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酒怎么洗
碘酒怎么洗
1.衣物染上碘酒,可以选用酒精或碘化钾来去除。在100毫升的水中要加5~7克碘化钾,用碘化钾溶液去渍后的衣物一定要用清水漂洗干净。
2.把染上碘的衣物放入热水或15%~20%浓度的大苏打(硫代硫酸钠)热溶液中浸泡2小时,使污渍彻底溶解而脱离衣物。
3.对碘酒渍可先用淀粉浸湿揉擦(淀粉遇碘立即呈黑色),再用肥皂水轻轻洗去。
4.淡的碘渍可用热水或酒精,也可用碘化钾溶液搓拭。浓渍可浸入15-20%的大苏打温热的溶液中,约2小时左右,再用清水漂洗。
5.将干面粉涂于污处稍加揉搓,使面粉充分吸附污迹,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可除衣物上的碘酒污迹
碘酒是什么
说起碘酒大家也许会觉得没什么印象,的确,因为我们平时生活中一般常见的清理伤口的属于红药水,用碘酒的情况要相对少一点。所谓碘酒其实就是碘和碘化钾混合的酒精溶液,那么,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下碘酒。
碘酊也叫碘酒,能渗入皮肤杀死细菌(2%——3%碘酊用作皮肤消毒。1%碘酊用作口腔黏膜消毒)。但不能与红药水同用,同用会产生有毒的碘化汞。碘酊外用。用棉签蘸取少量碘酊,由中心向外涂搽局部,消毒后再用70%酒精脱碘。
碘酒一般用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皮肤科以及伤口消毒,一般使用碘酒可能引起的反应有过敏反应和皮炎。 在医学上严格地来说,碘酒其实属于消毒作用的防腐剂,一般情况下能够杀死细菌和病毒。大家现在应该对碘酒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在了解的同时,大家别忘了给自己或者家人备点碘酒,因为生活难免会有不小心弄到伤口的时候,而碘酒的杀菌消毒作用要比红药水好得多。
碘伏与碘酒有何区别
碘酊俗称碘酒,实际二者为一种物质,医学上一般称碘酊。碘伏一碘酊都是一种消毒剂,月效成份均为碘。所不同的是,碘酊是以乙醇(酒精)为溶媒、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当然碘是不溶于水的,是要经过特殊工艺制成),二者作用相同,并且碘伏在某种意义上比碘酊的用途还要广。
由于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制成,因此对皮肤、粘膜、伤口没有刺激性,这是它比碘酊优秀的地方。现普遍用于肌肉、静脉注射、外用、手术皮肤的消毒剂。 碘伏完全可用于皮肤破损处的消毒,包括烧伤、烫伤都可用碘伏,它还能在创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有利于创面的愈合。碘酊一般不用于伤口(皮肤破损处的消毒)
碘伏和碘酒有什么区别
通过对碘酊和碘伏的作用和成分的对比,很显然,二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如果作为消毒剂,二者都可以用,而且药物成分都是碘,但是,碘伏为络合碘,使用时不需要用酒精脱碘,更方便,但价格稍贵。
碘酊需要用酒精脱碘。价格相对便宜。
碘酊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
是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酊中的碘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产生杀菌作用,其杀菌作用强而快,1分钟可杀灭各种细菌、霉菌及细菌芽胞。
其杀菌力强于红药水和紫药水。
碘酒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大,能灼伤皮肤和粘膜,使用后皮肤发泡和脱皮,涂在破损伤口上疼痛较剧。
所以,碘酊不宜直接涂在破损伤口以及口腔、鼻腔和阴道等粘膜上。
而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
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
但所不同的是,碘酊是以乙醇(酒精)为溶媒、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当然碘是不溶于水的,是要经过特殊工艺制成),二者作用相同,并且碘伏在某种意义上比碘酊的用途还要广。
由于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制成,因此对皮肤、粘膜、伤口没有刺激性,这是它比碘酊优秀的地方。
现普遍用于肌肉、静脉注射、外用、手术皮肤的消毒剂。
碘酒的作用
