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是什么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是什么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人接触了其分 泌物或排泄物而感染。

感染h7n9禽流感有什么症状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那么,人感染了该病毒会有什么症状呢?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

感染h7n9禽流感有什么症状?

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H7N9发烧多少度 H7N9禽流感发烧多少度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发病后通常会出现发烧,体温达到39度以上,并且是持续发烧,持续时间为1-7天。

h7n9初期症状有哪些

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3例均为散发病例,尚未发现3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以上就是H7N9型病毒流感的症状。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体育运动,保证营养的摄入,拥有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勤洗手勤洗澡,尽量减少和家畜类的接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不要不重视普通感冒,要保证室内环境空气的流通。

H7N9早期症状表现 头痛

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早期还可能出现头痛的症状,但是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头痛症状,会在发热后的3-4天内出现该症状,并且还会伴有咳嗽等症状。当多种疑似H7N9禽流感症状出现时,就要引起重视了。

H7N9症状表现 头痛

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发病时还可能出现头痛的症状,但是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头痛症状,会在发热后的3-4天内出现该症状,并且还会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当多种疑似H7N9禽流感症状出现时,就要引起重视了。

禽流感会传染吗

1、家禽感染H7N9禽流感会传染给人吗?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2、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无证据表明该病毒具有持续人间传播能力。

根据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的有关规定,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卫生部门对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实施了医学观察。根据对已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初步实验室检测结果,尚未发现已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感染发病。

对于家庭聚集性发病现象和部分无动物暴露史的病例,也需要进一步调查确证是否存在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因为聚集性发病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持续密切接触而在人际间传播,也有可能共同或分别来自的禽类等环境感染源。

H7N9会流鼻涕吗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可能会出现流鼻涕的症状。

如果在H7N9禽流感期间有流鼻涕症状,并且还伴有发烧、腹泻等其他感冒症状,建议戴上口罩,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禽流感的发现历史和流行病学

1878年从瘟鸡中分离得到的,1901年称这种“鸡瘟病原”为“过滤性因子”或鸡瘟病毒(Fowl plague virus,FPV)。后来,又发现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在禽中也可引起鸡瘟样疾病,即我国俗称的“鸡瘟”。为区分两者,前者称为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病毒,后者称为伪鸡瘟或亚洲鸡瘟病毒。1955年,根据病毒颗粒核蛋白抗原特性,认定FPV为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员。绝大多数在禽中并不引起鸡瘟,甚至呈静默感染或健康携带状态,如2013年在我国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基本不导致禽间致病。

H5N1亚型于1997年在香港首次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类。截止到2013年3月,全球共报告了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622例,其中死亡了371例。病例分布于15个国家,其中,我国发现了45例,死亡30例。大多数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为年轻人和儿童。2013年3月,我国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到2013年5月1日,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北京、河南、山东、江西、湖南、福建等10省(市)共报告确诊病例127例,其中死亡26例 。病例以老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目前研究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染源为携带病毒的禽类。而传播途径仍需明确。研究认为,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行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感染禽类。少数案例中,当儿童在散养家禽频繁出现的区域玩耍时,暴露于家禽的粪便也被认为是一种传染来源。目前研究的多数证据表明存在禽-人传播,可能存在环境(禽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人传播,以及少数非持续的H5N1人间传播。目前认为,H7N9禽流感病人是通过直接接触禽类或其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环境而感染。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仍处于散发状态,虽然出现了个别家庭聚集病例,但目前,未发现该病毒具有持续的人与人之间传播能力。

H7N9会人传人吗 H7N9传播途径有哪些

这是H7N9禽流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H7N9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饲料、水、种蛋、鸡胚、垫草等,都可能感染H7N9禽流感。

H7N9禽流感禽尸和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是这一传播途径的主要传染源,病禽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将病毒排出体外,动物接触这后可能感染上H7N9

禽流感。

易感禽类在直接接触H7N9感染的禽类或间接接触病毒污染物后,就可能感染H7N9病毒。

h7n9病毒传播周期是多少天

h7n9病毒传播周期是多少天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

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方案指出,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哪些禽流感病毒会感染人

