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饭,多吃菜对健康极其不利
少吃饭,多吃菜对健康极其不利
营养都在菜里?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在餐桌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少吃饭,多吃菜,饭没有营养,营养都在菜里。”
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从科学的营养角度来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身体的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米饭、面食是中国人的主食,之所以把它们称为主食,而把各种各样的菜肴称为副食,这是与中国自古至今的饮食习惯分不开的。
我们华夏民族从古至今一直是把米饭以及面食作为必要的食物,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和营养吸收规律,不是一两代人就能轻易改变的,它是经历了上万年的生命演变的过程而形成的。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的“基础原料”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的“基础原料”,人在一天之中所获得的总热能的50%~60%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而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正是碳水化合物,它可以直接转化为热量。另外,米饭同大鱼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
为什么我们一辈子吃米饭都吃不厌,而大鱼大肉连续吃上几天就要倒胃口呢?这是因为大鱼大肉味重、色重,并且重油,吃多了,会对肠胃产生极大的刺激。而米饭和面食的味道则很清淡,即使每天食用也不会令人反感。
减肥多吃菜少吃饭的效果
少吃饭多吃菜能减肥吗
不一定,要看你吃的是什么菜。
“少吃饭多吃菜”实质是一种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如果你多吃的菜属于高脂高蛋白的话,那就是著名的阿特金斯减肥法的改良版;如果你“多吃的菜”营养均衡、多蔬菜少肉、低脂又少盐而且总热量和以前持平甚至更低,那么你真的可能会变瘦。
可是,除了米饭,土豆、红薯等也含有较高的淀粉,其热量可也不低,以及如果食用高油烹饪的菜肴,那么更是很难达到减肥目的。所以,少吃饭多吃菜能否减肥取决于摄入菜肴的种类和数量。
减肥缺少主食摄入的危害
少吃饭多吃菜,意味着主食摄入不足。主食摄入不足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它一样都不会少,比如容易疲倦、脾胃虚弱、皮肤发黄、掉头发、口气难闻、记忆力衰退、抑郁等等。如果摄入的菜里油脂和蛋白含量高,还会增加肾脏和肝脏负担,如果总热量过高,还是一样会发胖,因为多余的油脂和蛋白质一样可以变成脂肪囤积起来。即使你通过此法瘦了一点点,也可能遭遇以下一些困扰:
1、有损身体健康少吃饭多吃菜不利身体健康。饭主要给人提供基础原料—碳水化合物,人一天所需的50%-60%的热能都来自于碳水化合物,当主食摄入不足时,身体容易感到疲倦、脾胃虚弱,而且这时再摄入高油的菜,容易使人患高血压、心血管病和肥胖病。
2、容易反弹少吃饭多吃菜减肥初期可能效果较明显,但长期主食摄入不足,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人体肝糖元和肌糖原储备不足会导致肌肉流失,从而使人变成易胖体质,即使减肥了也很容易反弹。
3、容易暴饮暴食5-羟色胺是一种控制食欲的激素,体内5-羟色胺含量低的时候,食欲很容易失控。主食摄入不足时,身体血糖呈低迷状态,会导致5-羟色胺的含量也低下,总是想吃东西,尤其想吃甜食,即使胃感觉饱饱的。这种感觉很熟悉对不对?节食的你一定经历过。
