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瘤是怎么引起的
乳腺瘤是怎么引起的
一、乳腺瘤是怎么引起的
1、病毒因素(30%):
病毒颗粒可通过哺乳传染,导致此病发生,此点已通过较多的动物实验所证实,故有学者推测乳腺肿瘤的病因可能为病毒,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流行病学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2、内分泌因素(30%):
内分泌失调也可能引发乳腺肿瘤。由于乳房长期受内分泌素的异常刺激,致乳腺组织肿瘤变,其中雌激素和黄体素是与乳腺恶变最为密切的两种内分泌素。这点已先后被许多临床、病理及生理学家所证实。
3、遗传易感性(20%):
经家族史调查的临床资料表明,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此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双侧乳腺肿瘤患者和发病年龄较小者,这些妇女发生此病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可能与遗传因子有关,使其具有对乳腺肿
瘤的易感体质和病变内因。
4、其他因素(20%):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低下,使抗肿瘤因子的免疫功能受抑制;以及乳房有外伤刺激,有放射线损伤等,都是易发生乳腺肿瘤的因素。
二、乳腺肿瘤护理
1、经常运动:最近,美国国家癌症协会会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运动可 以使更年期前后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减少60%。挪威一研究机构对25624名
妇女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每周至少运动4小时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几率降低了3 7%。
2、控制体重:运动可以预防乳腺癌,其根本原因是它可以控制人体发胖。哈佛大 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18岁以后体重迅速增加的妇女,与那些长期保持标准体
重的妇女相比,其更年期后患乳腺癌的危险率几乎高一倍。
3、不要饮酒:美国专家认为,如果你每天喝一次酒,那你患乳腺癌症的危险性就 增加11%;每天喝两次,其危险性就是24%;如果每天喝两次以上,那么其危
险性就增至40%。所以,奉劝喜好饮酒的女士们,最好是每周饮酒不超过3次, 而且量要适可而止。
乳腺纤维腺瘤是如何引起的
一、乳腺纤维腺瘤的病因
1.雌激素水平失衡:
如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雌激素水平的过度刺激可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成分异常增生形成肿瘤。
2.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
正常乳腺的各部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的高低不一,以致对敏感性高的局部组织易患本病,另外由于局部解剖,生理特性的差异,致使不同妇女乳腺组织对雌激素刺激的敏感性不同,对雌激素刺激敏感的妇女才得病,说明以上两种原因是协同作用的。
3.饮食因素:
高脂饮食可改变肠道菌群,使之来自胆汁的类固醇在结肠中转化为雌激素,进而刺激乳腺导管上皮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本病。
4.遗传倾向。
二、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特点为:
1.大体形态:
肿瘤一般呈圆球形,椭圆形,分叶状,与周围境界清楚,有完整包膜,直径多在3cm以内,质地较坚实,切面质地均匀呈灰红色,略向外翻,可见许多大小不一的裂隙及黏液样光泽,少数可见切面有囊腔及囊内乳头状瘤形成,有时还见钙化区或骨化区。
2.组织形态:
根据肿瘤中纤维组织和腺管结构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以下5型。
(1)管周型(围管型):
病变主要为腺管周围弹力纤维层外的管周结缔组织增生,弹力纤维也参与肿瘤形成,但无平滑肌,也不呈黏液样变性,增生的纤维组织从周围压迫乳管及腺泡使其成为腺管状,纤维组织致密,常呈胶原变性或玻璃样变,甚至钙化,软骨样变或骨化,腺上皮细胞正常或轻度增生,偶见囊性扩张及乳头状增生,但腺上皮增生不如纤维组织活跃。
(2)管内型(向管型):
主要为腺管上皮下结缔组织增生,上皮下平滑肌组织也参与肿瘤形成,但无弹力纤维成分,病变可累及1个至数个乳管系统,呈弥漫性增生,早期上皮下结缔组织呈灶性增生,细胞呈星形或梭形,有不同程度的黏液变性,增生的纤维组织从管壁单点或多点突向腔面,继而逐渐充填挤压管腔,形成不规则的裂隙状,衬覆腺管和被覆突入纤维组织的腺上皮因受挤压而呈两排密贴,在断面上,因未切到从管壁突入部分,纤维组织状如生长在管内,故称为管内型纤维腺瘤,
(3)混合型:
一个肿瘤中以上2种病变同时存在。
(4)分叶型(巨纤维腺瘤):
多见于青春期或40岁以上的女性,瘤体较大,其直径多在7cm以上,呈球形,基本结构类似管内型纤维腺瘤,由于上皮下结缔组织从多点突入高度扩张的管腔,又未完全充满后者,故在标本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时呈明显分叶状,一般纤维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但无异形。
(5)囊性增生型:
是由乳腺增生症演变而来,瘤体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可有包膜,肿瘤由腺管上皮和上皮下或弹力纤维外结缔组织增生而成,上皮病变包括囊肿形成,导管上皮不同程度的增生,乳头状瘤病,腺管型腺病及大汗腺样化生等,本病与囊性增生病的区别是后者病变较广泛,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且常累及双侧乳房。
乳房疾病有哪些症状 乳房疾病病因
