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不必恐惧老年痴呆

​不必恐惧老年痴呆

据不完全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还将逐步增高,8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以高达25%~30%。老年性痴呆已经成为继癌症、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之后危害老人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第四大杀手。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亿,其中大约有5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如果按家庭规模是祖孙三代5口人来计算,那么就意味着中国有近2 500万人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忍受着老年性痴呆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老年性痴呆的学名叫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为了纪念第一位发现该病的德国医生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而命名的。它是一种慢性的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由于脑组织萎缩而引起进行性智力减退和人格变化。目前病因还不十分清楚。

由于老年性痴呆的病因还不是完全明了,因此人们目前能做到的就是:早期发现(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早发现可及时治疗

早 期痴呆前期患者仍能完成家庭中的日常生活活动,看不出任何异常。此期主要是大脑最高层次功能(与同年龄组相比)有所下降。

中 期进一步发展后,患者在生活上如洗衣、做饭、清扫、养花、整理书橱等活动中会一反常态地难以顺利完成。待痴呆表现明显而就诊时,常已在发病后1~2年以上。此时主要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尤其是对刚刚经历过的事情特别容易忘记;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减退;不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绪大幅度波动;性格改变。患者对日常生活活动越来越感到困难(如不会计算收支、不能记住物件放在哪里等)。患者会逐渐出现忘记往事的现象;洗澡、进食、穿衣或上厕所可能需要他人的帮助;同时还会出现行为紊乱,如不友善、不合作或有攻击性行为。患者时常会迷路,严重时甚至找不到卧室和卫生间。

晚 期本病病程一般是5~12年,晚期患者多已不能行走,不能完成任何日常生活活动,营养不良、肺炎和褥疮等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

研究称吸烟者易患老年痴呆症

不过,现在对于吸烟的危害研究的是越来越深入,吸烟不仅增加癌症的风险,不仅增加心肺疾病的风险,日前,还有人研究出吸烟易患老年痴呆症,日本的一项研究成果表示,抽烟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要比不抽烟的人高出两倍以上。这个研究小组研究小组,对福冈县久山町712名老年人,他们的平均年龄72岁先后进行了长达15年的追踪调查,对照他们在中年时期的健康诊断资料,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该研究成果已在14日举行日本老年医学会的会议上发表。

通过这样一个结果告诉我们,吸烟实在是太可怕了,它不仅伤害我们的心肺,对我们的大脑还有如此大的伤害,老年痴呆就意味着大脑细胞的大量死亡,脑细胞失去了功能,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路上有一些老人家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身前会挂着一个牌子,还经常可以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些寻人启事,家里的老人走失了,这些都是因为老年痴呆导致的,老年痴呆主要的表现就是记忆力和认知力的丧失,还可能发展成为老年精神病,可以活出现很多的突发情况。而发生的一切都无法预料和控制,严重的可能会发生意外和危机生命。

人要活得健康,人还要活的有品质,人更要活的有尊严,可是一旦得了老年痴呆,生活再无品质而言,而且一旦老年痴呆,甚至可能会丢弃自己的自尊,在一切无法控制的状态下丢弃自己的尊严,这是一种悲哀。对于中年或者老年的父母来说,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不想成为儿女的负担,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不健康拖累儿女,所以老年人最惧怕的疾病就是中风和老年痴呆,因为中风就意味着瘫痪,而老年痴呆更是悲催的,甚至对老年痴呆的恐惧更甚于中风。

老年痴呆前兆是什么 性格变得敏感多疑

部分老年痴呆症患者在患病初期性格会开始变得敏感多疑,甚至无端产生恐惧感,或者变得暴躁固执。

警惕老人痴呆的几个早期症状

许多老年人都担心自己在晚年的时候容易老年痴呆。那么老年痴呆在早期的时候有哪些症状呢?下面给大家介绍警惕老人痴呆的几个早期症状,供大家参考。

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患者日常生活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反复提问想通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

视觉空间技能障碍

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及可有视空间技能障碍,其症状包括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

语言障碍

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

书写困难

因书写困难而导致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如写信不能写清含义,这常常是引起家属注意的首发症状,特别是一些文化修养较好的老人。研究认为书写错误与远记忆障碍有关。

