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马肉的做法 功效
香味马肉的做法 功效
补充蛋白质,补血。
荸荠不能和什么食物一起吃 彩椒木耳炒马蹄
材料:青椒、彩椒、马蹄、木耳、胡萝卜、姜、盐、生抽、蔬果调味粉。
做法
1.青椒、彩椒切片,马蹄洗净去皮切片,木耳泡发去蒂,备用。
2.锅中热油,放入姜片炒出香味。
3.倒入胡萝卜片翻炒,然后放入木耳和彩椒翻炒均匀。
4.放入马蹄,淋入一点点清水,翻炒片刻。
5.加入盐、少许生抽调味,马蹄断生后关火,放入蔬果调味粉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理由:荸荠具有生津止渴、利肠通便、清肺化痰的功效,木耳具有提高抵抗力、补气养血、润肺止咳的功效,两者可滋补养身、通便减肥、化痰止咳,对于肺热咳嗽,或肺虚久咳、咳血、咳嗽、咳痰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马肉肉馅的做法 功效
肉馅,适合做成饺子、包子食用。
龙眼肉功效作用
1、龙眼肉治产后浮肿:龙眼干、生姜、大枣,煎汤服(《泉州本草》)。
2、龙眼肉大补气血:以剥好龙眼肉,盛竹筒式瓷碗内,每次一两,加入白糖3克,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3克,碗口罩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随息居饮食谱》玉灵膏)。
3、龙眼肉养心补肾:桂圆肉30克,红枣10颗(去核),黑芝麻(炒)约20克煮沸10分钟,加红糖或白糖适量,鸡蛋2个,稍煮片刻食用。
4、龙眼肉治心悸不安、失眠:桂圆肉20克,红枣5--10颗(去核),加水300毫升煮沸约10分钟,加白沙糖适量稍煮片刻即可食用。对心悸不安、失眠者有较好作用。
5、龙眼肉治思虑劳伤心脾有归脾汤,取甘味归脾,能益人智之义。《济生方》
6、龙眼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滇南本草》
7、龙眼肉润肺止咳。《本草通玄》
8、龙眼肉提神醒脑:桂圆肉3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约10分钟,加鸡蛋2个,白沙糖或红糖适量稍煮片刻即可食用。可提神醒脑,为熬夜者之首选。
9、龙眼肉脾虚泄泻:龙眼干14粒,生姜3片,煎汤服(《泉州本草》)。
10、龙眼肉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得配本草》
11、龙眼肉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本经》
12、龙眼肉消除疲劳,养心安神:桂圆肉200克,加纯正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晚睡前饮15毫升,可消除疲劳,养心安神。
13、龙眼肉归脾而能益智。《开宝本草》
14、龙眼肉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虚烦不眠:龙眼干15克,粳米60克,莲子10克,芡实15克,加水煮粥,并加白糖少许(《食疗粥谱》)。
15、桂圆肉30克,加入炖好的汤中煮5分钟,可煮出更鲜美的汤。
16、龙眼肉健脾养心,补血安神:龙眼肉15克,红枣15克,粳米100克。粳米淘洗干净,红枣洗净备用;将粳米和龙眼肉、红枣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熬30分钟,直至米煮烂,加适量白糖。孕妇应慎食。(龙眼肉粥)
17、龙眼肉养血安胎:桂圆(龙眼干)含铁及维生素比较多,可减轻宫缩及下垂感,对于加速代谢的孕妇及胎儿的发育有利,具有安胎作用。
18、龙眼肉安神定志:桂圆(龙眼干)含有大量的铁、钾等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以治疗因贫血造成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桂圆(龙眼干)中含尼克酸高达2.5毫克(每100克),可用于治疗尼克酸缺乏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等。
19、桂圆,大补阴血,凡上部失血之后,入归脾汤同莲肉、芡实以补脾阴,使脾旺统血归经。如神思劳倦,心经血少,以此助生地、麦冬补养心血。又筋骨过劳,肝脏空虚,以此佐熟地、当归,滋补肝血。《药品化义》
20、龙眼肉治疗失眠症:桂圆肉10克,酸枣仁9克,茨实15克煮水,睡前服,可用于治疗失眠症。
21、龙眼肉补心脾、益气血,提高记忆力:桂圆肉30克,红枣10颗(去核),粳米100克加水煮粥(稀饭),加适量红糖,早晚各吃一碗,可补心脾、益气血,提高记忆力。
22、龙眼肉温补脾胃,助精神:龙眼肉不拘多少,上好烧酒内浸百日,常饮数杯(《万氏家抄方》龙眼酒)。
23、龙眼肉益气补血,增强记忆:桂圆(龙眼干)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及蛋白质等,含铁量也较高,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又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以补血。实验研究发现,桂圆肉(龙眼干)除对全身有补益作用外,对脑细胞特别有益,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
24、龙眼肉治贫血、神经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龙眼肉4至6枚和莲子、芡实等,加水炖汤于睡前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25、龙眼肉美容养颜,治体虚贫血:桂圆肉20克,莲子(去芯)15克,糯米30克加水煮粥(稀饭)食用,可美容养颜,治体虚贫血。
26、龙眼肉壮阳益气,补脾胃。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泉州本草》
马肉的副作用有哪些
其实,马肉的营养价值还是很高的。
一: 马肉的营养分析:
