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诊断糖尿病,必学的六条常识 诊断糖尿病必学的六条常识

诊断糖尿病,必学的六条常识 诊断糖尿病必学的六条常识

糖尿病的确诊简单明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如果有糖尿病症状如口渴、多饮、消瘦等临床表现,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即可被诊断为糖尿病。如果单次血糖达到糖尿病标准,但患者无任何症状,则需要在不同时间重复一次血糖检查。如果有两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被诊断。

为了进一步明确糖代谢异常的类型和胰岛素分泌能力,可以检测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检测空腹和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和120分钟时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后,应进一步明确糖尿病的类型和有否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类型一般分为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我国九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且大多合并有多种代谢异常或疾病状态如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等。

由于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何时开始有糖尿病。有些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已经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所以,对于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尽最大可能地完成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新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发病5年后每年筛查一次。2型糖尿病患者则应在确诊糖尿病后即行筛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对于无糖尿病并发症者,每年筛查一次;对于已有并发症者,则视情况进一步检查或决定复查时间,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通常影响到多个系统,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脑、眼底等多个系统或脏器,因此筛查项目包括视力、晶状体、眼底以了解有否糖尿病眼底病变及是否需要积极处理;查心电图和立卧位血压以了解有无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和高血压、心脏病变;查足的外形、血管搏动以了解有无糖尿病足病变;查24小时尿的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以了解有无糖尿病肾脏病变;查有关血液的生化指标以了解高血糖、高血脂控制情况和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检查口腔以了解糖尿病牙周病变等。

在完成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后,糖尿病患者应该建立自己的病历档案。现在各家大医院都实行了计算机病案管理,有的还包括门诊病案管理。因此,每个患者都应该记住自己的门诊病历号。每次挂号显示同一个病历号,以便保持资料的延续性。对于用医保卡就诊的患者,这点不难。但是,对于自费就诊的患者,需要注意这个问题。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复诊时又挂了新的门诊号码,造成病历资料中断和重新换号、挂号的混乱。建议这些患者将您的门诊病历号存储在手机里。门诊病历号就如患者的身份证号码,一个人只有一个。

在一般大医院,专科门诊可以分为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一般性的就诊和取药,可以看普通门诊。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和外地来大城市就诊或病情复杂疑难的糖尿病患者,可以看专家门诊,以获得更为专业科学的治疗方案和解决疑难问题。如果有些患者公务繁重,无法正常排队就诊或者外地的疑难患者需要尽快得到专家会诊,可以挂特需门诊。一般而言,特需门诊就诊时间较为宽松,候诊时间短,接诊专家水平相对高一些。不过,特需门诊挂号费昂贵一些。

建议初次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来医院看病前做些功课,如通过网上了解该日触诊医生的情况,携带好所有的看病资料,资料过多的可以自己稍作整理,病情特别复杂预计看病时间很长的更适合看特需门诊。医院就诊的过程,就是和医生交朋友、互相了解的过程。不建议患者频繁地换医院和医生就诊,如此的结果是医生和患者互不了解。甚至有些患者到某家医院看病,被安排抽血等检查后,有关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患者就到另外医院就诊了,这种随意看病的结果是浪费金钱,浪费时间,甚至耽误疾病的诊治。

有的患者已经在服用降糖药、降压药或者其他药物,如果本人讲不清楚,建议来就诊时带上所服用的药物,以便医生了解和必要时调整服药。

切记的是患者应该到正规的医疗单位就诊,最好到三级、二级医院的专科就诊,因为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至关重要。尤其不可相信所谓电视、报纸、广播的各种降糖广告,更不可搞什么邮购买所谓特效药物。须知,糖尿病治疗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医生不面见患者、不进行交流是无法看病的。

服用降糖药时,需要注意药品的批号。正规的药品都应该是国药准字号。如果是食字,那就是食品;如果是健字,那就是保健品。食品和保健品都不是药品,都不是降糖药。目前,有的假药,冒名药准字,这种假药往往购自于非法途径,如个别的私人诊所、邮购等。可以通过上网,找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进行检索,凡是国家批准的药品、食品和保健品,都可以从该政府网站上检索到,检索不到的就是假药。


准确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虽然病情不是很严重,但是一般情况下是很难治愈的,那长期以往就会危害到身体健康。所以对糖尿病的病因还是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去很好的防御此病。如何诊断糖尿病呢?

