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黑头的4大误解
有关黑头的4大误解
1. 黑头是因为没有彻底清洁肌肤才出现的?
NO!
黑头是油脂硬化阻塞物,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皮肤中的油脂没有及时排出,时间久了油脂硬化阻塞毛孔而形成。鼻子是最爱出油的部位,不及时清理,油脂混合着堆积的大量死皮细胞沉淀,就形成了小黑点。所以,清除过剩油脂和控油是关键。
2.黑头是年轻人的烦恼?
NO!
黑头的出现是个人肤质与外界环境因素结合造成的,任何年龄的人不很好地护理肌肤,都有出现黑头的可能。
3. 挤压可以去除黑头?
NO!
适度的挤压可以算是去除黑头的方法之一,但是过分刺激反而使得肌肤的油脂分泌腺加速分泌更多油脂,就像我们挤压一个油棕果一样,力度越大出油越多。而且挤压会给细嫩柔弱的肌肤带来更严重的伤害--毛孔粗大和疤痕。
4. 黑头可以一次根除?
NO!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周期,黑头也不例外。根除黑头要有耐心,已老化的黑头被清除几天后,新的黑头又在生成,这种新陈代谢的周期需要配合特别注意的日常护理才会被慢慢根治掉。
关于鱼头汤有哪些误解
误解:鱼头汤蛋白质含量高
真相:鱼头汤里的蛋白质只占鱼肉的2%左右,却含鱼肉中40%的脂肪
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李群主任介绍,荤汤(鱼、肉汤)中除富含脂肪外,别的营养素都很缺乏,例如一碗鱼汤里溶解的蛋白质只占鱼肉的2%左右,却集中了鱼肉中脂肪的40%。从营养价值上来说,如果将鳙鱼(又称花鲢、胖头鱼,很多砂锅鱼头就是以这种鱼头为主料)去除水分后,鱼头中蛋白质含量为49.0%,远低于鱼肉中的87.5%;脂肪含量鱼头为14.9%,远高于鱼肉的3.1%。
我们知道,脂肪中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好处更多,动物性食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约是二八开(20%∶80%),植物性食品则刚好相反,但鱼肉不同,鱼肉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鱼头汤里的脂肪没有那么可怕,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营养需要平衡,任何东西都不是越多越好,鱼汤含有脂肪多,容易产生饱腹感,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
误解二:汤汁乳白是因为营养物质溶解进去了
真相:白色汤汁其实是乳化脂肪
鱼头汤汤汁乳白、味浓醇厚,好多人便以为,白色的汤就是蛋白质、钙等营养元素溶解在水里。
实际上,这种乳白色、浓稠的汤汁形成过程是脂肪乳化过程。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炖出乳白色汤必须选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新鲜动物性原料,并且在熬汤之前一定要油煎,然后大火熬煮,保持汤汁沸腾。在熬制过程中,烹调油中的脂肪、原料中所含脂肪、肌肉组织中的一些水溶性蛋白质和骨骼中的卵磷脂溶出,肉皮中的胶原蛋白部分水解成了明胶分子,在锅内汤汁不断沸腾的情况下,脂肪被粉碎成了细小的微粒,而卵磷脂、明胶分子和一些具有乳化性的蛋白质起到了乳化剂的作用,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这样就使得汤汁浓白,最终成了奶汤。所以“奶汤”就是“乳化脂肪”,没有脂肪的鱼汤一般是不会呈现乳白色的。
关于尿酸的七大误解
误解一
高尿酸等于痛风
痛风源自高尿酸,但并不是说有高尿酸就一定会有痛风,只有当血液中的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并引起滑膜炎症时才导致痛风的发生,事实上,只有约 10% 的高尿酸患者才会发生痛风。
反过来也一样,由于痛风的致病因素复杂,不少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可能还在正常范围之内,这时可不要迷信于检验结果而耽误了对痛风的及时治疗。
误解二
高尿酸只会引起痛风
尿酸是嘌呤在人体的代谢终产物,高尿酸对人体多个组织器官都具有危害作用。过高的尿酸沉积在骨骼、关节处,会引起痛风。沉积在肾脏会引起肾病、诱发肾脏功能衰竭。
高尿酸还会大大提高发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误解三
尿酸正常就万事大吉
按照国际标准,尿酸的正常范围是:男性 < 420 μmol / L、女性 < 360 μmol / L。但是,对于痛风患者,把尿酸控制在这样的「正常」范围是不够的,最新指南建议把痛风患者的血液尿酸应降至 360 μmol/L 以下,合并肾尿酸结石者降至 300 μmol/L 以下,从而减少痛风复发频率,使已形成的痛风石减小,并进一步避免晶体的沉积
误解四
