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到底是什么病 骨膜炎怎么治疗
骨膜炎到底是什么病 骨膜炎怎么治疗
骨膜炎的治疗讲究三个及时,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及时功能锻炼和康复保健。
先说及时诊断,及时的诊断就是早诊断早确诊,确诊的越早治疗的效果越好。病人有或者没有明确的外伤史,但是查不清什么原因造成的关节肿胀,然后肌肉疼痛、功能障碍,甚至出现肌萎缩,就要怀疑是不是骨膜炎了。
骨膜炎一经发现,必须常规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原则要遵循八个字:早期、足量、联合、广谱,就是发现之后早期应用广谱的抗生素,然后一组往往不够,需要两组或者三组,剂量一定要给足,不能给的少。
再者骨膜炎患者可以做一个诊断性穿刺,然后抽出一部分脓汁或者渗出液,做个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然后进行有效治疗。 最后一点就是及时的功能锻炼和康复保健,这个在骨髓炎的治疗过程中主张治疗与功能锻炼同时进行,主要是为了预防并发症。
胫骨骨膜炎治疗
胫骨骨膜炎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运动过猛和过于激烈造成的,所以我们做运动之前,应该做好热身运动,防止不小心拉伤肌肉,拉伤胫腓骨等,造成疼痛。
胫骨骨膜炎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典型的运动史、发病史和反复疼痛史。治疗可用膏药骨膜舒痛。膏治疗。
症状
一般都无直接外伤史,但有跑跳运动过多史,发病缓慢,征象逐渐加重。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自诉症状。初期多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小腿骨疼痛,休息后常可消失,再参加运动时又出现疼痛。若继续参力加负荷较大的跑跳运动,疼痛逐渐加重,部分患者有夜间疼痛,个别严重者跛行。急性期多有可凹性水肿;拟小腿下段较明显。胫骨内侧面、内后缘或腓骨下端有压痛,但压痛点一般都与肌肉附着处无明显关系。病程较长的患者,在胫骨内侧面上常能触摸到小结节或肿块,压之锐痛;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者,可见腓骨下端膨隆。后蹬痛是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重要体征,即患者用足尖用力向后蹬地时出现疼痛,但用一般的抗阻屈踝屈趾试验时并无疼痛。早期X线片上常无阳性表现,晚期且反复发作的患者,多有骨膜增生反应。症状长期不见好转、局限性压痛显著的患者,应X线拍片检查以排除疲劳性骨折。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症状:
1、小腿胫腓骨疼痛,大运动量后疼痛加剧,手触、走路支撑时均有疼痛感,个别患者夜间痛,多为隐痛、牵扯痛,严重的有刺痛和烧灼痛。2、压疼,在骨面上能摸到压痛点,有的较局限,有的较分散。3、肿胀,局部软组织有轻度凹陷性水肿。
造成胫腓骨骨膜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由于长时间在水泥地上或其它较硬的场地上运动,地面弹性差而造成的。2、运动中落地缓冲技术掌握的不好或使屈肌群过度疲劳所导致的。3、运动量猛增,跑跳练习过于集中,运动时间过长,使小腿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出汗过多。
治疗
早期症状较轻的病人,无需特殊治疗,用弹力绷带裹扎小腿,减少下肢运动,休息时抬高患肢,大多数患者都可痊愈。经常疼痛或运动后疼痛较重的病人,应休息并用弹力绷带裹扎小腿,抬高患肢,可配合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碘离子透入等。治愈后重新参加训练时,运动负荷要逐渐增加,以免再发。其中最为医生所善用的是骨膜舒痛膏。骨膜舒痛膏具有消肿、散淤、解疼、镇痛的作用,不仅能够快速消除骨膜炎患者的肿胀疼痛等症状,从而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而且能防止关节肿胀发作,促进骨膜组织修复,改善骨膜充血水肿状态。
消除和预防
1、克服恐惧心理。胫腓骨骨膜炎是一种常见病,稍加治疗即可恢复。2、穴位按摩。取坐位姿势,由下至上、由轻至重两腿交替进行。每天20分钟。选取承山、昆仑、足三里、阳陵泉、太溪等穴位。用温水浸浴配合按摩治疗,疼痛剧烈者在休息时要抬高患肢,缓解症状。3、训练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提高身体应激状态,使身体发热,减少肌肉沾滞性,克服惰性,对易损伤的小腿胫腓骨进行重点搓揉活动。4、掌握好各种运动姿势,做好放松活动。减少在弹性差、较硬地面上活动;加强在缓冲动作上的自我保护和做好课后的放松活动,增加运动后的营养,多饮开水。5、要穿着弹性较好的鞋子,以减少因身体重力落下而造成的震动。6、炎症早期要调整运动量,减小局部负荷运动时间,减小运动强度,防止突然加大运动量,避免长时间过分集中的跑、跳、后蹬、支撑练习。
关于胫骨骨膜炎的发病原因和怎么预防和消除这类疾病,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首先要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训练,要适可而止,循序渐渐。更加不要做高抬腿,跨步跑等训练,最好是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如果不幸受伤,最好用绑带包裹小腿,还有要注意休息,这样就能很快地痊愈。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是要到医院治疗。
滑膜炎的治疗方法