禽流感病毒的各种亚型都可能有致病性,但不同亚型的毒力不同。按照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动物的致病性,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部死亡,危害极大;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导致零星死亡;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会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一般认为,毒力较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容易感染人类,这类禽流感病毒多为H5 和H7 两种亚型。

致病性强弱在人和动物身上可以不一样

H5N1型禽流感病毒属于高致病性,在感染人类之前,常常已经造成当地禽类动物中的暴发流行,导致许多禽类动物死亡。那么,本次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首先,大家应该明确的是,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某些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变异为高致病性病毒株,并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从 2008年H7N9型禽流感病毒发现以来,人们就一直认为它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但就在今年3月,美国亚特兰大的贝尔瑟医生和他的合作者在病毒学杂志网站在线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称近些年来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增强,对老鼠和雪貂的致病性增加,这可能是它准备向人类进军的一个信号。

其次,一种病毒对禽类动物的致病性高低,不等于对其他物种或人类的致病性也是一样的;即使在禽类动物之间,一种病毒对不同的禽类致病性也不同。例如,有科学家发现,对鸡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鸭子有可能不致病或只引起轻微症状。近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从上海市送检的松江区沪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鸽子样品中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H7N9禽流感病毒人分离株高度同源。这就表明,H7N9型禽流感病毒很可能来源于禽类动物流行的低致病性禽流感,但它对人类的毒力却很强,可以导致人类发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甚至死亡。

如果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动物是高致病性的,在人感染之前,会造成大量禽类动物生病、死亡,人们很容易发现其流行。如果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动物不是高致病性的,禽类动物感染后则不容易被人们发现,不仅常常被人们忽略,而且难以预防。

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可能传播方式

一种传染病的流行应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现在,病原体已经确定,但传染源是什么呢?以往认为,人流感病毒的发生地点多为人员密集的大城市,而禽流感病毒的流行多发生在禽类动物较多的郊区。因为城里人比乡村人更少接触家禽或野生禽类。可是,本次发病首先由上海报告。因此,如果传染源是禽类动物,那么鸽子是最可能的传染源。鸽子中检测到了与H7N9禽流感病毒人分离株高度同源的病毒。

根据近些年来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途径可能有三个:通过密切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或其粪便而感染;鸡舍、猪圈等处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经呼吸道感染人类;进食未煮熟的病禽或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人类。

H7N9禽流感病毒是首次闯入人间,人类不可能对其有普遍的抵抗力。但可以肯定,目前的H7N9禽流感病毒还没有变异成像SARS病毒和H1N1流感病毒那样可以通过人的呼吸道造成人与人间的传播,因为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是很迅速的。

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很可能对禽类动物是低致病性的,因此传染源非常隐蔽。从目前报告的病例来看,发现的病例都在江浙一带,因此这个地区很可能被带有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动物或其他动物所污染,应该仔细查找这一带任何可能的传染源,包括鸽子、鸭、鸡等,也不要轻易否定其他动物传染源。

H7N9禽流感病因病源了解

由于中国此次出现H7N9禽流感为世界首次,目前还未有疫苗研制用以应对,几名患者一部分曾密切接触过禽类,另外几名未曾接触。目前密切接触者尚未检验出感染。因此病因、病源不明,但暂时排除人传人的可能性,更多进展有待进一步研究。

可防可控几小时就可确诊

上海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从发病到死亡,最后确诊,其间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上海卫生行政部门的解释是,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发病初期,症状和普通感冒差不多,但病情转变很快,在一周之内可转变为肺炎。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上述病例时,及时开展相关实验室筛查,先后排除了感染季节性H1N1和H3N2流感、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以及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

再做进一步检测,发现患者可能感染H7流感,之后将相关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29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送检的病例标本中分离到3株H7N9禽流感病毒;再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3月31日判定上述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

也就是说,开始压根没想到感染的是H7N9病毒。因为是首次发现,所以确诊过程费了一番周折。

现在,H7N9禽流感病例已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已加强对不明原因可疑病例的排查,特别是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一旦发现可疑病例,会第一时间上报至疾控部门。加上经过上海安徽病例后,疾控部门现在已经掌握了该病原特征,确诊时间会大大缩短。

