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调月经的中药有哪些

调月经的中药有哪些

采用活血化瘀或温经散寒等原则。一般可用膈下逐瘀汤,本方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香附、甘草组成;如果腹痛发凉明显而无舌红便干现象,可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本方由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组成。病情不很重者,亦可服中成药,如痛经丸、得生丹之类药物。患者服药的时间最好从月经来潮前的3~7天开始,每日一剂,煎2次,分2次服,直服至经行腹痛缓解,虚证患者经净后还可服数剂。

脐上敷药。乳香、没药各50克,樟脑3克,分别研成细末。另取当归、山茱萸、肉桂各50克,加水煎2次,将药液浓缩成稠状,混入已溶于酒精(95%)适量的乳香、没药中,烘干后加樟脑末备用。用时,取药粉3克,以黄酒数滴搅成糊状,于月经前三日填敷肚脐,外加伤湿止痛膏封贴,每日2次,连用2~5日可愈。

月经不调对女性危害甚大,所以女性应该及时的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理。日常生活中,女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多喝水、多运动,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发现自己月经不调要重视,严重的情况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就医,对症进行治疗。

如何在家自制调经酒

经期提前、经期延迟、月经规律、.经期延长、月经失调、月经中期出血都会是女性最困扰的常见问题,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即方便,又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呢?当然有喽,小编向你推荐调经酒,下面介绍介绍一下调经酒泡制方法。

[配方]

当归、吴茱萸、川芎各24克,炒白芍、白衣苓、陈皮、延胡索、丹皮各18克,香附(醋炒)、熟地黄各36克,小茴香、砂仁各12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

将前12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蒸煮2小时,静置24小时后.过滤去渣,即成。

月经不调中药治疗

肝郁化热型:症见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红或紫,或夹有瘀块,伴乳房、胸胁、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舌苔薄黄。治疗用加味逍遥丸。

气虚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伴神疲乏力,心慌气短,食少,大便稀软,舌淡,苔薄。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中药调节月经量少

1、坤宝丸:

具有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于女性绝经前后,肝肾阴虚引起的月经紊乱,潮热多汗,容易健忘,咽干口渴、心烦易怒。

2、益母草颗粒:

棕黄色至棕褐色,甜中带血微苦,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治疗于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出现经水量少

3、逍遥颗粒:

可以治疗肝郁化火,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颊赤口干,食欲不振,对于女性月经先期、经行不畅,出现少腹胀痛,就有很好效果。

中药调节月经量少

1、血虚:

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萎黄、下腹空坠。舌质淡,脉细。用八珍汤加味。

2、血瘀:

临床表现经少色紫,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紫暗,脉涩。治疗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3、肾虚:

临床表现经少色淡,腰酸膝软,足跟痛,头晕耳鸣,尿频。舌淡,脉沉细无力。可以选择归肾丸加减。

4、痰湿:

临床表现月经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多黏腻。舌胖,苔白腻,脉滑。治疗可以用苍附导痰丸。

月经量少的危害有哪些

1、可引起色斑、暗疮,影响美容:这些色斑、暗疮,不是化妆品能解决的,因其是机体病变的反映,尤其是月经量少颜色黑及一些癌症、肝硬化等病症的外在表现。如果不及早诊治,不但影响美容,而且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2、月经量少是妇科炎症的危机:月经量少颜色黑给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月经性关节炎,胧性皮疹,月经性牙痛,月经性哮喘,子宫内膜移位,宫颈炎等。

3、月经量少可引发头疼:头痛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就其发病的机率来说,女性要大于男性,这与女性独有的生理特点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与月经有关的头痛,约占女性头痛的20%。

月经量也会影响你的生育

现在成熟女性在月经方面最常见的问题有痛经、经量过多或过少。对于少女来说,痛经是正常的,但有些女性结婚后还有很严重的痛经,就可能患有妇女中比较多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每次月经来时特别痛,出现这种情况不可硬撑着熬过去,因为痛经并非暗地里咬牙忍受几天那么简单。

女性一旦出现月经不调,便预示着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也发生了故障。长期如此,轻者会加速容颜衰老,严重者将导致妇科重症。可以说月经不调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个台阶。近年来,发生在三十五岁左右年龄段的女性患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她们在此之前都曾长期出现过各种月经病症状———经期综合症。