碘酒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碘是一种固体,碘化钾有助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市售碘酒的浓度为2%。
碘酒有强大的杀灭病原体作用,它可以使病原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碘酒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侵入毛囊,在毛囊口形成小脓疱,中央有毛发穿过,俗称毛囊炎。好发于头皮、面部、臀部、四肢。可用2%碘酒点涂患处,每日4~5次。每次点涂时,让蘸有碘酒的棉签在患处停留1~2分钟,以利药物的渗透和吸收。碘酒治疗毛囊炎,往往2~3天就能奏效。如果在毛囊炎还未形成脓疱前使用,效果更佳。需要提醒人们的是,碘酒有一定刺激性,可刺激皮肤色素细胞分泌色素,用后皮肤上会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斑。面部痤疮患者(俗称青春痘)常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炎,出现毛囊炎或疖肿。此时,可用1%碘酒点涂(1%碘酒配制法:在2%碘酒中加入90%或75%酒精,以1:1的浓度稀释就成。如10毫升2%碘酒中,加入10毫升酒精搅拌均匀就成)。由于面部表皮角质层比较薄,药物容易渗透和吸收,所以1%碘酒不影响抗菌效果,而且不容易引起色素沉着。
碘酒的用途
用途
碘酒许多人认为碘酒只是打针或手术前消毒皮肤用的,其实这只是碘酒的用途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碘酒可以用来治疗许多小毛病。[2]
碘酒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碘是一种固体,碘化钾有助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市售碘酒的浓度为2%。
碘酒有强大的杀灭病原体作用,它可以使病原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碘酒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侵入毛囊,在毛囊口形成小脓疱,中央有毛发穿过,俗称毛囊炎。好发于头皮、面部、臀部、四肢。可用2%碘酒点涂患处,每日4~5次。每次点涂时,让蘸有碘酒的棉签在患处停留1~2分钟,以利药物的渗透和吸收。碘酒治疗毛囊炎,往往2~3天就能奏效。如果在毛囊炎还未形成脓疱前使用,效果更佳。需要提醒人们的是,碘酒有一定刺激性,可刺激皮肤色素细胞分泌色素,用后皮肤上会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斑。面部痤疮患者(俗称青春痘)常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毛囊和皮 脂腺炎,出现毛囊炎或疖肿。此时,可用1%碘酒点涂(1%碘酒配制法:在2%碘酒中加入90%或75%酒精,以11的浓度稀释就成。如10毫升2%碘酒中,加入10毫升酒精搅拌均匀就成)。由于面部表皮角质层比较薄,药物容易渗透和吸收,所以1%碘酒不影响抗菌效果,而且不容易引起色素沉着。
细菌性甲沟炎甲沟炎是指甲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多因撕去指甲根部皮肤的倒刺(逆剥),或刺伤指甲周围软组织而引起。初起时,指甲周围红、肿、热、痛,以后可形成脓肿。在未形成脓肿以前,可用2%碘酒治愈。均匀涂于患处,每日4次,同时每天临睡前用2%碘酒湿敷一小时。湿敷方法为:取纱布浸碘酒液体,以不滴水为度,紧贴患处皮肤,湿敷一小时。
口腔黏膜感染在2%碘酒中加入甘油,以1:1的浓度稀释,就制成了1%碘甘油,可用来治疗牙龈炎、牙周炎、感染性唇炎等。还可以用来治疗皮肤柔嫩部位的细菌感染,如腋下、脐周、腹股沟、外阴部的毛囊炎、汗腺炎、早期疖肿等。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甲癣(俗称灰指甲)的表现是:手指、足趾甲板上有黄斑、黑斑,甲板增厚,表面粗糙,质地松脆。可用2%碘酒点涂甲板(5%碘酒更好),点涂范围以稍超出病变范围为好,每日两次,手指甲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足趾甲以6个月为一个疗程。甲癣患者,如果甲周围软组织发生暗红色肿大,但不化脓,要考虑真菌性甲沟炎,此时甲周也可涂2%碘酒。皮肤癣病中有一种称为水疱型手足癣,即在手指足趾腹侧、手掌和足底部出现米粒大正常皮色小水疱,成群分布。另有一种称浸渍型手足癣,即手指缝或足趾缝间皮肤发白、脱皮屑,都可用2%碘酒治疗。至于糜烂型、角化型手足癣就不适合使用碘酒治疗了。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头皮皮肤,表现为头皮出现成片红斑,边界清楚,有油脂状鳞屑。在头皮损害内可查见大量腐生菌和真菌。也可用1%碘酒涂擦头皮皮损处,每日一次,可消除病原菌,减少头皮屑。