滑膜炎的治疗方法具体有哪些呀?我们知道患有骨膜炎对于患者来说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而常常是由于患者平时缺乏运动从而导致了骨膜炎的发生。因此专家提醒广大患者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适当的做些运动。那么,滑膜炎的治疗方法具体有哪些呢?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中医认为骨膜炎之发病与骨部位淤血不行,经络不通,气血阻及闪挫劳伤有关,伤及骨膜,致使气血不通而痛,遂生骨痹,可敷贴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之膏药以外治。
骨膜炎会导致骨膜部位淤血不行,经络不通,气血阻滞等,症状表现为局部充血水肿、疼痛、瘀斑、肢体活动受限等。中医膏药如 安膜舒鞘贴,标本兼治。研究证实,中医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贴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之目的。针对骨膜炎病机特点而因症用药,可实现舒筋活络、活血行气、散寒止痛等显著功效,进而帮助患者彻底摆脱骨膜炎疾病的困扰,重新享受健康生活。
滑膜炎的治疗方法具体有哪些呀?相信大家在看完上述文章以后都应该有所了解了。骨膜炎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所以就更加的需要我们能够及时有效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了。
骨膜炎是一种什么病 骨膜炎去什么科看
骨膜炎可以看两个科,第一是骨科,基本上所有正规的骨科医师都会治骨病。第二是运动损伤科,因为骨膜炎分两种,一种是应力性骨膜炎,另外一种是感染性骨膜炎。如果是应力性骨膜炎,肯定是跟运动习惯和运动方式有关系,本身就是一种运动损伤,而运动损伤科治疗这类疾病,有它的独到之处和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所以综合一下,所在的当地医院有运动损伤科,可以去运动损伤科治疗,如果没有运动损伤科,那就去骨科,基本都能有较好疗效。
骨膜炎积水是什么病 骨膜炎发低烧吗
骨膜炎是可能会发低烧的,因为骨膜炎分两种,第一种是感染性骨膜炎,这是细菌侵入了骨膜下造成的感染,主要症状表现是红肿热痛加功能障碍,发低烧是很正常的临床表现。 第二种骨膜炎是由外伤造成的,只要是外伤造成的出血,在吸收过程中就会产生吸收热,也会导致发低烧。 综上所述,不管是细菌感染造成的化脓性骨膜炎,还是说应力损伤造成的应力性骨膜炎,都是可以导致发低烧的,只不过发烧的机制不同而已。
骨膜炎的危害有哪些?
骨膜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多发性疾病,很多患者谈之色变,是由于本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容易造成患者暂时或长期丧失劳动力,可见骨膜炎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然而也仍有很多人认为骨膜炎是一种小炎症,及时患病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在病症上面。针对这一现象,特列在此阐述下骨膜炎的危害,希望患者提高警惕,切莫等拖延到骨膜炎晚期悔不当初。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症状主要是关节肿胀,其次是疼痛,功能障碍,肌萎缩。许多炎患者由于疾病形成畸形,关节强直而致残,部分患者由于窦道长期不愈而致皮肤癌变,更重要的是部分患者由于未及时治疗需要截肢,甚至死亡。从发病部位上看,多发于四肢,下肢较多,其中胫骨、股骨多。所以如果发现有类似的骨膜炎的情况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细检查,以防漏诊,避免延误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严格地讲,只要关节内有渗出积液,就证明滑膜炎症存在,这些积液不仅是一层保护关节的组织,更是为关节的活动提供了“润滑液”。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出现对关节液的重吸收障碍时,由于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被打破,关节液的产生大于重吸收,便会出现“关节积水”。所以治疗滑膜炎主要是调理微循环系统,只要微循环畅通了,积水也就循环消失了,同样炎症也就解除了。对此,建议采用能调理微循环系统,帮助循环畅通的“同步连环疗法” 治疗。
骨膜炎会不会传染
骨膜炎是不会传染的。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骨膜炎,形成骨膜炎的原因一共有三点。 第一点是急性创伤,急性创伤之后造成骨膜的撕裂,骨膜血管的破裂,然后引起骨膜下积血。第二点是长期慢性反复的刺激造成骨膜的充血水肿。 第三点就是细菌的入侵,造成骨膜下积脓,这个脓汁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感染性骨膜炎。 所以骨膜炎不是一种传染性的炎症,也不是一种传染病。
骨膜炎发生在什么部位
骨膜炎通常分三种:
第一种叫化脓性骨膜炎,这个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位置,因为它的形成细菌感染所致,通常是超强致病菌被血液循环带到全身各个骨组织,只要在哪个骨组织部位安营扎寨,就开始发作,这个部位通常就会造成化脓性骨膜炎。
第二个是创伤性骨膜炎,创伤性骨膜炎更简单,哪个地方受伤,造成骨膜撕裂了、血管破裂、形成骨膜下血肿,哪个地方就可能出现骨膜炎。
第三个是慢性劳损形成的骨膜炎,这个通常多见于肌肉的起止点,也就是关节附近。
所以概括来说,骨膜炎的发生部位是根据不同的骨膜炎形成的。血源性骨髓炎,就是化脓性骨膜炎,可以发生全身各个部位。 然后急性创伤性骨膜炎,就是哪受伤哪出现。如果慢性劳损形成的骨膜炎,是肌肉的起止点附近,或者说就是关节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