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饮食要注意哪些
幼儿饮食要注意哪些
1、幼儿饮食误区
喂食成人食物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素来满足自身需求,但是幼儿的自身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尤其是小肠,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处于劣势,所以幼儿的饮食绝对不能像成人那样,吃一些乱七八糟的食品。
过多追求蛋白质的摄入
一些年轻父母过于追求为孩子补充蛋白质,买一些营养强化剂来为孩子补充营养,这样其实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过量的摄入蛋白质不但没有好处,还会加重宝宝的肾脏及消化器官的负担。产生不利于健康的负面影响。
过多食用糖类
喜甜是每个人的共同特征,包括小孩子,一些年轻父母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往往会拿糖来哄孩子,虽然糖类能为孩子提供一定的能量,但是过多的食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食欲,而且出现龋齿。
2、幼儿的正确饮食习惯
对于幼儿饮食,已经脱离母乳喂养,所以一定要按照幼儿营养需求,均衡合理的补充营养素,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矿物质的供给,这些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极为重要的,同时食物要以软、细易消化为主,还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饮食要定时,同时培养孩子好的饮食方式,由于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是典型的吃饭难群体,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营养补充。同时一定要避免大人吃的一些高盐高油高脂肪食物,还有一些辛辣刺激性、茶、咖啡等食物。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想大家对幼儿的喂养有了更深的认识,所以对于年轻的宝爸宝妈们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的膳食需悉心照顾,虽然幼儿已经能适应大人食用的多种食品,但是咀嚼能力和消化力有限,所以一定要对大人食物保持距离。对于幼儿的喂养不仅仅只是喂饱,而是要喂好,全面补充营养素。
温馨提示:
请不要迷信专家,专家说的对不对,是需要后续的临床试验去不断检验的,而且必定会有一些专家建议会被证伪。也不要蔑视专家,因为指南制定出来之前我们需要按照专家的意见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参照专家的意见。
幼儿饮食禁忌
一忌“零食”
孩子常吃零食会影响食欲,因吃零食,破坏胃肠道消化的规律,容易引起胃病。
二忌“偏食”
偏食容易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影响智力发展。调查表明,儿童因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多达20余种。
三忌“暴食”
儿童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若吃得过饱,消化液的分泌供不应求,容易引起肠胃病。
四忌“快食”
吃饭过快,唾液分泌不足,会影响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
五忌“笑食”
说笑、打闹进食,食物容易呛入气管,造在窒息的危险。
六忌“走食”
边走边吃,不但不文明,而且很不卫生。空气中的灰尘、细菌会和食物一起吞进去,有害身体健康。
七忌“看食”
边吃饭,边看电视、边看书、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天长日久,会引起消化不良。
八忌“蹲食”
蹲着吃饭,腹部受挤压,肠胃不能正常蠕动会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九忌“甜食”
常吃甜食,特别是糖果,容易造成龋齿,引起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十忌“咸食”
经常吃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水分滞留,心脏排血量增加,容易引起肾脏病和高血压症。
幼儿饮食注意事项
1.膳食原则:1-2岁儿童每日需要能量1000千卡左右、蛋白质35克,2-3岁儿童需要能量1200千卡左右,蛋白质40克,脂肪占35%左右(千万不可缺少必须脂肪酸,尤其是DHA,对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作用非常重要),碳水化合物占50%左右。要注意钙铁锌碘的充足,维生素要保证维生素AD的充足和其他维生素的供给。值得注意的是:母乳喂养的儿童一般不宜缺乏钙,但母乳中铁含量较低,应从膳食中补充,维生素AD虽然对生长发育很重要,但是长期过量食用会引起中毒。
