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自测血管年龄
教你如何自测血管年龄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由动脉、静脉和许多微血管及各种组织细胞组成的整体。我们每个人出生时的血管内皮都是光滑干净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会慢慢沉积,使血管内皮慢慢变厚,血管腔慢慢变窄,每年变窄1%~2%,有高血压、高血黏度、糖尿病者更为严重,每年变窄3%~4%或以上。当动脉血管堵塞75%以上,血流量过少时,人就会有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等不适的感觉,更严重的可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
它是夺取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当血管功能失调时,新生血管形成,还会诱发数目众多的恶性肿瘤、感染以及免疫性疾病。
血管硬化或蜕变,将导致心、脑缺血以及痴呆等疾病。一般的老年病,其实就是血管老化引起的。例如活动时感到心慌、气短,伴有呼吸困难;在饱餐、寒冷、情绪变化时,感到心前区憋闷、心悸,平躺时透不过气来,必须把后背垫高才能入睡;有些人长期左肩胛阵发性疼痛,久治不愈等,其实,这些是脑细胞供血、供氧不足的表现。
6类人的血管老得最快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和精神紧张,会加速血管老化。
(1)高血压:特别是无症状或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病的导火索。以脑血管为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即脑卒中)的概率是正常人的4~7倍。
(2)血脂异常:无论是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或低密度脂蛋白,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3)糖尿病: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也能导致大血管病变,其危害不在高血压之下,其脑出血的发生率要比正常人高2~3倍。
(4)肥胖:肥胖易与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结缘,从而使血管老化的程度大大提高。
(5)吸烟:就血管而言,烟草中以尼古丁为代表的多种有毒物质可以刺激身体自主神经,使血管收缩、痉挛,小动脉变细,血液中含氧量减少,损害血管壁,导致血压升高,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加速动脉硬化等。
(6)情绪: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收缩,加速血管老化,增加心性猝死的危险。
血管老化的3大后果:心梗、脑梗、脑出血
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是3只吃人的大老虎,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以下征兆,请你立即就医,因为这3只吃人的老虎,已经到家门口了。
教你如何自测血管年龄
它是夺取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当血管功能失调时,新生血管形成,还会诱发数目众多的恶性肿瘤、感染以及免疫性疾病。
血管硬化或蜕变,将导致心、脑缺血以及痴呆等疾病。一般的老年病,其实就是血管老化引起的。例如活动时感到心慌、气短,伴有呼吸困难;在饱餐、寒冷、情绪变化时,感到心前区憋闷、心悸,平躺时透不过气来,必须把后背垫高才能入睡;有些人长期左肩胛阵发性疼痛,久治不愈等,其实,这些是脑细胞供血、供氧不足的表现。
6类人的血管老得最快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和精神紧张,会加速血管老化。
(1)高血压:特别是无症状或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病的导火索。以脑血管为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即脑卒中)的概率是正常人的4~7倍。
(2)血脂异常:无论是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或低密度脂蛋白,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3)糖尿病: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也能导致大血管病变,其危害不在高血压之下,其脑出血的发生率要比正常人高2~3倍。
(4)肥胖:肥胖易与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结缘,从而使血管老化的程度大大提高。
(5)吸烟:就血管而言,烟草中以尼古丁为代表的多种有毒物质可以刺激身体自主神经,使血管收缩、痉挛,小动脉变细,血液中含氧量减少,损害血管壁,导致血压升高,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加速动脉硬化等。
(6)情绪: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收缩,加速血管老化,增加心性猝死的危险。
血管老化的3大后果:心梗、脑梗、脑出血
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是3只吃人的大老虎,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以下征兆,请你立即就医,因为这3只吃人的老虎,已经到家门口了。
测测动脉血管的“年龄”
目前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自身心脑动脉血管的情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测定动脉血管“年龄”。
动脉血管“年龄”是如何测定呢?