尿酸高,不痛风就不治疗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但目前学术界已经基本统一意见:不管一个人有多「健康」,只要尿酸超过了一定数值,就应该进行降尿酸治疗。
如果这个人还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那么只要尿酸超出上述的正常范围,即使没有痛风发作,也需要启动治疗。
误解五
急性发作时不能降尿酸
长期以来的观点均认为,如果在痛风急性期使用降尿酸药物,可能导致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沉积在组织中加重炎症反应。因此,「痛风急性期不能用降尿酸药物」几乎已成为痛风治疗中的金科玉律。
但是,2012 年《美国痛风管理指南》首次提出,在有效的抗炎药物「保护」下,急性期降尿酸治疗并非禁忌。紧接着,2013 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专家共识》也认可了这一观点,认为不需要等到痛风急性症状缓解两周后,而是可以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疗。
对于这一「有悖常理」的前卫观念,临床医生普遍还是倾向采取保守态度。毕竟,老观点由来已久、深入人心;而新观点也还需要更多循证证据,它更大的临床意义在于,对在服用降尿酸药物过程中出现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可以据此无需停止降尿酸治疗。
误解六
光靠饮食就能降尿酸
人体血液中的尿酸,80% 来源于自身嘌呤代谢、只有 20% 来源于食物摄取。所以,靠单纯的饮食控制对降低血液尿酸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多数只能下降 10% ~ 20% 或 70~90 μmol / L)。因此必须依据病情合理选用药物。不少患者由于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服药,这属于典型的「因噎废食」。
只要科学、规范地用药,发生药物罕见并发症的风险并不比出门遭遇车祸的可能性更高,谁会因为害怕车祸就成天宅在家里呢?
误解七
降尿酸光靠药物就够了
应用降尿酸药物后,有些患者便自以为从此高枕无忧,可以在饮食上大快朵颐,「大不了再多吃片药呗」,这样的想法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对于痛风这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低嘌呤」饮食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不在源头上减少「嘌呤」摄入、单靠药物根本无法控制病情。而由于饮食无度导致尿酸明显升高,不得不增加药物剂量,这大大提高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去黑头6大误区
一、去黑头的误区
1、年轻人才会长黑头
黑头的出现是个人肤质与外界环境因素结合造成的,任何年龄的人不很好地护理肌肤,都有出现黑头的可能。
2、小苏打有效去黑头
网上盛传小苏打去黑头的一个说法是:黑头本身呈酸性,小苏打是碱性。酸碱中和之后,黑头溶解,一搓就出来了。但是酸和碱之间要有一定吸引力,才能发生中和反应。
小苏打和黑头之间的作用力极小,反应速度极慢。想要中和后去掉黑头,恐怕需要几天的时间。恐怕黑头没有去除,鼻子上的肌肤会被灼伤。
3、用盐搓可以去黑头
网络曾盛行一种用盐去黑头的方法,据说很有效。具体方法是:取一小勺盐在手上,用几滴清水调和,就变成浓浓的液体,然后把这个液体在鼻子上按摩一会,再洗掉就ok了。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其实水量极难控制。水加多了,盐都融掉了,没有效果;水少了,搓起来很痛,加上盐粒不细致,极易划伤肌肤。
4、黑头弄出来就不会再长了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周期,黑头也不例外。
已老化的黑头被清除几天后,新的黑头又在生成,这种新陈代谢的周期需要配合特别注意的日常护理才会被慢慢根治掉。
5、黑头导出液+暗疮针刮
黑头导出液会让黑头浮出来,再用暗疮针刮就能把黑头清除,这种方法也只能对付刚刚形成的黑头。如果是顽固的黑头,还得将表皮调开才能把黑头挤出来。
不要以为这暗疮针在脸上刮得越疼代表越干净,感觉疼痛并不是正常的现象,皮肤是在受罪呢。
6、鼻贴经常用效果好
刚开始用鼻贴的时候,看到撕下的鼻贴上面都是黑头,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
但一旦养成用鼻贴的习惯,黑头粉刺就会像噩梦那样一直缠着你,不仅成效差,而且会损伤皮肤表层,破坏肌肤保护层。
什么是更年期
很多步入更年期的女性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到达更年期的阶段,不少女性对更年期的各项改变有误解。小编今天破解女性对更年期的10大误解,让女性健康步入更年期。