诊断糖尿病一,通常患有糖尿病的人常还伴有肾动脉硬化,以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这样糖尿病患者症状也不明显,并且肾糖阈老人会比年轻人高。

诊断糖尿病二,糖尿病的独特表现之一,伴有多代谢异常,更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主要包括肥胖、高血压等。这样看来,老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显著升高。

诊断糖尿病三,如何诊断糖尿病呢?糖尿病通常以急性并发症,做为首发表现的,多表现为高渗状态,甚至昏迷,死亡率高达15%到20%。因此,我们要及早控制。

诊断糖尿病四,老人糖尿病有哪些独特的表现。老人糖尿病,有时会伴有肩关节疼痛、足部皮肤大疱以及肾乳头坏死。少数老人糖尿病人,表现为低体温、多汗、认知功能减退等。这样看来,老人糖尿病往往会很严重。

如何诊断糖尿病呢?以上内容就是诊断糖尿病的一句,希望大家能多多提防注意,早日康复。

糖尿病的最新诊断标准

美国糖尿病学会基于1997年标准以来得到的新的研究数据,于2003年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订,其新诊断标准的要点如下:

1、建议使用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区分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标准从空腹血浆葡萄糖(FPG)≥140mg/dL(7.8mmol/L)降到126mg/dL(7.0mmol/L)。

2、正常空腹血糖定义为<110mg/dL(6.1mmol/L),空腹血糖过高(IFG)的诊断标准下调至100mg/dL(5.5mmol/L)。

3、对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建议在初始测试后作一个确认测试。

4、糖耐量降低的标准为FPG<126mg/dL,但75克OGTT(2小时)为140-199mg/dL。这个新提出的糖耐量降低的定义会增加患有糖耐量降低者的人数,因此增加从包括体重减少、运动等在内的高强度生活方式改变而受益的人数。

5、建议HbAI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额外标准。原因是缺少国际化的参照标准,以及身体其它状况的混淆(例如妊娠、尿毒症、血红蛋白病、输血和溶血性贫血等)。HbAIC依然被建议用作观察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6、FPG和2小时PG都可以用来诊断,但是FPG具有易于使用的优点(无须等待,耐受性强),结果可重复性强,可靠性高,费用低。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哪种测试更优。测试结果为非正常FPG后,建议采用2小时PG。

7、目前还不清楚,治疗无症状的2小时PG增高或改变空腹系统标准和糖耐量降低的标准是否会减少心脏病的病死率。

了解什么是血糖高

1.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血糖监测是一时性的结果,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去除这些因素血糖有可能恢复正常。而疾病(如糖尿病)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糖尿病的诊断需要除外一些应激性因素的干扰,在单纯血糖增高的基础上需要重复测定或患者有明显的症状才能诊断。

2.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情况。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低于6.1mmol/L,而诊断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应等于或者高于7.0mmol/L,这两个数值之间有个差距。同样,正常人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而诊断糖尿病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应等于或者高于11.1mmol/L,两者之间也有个差距。如果一个人的血糖正好在这两个差距内,也就是说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之间,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mmol/L~11.1mmol/L之间,这时的血糖既不正常,又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就称为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如何诊断自己来能行吗

糖尿病该如何诊断?

第一种情况:如果您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即所谓“三多一少”的表现),加上任意时间点(不论何时进餐,是否运动等)的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126mg/dl),或者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就可诊断为糖尿病。

第二种情况;如果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临床症状,一次结果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还不能诊断,还需要重复检测一次依然达到诊断标准才能确认糖尿病的诊断。在诊断糖尿病之后,要根据其临床及病理生理学特点进行分型诊断。

小贴士

1.很多家庭有便携式血糖仪,我们能用手指血糖诊断糖尿病吗?

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建议,诊断糖尿病应当采集静脉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血糖,根据其数值进行诊断或排除。不建议用手指末梢血糖值来诊断糖尿病。但手指血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了解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2.糖化血红蛋白能诊断糖尿病吗?

糖化血红蛋白被用于检测抽血前两三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0年推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就可判断为2型糖尿病,如果在5.7%-6.4%之间,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前高危状态。爆发型糖尿病等类型的糖尿病不能用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诊断。

但由于国内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没有统一,没有做到标准化和所有检测值可溯源,因此在国内目前尚未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所以糖尿病确诊目前还是需要检测静脉血浆血糖。但是糖化血红蛋白是判断治疗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怎么做?

