对宝宝的5大危害
1、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
2、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
3、高盐饮食可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
4、高盐饮食会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会导致孩子缺锌。
5、高盐饮食会加重宝宝的心脏、肾脏负担。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健全,不足以渗透过多的盐。如果辅食中加盐过多,就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同时增加心脏负担,由此使肾脏和心脏功能受损。
孩子嘴馋大人的食物常常食指大动,妈妈们又该如何让宝宝的饮食变得色香味全呢?注意的事项可不少!
1、宝宝1岁以后可以适当食用加碘盐,为宝宝特别制作的食物盐含量很低,如罐装辅食和婴儿麦片等,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加盐。购买这类食品时应注意包装上提示的适合宝宝年龄,因为给较大孩子准备的食物都是精加工,盐含量高,不适合你的宝宝。
2、宝宝夏季出汗较多,或宝宝出现腹泻、呕吐时,宝宝的盐摄取量可比平时略增加一些。应注意给宝宝从饮食中补充,炒菜或做汤时,待快熟或出锅时再放盐,这样效果更好。
3、国人喜欢吃腌菜、腌肉,这些食物含钠量普遍高,宝宝应该尽量避免。可适当改善口味,用甜、酸味代替咸味。比如灵活运用蔗糖烹制糖醋风味菜,或用醋拌凉菜,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促进食欲。
4、新生儿不能喂过甜的水。新生儿的味觉要比大人灵敏得多,大人觉得甜时,他们就觉得甜得过头了。给新生儿吃过多糖是没有好处的,用高浓度的糖水喂新生儿,最初可以加快肠蠕动,但不久就转为抑制作用,使腹部胀满。喂新生儿的糖水应以大人觉得似甜非甜为合适。
由于新生儿新陈代谢速度很快,所以对水的需求量比成人要大,一岁以下的小儿每天水的需要量为每公斤体重120—160毫升,而成人则为每公斤体重40毫升。所以,除正常饮食外,孩子可能还要经常喝水。但给孩子喝水是有讲究的,最好喝白开水,虽需补充少量的盐分,但天然食物中及辅食的含量已足够,不要在给宝宝做的菜水中加盐。而且,从小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长大后不仅难以纠正口味,还会造成很多身体问题。
宝宝如何喝水才健康
1、宝宝该喝什么样的水?
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每公斤体重对水的需求量和吸收率都高于成年人,所以水质和水量十分重要。食物中的水分是婴幼儿摄入水分的重要来源,但不像饮料那样直观。饮料是人体在膳食外摄取水分的主要来源,包括煮沸的开水、矿泉水、水煮的水果水、蔬菜水、鲜榨果汁和较大儿童饮用的清淡绿茶水等。对宝宝来说,各种饮料中应首选白开水。
2、宝宝该喝多少水?
孩子应该按体重确定喝水量。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根据WHO(1993)的推荐量,0-1岁的婴儿每天水摄入推荐量为150ml/(kg.d)。体重5公斤的宝宝每天需要0.75L水,体重10公斤的宝宝每天需要量1L水。以上供水量是指经口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及食物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水的总和,而不是单指饮水量。除去奶类、蔬菜、水果中所含的水分,1-3岁幼儿每天需要直接饮用的水量为600毫升~1000毫升。照此推算,1-3岁的孩子每天需水量大约为1200—1600毫升,除去饮食摄入的水分外,还应该每天直接饮水至少为600毫升。
3、宝宝该怎样喝水?
很多人往往是等到口渴了才想到要喝水。而实际上,当人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已经处于慢性缺水状态了。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将饮水时间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每次一杯左右。如:1-3岁的幼儿每日喝白开水4~5次,每次150~200毫升,同时要参考季节、气温,出汗多少而灵活掌握。年龄小的宝宝每次应减量。切记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这样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