4、影响睡眠5-羟色胺不仅应I型掌控着食欲,还对睡眠有较大影响。碳水化合化合物能直接提高体内5-羟色胺的水平,失眠时吃一些好消化的碳水会有帮助,这也是小米粥助眠的原因之一。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感受:食用一顿富含碳水的饭后,容易犯困。因为摄入血糖负荷大,餐后胰岛素水平升高迅猛,高胰岛素水平与餐后困倦的关系已经得到研究证实。
5、容易情绪低落抑郁症患者体内的5-羟色胺水平很低,5-羟色胺被称为“快乐神经递质”,主食摄入不足势必5-羟色胺水平低下,会直接导致情绪低落。很多女生心情不好都会用甜食来安慰自己,虽然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甜食属于快速释放的碳水,会引起血糖的大幅度波动,只能短暂地改善情绪,继而又陷入又一个血糖低谷的恶性循环。比较推荐的做法是,吃一些慢消化的主食,例如淀粉豆类、粗粮全谷、薯类等,保持血糖的平稳释放。
6、缺乏吃饭的满足感再美味的菜肴,如果不搭配点主食,似乎还是少了点啥,终究不如一口菜一口菜有感觉,米饭的淡香衬托菜的浓香,如同生活,大多数时候是平淡的,朴实的,美味的菜肴如同点缀在生活中的小惊喜,为生活增添更多滋味。如果没一口都是浓香的美味佳肴,人的味觉容易钝化,感受幸福的阈值会不断提高,这样,生活中感觉美好的东西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
饭菜吃多少能减肥饭菜总摄入量需根据人的劳动强度、年龄、体重和健康状况决定。一般来说,每天摄入2000大卡的饭菜不会导致肥胖,如果要减肥,那么就要降低摄入热量,但最低不应低于1200大卡,这是一个成年人一天正常代谢所需的最低热量。
饭菜怎么搭配对减肥比较好
按热量比例分配:早餐400-500大卡;中餐400-500大卡;晚餐300-400大卡。
早餐建议吃脱脂奶250毫升、全麦面包2片、鸡蛋1个、香蕉1根;中午吃米饭100克,低脂低热量肉类150克,蔬菜200克;晚上吃米饭80克,蔬菜200克,水果100克。
秋季减肥食谱
一:早餐:红豆大米粥一碗,爽口小菜一碟(黄瓜、胡罗卜、芹菜加上煮五香花生米),桂圆或大枣1把。中餐:西红柿炒鸡蛋,木耳拌芹菜,清炒油麦菜,米饭半碗。晚餐:菠菜猪血豆腐汤,凉拌白菜心,炒土豆丝。
二:早餐:牛奶燕麦粥一碗,肉松1勺,桂圆5个。中餐:熏鱼1块,凉拌豆芽胡萝卜海带丝1盘,红豆沙小汤圆1碗,大枣5个。晚餐:咸蛋1个,凤爪1盘,辣椒炒苦瓜,紫米粥1碗
三:早餐:牛奶一杯、鸡蛋煎饼(不要中间的薄脆)1块。中餐:豆皮炒青椒,黄瓜拌鸡丝,香菇炒油菜。晚餐:蒜泥拌酱牛肉,凉拌绿菜花,青菜肉丝粉丝汤。
四:早餐:绿豆粥1碗,鸡蛋1只,豆浆一杯。中餐:黄豆炒青椒,香菇炒油菜,黄瓜拌鸡丝。晚餐:番茄卷心菜汤,青椒焖南瓜。
五:晨起饮水1杯,约300毫升。早餐:豆浆400毫升,鸡蛋1个,主食100克。早午间:水果1个。午餐:米饭100克,畜禽肝100克,海带100克,蔬菜两种各100克。午晚间:水果1个。晚餐:米饭100克,去皮海产品100克,豆制品100克,蔬菜100克。睡前:脱脂鲜奶250毫升。
怀孕妈咪应避开的饮食陷阱
陷阱:多菜少饭
很多人认为,饭中主要营养是碳水化合物,而菜里有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因此,“多吃菜,少吃饭”成了恪守的饮食原则。
从科学营养的角度来看,多吃菜少吃饭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长期这样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因为蔬菜会“吃”油,如果菜吃得过多,无形中加大油脂摄取量,不仅给肠胃造成极大负担,还容易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同时造成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而且,菜吃多了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只会吃得更多,结果反会使油摄入过多,从而使身体更加肥胖。
在生活中也不少人会认为应该多吃菜,少吃饭,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忘记,米饭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准妈妈们注意啦,为了自己的身体,要走出饮食陷阱哦!