行为改变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运动在早期常表现正常,疾病中期患者行为可见幼稚笨拙,常进行无效劳动,无目的劳动。

失认和失用

是人是指病人不能辨认物体,尽管此时对物体的触觉或视觉要素都能辨认;失用是指虽有正常的活动能力与主观愿望,但不能执行已经学会的有目的的行动。检查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失用和失认很困难,有时难以将其失用和失认与由于失语、视空间技能障碍和遗忘所造成的后果区别开。

性格改变

性格改变在一部分患者中非常显著,多变的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或变的越来越暴躁、固执。

老人如何预防痴呆

祖国传统医学一贯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老年性痴呆除在已病之后积极治疗之外,未病之时更应立足于预防。

正确认识,莫恐惧莫歧视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痛心地看到人们对老年性痴呆缺乏足够的了解,并由认识不足而产生一定的“恐惧症”,认为这是一种“绝症”,没有办法医治。病人及其家属也会觉得患了这种病有说不出的自卑,因此对早期检查诊断存有一定的畏惧或是抵触。加之一些人对老年痴呆病人存在着各种歧视和漠视,这些都造成了我国目前老年性疾呆病人诊断和治疗的延后。

老年性痴呆可防可治。据调查发现,一般老年痴呆症常常发生在50岁以后,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但有研究认为,痴呆的病理改变往往在中青年就已存在,只是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而无法觉察。老年痴呆症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如果不注意,通常不容易发现,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健忘期”、“混乱期”和“极度痴呆期”三个阶段,到了“极度痴呆期”,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迷失方向、不识亲人、妄想妄觉,这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老年痴呆危害

老年痴呆危害?老年痴呆危害你了解吗?关于老年痴呆危害,在这里为你解答。

随年龄增长,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到了85岁差不多1/4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到90岁差不多三个里面就有一个痴呆。老年痴呆导致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比较高,其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都会缩短。

导致老年人生活依赖即生活不能自理的慢性病里,痴呆排在第一位,即痴呆的病人里72.7%都是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料的。

通过对北京市社区的一些痴呆老人进行连续追踪观察发现,一年的死亡率是17.6%,而普通老人是5.1%;两年死亡率是38.1%,普通老人是8.7%;三年死亡则接近一半的比例。

老年人死亡疾病排名:1、心血管疾病;2、脑血管疾病;3、恶性肿瘤;4、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就诊率十分低早期60%认为自然衰老几乎没人就医;中期40%认为自然衰老就医率12.2%;晚期重度痴呆36.9%认为自然衰老就医率仅有25.4%;我国面对老年痴呆症的高发率,无知、偏见、歧视和恐惧使其被许多人所忽视。

还有就是人们普遍认为:

爱忘事或有些糊涂,是老年人的必然表现,不是疾病,也根本用不着去治疗;而且因为"痴呆"一词隐含的贬义和带有侮辱性的语气,使患者本人和家属、亲朋好友都难以接受;绝大多数就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中重度,其中重度更是占到了2/3以上,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调查显示:

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家属中只有47%的人知道自己家人患的是老年痴呆,家属主动带病人去医院就诊者只有13.3%,因感到自己"糊涂"而去就诊的仅占15%。这提示我们,重视老年痴呆的防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早识别、早就医老年痴呆总是在人不知不觉中起病,呈持续进行性智能衰退,智能直线下降,病程一般是5至12年。痴呆的早期表现是认知出现障碍,也就是记忆力差。掌握早期老年痴呆症状的识别,早就医早治疗,能改善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

痴呆的十大危险信号

1记忆障碍: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

2语言障碍: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3视觉空间技能障碍:其症状包括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

4书写困难

5失认和失用

6计算障碍:计算障碍常在老年痴呆中期出现,但在早期即可能有所表现,如购物时不会算账或算错帐。

7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7精神障碍:精神症状在早期可表现为患者以自我为中心,狂躁,幻觉妄想,抑郁,性格改变,谵妄等,情绪不易控制。