(1)情绪压抑。
(2)对任何事情过于较真。
(3)喜爱吃方便食品、饼干或其他甜食。
(4)偏食肉类和油炸食品。
(5)缺少体育运动和活动。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感胸痛、胸闷或气急。
(8)手足发凉、麻木,有时疼痛。
(9)注意力不易集中,明显地拿东忘西。
(10)高血压。
(11)血脂、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13)其他一些血管老化征象,如皮肤出现皱纹、腿脚不灵便、四肢麻木等。
以上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0~4项者血管年龄尚在正常范围;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岁;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岁。
经检测,一些20多岁的年轻人,血管“年龄”竟会高达40~50岁,即使是常规血液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中,也有血管“年龄”偏高者。血管“年龄”高出生理年龄10岁以上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的可能性较大,也意味着你患有动脉硬化症。
人体有三处最危险的动脉粥样硬化区。一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二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三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大家都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肌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梗死。颈动脉较粗大,血液直接供应脑组织和五官等重要器官。当颈动脉粥样硬化时,如同两只手掐住了脖子,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
二型糖尿病高发人群
一般来说,要看你是不是有血糖的异常?如果有血糖的异常的话,那么在早期你需要每天监测血糖,在调药的期间,至少要三天测一次血糖。
二型糖尿病高危病人群,基本上每3天都要测量一次空腹血糖,同时需要在饮食上进行调控,如果出现血糖升高在7.1以上时,需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平时注意控制饮食,不吃或少吃水果,少吃米面主食,不吃糖,不吃油腻食物,少吃肉,多吃蔬菜,注意运动。
如果你的血糖已经稳定了那么应该一周也要测一次,如果你的血糖没有异常的话,那么你每个月监测血糖就可以了,如果你是自测的试纸监测血糖了吗?一般来说根据你自己的情况而定方便就可以不要超过一个月,如果是静脉血的话那么一个月就可以了。
测血压前先排小便
高血压是当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患病率仍在上升,如今,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它的危险性。持久、有效地降压必须建立在正确监测血压的基础上。除了在医院就诊时测血压外,患者还会进行血压的自测。
自测血压是提高血压控制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家中自测血压需要注意,必须在排空膀胱之后进行。否则如果膀胱充盈,腹腔压力会比较大,回心血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测量不准。当人在憋尿时,膀胱壁处于紧张状态,此时监测血压,其必定会迅速上升。这是因为膀胱壁张力增高后,膀胱反射性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在家自行测量血压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测血压前,休息并放松5分钟,排空膀胱。
▲不舒服、感冒、焦虑、疼痛时不要测量。
▲进餐后至少两个小时,饮用咖啡或吸烟后至少半小时再进行血压测量。
▲测量时应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在手臂下放一个软垫或毛巾,保持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整个测量过程不要讲话,不活动肢体,保持安静。
另外,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家庭自测血压,更不能根据自测血压的结果自行改变治疗方案。如果需要调整治疗和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资料显示,我国相当多的居民从未测过血压,仅到医院就诊时才发现高血压,甚至发生了脑出血时才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都十分重视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自测血压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主动性,控制高血压有积极意义,对高血压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及心血管病发生危险的预测均有重要价值。
你的血管几岁了
由于动脉硬化最初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所以很难掌握病情,只能通过测胆固醇值、血糖值来推断。血管年龄高出生理年龄10岁以上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最近,一些20几岁的年轻人的血管年龄竟高达四五十岁,即使是常规血液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中也有血管年龄偏高者,但只要接受治疗,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血管仍然可以重返青春。
血管年龄自测表:
1.经常丢三拉四。
2.爬楼梯时胸痛。
3.血压高。
4.缺少体育锻炼。
5.偏食肉类。
6.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7.过于较真。
8.手足发凉、麻痹。
9.最近情绪压抑。
10.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以上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项在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
人过30要开始保养血管
你的血管几岁了
35岁的齐皓在某策划公司任副总,有着令人羡慕的事业和薪酬,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常常要在各地奔波,熬夜工作成了家常便饭,不得不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来提神,平时还免不了参加各种饭局,吃饭睡觉都没个准点。由于年轻,再加上每年公司例行体检都没查出问题,所以平时偶尔有些胸闷、乏力,他也没当回事。最近天气突然转凉,有天早上起床时,他忽然觉得胸口剧痛,摔在地上不省人事。到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心梗,幸亏抢救及时,齐皓才逃过了一次生死大劫。