是由于妇女体内的激素周期性变化所导致。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过高,黄体孕激素过少,或者这两者分泌不协调,就可以引起乳房中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
乳腺结节就是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非肿瘤的疾病,常见育龄女性,绝经后自行缓解,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造成的乳腺结构的紊乱。
小叶增生的发生和发展与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多因孕激素分泌不足和雌激素相对或绝对过多,致使月经周期中乳腺组织的增生和复旧过程发生紊乱,而不良精神刺激导致的郁郁寡欢、孤独焦虑则是乳腺小叶增生的“催化剂”。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
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如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升高可引起本病。乳腺病与青春期、经期、孕期、产后哺乳、性生活以及人流、清晰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内分泌紊乱,乳腺不畅、乳腺血脉淤滞而生病。
乳腺纤维瘤怎么确诊
乳腺纤维瘤怎么确诊?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如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升高可引起本病。
乳腺纤维瘤怎么确诊?本病产生的原因是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所以纤维腺瘤发生于卵巢功能期。
乳腺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女性。资料表明,乳腺纤维瘤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不大,且纤维瘤的恶变率也很低。但在妊娠期,纤维瘤可突然长大发生肉瘤变。40岁以上的妇女,特别是绝经期及绝经后发生纤维瘤者,恶变的危险性增高,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如同时患有乳腺纤维瘤,也会增加患癌的危险性。女性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乳房健康专家说以下四大症状可以确诊乳腺纤维瘤
1、乳腺纤维瘤常见于青春发育期女性,一般是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患者局部有刺痛感,但与月经无关。
2、乳腺纤维瘤的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象限,大部分为单发,也可同时或相继在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多个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坚硬,可推动,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不粘连。生长较缓慢,妊娠期可迅速增大。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3、 活检:纤维瘤外有包膜,质坚硬,切面呈灰白色,有光亮,肉眼可见许多排列不整齐的裂隙。 上述是乳腺纤维癌疾病诊断知识,希望您能对乳腺纤维癌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能够根据不同的类型的乳腺纤维癌疾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发现乳房有肿块后立即找乳腺专科医生检查,配合治疗。尽管乳腺纤维瘤是良性肿瘤,但也有恶变的可能,特别是妊娠哺乳期间瘤体增长很快或年龄偏大,病程较长,或伴有乳腺增生或多次复发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就诊,防止病情变化。每个女性朋友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特别关注自己的乳房。
乳腺肿块恶性就是癌吗
乳腺肿块可能是很多疾病,因为肿块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只要乳腺里面长了东西,形成了肿物,就可以叫做乳房肿块。而乳腺癌只是乳房肿块的一种,常见的乳房肿块有: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乳房肉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叶状肿瘤等等。其中,乳腺癌和乳房肉瘤是恶性肿瘤,而乳腺纤维腺瘤,乳房囊肿是良性病变。
乳腺纤维腺瘤三大类型
乳腺纤维腺瘤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为青春发育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但是患者30岁以上的最多。而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女性朋友要对疾病引起重视。为了更好的预防疾病,患者要正确的认识疾病有哪些类型,这样才能更好的区别疾病。乳腺纤维腺瘤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普通型纤维腺瘤
此型最多见,瘤体小,生长缓慢,一般在3厘米以下。
2.青春型纤维腺瘤
大多发生在月经初潮期,临床较少见,特点为生长较快,瘤体较大,病程在1年左右可占满全乳房,肿块最大径为1~13厘米。
3.巨纤维腺瘤
中年妇女多见,可见于妊娠、哺乳、闭经前后妇女,特点是生长较大,可达10厘米以上或更大,偶可有肉瘤变。
以上为您介绍的就是乳腺纤维腺瘤的三大类型,希望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越早发现疾病,对疾病的治疗越有帮助。而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性的肿瘤,女性朋友不要害怕,如果发现乳房有异常,要前往医院检查,避免疾病恶化。