8性格改变:性格改变在一部分患者中非常显著,多变的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或变的越来越暴躁、固执

9行为改变

10运动障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运动在早期常表现正常,疾病中期患者行为可见幼稚笨拙,常进行无效劳动,无目的劳动。

预防老年痴呆记住这些要诀

正确认识,莫恐惧莫歧视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痛心地看到人们对老年性痴呆缺乏足够的了解,并由认识不足而产生一定的“恐惧症”,认为这是一种“绝症”,没有办法医治。病人及其家属也会觉得患了这种病有说不出的自卑,因此对早期检查诊断存有一定的畏惧或是抵触。加之一些人对老年痴呆病人存在着各种歧视和漠视,这些都造成了我国目前老年性疾呆病人诊断和治疗的延后。

老年性痴呆可防可治。据调查发现,一般老年痴呆症常常发生在50岁以后,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但有研究认为,痴呆的病理改变往往在中青年就已存在,只是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而无法觉察。老年痴呆症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如果不注意,通常不容易发现,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健忘期”、“混乱期”和“极度痴呆期”三个阶段,到了“极度痴呆期”,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迷失方向、不识亲人、妄想妄觉,这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所以,尽管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而且年纪越大,发病的机会越多,但却非绝对。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会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增加知识,早识别早治疗

一般人会认为“人老了,记性差”是正常的,但我们多了解一些老年痴呆的知识,早一些区别什么是良性记忆障碍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非常必要。目前有研究发现,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人群中,有40%的人可能最终发展为老年性痴呆。

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老人特别会出现情节记忆障碍,有些人在重复刚发生的事件时,会遗漏具体细节、把事件发生的顺序颠倒了或是把根本没发生过的事情描述了出来。调查表明,年龄越大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就越高。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的调查发现,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存在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人已达到了25.6%。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的遏制。临床研究也发现,早、中期及时的治疗可使治疗有效率达到70%。

一些简单的自我检测就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如让老人在一分钟内说出10种水果或常用的家俱、家用电器,或是在一分钟内交叉说出5种蔬菜和5种水果的名称,如果难以完成,就应警惕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并去医院请专科医生作进一步检查。

营养、运动、心理调节好

根据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的调查,在认知功能障碍的人中,低学历占较大比例,所以老年人不要怕多用脑,多用脑勤用脑的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会相对较少。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两项合适的运动锻炼项目,坚持不懈,必有好处。我们发现,坚持运动的老年人,不光患各种慢性病比较少,而且心脏功能比较强,对防止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有一定的益处。

老人的膳食应丰富多样,不要怕胆固醇高血脂高而不吃这不吃那,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相应地增加香菇、龙眼、核桃、芝麻、大枣、茯苓等益脑食物,这样可以保护记忆、延缓大脑的老化。

老人还应注意心理健康,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知足常乐,避免不良情绪的侵扰,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

专家介绍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七种方法

1、生活起居有规律

专家告诉我们,要想预防老年性痴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保持好血管以及大脑的正常功能。要做到这点,最好的方式便是先要做到规律性的饮食起居方式,一般应早睡早起,定时进食,定时排便,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2、饮食有原则

除了要有规律性以外,在膳食上还要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三高”即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三低”即低脂肪、低热量、低盐;“两戒”即戒烟、戒酒。

大部分老年朋友对牛奶、鸡蛋、鱼肉、动物肝脏等优质蛋白质食品都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以为吃这些食品就会引发心脑血管的问题,其实不然。在饮食中,老年人不应该对这些食品抱有恐惧心理,适当食用对强化大脑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病有益。老年人特别是要多吃鱼肉,经常吃鱼肉会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几率。

老年痴呆症患者除选用上述优质蛋白质食品外,各种新鲜蔬菜也不能少,日常饮食中应该经常吃各种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足量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另外,豆制品中含谷氨酸较高,而谷氨酸在大脑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常吃豆制品可预防老年痴呆。

3、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在退休以后,再去做一点半职工作,或者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帮助维持大脑良好的功能。如果经常忙于张罗一些俱乐部和社区的活动也很好。