1. 马肉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镁、锌、硒等矿物质,具有恢复肝脏机能并有防止贫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2. 马肉脂肪的质量优于牛、羊、猪的脂肪,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胆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积,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特殊作用。
二: 马肉的食疗作用:
马肉味甘、酸,性寒,入肝、脾二经;
马肉有补中益气,补血,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之功效。
三: 与马肉相克的食物:
马肉不要和大米(梗米)、生姜、苍耳、猪肉同食。
刚出炉的面包为什么不能吃 易引起胃病
面包冷却之后才是面包的味道,刚出炉时只是奶油的香味。马上吃对身体有害无益,易引起胃病。
辟谣:并无直接关系,奶油味和面包味跟伤害身体并没有关系。
马肉的日常忌宜
选购宜
尽量不要挑选色泽太艳的食品,因为色泽太艳可能是人为加入的合成色素或发色剂亚硝酸盐造成的。
选购忌
肌肉部分呈暗褐色无光泽为次鲜肉。
烹调宜
严寒的冬夜里,食用马肉火锅可使身体暖和,使用的材料是可促进消化纤维质含量颇多的蘑菇、牛蒡及具有独特香味的茼蒿等,可使用加入姜汁的味嘈来调味,如此即可将马肉的腥味去除。
烹调忌
不宜炒食。
食用宜
马肉宜以清水漂洗干净,除尽血水后煮熟食用。
马肉的营养价值虽然很高,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马肉。
孕妇以及患有痢疾和疥疮的患者都不可以吃马肉。
马肉清炖煮汤均可,但是不可以炒食。
马肉与猪肉两两相克,因此吃马肉的同时不能吃猪肉,以防止发生副作用。
马肉的食用功效
1、马肉具有除热,强腰脊,下气,长筋骨,治寒热痿痹。煮汁,洗治头疮白秃及豌豆疮毒。
2、马肉具有恢复肝脏机能并有防止贫血,预防动脉硬化,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3、马肉脂肪比牛、羊好,马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胆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积,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冶疗作用。
4、马肉中铁的含量比其他肉类高得多,食用马肉是补铁的好方式。
5、马肉蛋白质含量高。牛、羊、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在20%-25%左右,而马肉蛋白质含量远远高于羊、牛、猪肉的蛋白质含量。
6、马肉的脂肪最高不超过4%-5%,有利于减少人体脂肪的沉积。
香味马肉怎么做 做法步骤
1.将买来的马肉洗净,用刀将其切成4大块,在锅中加入水烧开,将肉放入锅中焯一下,然后捞出来历干,放凉。
2.将提前准备好的鲜汤放入锅里,加入已经备好的盐、白糖、葱姜蒜、姜丝,还有香料,开大火将汤烧开,大概要一刻钟多点就煮成了酱汤。
3.然后把备好的马肉放到酱汤的国内,开大火,将其烧开,把肉表面浮出的东西清除汤中,然后把火关小,慢慢炖,知道马肉又酥又烂,再将其捞出,摆在熏箅上。
4.最后将熏锅烧热,在其中放入一些白糖,将马肉熏上3分钟即可出锅。然后再其表面刷一点香油即可。
5.等马肉凉下来以后,将其切成小片,放入葱姜蒜,醋,凉拌,那味道,别提有多香了。
熏马肉的做法 功效
熏味浓郁,色泽艳丽,芳香四溢
马肉有什么功效 马肉的饮食宜忌
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宜肝肾不足、腰腿无力及心血管病人食用。
忌:患有痢疾和疥疮者,不宜食马肉。
经期能吃马肉吗
可以食用的。主治:除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治寒热痿痹。煮汁,洗治头疮白秃及豌豆疮毒。
马肉味甘、酸,性寒,入肝、脾二经;
马肉有补中益气,补血,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之功效。
1.马肉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镁、锌、硒等矿物质,具有恢复肝脏机能并有防止贫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2.马肉脂肪的质量优于牛、羊、猪的脂肪,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胆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积,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特殊作用。
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100克
在经期的女性是可以食用马肉的,在经期食用马肉还可以适量的补充一些营养,对身体也是比较有利的,但是需要适量的食用,不可以食用过多的马肉。在食用马肉的时候一定不要与猪肉一起食用,同时,也不要与大米一起食用。
马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马肉+陈粳米
唐朝孟诜的《食疗本草》中记载:“马肉不可与仓米同食,必卒得恶疾,十有九死。”而仓米指仓库久储的大米,中药学谓之“陈仓米”,尤指久储之粳米,从药性上来说,陈粳米性凉,马肉性冷,二者同食不利脾胃,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
2.马肉+姜
孟诜云:“马肉与姜同食生气嗽。”即马肉与姜同食,会引起咳嗽。姜的性味辛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祛痰、杀菌解毒之功效;马肉性辛冷,能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温经壮阳、养筋利尿。一辛温解表,一除热下气,二者性味相反,功用亦不协同,故二者不宜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