“现在很多中青年人像齐皓一样,虽然表面看起来依然精力充沛,连感冒都少得,其实身体里的血管已经悄悄老化,慢慢失去弹性,其中最常见的后果就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徐成斌说,他每天出诊时要做很多血管检查。人体每6.5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分布着长约6.1米的血管。好的血管让人看着特别舒服:动脉血管富有活力,血管口径大,管壁光滑、柔软,弹性好,输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强。可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让人捏一把汗,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弹力下降,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病。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曾指出,现代人生活条件好,肥胖成了通病,可你想过没有,即使儿童期轻微肥胖,血管中积累的脂肪也足以让你在一二十年后,也就是30岁左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徐成斌告诉记者,国外有一个“血管年龄自测题”,在情绪压抑,过于较真,嗜吃方便面及饼干、点心,偏食肉类食品,不愿运动,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爬楼梯时胸痛,手脚发凉,有麻木感,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血压升高,胆固醇或血糖升高,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等12项中,如果你符合其中1—4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尚属年轻;符合5—7项,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符合8—12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将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后两种情况的出现,提示你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到了该调整生活方式的时候了。
自测你的血管还年轻吗
遍布全身的血管犹如住宅中的自来水、煤气管道一样,用得时间长了,管内壁就结垢、生锈。胆固醇等在血管壁沉积以后,血管柔韧性降低,血液流动受阻——目前心脑血管病已占死亡原因的前二三位,其直接因素就是动脉硬化。
由于动脉硬化最初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所以很难掌握病情,只能通过测胆固醇值、血糖值来推断。血管年龄高出生理年龄10岁以上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最近,一些20几岁的年轻人的血管年龄竟高达四五十岁,即使是常规血液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中也有血管年龄偏高者,但只要接受治疗,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血管仍然可以重返青春。
血管年龄自测表:
1.最近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拉四。
10.血压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以上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项在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
7招教你自测预产期
1.按早孕反应出现的日期计算
有些女性月经不规律,或者忘记了后一次月经的时间,又或者流产后月经还没来又怀孕了,就得使用第二种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孕妇准确记得早孕反应出现在哪一天,知道具体时间后套用公式即可计算。这套公式的得出源于“早孕反应多发于6孕周”这个现实情况。 得到公式:预产期=早孕反应出现日期+34周 。
2.按末次月经计算
在月经规律(两次月经时间相隔28到30天)的前提下,孕妇如果能记得后一次月经的时间,就可以直接套用公式计算预产期。这套公式的得出与妊娠期时间和末次月经时间有关。妊娠期一共是280天,不考虑大小月情况,都按一个月30天来算,妊娠期等于9个月加上10天。考虑大小月因素,再算上特殊的2月,折中后算三个大月,那么妊娠期就等于9个月加7天。
得到公式:预产期=末次月经月份(如果是1到3月,则算作13月到15月)减3,日数加7。
有的孕妇月经周期比较短,有可能是在25天左右就来一次,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是可以用上面的公式来计算的,算完之后只要减去2天就行了,但是有的孕妇周期就比较长,会是35天来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用上面的公式来计算,完成之后加上7就可以了。
3.按B超检查结果推算
医生为孕妇做B超时,会得到有关胎儿的一系列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粗略算出胎龄,从而推导出预产期。数据参考:孕期B超参考数值。
4.按子宫底高度推测
在孕妇不清楚后一次月经时间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大致了解子宫底所在位置,明确哪里是耻骨联合,也能粗略推测出预产期。
怀孕四个月:子宫底在耻骨联合上端约10厘米; 怀孕五个月:子宫底在耻骨联合上端约16厘米; 怀孕六个月:子宫底在耻骨联合上端约19厘米; 怀孕七个月:子宫底在耻骨联合上端约22厘米; 怀孕八个月:子宫底在耻骨联合上端约24厘米; 怀孕九个月:子宫底在耻骨联合上端约28厘米;
怀孕十个月:子宫底在耻骨联合上端约24厘米,腰围比8个月大。
5.按出现胎动的日期计算
初次怀孕的准妈妈和已经生过娃的准妈妈出现的胎动时间是不一样的,前者基本都是出现在18周的时候,而后者基本在16周就可以感受到胎动了,所以就会有两个公式来计算,初产妇预产期=胎动出现日期+22周。而经产妇预产期=胎动出现日期+24周。
6.基础体温曲线计算法
这种计算方法是通过确定排卵日的方式来推算出预产期。女性需要在清晨起床后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每天坚持记录,一个月后将数据串起来。找出图表中的低温段,这一段的后一天便是排卵日。确定排卵日后,用那天的日期加上38周就能得出预产期具体是哪一天。
孕周指怀孕的周数,想计算孕周,就得先知道后一次月经开始的日期。计算现在的日期距离后一次月经开始的日期相距多少天,用天数除以7,就能得到孕周。
例如,王女士后一次月经开始的日期是2013年10月21日,假定2013年12月22日为当前日期,那么两者相距63天,那么王女士当前日期的孕周应该为:63/7=9(周)。
血管是如何一天天堵塞的
很多人以为,只有到老了的时候,才为我们的血管操心。殊不知,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再加上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今天郭老师来告诉大家:为什么我们的血管一天天的堵塞?可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让人捏一把汗,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弹力下降,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病。
自测:你的血管几岁了?