受试者晚10点后停止进食进水8~10小时,于次日早晨7~9时空腹抽取静脉血,用于空腹指标的检测。然后将75克无水葡萄糖(一般我们市面上所出售的葡萄糖以及医院药房的葡萄糖都含有一分子的水,这样的葡萄糖应为82.5克)溶解于250-300毫升水中充分混合。

在5分钟内喝完混合好的葡萄糖水,从喝糖水的第一口开始计算时间,于服糖水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分别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为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胰岛素和C-肽为胰岛功能试验。如果仅仅希望知道血糖是否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测定空腹和喝葡萄糖水后2小时的血糖即可。

注意: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并避免饮酒。整个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再进食、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所采集的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口渴小便多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一般会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不适症状,但是单纯依靠症状还是不能诊断疾病的,如果有这些不适的话,还是建议你去医院做个关于糖尿病的内分泌检查。

糖尿病检查: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教你辨别是否患有糖尿病

>01

要诊断糖尿病,检查血液内的葡萄糖浓度是必需的。验尿只能辅助诊断糖尿病。尿内有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需排除由于肾糖阈降低所致的糖尿。

糖尿病的诊断 教你辨别是否患有糖尿病

>02

尿糖阳性不等于是糖尿病。糖尿病最初命名为是因为尿里面出现了糖,因而称之为『糖尿病』,实际上许多情况下尿里面都有可能出现糖尿,常见的有:

糖尿病的诊断 教你辨别是否患有糖尿病

>03

肾性糖尿:正常人每分钟约有100毫克糖从肾脏排出,但经肾脏时又被重新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正常人尿中是不会有糖。当肾脏有病时,如患了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老年性肾病等疾患时,肾脏的重新吸收能力会下降,于是便出现了糖尿。

>04

神经性糖尿:某些疾病,如休克、外伤、脑出血等,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肝糖元大量分解,血糖浓度上升,出现糖尿。

>05

药物性糖尿:如长期使用激素,如糖皮质激素(肥仔药)以及吗啡、解热止痛药等,可使某些人出现糖尿。

>06

妊娠性糖尿:妊娠妇女在妊娠中及后期,由于乳腺功能活跃,所分泌的乳糖增多,同时因妊娠使肾脏重新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都有可能使妊娠妇女血糖浓度升高,尿糖增高,尿糖检查阳性。

>07

饮食性糖尿:当人们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糖类物质时,可以从尿中验到糖,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因其肠道对食物中的糖类吸收过快,可出现血糖水平升高过急,糖份经肾脏排出体外。

如何诊断糖尿病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不少的人都受到了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对糖尿病做好治疗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做治疗之前首先要做好糖尿病的诊断,那么应该如何诊断糖尿病呢?

1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看区间 来辨别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2 糖耐量试验口服法

分时段 看峰值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若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水平,称为糖耐量失常。试验前病人应禁食10—16个小时。

正常糖耐量:

空腹血糖

口服葡萄糖30分钟—60分钟达高峰,峰值

120分钟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即

糖尿病性糖耐量:

空腹血糖≥7.0mmol/L;

峰时后延,常在1小时后出现,峰值≥11.1mmol/L;

120分钟不能回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糖尿常为阳性,其中服糖后2h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许多早期糖尿病病人,可只表现为2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的这两种诊断糖尿病的方法是最常用的,使用这两种就能够准确地诊断糖尿病,帮助人们判断是否患了糖尿病,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并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轻糖尿病对患者的影响。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我们时常到医院就诊的时候,或者是在检查的时候,我们都会多少都会得到一些诊断书,或是检查单。但是,非医学专业的我们想看懂那些是有些困难的。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糖尿病是否严重,今天小编我就教教一下怎么看。

1997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了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建议将糖尿病FPG≥7.8mmol/L140mg/dl的诊断标准降至 7.0mmol/L126mg/dl,继续保留OGTT或餐后2h血糖P2hPG≥11.1mmol/L的诊断标准不变。原因:①流行病学调查分 析FPG≥7.0mmol/L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②FPG≥7.8mmol/L与OGTT或P2hPG≥11.1mmol/L 两者在反映糖尿病血糖水平时存在明显的不一致。

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发现,几乎所有FPG≥7.8mmol/L的患者其OGTT或P2hPG 均 ≥11.1mmol/L,而约25%OGTT或P2hPG≥11.1mmol/L患者其FPG未达7.8mmol/L,说明FPG≥7.8mmol/L的 标准反映高血糖的程度高于P2hPG反映的水平,而修改后的FPG≥7.0mmol/L与P2hPG≥11.1mmol/L,两者基本一致。