常见的老年痴呆症状有什么呢

常见的老年痴呆症状有哪些?老年痴呆是一种生活中老年朋友常见的疾病,对老年朋友的健康和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了解常见的老年痴呆症状对老年痴呆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那么常见的老年痴呆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常见的老年痴呆症状有:

1、智力低下,思维迟钝,计算力差。老年痴呆患者可能完全忘记所有的数字,甚至面对数字不知所措,连简单的计算也难以完成。

2、判断力差,易将东西放错地方。任何人都有可能将钱包或钥匙放错地方,而老年痴呆患者会将东西放在特别不合适的地方,如把电熨斗放在冰箱上,把手表放在饭碗里。

3、精神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脾气都会发生一些改变,但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改变非常显着,情绪波动迅速,有时会毫无原因地突然哭泣,或突然变得极为愤怒。他们会变得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或越来越暴躁、固执,有的可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如被盗、被迫害幻觉等。

4、记忆功能减退,甚至影响工作。偶尔忘记约会,偶尔忘记同事的名字或电话,但事后能重新回忆起来,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老年痴呆患者则不然,他们不但经常忘记事,而且事后回忆不起来,甚至多数患者会否认自己存在记忆障碍,否认自己因记忆力差而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5、语言障碍,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任何人都有可能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老年痴呆患者可能会严重到忘记某个词语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替代,结果别人无法理解他所表达的意思,严重者甚至叫不出常用物品的名称。

常见的老年痴呆症状有什么呢

1、智力低下,思维迟钝,计算力差。老年痴呆患者可能完全忘记所有的数字,甚至面对数字不知所措,连简单的计算也难以完成。

2、判断力差,易将东西放错地方。任何人都有可能将钱包或钥匙放错地方,而老年痴呆患者会将东西放在特别不合适的地方,如把电熨斗放在冰箱上,把手表放在饭碗里。

3、精神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脾气都会发生一些改变,但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改变非常显着,情绪波动迅速,有时会毫无原因地突然哭泣,或突然变得极为愤怒。他们会变得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或越来越暴躁、固执,有的可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如被盗、被迫害幻觉等。

4、记忆功能减退,甚至影响工作。偶尔忘记约会,偶尔忘记同事的名字或电话,但事后能重新回忆起来,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老年痴呆患者则不然,他们不但经常忘记事,而且事后回忆不起来,甚至多数患者会否认自己存在记忆障碍,否认自己因记忆力差而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5、语言障碍,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任何人都有可能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老年痴呆患者可能会严重到忘记某个词语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替代,结果别人无法理解他所表达的意思,严重者甚至叫不出常用物品的名称。

预防老年痴呆就用这4个方法

1.生活起居有规律

专家告诉我们,要想预防老年性痴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保持好血管以及大脑的正常功能。要做到这点,最好的方式便是先要做到规律性的饮食起居方式,一般应早睡早起,定时进食,定时排便,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2.饮食有原则

除了要有规律性以外,在膳食上还要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三高”即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三低”即低脂肪、低热量、低盐;“两戒”即戒烟、戒酒。

大部分老年朋友对牛奶、鸡蛋、鱼肉、动物肝脏等优质蛋白质食品都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以为吃这些食品就会引发心脑血管的问题,其实不然。在饮食中,老年人不应该对这些食品抱有恐惧心理,适当食用对强化大脑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病有益。老年人特别是要多吃鱼肉,经常吃鱼肉会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几率。

老年痴呆症患者除选用上述优质蛋白质食品外,各种新鲜蔬菜也不能少,日常饮食中应该经常吃各种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足量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另外,豆制品中含谷氨酸较高,而谷氨酸在大脑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常吃豆制品可预防老年痴呆。

3.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在退休以后,再去做一点半职工作,或者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帮助维持大脑良好的功能。如果经常忙于张罗一些俱乐部和社区的活动也很好。