慢性胃炎怎样养胃
吃粥,少吃米饭,多吃软的食物,少吃辣的有刺激性的食物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少吃饭多吃菜可以减肥吗 少吃饭多吃菜减肥的坏处
少吃饭多吃菜不利身体健康。饭主要给人提供基础原料—碳水化合物,人一天所需的50%-60%的热能都来自于碳水化合物,当主食摄入不足时,身体容易感到疲倦、脾胃虚弱,而且这时再摄入高油的菜,容易使人患高血压、心血管病和肥胖病。
少吃饭多吃菜减肥初期可能效果较明显,但长期主食摄入不足,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人体肝糖元和肌糖原储备不足会导致肌肉流失,从而使人变成易胖体质,即使减肥了也很容易反弹。
痛风患者注意事项
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平衡,选食含嘌呤少的食物,禁止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肝、腰、胰、沙丁鱼、凤尾鱼、鳃鱼、鲭鱼、肉汁、小虾、肉汤、扁豆、干豆类。
痛风患者可以适当的吃点薏仁粥,因为薏仁有利水去湿、促进尿酸排泄的功用。一天食用两碗,对于缓解痛风也是比较有效的。
痛风患者应该多吃蔬菜,少吃饭。多吃菜可以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纤维素。而少吃饭有利于控制热量摄入。
痛风的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少喝点汤。白开水有利于稀释尿酸,可以得到加速排泄。而汤中嘌呤含量较高,喝汤不利于稀释尿酸。
4大减肥误区留住脂肪
减肥误区一:水果多吃不会胖
一些人喜欢吃水果,以为水果含维生素C多,又好吃,一次可吃500克,甚至1000-1500克。还有一些女性在闲暇时,常顺口吃些点心、蛋糕,冲杯麦乳精或吃块巧克力等零食。以为吃些水果喝些饮料,可以使皮肤润泽。有的为减肥不吃正餐而以点心和水果充饥。结果不但不能减肥,相反成了增肥剂。
我们先看看它们所含的热量:一杯麦乳精或一块50克的奶油蛋糕含热量160千卡,一块巧克力(50克)约200千卡,100克苹果约65千卡,而50公斤体重的妇女每天所需的热量为1750千卡。除正餐以外,稍不克制这类零食热量,就会大大超过,从而使身体发胖,如果不食正餐以水果和点心充饥,不但增肥而且还会造成营养不平衡。例如一天不吃主餐,只吃1—1.5公斤香蕉等水果热能可达1000千卡热能摄入了,加起来一天摄入2000千卡以上的热能从而导致肥胖症。
减肥误区二:只吃菜不吃饭就能减肥减肥误区二:只吃菜不吃饭就能减肥
有一种理论认为,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多吃菜少吃饭。因为吃饭容易长胖、吃菜比吃饭有营养,因而有些欲减肥的人就尽量少吃饭多吃菜。近日,台湾医界人士对这一理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多吃菜少吃饭不科学,要减肥保持体型还是要吃碳水化合物食物。
近年来,台湾多数人已养成了多吃菜少吃饭的习惯,碳水化合物摄取量愈来愈低,油却愈吃愈多,医生说,人的饮食感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而不是油脂,也就是吃饭才会饱,高油脂的食物吃多了,不容易产生饱感,反而容易长胖,因为1克碳水化合物的热量是4大卡,油脂却是9大卡。
还有,人们喜欢吃的一些成品主食内含的油脂也很高,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如杂粮面包、全麦面包、坚果面包等,油脂含量往往超过35%,因为这些食品如果不添加油,口感会很粗糙生涩,而牛角型的法国面包香滑油酥,更是含有一半的油脂。
减肥误区三:蛋白质可以多吃减肥误区三:蛋白质可以多吃
有些人以为蛋白质是补肌肉的,多吃点鸡蛋、牛奶、瘦肉问题不大,如果您也这么想,那您就大错特错了。肌肉是根据您身体的需求而长的,也就是看您锻炼身体的强度而生长的,不会因多吃而长肌肉,多余的蛋白质人体会把它转换成热量。每天蛋白质摄取量因不低于70克,多一些无妨,多太多不宜,不要超过150克,分成二餐摄食,任二餐皆可。蛋黄每天可吃一个。肉皮含大量动物油,是高热量物质,不宜吃;蛋黄含大量胆固醇,不可多吃。蛋白质摄取量不宜多,应是每天的副食。
另一种相反的误区是认为减肥不能吃肉。肉食中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铁。蛋白质不足,身体肌肉流失,也是不利于减肥的。
减肥误区四:少吃就能减肥减肥误区四:少吃就能减肥
减肥需要控制一定的饮食量,但是如果单纯少吃,并且过度少吃,也是减不了肥的。
吃得过少口腹之欲得不到基本满足,难以长期坚持,一旦恢复日常饮食,必定反弹。;加上减肥食物体积太小。有时一块固体的减肥餐,两口就吃下了,胃得不到吃饱的信号,于是终日有饥饿感,最后实在忍不住大吃一顿,减肥失败;而正常的脂肪摄入量应占全部热量的20%-30%。如果食物脂肪含量过少,食物味道必然大异,而且更容易饥饿。
