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白粥的做法 功效
艾叶白粥的做法 功效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
适宜孕早期食用的补养药膳
1、陈皮粥。陈皮粥有温中、理气、安胎等功效,可治疗由冲任虚寒、寒凝气滞引起的胎动不安、妊娠下血,并对喜温喜按、腹中疼痛、四肢清冷、大便溏薄等症有辅助作用。
陈皮10克,高良姜10克,苎麻根30克,粳米50—100克,细盐适量。将陈皮、高良姜、苎麻根捣成末,取10克,水煎,取汁备用。粳米加准备好的汁煮粥,熟前放入细盐,早晚服用。陈皮粥食用要适量,气虚脾胃血弱者慎用。
2、油菜粥。油菜粥具有调中下气的功效,对食滞不下、脾胃不和、暖气呃逆、胃气上逆等症有较好的辅助效果。
粳米100克,鲜油菜100克,先将粳米煮粥,粥熟前放入油菜,用文火煮熟。油菜粥可随意食用。
3、竹沥粥。竹沥粥有化痰定神清热消烦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孕后烦闷不安、胆怯、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胸脘满闷、苔黄而腻等症,此外,还能够治疗痰热咳嗽、胸满喘闷等。
小米50~100克,淡竹沥30克。先将小米浸泡30分钟煮制成粥,将熟时下竹沥,调匀,空腹食用。
4、生地薏米粥。有安胎、止呕、降逆的功效,适用于缓解妊娠呕吐、恶心不下食等症。
取鲜生地汁、鲜麦汁各50毫升,薏米15克,生姜10克,粳米50—100克小米适量。先煮粳米、小米、薏米及生姜,煮制成粥后,倒入生地汁,调匀,略煮片刻,空腹食用。
5、萝卜饼。有理气、健胃、化痰、消食的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咳喘、腹胀多痰等症。
面粉、白萝卜各250克,猪瘦肉馅100克,葱、姜、盐、植物油各适量。将白萝卜洗净后切成细丝,用植物油将其炒至五成熟。再将其与肉馅调成馅,将面粉和适量清水和成面团,平均将其分成小剂子擀成薄片,包入调好的馅,制成小饼,烙熟即可。
6、艾叶煲鸡蛋。具有治疗习惯性流产的功效。艾叶能止血、温经、散寒、镇痛,适用于治疗虚寒性的崩漏下血、腹痛。艾叶能够增进食欲,具有健胃作用。但要注意用量,用量过大会导致出现呕吐、恶心的副作用。
每次用煮熟的鸡蛋2只,艾叶10克,用沙锅(注意不可用铁器)文火将熟蛋和艾叶共煮。孕后第一个月每天服1次,连服5—8天;孕后第二个月每10天服1次;孕后第三个月每月服1次;孕后第四个月每月服1次,直至妊娠足月。
4款中药有效治疗痛经
治疗痛经的中药——乌豆
乌豆味甘性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常食黑豆,可百病不生。”乌豆可以治疗肾虚阴亏,消渴多饮,小便频数;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物昏暗,湿痹拘挛、腰痛、腹中作痛。
乌豆蛋酒汤:准备好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接着将乌豆浸泡30分钟之后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
功效: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治疗痛经的中药——艾叶
艾叶:主要治疗吐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主要用于寒性出血。
姜艾薏苡仁粥:准备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先将干姜和艾叶洗干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煎水取药汁,再加上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煮制粥状即可。
功效: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治疗痛经的中药——牡丹
牡丹有滋阴生津、益气活血、润肠强心的功效。
牡丹银耳汤:准备好牡丹花2朵,银耳30克,清汤、精盐、味精、料酒、白胡椒各适量。
做法:先将白牡丹花瓣洗净,银耳用开水泡发,摘洗干净备用。将清汤倒入净锅内,加入精盐、料酒、味精、白胡椒,煮沸后撇去浮沫。然后把银耳放入碗内,倒入调好的清汤,上笼蒸至银耳发软入味时,取出撒上鲜白牡丹花瓣即可。
治疗痛经的中药——益母草
益母草味苦、性凉。可以活血、祛淤、调经、消水。主要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瘀血腹痛,尿血、泻血。
玄胡益母草煮鸡蛋:准备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这三味药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
功效:通经、止痛、补血,美白肌肤。
月经不调吃5款粥
1、治疗月经不定期
*调经四宝粥
原料:柴胡、香附、川穹、当归各15 g,粳米150 g,白糖少许。