月经是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反应,怎样才能知道月经量多了还是少了呢?上海仁爱医院妇科主任顾红医师介绍说,一般每次月经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过多。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意卫生巾的使用量,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相反,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应及早去看医生。

而月经周期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人少至20天,还有人多达36天,这期间都算正常。据有关调查统计,被调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来一次月经者大概只占10%。只要每次月经的间隔周期都是一样的就正常。不规则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

调月经吃中药的禁忌有哪些

对于那些因为血热导致经期提前的人,一定要注意不要食用辛辣,葱,蒜,姜等刺激性动火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抵消掉中药的作用,甚至还会造成更多的消极影响,反而不如不吃中药。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就完全不能发挥中药的功效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对于那些虚寒导致经期异常的人,通常会出现身体发寒的情况的,所以要忌吃生冷瓜果,酸寒苦辣食物。所以在食用调经的药物的时候,不要去吃这些食物,再少也不要碰,一定要在吃药的期间做到,才能真正起到调理的作用。

忌生冷。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忌辛辣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如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或痈疡疮毒等热性病治疗期间,须忌食辛辣。如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之品,如若食之,则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伤阴动血(出血)。

以上文章中所讲述的就是调月经吃中药的禁忌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女性在月经不调的时候要注意休息,平时不要太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在饮食上不要饮用过多的碳酸饮料和刺激性食物,尽量避免寒性的食物,寒性食物对身体非常不好,还可能会使病情加重,要注意腹部保暖。

盆腔粘连是什么症状


盆腔粘连的症状多不明显,一般可有低热,易感疲劳,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月经不调,月经增多等。这些症状多不典型,盆腔粘连还是应去做正规的检查以确诊。
指导意见:
盆腔粘连患者可以用中药妇炎丸,中药妇炎丸由数十味中药组成,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杀菌消炎,调节月经的功效。并且中药不会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

月经不调量少中药方调理

中医认为,正常月经应颜色深红、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无特殊气味。在月经初始,可能量偏少颜色偏淡,到中期颜色加深,呈暗红色,至经期即将结束,颜色可再次变淡。

但如果中期颜色仍然过淡,质地稀薄,应考虑虚证的可能,常见的用方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 如果月经颜色偏暗甚至发黑、且有血块,多与血瘀有关,可以试试局部热敷,或用红花、艾叶泡脚。月经颜色一直鲜红也应当引起注意,这说明体内可能有热,应少 吃鸡、羊等肉类,适当多吃百合、蜂蜜等清热润燥之品。临床上,月经颜色要与经期、经量等综合考量,再根据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中药调理月经不调或血块

1、与血瘀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月经是鲜红色的,没有紫暗色血块。月经有血块的女性,中医认为多与血淤有关,常常有气滞血淤的表现,如颜面皮肤粗糙、无光泽、起座疮。这种情况,一般可用中药进行调治,根据症状和体征,采用活血化淤、理气通络等方法。

2、可能是肝气郁结

月经有血块可能由于体内的肝气郁结而导致的。血块越多代表经络堵得越厉害,可通过按摩来解决。

3、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有关

如果经期的出血量较多,可能会集成一个血块;经期的出血速度过快,也会出现血块。

4、月经不调

经血中带有血块是月经不调的一种表现,由月经不调引起的经血中有血块的现象,需要尽快调理身体,让月经规律起来。

相关推荐

月经吃什么中药

中医治疗月经也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一般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治疗月经。治疗月经中药根据症状不同: 1、经期延长 气虚型:症见月经淋漓不净,色淡质稀,伴神疲乏力,心慌失眠,食少,大便稀,舌淡。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血热型:症见月经持续不净,量少色红,伴手足心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黄丸。 2、月经过多 气虚型:症见月经量多,色淡,清稀如水,伴面色萎黄,心慌气短懒言,四肢无力,舌淡。治疗可选用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 血热型:症见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或

月经吃什么中药

脾肾气虚型。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齿印,苔白,脉细无力,尺脉弱。治法:健脾补肾,益气经。方药: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方解:本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止血经,首乌、当归养