4.积极用脑

脑子不是肌肉,但是多动脑筋肯定对脑子有好处。所以经常下棋、打桥牌、填字猜谜要比终日闲聊有益。

不必恐惧老年痴呆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日趋增高,老龄人脑健康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还将逐步增高,8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以高达25%~30%。老年性痴呆已经成为继癌症、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之后危害老人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第四大杀手。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亿,其中大约有5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如果按家庭规模是祖孙三代5口人来计算,那么就意味着中国有近2 500万人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忍受着老年性痴呆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老年性痴呆的学名叫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为了纪念第一位发现该病的德国医生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而命名的。它是一种慢性的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由于脑组织萎缩而引起进行性智力减退和人格变化。目前病因还不十分清楚。

由于老年性痴呆的病因还不是完全明了,因此人们目前能做到的就是(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早发现可及时防治

近年国外大量研究表明,许多因素与该病的发生有关,衰老是老年性痴呆的首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60岁以后,年龄每增长5岁,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即增加一倍,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还有、饮食因素(铝含量过高、胆固醇过高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中风等疾病因素,其发病还往往与受教育程度低、不爱动脑筋、性格内向、不愿与人接触及不良生活方式如嗜酒等有关。此外,妇女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低下等也可能与痴呆有关。

该病总在不知不觉中起病,容易被患者的家人忽视。

早 期痴呆前期患者仍能完成家庭中的日常生活活动,看不出任何异常。此期主要是大脑最高层次功能(与同年龄组相比)有所下降。

中 期进一步发展后,患者在生活上如洗衣、做饭、清扫、养花、整理书橱等活动中会一反常态地难以顺利完成。待痴呆表现明显而就诊时,常已在发病后1~2年以上。此时主要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尤其是对刚刚经历过的事情特别容易忘记;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减退;不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绪大幅度波动;性格改变。患者对日常生活活动越来越感到困难(如不会计算收支、不能记住物件放在哪里等)。患者会逐渐出现忘记往事的现象;洗澡、进食、穿衣或上厕所可能需要他人的帮助;同时还会出现行为紊乱,如不友善、不合作或有攻击性行为。患者时常会迷路,严重时甚至找不到卧室和卫生间。

晚 期本病病程一般是5~12年,晚期患者多已不能行走,不能完成任何日常生活活动,营养不良、肺炎和褥疮等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

早预防可事半功倍

老年性痴呆的预防应从早做起,如能在痴呆前期或轻度痴呆期及早识别,在生活和治疗上采取相应措施,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痴呆的发展,甚至可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向好的方向转化。从近年研究的结果看,预防老年痴呆发生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保持心情开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高龄老人常需面对退休、亲朋亡故等失落哀痛的体验,很多人因而得了抑郁症,使免疫机能降低,没有食欲和体力,甚至长期卧床。要避免过于深沉、消极、唉声叹气,以开朗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悲喜。心理的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基础。

2.及时检查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近期有遗忘现象,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做相应检查(如神经心理测试、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已患上老年性痴呆症。如已发生,便应实行早期的一系列干预措施,来延缓疾病的发展。

3.合理饮食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应多吃些清淡的食物;鱼类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防止大脑的衰老有很好的作用;蛋类、瘦肉、菌菇类食品对增加抵抗力、提高记忆力都有帮助;富含维生素的各种食物包括水果和蔬菜等,可以改善大脑细胞营养和延缓大脑细胞衰老。

4.老有所为老年人要多走出家门,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特别是文体活动,只要自己能参与的,就积极参与,即使当个旁观者也比不闻不问好。培养广泛爱好,如绘画、书法、跳舞、钓鱼、集邮等。

5.享受天伦之乐老年夫妻在一起,生活会十分平淡乏味,要多同孙子孙女在一起,使自己似乎也回到童年。

6.勤于用脑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用脑到老。在生活中不断有创造,多读报纸杂志,对世事要关心,勤于学习新知识。

7.适度运动保持腰部及脚的强壮。手的运动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会促进脑的活力,做菜、写日记、吹奏乐器、画画等都有预防痴呆的效果。

8.及时治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等都会引起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和病情恶化。因此,患相应疾病的老人应及时治疗。

9.适当补充雌激素中老年女性更年期不适症状严重的,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雌激素,也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早治疗可延缓病情

虽然老年性痴呆不是可逆性疾病,但尽早进行治疗可以延缓大脑神经细胞更加广泛的退变,控制病情和症状的发展。一旦发现,及时就医咨询。目前,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主要有