2.膳食安排:每日三顿正餐、2-3次加餐。早餐宜安排一定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提供1日能量和营养素的25%,午餐应品种丰富并富含营养,提供一日能量和营养素的30-35%,晚餐应以富含营养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如肉类中可以选择鸡肉、猪肝、清蒸鱼等易消化的食物,晚餐占每日营养素的25-30%。另加餐占15-20%。但要注意的是:晚饭后除牛奶外应逐渐养成不再进食的良好习惯,尤其是睡前忌食甜食。每日奶制品不应少于350ml,每周至少进食1次动物肝、动物血、2次鱼(包含1次海产品),以满足幼儿对维生素A、铁、锌、碘的需要。
3.具体饮食内容:
早上7:00左右:主食30-50克(发面蒸食、面包、面条、软饭、粥均可),鸡蛋1个,坚果20克(约2个核桃的量,可磨碎制成泥糊状,以免呛入气管)。
上午9:30:水果100克(约半个苹果的量,可去皮切小块)。
中午11:30左右:主食40-50克,蔬菜150克、瘦肉30-50克,豆制品少许。
下午15:00:酸奶1杯或配方奶粉或母乳喂养。
晚18:00左右:主食30-50克,蔬菜150克,易消化肉类30-50克。
晚20:00:半袋或1袋奶。可选择牛奶、配方奶粉或母乳喂养。
注:肠胃较为敏感的儿童,在喝奶制品前可食用一片苏打饼干或者半片面包或少许馒头。
4.合理烹调方式:
幼儿主食以软饭、麦糊、面条、馒头、面包、饺子、馄饨等交替食用;蔬菜应切碎煮烂,瘦肉宜制成肉泥或肉末,易为咀嚼、吞咽和消化;硬果及种子类食物,如花生、黄豆等应磨碎制成泥糊状,以免呛入气管。幼儿食物烹调宜采用蒸煮等,不宜添加味精等调味品,以原汁原味最好。
幼儿宝贝的四大饮食禁忌
幼儿饮食禁忌一:3个月内不要盐
3个月内的婴儿从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盐分就足够了。3个月后,随着生长发育,宝宝肾功能逐渐健全,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了,此时可适当吃一点点。原则是6个月后方可将食盐量每日控制在1克以下。
幼儿饮食禁忌二:1岁之内不要蜜
周岁内宝宝的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吃入蜂蜜后易引起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宝宝周岁后,肠道内正常菌群建立,故食蜂蜜无妨。
幼儿饮食禁忌三:3岁以内不要茶
3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饮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少儿多动症。
幼儿饮食禁忌四:不宜吃过量的蛋
鸡蛋、鸭蛋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对幼儿的成长有一定的益处,但食之过多,会给幼儿带来不良的后果。
专家认为,1岁到1岁半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能超过1个;1岁半到2岁,可隔日吃1个蛋(包括蛋黄和蛋白);年龄稍大一些后,才可以每天吃2个蛋。如果婴儿正在出疹,更要注意暂不要吃蛋,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婴儿胃口差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婴儿食欲不好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知道如何去提高宝宝的食欲,特别是新妈妈们,你们在生活中可以通过让婴儿多活动一下,有助于体内食物的消化。
幼儿的胃口不好,父母首先应找出其原因,然后采取如下合理措施,逐渐增强婴幼儿的食欲:
(一)婴幼儿要有充足的睡眠
使大脑得到休息。婴幼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活动之余特别需要保护。凡是睡眠好的胃口就好,睡眠不足胃口就不好。
(二)婴幼儿要有适当的活动
有的婴幼儿整天被抱在怀里,整天坐着没有活动的机会,也是食欲不振的原因之一。在新鲜空气中进行户外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婴幼儿有适当的活动,就会有好的胃口,当然也不要使他过于兴奋。
(三)婴幼儿饮食要有一定的时间
婴儿到2个月以后,喂哺可以定时。2次喂哺的间隔时间要有三、四小时,这样可以使食物得到完全消化。体弱或生病的婴儿消化能力差,可少吃多餐,间隔时间也可以短一些。婴幼儿饮食能定时,到时候就会有饥饿感,胃口就不成问题。从小养成定时喂哺的习惯,可以避免今后进食的困难。喜欢吃零食的孩子,总是处于不饥不饱的状态,不可能有好的食欲。饭后吃一颗糖、一块巧克力,是无害的;在吃饭前给孩子吃零食,那怕一小块饼干,也会影响孩子胃口。