现在临床诊断该病人是否感染H7N9病毒,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连半天都不需要。医院一旦发现该病人感染H7N9病毒,完全有充足的救治时间。并且当我们对这种病毒越来越了解,治疗的手段也会越来越有效。

此次出现危重和死亡病例也是因为之前人体没接触过这种病毒没有抵抗力。

相关推荐

板蓝根注意事项

盲目滥服有害 广东省防控H7N9禽流感专家钟南山说,板蓝根对普通流感的预防有一定效果,但目前无法证实其对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预防否有效。板蓝根确实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的效果,但依据药性来分,其属于凉性的药物,所以,如果服用者本身的体质就属于寒性体质,尤其那些阴虚内热、月经不调、常拉肚子等体质虚寒的,盲目滥服无疑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容易损伤体内的正气。 不宜服用板蓝根的群 1、体质素虚,经常感冒者。 2、慢性胃肠炎患者。 3、低血压、精神不振者。 4、过敏体质者。 5、患血液系统疾病

H7N9型禽流感的病因

病毒传播 H7N9禽流感病毒一种新型重配病毒,目前发现的被感染者均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死的家禽或家畜。 病理机制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多为成。 (四)高危群:现阶段主要从事禽类养殖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病禽和带毒禽,包括水禽和飞禽。研究显示,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1克污染的粪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万只禽感染。目前还不能认为禽流感的传染源。 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孔雀等多种禽类对禽流感均易感。最敏感的为鸡、火鸡,鸭、鹅及其他水禽多为隐性感染。水禽与旱禽同场混养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规模饲养的鸡群或鸭群中传播。野生与养殖水禽可通过使用共同水体传播。

H7N9可以吃鸡吗 H7N9期间少自行购买活鸡

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禽类本身以及禽类的排泄物、分泌物等进行传播,类接触可能携带有H7N9病毒的禽类羽毛、分泌物、排泄物后,如果没有及时洗手,或者手上存在伤口,H7N9病毒可能通过呼吸道、眼结膜、破损的皮肤等方式感染身上。 而且购买活鸡一般要到大型的活禽市场上,更容易接触大量的禽类羽毛、排泄物等,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加大。

H7N9之间传播吗 H7N9传播方式有哪些

类如果食用了未完全煮熟、消毒的携带H7N9病毒的禽类,如鸭子、鸡、鹅、鸟等,就会通过消化道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接触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禽类的飞沫及接触其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感染,这种情况,即便没有直接食用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也会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禽类交易区比较容易被感染。 有的即便没有吃可能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也没有去过禽类交易区,近期也没有接触过活禽,但也感染上了H7N9,那就可能由于接触了带有相当数量H7N9病毒的物品,如禽类的的

传染病的分类

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感染H

H7N9可以吃鸡吗 H7N9期间可以吃鸡吗

H7N9禽流感多发期间还可以吃鸡的。H7N9禽流感病毒虽然可以通过禽类本身以及禽类的排泄物、分泌物、其他禽类产品等进行传播,但只要在选购和吃鸡的方法上面做的正确,不会被传染H7N9的。

H7N9潜伏期症状 全身不适

全身不适也感染H7N9禽流感早期的症状之一,通常会出现全身不适、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并且同时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其他症状。

怎样区分普通感冒和禽流感

普通感冒和禽流感有什么区别呢?这让很多在大冬天伤风感冒的倍感纠结。实际上,区分禽流感和普通感冒并不难。为你讲解普通感冒和禽流感的区别。快来看看吧。 老多注意要远离活禽 你知道吗?至今为止,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异,病毒特性没有改变,且不具备的能力。预防H7N9禽流感,关键要尽量少接触活禽,尤其老年等免疫力低下的群。如果无法避免和活禽接触,事后应该尽快洗手,做好卫生防护措施。 禽流感与感冒的区别 看看禽流感和普通的感冒有什么区别吧。感染H7N9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患

日常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的方法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 H7N9,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