将FPG由 7.8mmol/L降为7.0mmol/L的诊断已于1999年得到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和亚太地区糖尿病政策组的确认,并建议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空 腹血糖标准。但多数研究认为OGTT2h后血糖≥11.1mmol/L仍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了解这些后,相信大家在看诊断书的时候不用在这么苦恼了。也不会只知道听医生的建议了,自己也有一个标准了。不过,说实话,小编还是希望大家在看诊断书的时候,不要出现上面的数据。祝大家身体健康!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糖尿病的检查项目: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糖尿病患者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与非葡萄糖尿:如乳糖尿见于哺乳或孕妇及幼婴。果糖及戊糖尿偶见于进食大量水果后,为非常罕见的先天性疾患。发现糖尿阳性时,应联系临床情况分析判断,不宜立即肯定为糖尿病。鉴别方法有生化及发酵试验等。

血糖6.6正常吗

看你是空腹血糖还是随机血糖,告诉餐后血糖啊。不同的时候检查,正常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空腹血糖,这个数字是在鉴于正常与异常之间,不能诊断糖尿病。现在是不能用药的,否则可能导致低血糖的。 但是应该注意低糖饮食。 建议再次复查,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做血糖复查看看或糖耐量试验检查看看是否是糖尿病,还是糖耐量异常还是空腹血糖受损。

如果这个是餐后血糖就是正常的啊。更不能诊断糖尿病。

家用血糖仪准不准

医院里头做的血糖浓度测定,是通过采集静脉血,然后经过离心分离血细胞,得到血浆,再通过血浆来测定葡萄糖的浓度。而家用的这些便携式血糖仪,是通过采集指尖毛细血管全血来测量的,两者的结果肯定是存在差异的。对于初次诊断糖尿病,应该到医院抽静脉血,血糖水平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才能诊断糖尿病。一般不用血糖仪的检测值来诊断糖尿病。发现自测的血糖值与到医院抽血查的血糖有差异,并不一定是血糖仪不准。有很多因素影响你血糖的准确值。家用血糖仪作为日常的血糖监测是能够完全胜任的,如家用血糖仪在正确使用下得到的结果与医院检测结果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就有可能是血糖仪的质量问题,需要更换。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我们时常到医院就诊的时候,或者是在检查的时候,我们都会多少都会得到一些诊断书,或是检查单。但是,非医学专业的我们想看懂那些是有些困难的。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糖尿病是否严重,今天小编我就教教一下怎么看。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了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建议将糖尿病FPG≥7.8mmol/L(140mg/dl)的诊断标准降至 7.0mmol/L(126mg/dl),继续保留OGTT或餐后2h血糖(P2hPG)≥11.1mmol/L的诊断标准不变。原因:①流行病学调查分 析FPG≥7.0mmol/L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②FPG≥7.8mmol/L与OGTT或P2hPG≥11.1mmol/L 两者在反映糖尿病血糖水平时存在明显的不一致。

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发现,几乎所有FPG≥7.8mmol/L的患者其OGTT或 P2hPG均 ≥11.1mmol/L,而约25%OGTT或P2hPG≥11.1mmol/L患者其FPG未达7.8mmol/L,说明FPG≥7.8mmol/L的 标准反映高血糖的程度高于P2hPG反映的水平,而修改后的FPG≥7.0mmol/L与P2hPG≥11.1mmol/L,两者基本一致。

将FPG由 7.8mmol/L降为7.0mmol/L的诊断已于1999年得到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和亚太地区糖尿病政策组的确认,并建议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空 腹血糖标准。但多数研究认为OGTT2h后血糖≥11.1mmol/L仍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了解这些后,相信大家在看诊断书的时候不用在这么苦恼了。也不会只知道听医生的建议了,自己也有一个标准了。不过,说实话,小编还是希望大家在看诊断书的时候,不要出现上面的数据。祝大家身体健康!

糖尿病人远比人们想象得要多

压力大会诱发糖尿病

一位28岁的年轻女性,不吸烟、不喝酒,平时生活习惯很健康,能够管住嘴、迈开腿,且无糖尿病家族史,却被诊断为糖尿病。有这种可能性吗?回答是完全可能。

因为她生活在大城市,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压力大、睡眠不好,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这已成为引发糖尿病的一个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糖尿病背后流行的原因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果在之前,我们可以说糖尿病是由家族史、肥胖、饮食结构的改变、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而今,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即精神因素。在被确诊的糖尿病人群中,有一群人集中在25~40岁,他们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不肥胖,也没有喝酒、抽烟的习惯,但他们生活在大城市里,工作压力很大,生活不规律,渐渐发展为糖尿病患者的主力军。

糖尿病患者为何陡增

截至目前,我国共做过6次糖尿病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从1980年的0.67%到现在的11.6%。统计数字的增长一方面说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在快速增加,另一方面诊断标准不一样是导致2008年和2010年差距悬殊的重要原因。