1.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盐酸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石杉碱甲等对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美金刚等药物用于重度老年性痴呆的治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进展。

3. 辅助治疗药物此外近年研究结果也显示,银杏叶提取物和维生素E等作为辅助治疗,也能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和能量代谢。

4.对症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精神病、抗抑郁和焦虑等药,主要用于减少病人的幻觉和激越行为的发生,减轻病人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用药5项注意

老年性痴呆的治疗一般以口服给药为主,在家照料老年痴呆病人服药应注意以下5点

1.注意按时服药痴呆老人常忘记吃药、吃错药,或忘了已经服过药又过量服用,所以老人服药时必须有人在旁陪伴,帮助病人将药全部服下,以免遗忘或错服。

2.注意安全保护对伴有抑郁症、幻觉和自杀倾向的痴呆患者,家人一定要把药品管理好,放到病人拿不到或找不到的地方。

3.注意耐心说服痴呆老人常常不承认自己有病,或者常因幻觉、多疑而认为家人给的是毒药,所以他们常常拒绝服药。这就需要家人耐心说服,向病人解释,可以将药研碎拌在饭中吃下,对拒绝服药的病人,一定要看着病人把药吃下,让病人张开嘴,看看是否咽下,防止病人在无人看管后将药吐掉。

4.注意细心观察痴呆患者服药后常不能诉说其不适,家属要细心观察患者有何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5.特殊病人给药卧床病人、吞咽困难的病人不宜吞服药片,最好将药片研碎后溶于水中服用。昏迷的病人要下鼻饲管,应由胃管注入药物。

尽管目前对老年性痴呆尚无根治的办法,但病人和家属也不要谈“痴呆”色变,过度担忧。只要能够熟知痴呆的表现,了解痴呆的防治,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真正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就能防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而对于那些已患痴呆的老年人及其家属,也无需过早的气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定期随访治疗,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注意护理的质量,也可以帮助痴呆患者度过一个比较安详的晚年。

老年痴呆的前兆

视觉空间技能障碍

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可有视觉空间技能障碍,其症状包括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更不知道怎么才能回家。有的痴呆症患者甚至根本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也不知道年份、月份、日期等。还有也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

书写困难

因书写困难而导致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也是痴呆症患者极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如写信不能写清含义,这常常是引起家属注意的首发症状,特别是一些文化修养较好的老人。研究认为书写错误与远记忆障碍有关。

判断障碍

痴呆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不能判断的情况,比如易将东西放错地方。任何人都有可能将钱包或钥匙放错地方,而痴呆症患者会将东西放在特别不合适的地方,如把电熨斗放在冰箱上,把手表放在饭碗里。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引起注意了。

计算障碍

计算障碍常在老年痴呆中期出现,但在早期即可能有所表现。表现为计算力差,思维迟钝,综合分析能力减退。痴呆症患者可能购物时不会算账或算错帐,完全忘记所有的数字,甚至面对数字不知所措,连简单的计算也难以完成。

精神障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脾气都会发生一些改变,但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改变非常明显,情绪波动迅速,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会毫无原因地突然哭泣,或突然变得极为愤怒。他们会变得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或越来越暴躁、固执,有的可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如被盗、被迫害幻觉等,情绪不易控制。

相关推荐

老年人脑萎缩有哪些表现

虽然不只是老年人脑萎缩病人,甚至常人在过于投入某项活动时,可能会暂时忘记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应该及时照看孩子,但过后会记起这件事。老年性脑萎缩患者却会完全忘记自己正在看护的孩子,独自出门很长时间,记不起孩子是需要人照顾的。 同时老年人脑萎缩的表现症状还有不合情理地遗失东西。任何人都有可能将手表或钱包放错地方,但最终会在可能放东西的地方找到。但老年性脑萎缩患者却会将东西放在不合常理的地方,比如将电熨斗放在冰箱里,把手表放在糖罐里,而且总也找不到。 我们知道脑萎缩包括小儿脑萎缩、成人脑萎缩。以老年人多见。萎缩