1.在情绪压抑,过于较真;
2.嗜吃方便面及饼干、点心,
偏食肉类食品;
3.不愿运动;
4.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5.爬楼梯时胸痛;
6.手脚发凉;
7.有麻木感;
8.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
9.血压升高;
10.胆固醇或血糖升高;
11.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
如果你符合其中1—4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尚属年轻;符合5—7项,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符合8—11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将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提醒:后两种情况的出现,提示你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血管“天敌”黑名单
1、餐餐大鱼大肉,血管容易堵。三四十岁的人常在外面应酬,餐馆里的菜多用“高油、高盐、高糖”和“浓油赤酱”炮制出来,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容易将血管堵塞。
2、昼夜颠倒,打乱血管生物钟。三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是单位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成为“熬夜族”从养生角度来说,晚上11时到凌晨四五点钟,是保证肝脏代谢血流的时间。熬夜时,不止你自己,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长期“黑白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3、一天两包烟,血管易“中毒”。“吸烟是导致血管发生故障的元凶之一,哪怕你身体再好,一天两包烟,也肯定会给血管留毒,让它一天天脆弱下去。”每天吸烟20支以上,冠心病风险会增加2—3倍。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
4、运动少,血管垃圾多。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视。如果脑血管有问题,出现心脏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问题,这几率就会变成4倍。正常人皮肤上每平方毫米约有600根毛细血管,平时只开放100—200根,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血液微循环;而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并且随时可能被引爆。
5、高血压、糖尿病拖累心脑血管。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血糖高的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坏心情伤血管。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测量血压最好白加黑
自我测量血压,也称自测血压,是受测量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诊室偶测血压是指在一天之内的任何时间,在门诊所测到的血压。由于有10~15%的人在医院测的血压值明显高于家里的自测血压值,所以应鼓励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自测血压可提供日常生活状态下有价值的血压信息,评价降压效果,改善治疗依从性及增强高血压患者的诊治主动性、参与性。自测血压在评价血压水平和指导降压治疗上已成为诊所偶测血压的重要补充。家庭自我测量血压目前已在国外广为应用,目前国内的高血压专家建议和提倡自测血压。
中风这个名词让人“闻之色变”,而人一旦中风之后所引发的问题更是可怕的,瘫痪,大脑意识不清醒等等都是中风的危害,而中风的最多因素竟与血压有关,长时间血压太高容易引发中风。现在正值季节转换时期,昼夜温差加大,血压也会随温度变化而波动。高血压患者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少人都有经常测量血压的习惯,并且现在很多社区的卫生服务站大都免费为市民测量血压,但绝大多数人往往是在白天测量血压,因而忽略了夜间血压的高低。殊不知,夜间血压不下降者更易患脑中风,为此专家特别建议,高血压患者朋友不妨经常晚上测一测自己的血压是多少,因为夜间测量的数值可能透露出更多重要的信息来。
高血压患者朋友或许都知道,血压过高可以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血压的高低可以预测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可能性——一般地,血压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可能性也越高。不过现代研究显示,对于已经在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朋友而言,与白天测得的血压值相比,晚上测出的血压值往往更能预测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概率。但对尚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朋友而言,白天与晚上两种血压值的预测价值则十分相似。夜间血压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该时段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夜间血压可独立于日间血压来预测一些死亡危险事件:一般情况下,夜间血压越高,心血管与非心血管死亡的危险越大。日间血压也可独立于夜间血压来预测一些非心血管死亡危险事件:一般情况下,日间血压越低,非心血管死亡的危险越大。这很可能是因为健康状况不佳的患者,白天活动量较小,血压水平较低,其危险增大的原因并非来自于较低的血压本身。但不论日间血压还是夜间血压均与脑卒中显著相关。
自测血压测的意义
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有以下6大意义。
1.区别持续性和“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135/85毫米汞柱。
2.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3.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4.可能降低治疗费用。
5.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例如,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多在5~6点或19~20点升高,依靠诊室偶测血压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
6.可经常性观测。随时了解治疗中血压的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
自测血压的具体方法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可以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训柯氏音听诊法。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ESH和AAMI)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半自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也以3次读 数的平均值记 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目前尚无统一的自测血压正常值,推荐135/85mmHg为正常上限参考值。
测血管年龄预知脑中风
近国外出现一种简便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心脑血管情况,这就是自测血管年龄。血管年龄高出生理年龄10岁以上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近,一些20几岁的年轻人的血管年龄竟高达四五十岁,即使是常规血液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中也有血管年龄偏高者,但只要接受治疗,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血管仍然可以重返青春。
血管年龄自测表:
1.近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拉四。
10.血压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以上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
你的血管几岁了
血管年龄自测表:
1.经常丢三拉四。
2.爬楼梯时胸痛。
3.血压高。
4.缺少体育锻炼。
5.偏食肉类。
6.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7.过于较真。
8.手足发凉、麻痹。
9.最近情绪压抑。
10.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以上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项在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