乳腺纤维腺瘤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甚清楚,但一致认为和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水平失衡 如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雌激素水平的过度刺激可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成分异常增生形成肿瘤。
2.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 正常乳腺的各部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的高低不一,以致对敏感性高的局部组织易患本病。另外由于局部解剖、生理特性的差异,致使不同妇女乳腺组织对雌激素刺激的敏感性不同,对雌激素刺激敏感的妇女才得病。说明以上两种原因是协同作用的。
3.饮食因素 高脂饮食可改变肠道菌群,使之来自胆汁的类固醇在结肠中转化为雌激素,进而刺激乳腺导管上皮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本病。
4.遗传倾向。
(二)发病机制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特点为:
1.大体形态 肿瘤一般呈圆球形、椭圆形、分叶状,与周围境界清楚,有完整包膜,直径多在3cm以内,质地较坚实。切面质地均匀呈灰红色,略向外翻,可见许多大小不一的裂隙及黏液样光泽,少数可见切面有囊腔及囊内乳头状瘤形成。有时还见钙化区或骨化区(图1)。
2.组织形态 根据肿瘤中纤维组织和腺管结构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以下5型。
(1)管周型(围管型):病变主要为腺管周围弹力纤维层外的管周结缔组织增生,弹力纤维也参与肿瘤形成,但无平滑肌,也不呈黏液样变性。增生的纤维组织从周围压迫乳管及腺泡使其成为腺管状。纤维组织致密,常呈胶原变性或玻璃样变,甚至钙化、软骨样变或骨化。腺上皮细胞正常或轻度增生,偶见囊性扩张及乳头状增生。但腺上皮增生不如纤维组织活跃(图2)。
(2)管内型(向管型):主要为腺管上皮下结缔组织增生,上皮下平滑肌组织也参与肿瘤形成,但无弹力纤维成分。病变可累及1个至数个乳管系统,呈弥漫性增生。早期上皮下结缔组织呈灶性增生,细胞呈星形或梭形,有不同程度的黏液变性。增生的纤维组织从管壁单点或多点突向腔面,继而逐渐充填挤压管腔,形成不规则的裂隙状,衬覆腺管和被覆突入纤维组织的腺上皮因受挤压而呈两排密贴。在断面上,因未切到从管壁突入部分,纤维组织状如生长在管内,故称为管内型纤维腺瘤。在较大的腔隙内,有时可见许多上皮包绕间质的乳头状结构,腺管上皮亦可受挤压而萎缩或完全消失。间质纤维组织可发生黏液变性,纤维组织可变致密并发生透明变性。间质亦可发生钙化及骨化(图3)。
(3)混合型:一个肿瘤中以上2种病变同时存在(图4)。
(4)分叶型(巨纤维腺瘤):多见于青春期或40岁以上的女性,瘤体较大,其直径多在7cm以上,呈球形,基本结构类似管内型纤维腺瘤。由于上皮下结缔组织从多点突入高度扩张的管腔,又未完全充满后者,故在标本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时呈明显分叶状。一般纤维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但无异形。本型与管内型的区别在于,分叶型瘤体大,有明显分叶。与叶状瘤的区别在于,后者常无包膜、间质细胞有异形,可见核分裂。
(5)囊性增生型:是由乳腺增生症演变而来。瘤体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可有包膜。肿瘤由腺管上皮和上皮下或弹力纤维外结缔组织增生而成。上皮病变包括囊肿形成、导管上皮不同程度的增生、乳头状瘤病、腺管型腺病及大汗腺样化生等。本病与囊性增生病的区别是后者病变较广泛,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且常累及双侧乳房。
哪些女性的乳房最容易生病呢
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占乳房良性肿瘤发生率的75%。同乳腺癌 患者年龄层次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多是20至25岁这样一些正值灿烂芳华、人生盛夏的女性。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叶长生表示,他接诊的过 程中发现一个现象:越有钱的女性越容易与乳腺纤维腺瘤“结缘”,这可能与这部分女性在追求财富过程中透支了健康有关。
专家提醒,虽然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恶化几率较低,但如果瘤体达1.5厘米以上,还是应当选择个性化手段予以切除。
现象
有钱人,更易患乳腺纤维腺瘤
“导致乳腺纤维腺瘤的罪魁祸首就是雌激素,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雌激素,就没有乳腺纤维腺瘤,雌激素的不断上升,也使乳腺纤维瘤的发病率持续走高。”叶长生教授表示。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反季节食物的增多、肉类食品中雌激素的升高、生活工作的持续高压,多数城市女性体内激素都处于不稳定调节状态。这一阶段内,内分泌非常容易出现紊乱,而内分泌一旦失调,雌激素上升,乳腺纤维腺瘤也就不期而至。
而在前来就诊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当中,叶教授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有钱人,越容易得乳腺纤维腺瘤。
他进一步解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过度支出了自己的健康。长时间工作、值夜班、高强度脑力劳动、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都是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的元凶。
分析
恶变几率极低,不必过于担心