当心几种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在早期可表现为患者以自我为中心,狂躁,幻觉妄想,抑郁,性格改变,谵妄等,情绪不易控制。 语言障碍 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 视觉空间技能障碍 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及可有视空间技能障碍,其症状包括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 书写困难 因书写困难而导致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如写信不能写清含义,这常常是引起家属注

老年痴呆症前兆

偶尔忘记约会,偶尔忘记同事的名字或电话,但事后能重新回忆起来,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痴呆症患者则不然,如有的患者会忘记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们不但经常忘记事,而且事后回忆不起来,还会反复提问想通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这种记忆障碍多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 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也会成为老年痴呆的前兆之一。很多人平时都会出现一下子不知道用什么词语表达,但痴呆症患者可能会严重到忘记某个词语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替代,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

预防老年痴呆的重要方法

1、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属于痴呆的预防措施之一。老同志退休后对改变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过度留恋过去的生活和同事朋友,会损伤大脑细胞,导致痴呆的发生。因而,老人自己要认识到年老退休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应该稳定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同时,痴呆的预防需要适时融入社会,敞开心扉,多与人交流,主动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群体社会活动。 2、加强精神调养: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注意保持乐观情绪,也就是说,要宁静无惧,恬淡虚无,与世无争,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做到外不受物欲的诱惑,内不存情感的激扰,这样才能有助于健康

可预防老年痴呆

1.药物预防: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养生保健,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方法。根据中医学理论,认为老年人衰老的本质是阳虚血瘀。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选用月见草、泽兰、泽泻、白术、黄芪、葛根、川芎等服用。 2.灸法预防:灸法亦可扶阳化瘀,延年益寿,古代灸任脉的神阙、气海、关元,督脉的命门、大椎、膏肓、肾俞、志室,胃经的足三里穴(双)、每次灸五壮,均有补肾填精助阳、防止衰老和预防痴呆的效果。 3.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老年痴呆。动脉硬化是痴呆症的主要“敌人”,调节膳食,少

老年痴呆症前兆

记忆障碍 这是老年痴呆症广为人知的症状,患者的记忆力会明显退化,对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前发生的事情都记不住。病情发展到中晚期的话,有些患者连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会忘记,有时候会突然想起来,但是很快就又忘记了。 语言障碍 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 视觉空间技能障碍 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及可有视空间技能障碍,其症状包括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

怎么预防老年痴呆疾病的发生

不出任何异常。此期主要是大脑最高层次功能(与同年龄组相比)有所下降。痴呆前期如进一步发展,进入轻型痴呆,此时在生活上如洗衣做饭、清扫、养花、整理书橱等活动,会一反常态的难以顺利完成。此期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快即可进入重症痴呆。重症者对时间、场所、人物、事物等的判断能力几乎完全丧失,其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但是一旦进入此阶段很难逆转。 老年性痴呆的预防要从中年开始做起,而且老年性痴呆如在痴呆前期或轻型痴呆期被发现,并在生活上采取相应措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是完全可以控制其发展的,并且可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向好的方

精神障碍的种类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可出现一些认知功能损害。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自知力是指患者对他自身的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是精神病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的病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并拒绝治疗。 狂想障碍 妄想: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

安眠药加速老年痴呆

据报道,畅销小说《百年孤独》作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患上老年痴呆。他弟弟在接受采访时说,1999年马尔克斯患淋巴癌时开始显现老年痴呆症状,随后的化疗加速记忆力衰退。化疗药物会加速老年痴呆么? “不仅化疗药物会加速老年痴呆,就连老年人平时经常吃的安眠药也会损坏脑细胞,影响记忆力、认知力等。”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许兰萍介绍说,“我在门诊见着的老年人睡眠不规律的情况比较多,很多人有服用安眠药的习惯,特别是安定类的安眠药其实对大脑细胞是有损害的,会加速老年痴呆的进程。” 安眠药,特别是安定类的药物,通过

老年痴呆都有哪些表现

1、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患者日常生活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反复提问想通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 2、语言障碍 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 3、视觉空间技能障碍 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及可有视空间技能障碍,其症状包括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