2008年的研究结果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只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共调查了4.6万人,年龄≥20岁。2010年是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最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包含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共调查9.8万人,年龄≥18岁。如果去掉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2010年研究提示的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结果与2008年接近。如果其他国家采取这个标准,糖尿病人数也会增加。这样早期把糖尿病人群及高危人群筛查出来,有利于我们更加重视,尽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约一半成年人属高危人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的研究团队完成了一项研究,将空腹血糖在5.6~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5.7%~6.5%的人都划为糖尿病前期人群,这个人群在18岁以上人群中占的比例高达50.1%。为何该人群数量如此之大?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美国糖尿病学会将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切点糖化血红蛋白值定义为>5.6%,而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切点为>6.1%。

与糖尿病症状不明显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更是不存在任何不适,因此,这部分人大多数还在监管范围以外。对于这部分人最终的走向,以前认为有1/3会成为糖尿病人群,1/3原地踏步,剩下的1/3会成为健康人群。

空腹测血糖7,8算高吗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静脉血糖:空腹超过7,餐后2小时超过11.1,即可诊断糖尿病,或者其中任意一项成立也可诊断糖尿病。 您的血糖已经超过正常值,如果您此次的血糖是手指血糖,建议您再做一次静脉血糖,静脉血糖值有诊断意义。

相关推荐

糖尿病诊断标准

1、建议使用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区分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标准从空腹血浆葡萄糖(FPG)≥140mg/dL(7.8mmol/L)降到126mg/dL(7.0mmol/L)。2、正常空腹血糖定义为

二型糖尿病检查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受体结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仅要检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特别应做胰岛功能检查。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就可诊断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为糖调节

糖尿病的危害都有哪些表现

1、会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糖尿病患者可并发任何一种肾脏疾病,但糖尿病性肾病是指糖尿病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硬化征群。这种病变可能在得糖尿病不久时已存在,但在初期没有什么表现,症状多在得病8年以后才表现出来。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贫血、肾功能异常及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肾病的危害之一。2、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所导致的各种不同性质的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的危害还包括糖尿病

该如何鉴别诊断糖尿病

1.非葡萄糖尿如乳糖尿见于哺乳或孕妇及幼婴。果糖及戊糖尿偶见于进食大量水果后,为非常罕见的先天性疾患。发现糖尿阳性时,应联系临床情况分析判断,不宜立即肯定为糖尿病,鉴别方法有生化及发酵试验等。2.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⑴饥饿性糖尿:当饥饿相当时日后忽进大量糖类食物,胰岛素分泌一时不能适应,可产生糖尿及葡萄糖耐量减低,鉴别时注意分析病情,注意饮食史、进食总量,空腹血糖常正常甚可偏低,必要时可给糖类每日2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血糖: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尿糖: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糖基化血红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水

2型糖尿病患者应做哪些检查

检查项目:糖尿病三项、糖化血红蛋白、血糖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受体结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仅要检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特别应做胰岛功能检查。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 ≥11.1毫摩尔/升,就可诊断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

糖尿病诊断

>01要诊断糖尿病,检查血液内的葡萄糖浓度是必需的。验尿只能辅助诊断糖尿病。尿内有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需排除由于肾糖阈降低所致的糖尿。>02尿糖阳性不等于是糖尿病糖尿病最初命名为是因为尿里面出现了糖,因而称之为『糖尿病』,实际上许多情况下尿里面都有可能出现糖尿,常见的有:>03肾性糖尿:正常人每分钟约有100毫克糖从肾脏排出,但经肾脏时又被重新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正常人尿中是不会有

儿童糖尿病检查

1、血液检查:血糖测定:血糖测定以静脉血浆(或血清)葡萄糖为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会(ADA)制定的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正常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空腹血糖6.1-6.9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值>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糖耐量试验不作为临床糖尿病诊断的常规手段。血浆C肽测定:C肽

新旧糖尿病分型的比较

(1)从以流行病因、治疗、病等混合分型体系转向以疾病可能的病因为基础的分型体系。取消和胰岛素依赖型(IDDM)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的名称。(2)认为NIDDMIGT,和IDDM是任何类型糖尿病在其自然病程中达到的阶段或可能会经过的阶段,此三个名称于分型中不再使用。将糖尿病发展阶段分为正常血糖(即机体葡萄糖调节正常阶段)和高血糖阶段。后者又分为两个时期:①糖稳定损害(impaired gl

了解什么是血糖高

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糖。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高血糖和糖尿病是有着密切联系但又非常不同的两个概念,应当注意两点。1.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血糖监测是一时性的结果,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