误解一:体重会增加。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更年期的女性体重会增加。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在这个时期“发福”。拉塞尔解释说,女性绝经后体内的能量代谢率下降,消耗掉的能量的确比以往减少。但研究表明,从年轻时就坚持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规律锻炼,并在这个阶段有意控制饮食,不吃过多高能量的食物,更年期女性的体重完全可以保持如少女一般。
误解二:记忆力下降。46%的女性认为自己记忆力下降与更年期有关。其实,更年期容易出现一些情绪波动,但不是记忆力衰退。记忆力下降与年龄增长有关,衰老的过程中大脑会逐渐萎缩,男女都一样。
误解三:雌激素减少对身体不会有影响。55%的受访女性如此认为。多项研究证明,女性失去雌激素保护之后,会增加心脏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结肠癌等的风险。
误解四:更年期最抑郁。将近90%的人认为在女人的一生中,更年期是最容易发生抑郁的时期。但是,多项调查表明,如今30多岁的女性抑郁的比例远远高于更年期女性,这与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节奏加快直接相关。
误解五:每个女人都会出现明显的更年期症状。超过80%的女性如此认为。研究发现,在45—55岁的女性中,15—25%的女性无明显异常感觉,75—85%的女性可出现或轻或重或多或少的临床症状,只有15%的人因症状严重需要治疗。
误解六:50岁左右才到更年期。一半以上女性如此认为。拉塞尔解释说,女性更年期的平均年龄是45—55岁,但近年来有提前的趋势,1%的女性40岁甚至更早就进入更年期。
误解七:更年期持续不会超过5年。63%的人认为更年期最多会持续5年。但实际情况是,这个过程会持续6—14年。
误解八:性欲减退。92.6%的被访者如此认为。事实上,性行为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产物,人类的性行为完全可以不与性激素水平平行,因此,不少女性在50岁以后性欲反而增强。研究显示,50%的女性在更年期性欲并未明显改变。
误解九:绝经后不会怀孕。90%的女性如此认为。事实上,进入更年期的前几年,包括绝经后一年之内,还是有可能会怀孕,所以如果不想收到“意外的惊喜”,还是要做好避孕措施。
误解十:绝经的女性不易传播性病。73%的女性如此认为。其实,不论年龄多大,生育能力如何,任何人都可能传播性病。
有关黑头的4大误解
对于黑头,你是不是也存在以下误解。
1. 黑头是因为没有彻底清洁肌肤才出现的?
NO!
黑头是油脂硬化阻塞物,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皮肤中的油脂没有及时排出,时间久了油脂硬化阻塞毛孔而形成。鼻子是最爱出油的部位,不及时清理,油脂混合着堆积的大量死皮细胞沉淀,就形成了小黑点。所以,清除过剩油脂和控油是关键。
2.黑头是年轻人的烦恼?
NO!
黑头的出现是个人肤质与外界环境因素结合造成的,任何年龄的人不很好地护理肌肤,都有出现黑头的可能。
3. 挤压可以去除黑头?
NO!
适度的挤压可以算是去除黑头的方法之一,但是过分刺激反而使得肌肤的油脂分泌腺加速分泌更多油脂,就像我们挤压一个油棕果一样,力度越大出油越多。而且挤压会给细嫩柔弱的肌肤带来更严重的伤害--毛孔粗大和疤痕。
4. 黑头可以一次根除?
NO!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周期,黑头也不例外。根除黑头要有耐心,已老化的黑头被清除几天后,新的黑头又在生成,这种新陈代谢的周期需要配合特别注意的日常护理才会被慢慢根治掉。
关于葡萄酒有什么普遍存在的误解吗
管葡萄酒叫“红酒”就是最大误解。。。。
民间最新去黑头大绝招
1.买一支纯白色的牙膏(一定要白色)。
2.把牙膏涂在黑头(粉刺)上面,涂至见到全白色为止,不可以见到肉色。
3.一开始牙膏下面的肉会好凉爽。
4. 直到鼻子觉得不凉的时候用水冲洗鼻子上涂了牙膏的位置。
5.最后看看成果啦,黑头(粉刺)不见了,而且滑了许多!(它们随牙膏被冲走了) (不要天天做,因牙膏可能会伤害到皮肤,一星期一次可行)。
民间最新去黑头大绝招
1.买一支纯白色的牙膏(一定要白色)。
2.把牙膏涂在黑头(粉刺)上面,涂至见到全白色为止,不可以见到肉色。
3.一开始牙膏下面的肉会好凉爽。
4. 直到鼻子觉得不凉的时候用水冲洗鼻子上涂了牙膏的位置。
5.最后看看成果啦,黑头(粉刺)不见了,而且滑了许多!(它们随牙膏被冲走了) (不要天天做,因牙膏可能会伤害到皮肤,一星期一次可行)。
小贴士
1.最好用草本牙膏。
2.不要用刺激性比较强的牙膏。
3.不要涂得太靠近眼睛 , 因为牙膏会刺激眼睛。
4.如果感觉异样 , 应立即用水冲洗 , 如果特别严重最后去看医生。
有关黑头的4大误解
除黑头要有耐心,已老化的黑头被清除几天后,新的黑头又在生成,这种新陈代谢的周期需要配合特别注意的日常护理才会被慢慢根治掉。
对于黑头,你是不是也存在以下误解。
1. 黑头是因为没有彻底清洁肌肤才出现的?