如何发现自己是不是得了乳腺纤维腺瘤呢?叶长生介绍,乳腺纤维腺瘤最主要的外部表 现就是乳房肿块,而且,这种肿块经常单独发生于一侧乳房。形状呈大小不一的圆形或卵圆形,触摸起来质地较为坚硬,表面光滑且边界清楚,最主要的是,没有疼 痛感。据了解,乳腺纤维腺瘤肿块通常生长缓慢、不会化脓溃烂。
乳腺纤维腺瘤是否会癌变?这是很多患有该病的女性十分关心的问题。叶长生教授强调,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不大,且纤维腺瘤的恶变率也很低。
只是在妊娠期内,纤维腺瘤可能会突然长大,发生肉瘤变。而4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是绝经期及绝经后发生纤维腺瘤的患者,恶变危险性会有所提升。
另外,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如果同时患有乳腺纤维瘤,也会增加患癌的危险性。但是,年轻女性,尤其是未婚女性患上乳腺纤维腺瘤倒不必过于担心。
乳腺纤维瘤可以怀孕吗
1、什么是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对本病的认识还有腺纤维瘤、腺瘤之称,是由于构成肿瘤的纤维成分和腺上皮增生程度的不同所致。当肿瘤构成以腺上皮增生为主,而纤维成分较少时称为纤维腺瘤;若纤维组织在肿瘤中占多数,腺管成分较少时,称为腺纤维瘤;肿瘤组织由大量腺管成分组成时,则称为腺瘤。上述三种分类只是病理形态学方面的差异,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并无不同,故统称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呈圆形或卵圆形,临床多见1~3cm,生长缓慢,妊娠或哺乳期时可急骤增长。极少数青春期发生的纤维腺瘤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直径可达8~10cm,称为巨大纤维腺瘤,仍属良性肿瘤。纤维腺瘤恶变成纤维肉瘤或乳腺癌者极少见,不到1%。
2、乳腺纤维瘤是怎样形成
乳腺纤维瘤的病因是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纤维瘤发病的重要原因。乳腺纤维瘤的病因也包括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可改变人体内环境,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导致某一种或几种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饮食结构不合理,如脂肪摄入过多,可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强化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导致乳腺纤维瘤。还有许多人为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人流、不生育或30岁以上生育,不哺乳,夫妻不和,含激素的保健品等等,佩戴过紧的胸罩,过紧的胸罩易压迫淋巴和血液循环,有碍乳腺健康,导致乳腺纤维瘤的出现。
乳腺纤维腺瘤对怀孕有影响吗
一般来说,乳腺纤维腺瘤对孕妇没有很大影响。大部分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是可以先妊娠后治疗的。少数患者可能会因妊娠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肿瘤迅速增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能否先妊娠后治疗,要综合考虑肿块大小、位置及妊娠时乳房肿块可能的变化而最终确定。
肿块大小与位置很重要
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少女的良性肿瘤,一般15~25岁比较多见。一般情况下,乳腺纤维腺瘤最好进行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几乎没有效果。其中,单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易切除,且肿瘤越小,对乳房的损伤就愈小。对于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用手不能触及,或只能在B超下才能显示的小纤维腺瘤是很难切除干净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最好每隔半年(于月经周期的第9~11天),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定期复查。
大多数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担心手术后会影响哺乳。是否真的有影响要看腺瘤是否堵塞了乳管。位于乳头下方且直径2厘米以上的乳腺纤维腺瘤应尽早切除,因为处于这个位置的腺瘤本身就会影响乳汁分泌。只要对乳房进行手术,就可能损伤乳管而影响乳汁的分泌,造成乳汁分泌不畅,乳汁淤积还可能导致乳腺炎。无论是否手术,母亲都应坚持哺乳,只要还没有发生乳腺炎就该坚持。
已经有过妊娠经历的患者,可结合以往妊娠时的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先妊娠后治疗。其判断的标准在于妊娠后肿瘤大小的变化,如肿块逐渐增大,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相反,肿块恒定则可考虑先妊娠,哺乳后再进行手术切除。
乳腺肿瘤本身并不会引起流产,而是做肿瘤切除手术时的疼痛刺激可能引起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因此,在保证患者及胎儿安全的前提下,妊娠早期的乳腺纤维腺瘤可以等到妊娠中期再手术,妊娠晚期的乳腺纤维腺瘤可以等到临产后再手术。但同时也要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乳腺纤维腺瘤虽是良性肿瘤,但病程长达20~30年的也有恶变的可能。患上此病时间不长的年轻女性一般不会在短期内恶变。如果腺瘤不增大,可等到哺乳后再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