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6大好处

艾灸6大好处

艾灸的好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则,避免伤害身体。

减肚子艾灸哪个部位

艾灸大横穴

位置:大横位于腹中部,肚脐水平,旁开4寸。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大横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0-30分钟。

艾灸功效:大横意指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名大横,艾灸大横能帮助运化水湿,从而让腹部保持平坦没有多余的赘肉。

艾灸天枢穴

位置:天枢位于腹中部,肚脐水平,旁开2寸。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天枢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0-30分钟。

艾灸功效:天枢为大肠的募穴,意指本穴为气血运行枢纽,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艾灸天枢能通过对大肠气血的影响,增强肠胃功能,防止宿便停留,减掉肚子上的赘肉。

艾灸大椎的好处与功效 益气壮阳

中医认为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是人体强壮保健的重要穴位,也是补足阳气的第一大要穴,而阳气是人体内的固摄根本,人体内阳气充足,外邪就不能侵入,因此,艾灸大椎穴可益气壮阳,增强人体抵抗力。

用梅花针轻叩2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或稍有渗血为宜,次日以艾条温灸大椎穴数分钟,如此交替,14天为1个疗程即可。

冬天怎么保暖 脖子

脖子是人体的“要塞”,上承头颅,下接躯干,还是咽喉要道,这使它格外娇贵,一旦受寒,颈椎病、头痛等就会接踵而来。

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围巾,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平时经常艾灸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艾灸时间最好在十五分钟,艾灸前后一定注意多补充水分。

手脚冰凉怎么艾灸 艾灸大椎穴

大椎穴位置:人低头时,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艾灸方法:用点燃的艾条,正对大椎穴上翻,以患者能忍耐的热度危险,温和间隔灸;如果是身形肥胖的人群,可以用双眼艾灸盒艾灸,身材偏瘦的人则用单眼艾灸盒,每次艾灸10到20分钟。

好处:艾灸大椎穴也是治疗手脚冰凉的首选,大椎穴属于督脉,具有贯通督脉上下,通督行气的作用,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颈椎病,艾灸大椎穴也是很好的治疗方式。

月经期间艾灸可以吗

可以的。月经期并不是施灸的禁忌时期,月经期的女性身体比较虚弱,可以艾灸一下来增强抵抗力,注意不要温度过高,时间不要太长。另外月经期艾灸,先得要看灸什么作用的穴位.一般来说经期不宜灸大补或大泻的穴位,一般保健穴位是可以的。

大椎是不是不能晚上灸 祛风散寒

艾灸大椎穴以温热手法刺激穴位,可温经通络、祛湿散寒,能治疗因受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如类风湿、肩颈椎病、感冒咳嗽等,如患有感冒咳嗽、颈椎疼痛的人群,可经常艾灸大椎穴来祛风散寒、温通经脉、大补阳气。

夏季艾灸适合灸哪些部位 大椎穴

大椎穴是寒湿之气最易入侵的穴位,也是是“诸阳之会”,夏天天气比较炎热,这时候艾灸大椎穴,是最可以益气补阳的,其次大椎穴是经络十字路口,适当进行艾灸,可以振奋一身之阳气。

相关推荐

艾灸减肚子的最好方法 艾灸大横穴运化水湿

大横穴位置:大横位于腹中部,肚脐水平,旁开4寸。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大横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0-30分钟。 艾灸功效:大横意指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名大横,艾灸大横能帮助运化水湿,从而让腹部保持平坦没有多余的赘肉。

颈椎病艾灸做哪些部位 颈椎病艾灸常用方法

悬灸大杼穴,每次10-30分钟,每日1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 大杼穴位置在上背部,正坐低头或俯卧,在第1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艾灸该穴位有强筋骨,清邪热的功效。 悬灸天柱穴,每次5-15分钟,每日1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进行下一个疗程。 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颈处突起的肌肉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2厘米左右,艾灸该穴位有化气止痛的功效。

火在肺里:咳嗽;火在肝里:失眠:火在胃里:口臭;火在心里:口舌生疮。 舌前半部分红:肺火

肺火表现为脸有疖子、鼻干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黄而黏、睡眠不好、舌头前半部分红; 清肺热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梨也有清肺热、润肺的作用。还要通腹气;这时早晚各揉腹一次,每次5分钟。 解决方法:喝金银花茶,按揉或艾灸大鱼际穴降肺火。

艾灸大椎的好处与功效 清脑凝神

艾灸大椎穴可循督脉上传头颈,能振奋督脉之气,使阳气上达清窍以养神,布达四肢以养筋,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管弹性,使人脑部清醒,精神有活力,有很好的清脑凝神功效。

火在肺里:咳嗽;火在肝里:失眠:火在胃里:口臭;火在心里:口舌生疮。 舌尖红:心火

夏主心,因此夏天心火会旺!如果舌尖红,伴有烦躁、口干、口舌生疮、睡眠不好做恶梦、手足心热、盗汗小便赤热发黄、大便干等症状,就可能是心火。 解决方法:喝莲子心茶,按揉或艾灸大陵穴降心火。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颈后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艾灸大椎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大椎的好处

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为强壮保健的重要穴位,也是补足阳气的第一大要穴,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内的固摄根本,人体内阳气充足,外邪就不能侵入,因此,艾灸大椎穴,补足氧气,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能防治各种虚损和感冒等病症,还可清脑凝神,增强智力,调节大脑功能。

便秘灸哪里效果好

视情况而定。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对于脾肾虚寒性的便秘来说,可以艾灸命门穴、关元穴、阳关穴等;对于气虚性的便秘来说,可以艾灸气海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对于血虚性的便秘来说,则可以艾灸血海穴、关元穴、膈俞穴等;对于外感实寒性的便秘,可以艾灸大椎穴、神阙穴、关元穴、外关穴等。 但是对于外感实热性、大肠湿热性、肝郁气滞性的便秘来说,艾灸非但起不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反而还可能会加重便秘的症状。

艾灸哪里对肾好 大钟穴强腰壮骨

大钟穴位足少阴经络学,艾灸该穴位可以补充肾气,肾气足了,气化功能就会增强,精上注于脑,大脑和小脑的功能也会增强。肾与膀胱相表里,又与膀胱相通,所以艾灸大钟还可以起到调节肾经和膀胱经的作用,主治腰脊强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足跟痛等症。 取穴: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舌苔发黄艾灸哪里啊

1.艾灸肺俞 取穴: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艾灸方法:被灸者采取俯卧姿势,施灸者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艾灸大概20分钟左右,以皮肤潮红为好,每日艾灸1次。 功效:肺脏的湿热之气由肺俞外传于膀胱经,艾灸肺俞有祛热除湿的功效,能够缓解湿热内蕴引起的舌苔发黄。 2.艾灸胃俞 取穴: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胃之背俞穴。它位于我们的后背,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便是此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