中药月经方法

材料: 北耆一两、龙眼肉一两、大枣10颗、乌骨鸡半只。味盐、姜、葱少许。 做法: 1、将乌骨鸡除去毛和内脏,洗净后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2、将北耆,龙眼肉,大枣放入汤锅中。 3、先开大火将水烧开,再转小火慢慢炖1个小时,等鸡肉熟烂后,加入味料即可。 此道药膳,汤香醇好喝,鸡肉鲜美,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功效,适合气虚型月经过多的女性服用。生理期和生理期后均可食用,每日1次,连服数日;长期食用,可以改善女性月经量多、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四肢乏力、心悸等症状。

月经总是推迟的中医疗法哪些

女性月经多因内伤七情、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劳倦过度、精神紧张,使脏气受损,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失而为病。以致月经出现提前推后,经前乳胀、腰酸腹痛、心烦易怒;经期腹痛、色量异常、黑如豆汁、淡如黄土、淋漓不断;经后如大病初愈、头晕头痛、困倦乏力如此等等。 辩证三期气血 辨治月经病 揉公孙穴+中药足浴 效摆脱女性痛经中医告诉你月经如何是好 如何衡量月经是否正常?博粹堂老中医说,可以从月经周期的长短、经量的多少、色泽的深浅、经血的厚薄四个方面判断。如果发现月经这些方面的变化,即属月经

高考如何推迟月经 中药延经

中药续断,蒲黄,瓜蒌仁,枳壳,紫檀,滑石等各份,研成细末之后,每日两次,每次9可,在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直到高考考试结束。

月经周期短中成药

1、乌鸡白凤丸三盒装,这种药品用纯乌鸡为主要原料,养血生津,宁神益智,经止带的功效。熟地、当归、白芍养血活血,川芎、丹参活血行血,充分发挥活血养血的功效。人参、黄芪、山药、芡实健脾益气,化湿止带;鹿角补肝肾,益精血,益肾助阳;牡蛎、生地、天冬、银柴胡、青蒿滋阴清热;香附疏理肝气,经止痛,这些均为佐药。全方气血双补,阴阳并,为补血养血,经止带名方。主要用于气血两亏引起的月经,行经腹痛,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药物孕妇禁用。 2、妇科经片,妇科经片养血柔肝,理气

中药如何月经量少

第一个方法是:取背部穴位注射当归、黄芪液,当归、黄芪液能补气补血,还可以刺激穴位,整体理身体。一般在月经结束一周后进行,隔天注射一次,直到下一次月经来潮。建议连续理三个月。 第二个方法是:服用归脾丸。气血不足与脾虚极大关系,建议在经期后一个星期按说明书服用归脾丸一周,之后停服。连续服用三个月。

月经怎么办 月经怎么办之中药

用于血虚血瘀所致的月经,痛经,产后腹痛。当归对子宫的作用取决于子宫的机能状态而呈双向节作用。还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肾性贫血。 用于肾亏月经稀少,慢性肾病蛋白尿。 用于血虚经少,冲任不固的崩漏及妊娠下血。含多种氨基酸,治疗贫血优于铁剂,改善体内钙平衡,可用于尿毒症肾性贫血。 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月经过多。 用于肝肾亏虚所致的血虚失眠,经痛,心慌等更年期症状。

月经中药禁忌哪些呢

1.对于那些因为血热导致经期提前的人,一定要注意不要食用辛辣,葱,蒜,姜等刺激性动火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抵消掉中药的作用,甚至还会造成更多的消极影响,反而不如不吃中药。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就完全不能发挥中药的功效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2.对于那些虚寒导致经期异常的人,通常会出现身体发寒的情况的,所以要忌吃生冷瓜果,酸寒苦辣食物。所以在食用经的药物的时候,不要去吃这些食物,再少也不要碰,一定要在吃药的期间做到,才能真正起到理的作用。 3.海鲜,对于任何中药来说,都是一种禁忌,所以中药也是不能食用海鲜的

治疗月经中药配方

月经中药配方 当归川芎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滋补肝肾。主治月经。 偏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经闭不用),续断9克,制香附9克,炒乌药6克,炙甘草3克,丹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兼白带者,加黄柏6克(盐水炒),苍术6克,炒山药9克,芡实米9克,炒扁豆9克,去熟地;先期色紫患者,加丹皮6克,生地6克,炒桅子6克;后期原方倍当归。 地骨皮女贞子 功能主治:养阴凉血止血。主治月经(中期出血)。 偏方组成:生地炭24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