婴幼儿饮食
婴幼儿饮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此时孩子因为年龄比较小,且孩子的肠道较为敏感脆弱,所以我们建议,给婴幼儿的一些辅食必须要从简单到复杂慢慢开始,要是给孩子选择一些米粉的话,将其当做第一口辅食,第一次吃饭的时候,最好选择单一成分的米粉才是。
之所以要到6个月后才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是因为6个月前的宝宝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过早地添加辅食易患消化不良,而母乳充足的宝宝过早地添加辅食会造成早期的肥胖。另外,很多6个月宝宝已经开始萌出乳牙,这个阶段是小儿味觉发育和培养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因此在宝宝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效果最好。不过,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孩子开始添加辅食并非意味着就可以忽视母乳或配方奶粉了。婴儿的辅助食品又称断奶食品,其含义并不仅仅指宝宝断奶时所用的食品,而是指从单一的乳汁喂养到完全“断奶”这一阶段时间内所添加的“过渡”食品。
但是,奶中的有些营养元素在辅食里是没有的,一岁以内,宝宝的主食还是应该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辅食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食品。米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然后是少量的蛋白质、脂肪及B族维生素等。而婴儿在生长阶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质,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质不但质量不好,而且含量少,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只用米粉类食物代替乳类喂养,会出现蛋白质缺乏症。
除了上面一些介绍之外,婴幼儿饮食上,我们除了适应了正常的饮食之外,其实还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一些煮菜水,还有就是一些菜泥,或者是果汁、果泥、鱼泥,虾泥等等食物,就可以逐步给孩子进行添加了。
婴幼儿饮食五大禁忌
许多新妈妈都很在意宝宝的饮食,到底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呢?别担心,今天小编将为妈妈们带来婴幼儿饮食的五大禁忌和一些婴幼儿的健康开胃的食谱,妈妈们可一定要记住哦!
婴幼儿饮食
一忌硬、粗、生
由于婴幼儿的咀嚼和消化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消化能力比较薄弱,不能够充分的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所以供给的辅食或饮食应软、细、熟,如将蔬菜挤出菜汁、切成菜泥,瘦肉切成肉末等。
二忌咀嚼喂养
有些家长喂养婴儿时,习惯于先将食物放在自己嘴里咀嚼,再吐在小勺里或口对口喂养,这样做的目的是怕孩子嚼不烂,想帮帮忙。其实,这样做反而不利于婴幼儿消化机能的成熟。
如果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消化程度选择食物,烹调时做到细、软、烂,婴儿虽然没有牙齿或牙齿未长齐,咀嚼能力差,仍是能够消化的。咀嚼喂养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它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孩子,而孩子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起疾病。
三忌饮食单调
婴幼儿对单调食物容易发生厌倦。为了增进婴幼儿的食欲和避免偏食,保持充分合理的营养,在可能口瘀情况下,应使食物品种丰富多样,色、香、味俱全,主食粗细交替,辅食荤素搭配,每天加1-2次点心。这样,既可以增进孩子的食欲,又可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四忌盲目食用强化食品
目前,市场上所供应的婴幼儿食品中,有很多食品是经过强化过的。如果没有目的的选购各式各样的强化食品给婴幼儿食用,很有可能会发生中毒的危险。家长应仔细阅读食品外包装上所标明的营养素含量。
五忌强填硬塞
婴幼儿在正常情况下知道饥饱,当孩子不愿吃时,不要强填硬塞。中国有句俗话,抚养孩子要“三分饥饿,三分寒”,孩子才能生长得更好。家长应多尊重孩子的意愿,食量由他们自己定,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否则,孩子听腻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过于强求还容易使孩子产生消化不良。