制法:四味中药入药罐,加入清水煎浓汁,去掉药渣作备用,连同粳米入锅中,小火煮粥即可食,最后白糖来调味。
功效:疏肝理气调经血。
*苏木黑豆汤
原料:黑豆50 g,苏木15 g,红糖少许。
制法:黑豆、苏木同入锅,加入清水小火煮,煮至黑豆变熟烂,放入红糖去苏木。
功效:补肾滋阴活经血。
2、治疗月经过多
*参麻粥
原料:人参10 g,升麻5 g,粳米100 g。
制法:人参切片作备用,升麻煎制留药汁,参片粳米入药汁,小火煮粥即可食。
功效:健脾补中益气血,适用于气虚型月经过多。
*艾叶鸡汤
原料:老母鸡1只,艾叶20 g,精盐少许。
制法:母鸡宰杀并洗净,开水汆透即捞出,连同艾叶入砂锅,再放精盐和清水,小火煨烧至熟烂。
功效:益气温中温经血,适用于气虚型月经过多。
3、治疗月经过少
*山药大枣蜜
原料:牛髓、山药各150 g,大枣40枚,蜂蜜150 g。
制法:山药研粉枣去核,四种原料同入碗,然后捣匀上锅蒸,时间大约三十分钟。
功效:益气补血滋肾精,适用于血虚型月经过少。
4、推荐:经期前后保健食谱
*柴胡调经粥
原料:柴胡、佛手、白芍、川穹各10 g,粳米100 g,红糖少许。
制法:四味中药入药罐,加水煎汁去药渣,加入粳米和红糖,煮至粥熟即可食。
功效:疏肝理气活经血。
*莲茅糯米粥
原料:旱莲草、白茅根各10 g,糯米100 g。
制法:两味中药加清水,煎至汤浓去掉渣,放入糯米小火煮,煮至粥熟即可食。
功效:滋阴益肾可止血,适用于阴虚血热型月经过多。 .
调理女性月经保健粥品推荐
参麻粥
原料:人参10 g,升麻5 g,粳米100 g。
制法:人参切片作备用,升麻煎制留药汁,参片粳米入药汁,小火煮粥即可食。
功效:健脾补中益气血,适用于气虚型月经过多。
调经四宝粥
原料:柴胡、香附、川穹、当归各15 g,粳米150 g,白糖少许。
制法:四味中药入药罐,加入清水煎浓汁,去掉药渣作备用,连同粳米入锅中,小火煮粥即可食,最后白糖来调味。
艾叶鸡汤
原料:老母鸡1只,艾叶20 g,精盐少许。
制法:母鸡宰杀并洗净,开水汆透即捞出,连同艾叶入砂锅,再放精盐和清水,小火煨烧至熟烂。
功效:益气温中温经血,适用于气虚型月经过多。
山药大枣蜜
原料:牛髓、山药各150 g,大枣40枚,蜂蜜150 g。
制法:山药研粉枣去核,四种原料同入碗,然后捣匀上锅蒸,时间大约三十分钟。
功效:益气补血滋肾精,适用于血虚型月经过少。
柴胡调经粥
原料:柴胡、佛手、白芍、川穹各10 g,粳米100 g,红糖少许。
制法:四味中药入药罐,加水煎汁去药渣,加入粳米和红糖,煮至粥熟即可食。
功效:疏肝理气活经血。
莲茅糯米粥
原料:旱莲草、白茅根各10 g,糯米100 g。
制法:两味中药加清水,煎至汤浓去掉渣,放入糯米小火煮,煮至粥熟即可食。
功效:滋阴益肾可止血,适用于阴虚血热型月经过多。
苏木黑豆汤
原料:黑豆50 g,苏木15 g,红糖少许。
制法:黑豆、苏木同入锅,加入清水小火煮,煮至黑豆变熟烂,放入红糖去苏木。
功效:补肾滋阴活经血。
吃什么对于习惯性流产好
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孕期保健,除了遵循医嘱进行一定的病理性的治疗之外,通过相关的食疗方法也可以起到保胎安胎的作用,比如说阿胶鸡蛋汤、艾叶鸡蛋汤、安胎鲤鱼粥、黄酒蛋黄羹、母鸡黄米粥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安胎作用。
①阿胶鸡蛋汤
食材:阿胶10克鸡蛋1个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阿胶用水1碗烊化,鸡蛋调匀后加入阿胶水中煮成蛋花即成。
用法:每日1~2次,食盐调味服。
功效:补血,滋阴,安胎。适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胎动不安、烦躁等。
②艾叶鸡蛋汤
食材:艾叶5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
用法:每日晚睡前服。
功效:温肾安胎。适用于习惯性流产。
③安胎鲤鱼粥
食材:活鲤鱼1条(约500克左右)苎麻根20~30克糯米50克葱姜油盐各适量
制作方法:鲤鱼去鳞及肠杂,洗净切片煎汤。再取苎麻根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留汁,入鲤鱼汤中,并加糯米和葱、姜、油、盐各适量,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趁热食,3~5天为一疗程。
功效:安胎,止血,消肿。适用于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妊娠浮肿。
④黄酒蛋黄羹
食材:鸡蛋黄5个黄酒50克食盐少许
制作方法:将鸡蛋黄、黄酒加水适量调匀,可酌加食盐少许,以锅蒸炖1小时即可。
用法:一顿或分顿食用。
功效:温补肝肾,安胎。适用于先兆流产。
⑤母鸡黄米粥
食材:老母鸡(4-5年以上者)1只,红壳小黄米250克。
制作方法:将鸡宰杀去毛及内脏,煮汤,用鸡汤煮粥。
用法:连续服用。
功效:适用于习惯性流产。
调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三种食疗方