染发后可以用啤酒洗头吗
网络上传闻啤酒洗头,能去头屑,让头发更顺滑,理由是啤酒中含有各种营养元素,例如钙、磷、维生素B族等,所以用啤酒洗头能起到护理头发的作用,能提高头皮的抗氧化能力。既然啤酒洗头有这般好处,加上染发后头皮的会有一定的伤害,那么用啤酒洗头来修护头皮,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你可能纠结如果用啤酒洗头后,发色褪色了可怎么办呢?网络上流传啤酒洗头能染色,主要是低浓度的酒精褪色里强,用啤酒洗头发后黑发会变成黄头发,所以如果你染发的颜色是黄色或者是黄色系的,那么可以用啤酒洗头,否则用染发后用啤酒洗头有可能会令你的发色发生改变。
最后,其实染发后用一些具有舒缓型、滋养效果的洗发水不错,不一定要用啤酒洗头哦。而如果你想尝试用染发后用啤酒洗头的话,可以倒出啤酒放置半个小时,等酒精挥发,这样能减少酒精对头皮的伤害。
脚癣可以用碘酒治疗吗
碘酒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毒制剂,可以用于皮肤任何部位的消毒处理,包括外伤后的消毒。脚癣的发生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皮肤的清洁卫生没有做到位形成的,那么每天对脚步皮肤用碘酒进行消毒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建议患者在每天晚上洗脚以后,用一根棉花签或者棉花球蘸取适量碘酒对脚癣患处进行擦拭,但是如果光靠擦碘酒来治疗脚癣,可能效果比较差,毕竟碘酒只是一种消毒用品,并非是治疗的药物,脚癣的治疗,还是需要靠抗真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的。不能迷信碘酒能治疗脚癣而延误了病情。抗真菌的药物目前在市面上有很多种,比如联苯苄唑软膏、达克宁软膏都是可以治疗脚癣的。
综上所述,脚癣是因为局部足部的皮肤没有做好清洁卫生所致,是可以用碘酒来进行消毒处理的。建议购买市售消毒用品的碘酒,每天晚上洗脚以后,用碘酒进行擦拭,并且视情况要使用抗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并非只能靠碘酒来治疗脚癣,否则会延误病情。
碘酒和碘甘油的区别
碘甘油为口腔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用于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及冠周炎。
碘酒也叫碘酊,碘和碘化钾的酒精溶液。能渗入皮肤杀死细菌(2%——3%碘酒用作皮肤消毒。1%碘酒用作口腔黏膜消毒)。但不能与红药水同用,同用会产生有毒的碘化汞。
皮肤破损 用碘酒小心碘中毒
有的“消毒药水”根本没有消毒作用,有的作用不大但弊端不小。因此,使用时有讲究,应该有所选择。
大多数人在皮肤出现伤口或破损后,常涂用“消毒药水”,如紫药水、双氧水、硼酸水、肥皂水、食盐水等,以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消毒药水”有的根本没有消毒作用,有的作用不大但弊端不小。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几种消毒药水的作用和功效,供大家参考
日常使用5种各有千秋
1.紫药水 即2%的甲紫溶液,甲紫又称龙胆紫。此溶液有加快伤口结痂和愈合的作用,常用于浅表皮肤、黏膜感染。
注意事项:①该溶液不宜用在黏膜或开放创面,尤其是大创面,因刺激较大,可诱发皮肤癌;②不宜用于面部皮肤,涂抹后影响美观,应尽量少用。
2.双氧水 即过氧化氢,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注意事项:①使用浓度为3%,浓度大,易灼伤患处皮肤;②用于已有一定感染的浅表局部伤口处时,其血液、脓液等易降低其杀菌力;③性质不稳定,存放时间不长,易失效。
3.硼酸水 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敛和抑菌作用,常用作皮肤、黏膜和伤口冲洗清洁,口腔炎含漱,急性湿疹、急性渗出性皮炎和烫伤湿敷。
注意事项:①不要大量和长期外用,勿用于婴幼儿或眼睛等部位;②注意使用浓度,浓度过高有刺激作用。
4.肥皂水 肥皂水具有特异的消毒作用。
注意事项:①20%肥皂水可用作被狗咬后的伤口紧急消毒,有一定中和、冲洗和灭活狂犬病病毒的作用;②蚊虫叮咬后,如果用肥皂水清洗可起止痒和减轻局部症状的作用。
5.食盐水 只有清洁伤口的作用,本身并无消毒作用。
注意事项:冲洗后,应涂一些常用外用消毒药,如2%碘酒或75%酒精等,以有效去除细菌,预防伤口感染。
冲洗皮肤伤口的简易办法:可在100毫升凉开水中加入1克食用盐,配成1%浓度盐水。若能用0.9%的生理盐水冲洗,那是最理想的。因为1%浓度左右的盐水和人体血液中氯化钠浓度一样,对伤口没有刺激,不会导致人体细胞吸水爆裂或失水皱缩。