此外,饮食摄入过少,身体以为你进入了饥荒年代,会自动降低新陈代谢,消耗的热量也会随之减少。
少吃米饭多吃菜能减肥吗
少吃米饭多吃菜可能具有一定的效果。
因为米饭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导致发胖的重要原因,但如果仅仅是改变了吃米饭和菜的习惯,减肥的作用并不大。
少吃饭多吃菜其实不利健康
在餐桌上经常听到许多人这样说:少吃饭,多吃菜,饭没有营养,营养都在菜里。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从科学营养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
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们既经济又能直接转化为热量。我们华夏民族从古至今一直是把米饭以及面食作为必要的食物,一个民族的饮食生理习惯和营养吸收规律,是经历了上万年的生命演变的过程而形成的。谷类食物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在为人体提供能量外,还是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主食地位的改变,一个明显的危害就是易导致维生素B1的缺乏。
从人体的物质结构来说,碳水化合物正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主要“基础原料”。再从消化学的角度来说,在合理的饮食中,一天人所需要的总热能的50% 至60%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而且同菜中的大鱼大肉相比,主食要容易消化得多。为什么我们天天吃米面都吃不厌,然而大鱼大肉连续吃上三天就要倒胃口呢?这是因为大鱼大肉味重、色重,并且重油,吃多了就会给肠胃造成极大的负担,肠胃会产生极大的反感和刺激。
有些人认为,多吃蔬菜不是坏事,但是蔬菜是“吃”油的,许多蔬菜是用大量的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里。这样吃下去,就容易得高血压、心血管病和肥胖病。
营养学家也不赞成绝对的“多吃饭,少吃菜”的观点,而提倡主食与副食科学合理地搭配。
少吃饭多吃菜有没有科学道理
饭桌上总会听到人们说少吃饭,多吃菜,但是这么做有什么科学道理吗?到底是对还是错?
营养都在菜里?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在餐桌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少吃饭,多吃菜,饭没有营养,营养都在菜里。”
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从科学的营养角度来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身体的是极其不利的。
米饭、面食是中国人的主食,之所以把它们称为主食,而把各种各样的菜肴称为副食,这是与中国自古至今的饮食习惯分不开的。
我们华夏民族从古至今一直是把米饭以及面食作为必要的食物,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和营养吸收规律,不是一两代人就能轻易改变的,它是经历了上万年的生命演变的过程而形成的。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的“基础原料”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的“基础原料”,人在一天之中所获得的总热能的50%~60%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而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正是碳水化合物,它可以直接转化为热量。另外,米饭同大鱼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
为什么我们一辈子吃米饭都吃不厌,而大鱼大肉连续吃上几天就要倒胃口呢?这是因为大鱼大肉味重、色重,并且重油,吃多了,会对肠胃产生极大的刺激。而米饭和面食的味道则很清淡,即使每天食用也不会令人反感。
过量地摄取丰富的菜肴,会对肠胃造成极大的负担。有些人认为,多吃些蔬菜没关系。这诚然有道理。
但是,用过多的烹调油炒成的蔬菜,也不能过多食用,否则也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病和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