NO!
黑头是油脂硬化阻塞物,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皮肤中的油脂没有及时排出,时间久了油脂硬化阻塞毛孔而形成。鼻子是最爱出油的部位,不及时清理,油脂混合着堆积的大量死皮细胞沉淀,就形成了小黑点。所以,清除过剩油脂和控油是关键。
2.黑头是年轻人的烦恼?
NO!
黑头的出现是个人肤质与外界环境因素结合造成的,任何年龄的人不很好地护理肌肤,都有出现黑头的可能。
3. 挤压可以去除黑头?
NO!
适度的挤压可以算是去除黑头的方法之一,但是过分刺激反而使得肌肤的油脂分泌腺加速分泌更多油脂,就像我们挤压一个油棕果一样,力度越大出油越多。而且挤压会给细嫩柔弱的肌肤带来更严重的伤害--毛孔粗大和疤痕。
4. 黑头可以一次根除?
NO!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周期,黑头也不例外。根除黑头要有耐心,已老化的黑头被清除几天后,新的黑头又在生成,这种新陈代谢的周期需要配合特别注意的日常护理才会被慢慢根治掉。
更年期10大误解
关于生理
误解一:体重会增加。
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更年期的女性体重会增加。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在这个时期“发福”。拉塞尔解释说,女性绝经后体内的能量代谢率下降,消耗掉的能量的确比以往减少。但研究表明,从年轻时就坚持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规律锻炼,并在这个阶段有意控制饮食,不吃过多高能量的食物,更年期女性的体重完全可以保持如少女一般。
误解二:记忆力下降。
46%的女性认为自己记忆力下降与更年期有关。其实,更年期容易出现一些情绪波动,但不是记忆力衰退。记忆力下降与年龄增长有关,衰老的过程中大脑会逐渐萎缩,男女都一样。
误解三:雌激素减少对身体不会有影响。
55%的受访女性如此认为。多项研究证明,女性失去雌激素保护之后,会增加心脏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结肠癌等的风险。
关于心理
误解四:更年期最抑郁。
将近90%的人认为在女人的一生中,更年期是最容易发生抑郁的时期。但是,多项调查表明,如今30多岁的女性抑郁的比例远远高于更年期女性,这与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节奏加快直接相关。
误解五:每个女人都会出现明显的更年期症状。
超过80%的女性如此认为。研究发现,在45—55岁的女性中,15—25%的女性无明显异常感觉,75—85%的女性可出现或轻或重或多或少的临床症状,只有15%的人因症状严重需要治疗。
关于时间
误解六:50岁左右才到更年期。
一半以上女性如此认为。拉塞尔解释说,女性更年期的平均年龄是45—55岁,但近年来有提前的趋势,1%的女性40岁甚至更早就进入更年期。
误解七:更年期持续不会超过5年。
63%的人认为更年期最多会持续5年。但实际情况是,这个过程会持续6—14年。
关于性
误解八:性欲减退。
92.6%的被访者如此认为。事实上,性行为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产物,人类的性行为完全可以不与性激素水平平行,因此,不少女性在50岁以后性欲反而增强。研究显示,50%的女性在更年期性欲并未明显改变。
误解九:绝经后不会怀孕。
90%的女性如此认为。事实上,进入更年期的前几年,包括绝经后一年之内,还是有可能会怀孕,所以如果不想收到“意外的惊喜”,还是要做好避孕措施。
误解十:绝经的女性不易传播性病。
73%的女性如此认为。其实,不论年龄多大,生育能力如何,任何人都可能传播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