婴幼儿食谱
肉末粥
材料
大米100克,猪瘦肉50-100克、适量香油(芝麻油)、盐
做法
1、拣去出大米中杂物,淘洗干净,如想更容易稠烂,可在洗净后,用水浸泡6小时。
2、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改成文火慢慢熬成白粥。
3、将瘦猪肉洗净,切成肉沫,在白粥熬成后,加入肉沫拌匀,等猪肉变色熟后,及少量的加入一点盐调味出锅,盛出后,滴入一两滴香油即成。
胡萝卜泥青菜肉末菜粥
材料
胡萝卜,青菜,蒸熟肉末,粥,适量高汤,熬熟植物油
做法
1、 将胡萝卜、青菜煮熟制作成泥。
2、 锅内放入肉末、粥、高汤(猪肉汤),再加入胡萝卜泥、青菜泥,小火炖开后。
3、 加入熬熟的植物油和少量盐煮开即成。
奶香山药泥
材料
山药一节,牛奶半杯
做法
步骤1:山药洗净,去皮,切片。有的人手会对山药过敏,去皮切片的时候最好带上一次性手套。电饭锅中加水放入山药蒸,蒸时最好将山药直接放在蒸屉上,或用带孔的蒸盘,以免存有水分影响口感。
步骤2:放入电饭锅蒸约20分钟后取出,将熟山药片取出放凉,装入食品保鲜袋中。
步骤3:用擀面杖将其擀压成泥状,没有擀面杖的你,就学我用保鲜膜的棍内筒压也可以。把压碎的山药泥装入小碗中,再倒入小半杯牛奶,牛奶的倒入量你酌情增加。
步骤4:然后把小碗再入蒸锅蒸十分钟即可。这碗山药泥的做法虽然简单,但味清香微甜,很是不错。估计除了你家宝宝喜欢吃外,你也会爱上的吧。
幼儿胃口不好怎么办
使大脑得到休息。婴幼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活动之余特别需要保护。凡是睡眠好的胃口就好,睡眠不足胃口就不好。
(二)婴幼儿要有适当的活动
有的婴幼儿整天被抱在怀里,整天坐着没有活动的机会,也是食欲不振的原因之一。在新鲜空气中进行户外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婴幼儿有适当的活动,就会有好的胃口,当然也不要使他过于兴奋。
(三)婴幼儿饮食要有一定的时间
婴儿到2个月以后,喂哺可以定时。2次喂哺的间隔时间要有三、四小时,这样可以使食物得到完全消化。体弱或生病的婴儿消化能力差,可少吃多餐,间隔时间也可以短一些。婴幼儿饮食能定时,到时候就会有饥饿感,胃口就不成问题。从小养成定时喂哺的习惯,可以避免今后进食的困难。喜欢吃零食的孩子,总是处于不饥不饱的状态,不可能有好的食欲。饭后吃一颗糖、一块巧克力,是无害的;在吃饭前给孩子吃零食,那怕一小块饼干,也会影响孩子胃口。
(四)提高婴幼儿的饮食兴趣
家长要做一些对婴幼儿有吸引力的食物,如面包、馒头、小馄饨等都是婴幼儿爱吃的食物;如将馒头捏成动物形状,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给孩子一份餐具,如红色塑料小碗、小匙,帮助他自己舀,也会增加他的饮食兴趣。
(五)不要强迫幼儿一定要吃多少
有些胃口小的幼儿,一听父母说一定要吃多少,立刻感到恶心,没有食欲。对幼儿吃饭,家长要保持平静坦然的态度,不加议论。家长过分担心,会造成幼儿饮食上的困难。每次给幼儿的食物不要多,可以分几次给。
如果孩子胃口不好的话,那么在生活中就可以采用上面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改善,给孩子改善这种胃口不好现象的时候,还需要提高孩子对食物的食欲,让孩子吃得开心,也不要强迫孩子吃饭,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理添加一些负担,这样孩子对食物就更加的没有胃口了,这点一定要注意。
幼儿饮食要注意三大原则
1、营养素比例应适合幼儿需要
这一时期幼儿的生长发育虽不如婴儿期迅速,但仍比年长儿和成人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仍相对较多,但是,家长们往往体会不到幼儿此期大量的营养需求,时常过早地让他们食用一般的家庭膳食。由于幼儿咀嚼和消化吸收功能仍未十分健全,因而,专家建议幼儿必须摄取营养素比例适当的平衡膳食,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供给量比例应为1:1.2:4,不可偏废。
2、选择适当的食物
幼儿胃容量有限,仅为200~300毫升,因此,只能供给质优、量少、营养年富、易消化的各类食物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谷类食物应粗细搭配;应多选用豆制品;动物性食品应交替选用;食物种类应多样化与合理搭配,以增加营养素互补作用。
3、合理的烹调方法
在保证食物新鲜、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的同时,幼儿食物应切碎、煮烂,以利于幼儿咀嚼、吞咽、消化。应去除烹调原料中的刺、骨、核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免遭梗、塞、刺和呛咳的伤害。烹调手段应以蒸、煮、炖、煨、炒为主,口味宜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