含碘类制剂
目前,推荐使用的是消毒能力强的含碘类制剂,如碘酒、碘甘油、碘伏等。碘制剂毒性极小,皮肤和黏膜都可涂用,除可预防各种化脓感染外,还可预防严重的特异性感染,如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等。
1.碘酒 碘酒(碘酊)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而制成的2%溶液。碘酒主要用于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碘酒常用于手术前、注射前的皮肤消毒及伤口的消毒,尤其是被污染的伤口。
注意事项:①尽量不要过大面积使用碘酒,以防大量吸收而出现碘中毒;②一般不用于溃烂的皮肤;③含碘制剂禁用于碘过敏者。
2.碘甘油 碘甘油由碘、碘化钾、甘油等配制而成,碘甘油主要用于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及冠周炎。
注意事项:含碘制剂禁用于碘过敏者。
3.碘伏 碘伏则为碘与聚醇醚复合而成,主要用于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
注意事项:含碘制剂禁用于碘过敏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涂抹含碘类制剂处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使用该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应咨询医师。另外,含碘类制剂,不宜与红药水(大部分地区已淘汰不用)同时涂用,以免产生碘化汞而腐蚀皮肤。碘酒局部刺激性大,儿童怕痛,可用碘甘油或碘伏。
手上碘酒怎么洗
对于手上的碘酒,可以使用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来进行擦拭,再用生理盐水擦一擦。一般的话就可以使碘酒黄色消除。如果碘酒过多,颜色过深,可以口服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局部外用3%双氧水治疗一下。这只是暂时性的色素沉着,恢复一段时间就好了。
啤酒洗头可以去头屑
可以去屑。不过要方法得当。
很多人都知道啤酒洗头可以去掉头皮屑,可是对于啤酒洗头的方法可能就不是很了解了!啤酒洗头的方法去头皮屑和其他的一些药物去屑不同,其原理较为复杂,但是具体的功效却的有目共睹的。所以,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下啤酒洗头去头皮屑的方法,我们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啤酒洗头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啤酒一般的作为一种酒精性饮料饮用的,至于使用啤酒来去除头皮屑是在的啤酒的一种妙用!啤酒本身不具备药物的功效的,但是在对头皮屑的去除上着任何的洗发水和药物都不能比拟的效果。那么为什么啤酒洗头的方法能够去掉头皮屑呢?
啤酒洗头的方法,可治疗头皮瘙痒、头屑过多,还可润泽头发。另外,啤酒涂搓头发,不仅可以保护头发,而且还能促进头发的生长。啤酒洗头有什么好处,因为啤酒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对我们的头发和头部甚至是我们的面部都会有在营养方面的补充。那么啤酒洗头的方法具体是怎样的呢?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啤酒洗头的方法的方法是:先用啤酒将头发弄湿,保持15~30分钟,并不断揉搓头皮,然后用温水冲洗,最后用普通洗发液洗净。每日1至2次,连用四五次即可除去头屑,止痒。用啤酒洗头后会感到舒适,头发的光泽度、柔软性、梳理性也很不错。
第二种啤酒洗头的方法是:在使用时,先将头发洗净、擦干,再将整瓶啤酒的1/8均匀地抹在头发上,做一些手部按摩使啤酒渗透头发根部。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头发,再用木梳或牛角梳梳顺头发。啤酒中有效的营养成分对防止头发干枯脱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使头发光亮。
但是啤酒洗头虽好,但是使用切不可太多频繁,因为啤酒中的酒精积累过多,会破坏头发发质。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一个合理的度,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啤酒洗头的正确方法就是如此,如果你也有头皮屑的烦恼不妨按照我们说的办法尝试一下啤酒洗头的方法去除头皮屑哦!