就为大家介绍调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三种食疗方,仅供大家参考。
1、艾叶汁煮鸡蛋
艾叶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鸡蛋又是温补的食品,两种一起做汤喝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艾叶煮鸡蛋的做法很简单,准备艾叶、水煮鸡蛋和生姜。先将艾叶煮成药汁,然后放入剥了壳的水煮鸡蛋和适量的姜片煮几分钟即可。
2、桃仁粳米粥
桃仁粳米粥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食用。桃仁粳米粥的做法如下:第一步,准备适量的桃仁、粳米、红糖。第二步,将桃仁洗净后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碾成桃仁汁,并去掉渣。第三步,将桃仁汁、粳米倒入锅中,并加入适量的清水,将粳米煮熟后,加入适量的红糖,继续熬至粳米熟烂即可。
3、补骨脂牛肾粥
补骨脂牛肾粥也具有调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准备适量的补骨脂、牛肾、大米。第二步,将补骨脂煎成药汁,并去渣留汁。第三步,将药汁、处理好的牛肾、大米一起熬成粥即可。
中药治痛经的方法
乌豆
乌豆味甘性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常食黑豆,可百病不生。”乌豆可以治疗肾虚阴亏,消渴多饮,小便频数;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物昏暗,湿痹拘挛、腰痛、腹中作痛。
乌豆蛋酒汤:准备好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接着将乌豆浸泡30分钟之后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
功效: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牡丹
牡丹有滋阴生津、益气活血、润肠强心的功效。
牡丹银耳汤:准备好牡丹花2朵,银耳30克,清汤、精盐、味精、料酒、白胡椒各适量。
做法:先将白牡丹花瓣洗净,银耳用开水泡发,摘洗干净备用。将清汤倒入净锅内,加入精盐、料酒、味精、白胡椒,煮沸后撇去浮沫。然后把银耳放入碗内,倒入调好的清汤,上笼蒸至银耳发软入味时,取出撒上鲜白牡丹花瓣即可。
艾叶
艾叶:主要治疗吐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主要用于寒性出血。
姜艾薏苡仁粥:准备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先将干姜和艾叶洗干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煎水取药汁,再加上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煮制粥状即可。
功效: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艾叶的功效
1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2 艾草又名香艾、蕲艾、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现正是艾草上市的时候,艾草可做艾糍点心,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
3 抗菌作用:艾条烟熏尚能减少烧伤创面的细菌。豚鼠结核经艾灸治疗后,疾病进展较慢,病变较轻,尤以病程后期更明显;此外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反应,但所增强的程度不如动物获得免疫性时那样显著;豚鼠网状内皮系细胞的吞噬机能与内脏的结核病变是一致的,当肝、脾受到疾病的损害时,吞噬机能即下降。
4 另外,还具有抗真菌作用、平喘作用、利胆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止血作用、对胃肠道及子宫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抗过敏作用等。
艾叶白粥的做法 食材
主要食材:鲜艾叶150克。
其他食材:大米100克,橄榄油、食盐适量。
艾叶白粥怎么做 做法步骤
1.将摘回来的鲜艾叶摘去根茎,清洗干净备用。
2.大米洗过之放少许盐以及橄榄油腌制一、两小时以上。
3.然后倒入锅内注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约二十分钟。
4.米粒还没开花的时候,可熄火。盖着锅盖让它焖着。
5.过了约一两小时后打开锅盖看看米粒已经被焖得开花了。
6.这个时候可以再次大火煮沸十多分钟。
7.米粒已经变稠了,改中小火继续煮数分钟。
8.放入洗好的艾叶,转大火。
9.将艾叶煮至软即可熄火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