灰指甲用碘酒还是碘伏
灰指甲主要是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般来说要用抗真菌的药物才行,可以先用碘酒进行消毒之后,直到灰指甲消失后,正常的指甲才会长出来,具体的治疗方法,我们建议到正规的医院检查。
1. 区别:碘伏为碘与聚醇醚复合而成的广谱 消毒 剂、能杀死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原虫。用于皮肤消毒、粘膜冲洗、手术前皮肤消毒,也可用于皮肤、粘膜细菌感染以及器械、环境消霉。 碘酊又称碘酒为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的消毒防腐剂。主要成分碘化钾和乙醇。其作用机制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对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总的来说,碘伏比碘酊的消毒作用更强大,且碘酊消毒后再用70%酒精脱碘,碘伏无需脱碘。但是碘伏不可用于皮肤破损的消毒,碘酊可以用于皮肤破损的消毒。
2.碘酒:碘酒擦拭或者用大蒜泡治等方法,这些都是可以起到些许的缓解性作用,但是不能彻底治愈灰指甲,因为偏方毕竟是偏方,而且很少有人耐心的坚持下来,因为灰指甲主要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休眠期的真菌寄生在甲床上,是很难被彻底杀死的,所以包括市面上一些药物也是反反复复的治疗又复发,如果彻底治愈是需要从灰指甲的根源上去切断病原,阻止真菌侵入,这样才有可能彻底治愈。
3.使用方法:灰指甲又叫做甲癣,是真菌感染,会传染.将病指甲浸入温水5分钟,把指甲泡软,用剪刀剪去或刮去可以除去的病指甲,将病指甲插入10%冰醋酸浸液15分钟。每日3次,一周即可见效。也可以用 10%碘酒或30%冰醋酸溶液病点涂指甲上。
浸入10%冰醋酸溶液,或10%碘酒或30%冰醋酸溶液点涂病甲感到有点疼痛,应坚持下去。如果脚趾甲患有灰指甲,用此法同样有效。
4.意见建议:一般是真菌感染引起.灰指甲建议你用碘酊,一定要用浓度比较高那种,而且只搽有病的地方,其他地方尽可能避免.一定要记住不是碘伏..
另外建议试试将紫皮大蒜捣烂如泥,再加少许白矾涂在灰指甲上.不要抹的太厚.然后用塑料布将指甲封好.塑料布透光封闭效果好只需七八天,觉得有涨的感觉就好了.注意皮肤上不要弄上了啊。
碘酒是什么
说起碘酒大家也许会觉得没什么印象,的确,因为我们平时生活中一般常见的清理伤口的属于红药水,用碘酒的情况要相对少一点。所谓碘酒其实就是碘和碘化钾混合的酒精溶液,那么,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下碘酒。
碘酊也叫碘酒,能渗入皮肤杀死细菌(2%——3%碘酊用作皮肤消毒。1%碘酊用作口腔黏膜消毒)。但不能与红药水同用,同用会产生有毒的碘化汞。碘酊外用。用棉签蘸取少量碘酊,由中心向外涂搽局部,消毒后再用70%酒精脱碘。
碘酒一般用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皮肤科以及伤口消毒,一般使用碘酒可能引起的反应有过敏反应和皮炎。
使用碘酒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 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
2. 本品仅供外用,切忌口服。如误服中毒,应立即用淀粉糊或米汤灌胃,并送医院救治。
3. 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4. 如果连续使用3日无效,应咨询医师。
5.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在医学上严格地来说,碘酒其实属于消毒作用的防腐剂,一般情况下能够杀死细菌和病毒。大家现在应该对碘酒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在了解的同时,大家别忘了给自己或者家人备点碘酒,因为生活难免会有不小心弄到伤口的时候,而碘酒的杀菌消毒作用要比红药水好得多。
外伤应该使用什么药物
1、酒精不能涂黏膜
一般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浓度过高或过低的酒精都不适用于皮肤消毒。酒精的刺激性强,不能用于大面积的伤口,也不能用于黏膜部位。对于较深的伤口来说,用酒精也不合适,因为难以到达伤口深处,存在破伤风感染的风险。如果伤口污染不严重,可以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酒精以伤口为中心向皮肤四周擦洗;如果伤口污染严重,可以先用双氧水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2、碘酒消毒有些疼
碘酒也叫碘酊,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碘酒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常用于擦伤、挫伤、割伤等一般外伤的消毒。但要注意,碘酒的刺激性较大,可能引发伤口产生强烈的烧灼疼痛感。此外,碘酒也不能与红药水同时使用,两者会发生反应生成碘化汞,容易汞中毒。
3、碘伏可以涂黏膜
医用碘伏通常浓度较低(1%或以下),呈浅棕色,也是一种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伏的功效与碘酒类似,可用于一般外伤的消毒。与碘酒、酒精相比,碘伏的刺激性小,可直接用于皮肤、口腔黏膜处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