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先天性缺牙的发生率
小孩先天性缺牙的发生率
1、恒牙、乳牙先天性缺失的发生率
先天性缺牙很少发生在哺乳类动物。但如发生在人类时,恒牙较乳牙多见。恒牙先天性缺牙的发生率为2.3%~9.6%(不包括第三磨牙),乳牙为0.1%~0.7%,且明显存在着种族差异,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东方人发生率较高,黑种人发生率较低,男女比例为2:3。乳牙先天性缺失,其后继恒牙先天性缺失的发生率为75%~80%。
对先天性缺牙发生率的报道,多数文献都未按先天性缺牙的分类统计,而且不包括第三磨牙,其原因可能是先天性多数缺牙和无牙发生率非常低;大规模人群调查时未拍X线片。
2、先天性缺牙在不同牙位的发生率
关于先天性缺牙好发牙位的报道很多,且明显存在着种族差异,有文献报道欧洲人先天性缺牙多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北美人多见于上颌侧切牙,日本人多见于下颌切牙。第三磨牙先天缺失的发生率在各民族差异较大,非洲黑人的发生率为1.0%,日本人的发生率为30%。大部分资料显示先天性缺牙在恒牙的发生率最高的是第三磨牙,约为30%,其次为下颌第二前磨牙(0.8%~6.4%),再次为上颌侧切牙(1.1%~3.2%)。乳牙的发生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下颌乳切牙、上颌乳切牙、乳尖牙。由此人类学家提出人类的牙列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将来牙列单侧的牙齿可能是:1个切牙、1个尖牙、1个前磨牙、2个磨牙。
3、先天性多数缺牙和无牙的发生情况
先天性多数缺牙的发生率在恒牙列为0.3%,而乳牙列则更少见[10]。先天性无牙非常罕见,仅见于严重的外胚叶发育不全患者。据文献报道的125例先天性上、下颌同时发生无牙症中,乳牙列和恒牙列同时发生或仅恒牙列单独发生。
宝宝先天性缺牙源于什么原因
有的儿童口腔内出现多余的牙齿,有的牙齿数日却不够,这是怎么回事。牙齿数日不够,叉称为先天缺牙。先天缺牙包括个别缺牙,部分缺牙和全日缺牙。其发生的原因不大清楚。大部分先天缺牙是由遗传决定的,牙齿发育时,由于缺牙胚而造成;有的先天缺牙是与胎儿期的母体障碍,婴幼儿期的全身或局部疾病有关;有的多数牙齿缺失或全口无牙,则常常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叶发育异常有关。但后天环境因素也可引起,例如在牙胚发育早期若进行X线照射,则可造成照射侧的牙齿缺失。
牙齿数目不够还不足以证明是没有牙齿,电许是因为牙齿萌出困难而埋藏于颌骨内,或外伤牙齿早失使牙齿数目不够。因而,先天缺牙需根据牙齿数目、缺牙位置、间隙情况以及有无外伤史、拔牙史等,并经X线片检查才能确诊。
个别牙齿缺失可以发生在乳牙列和恒牙列。乳牙最常见的先天缺牙是下颁乳中切牙和乳侧切牙,尤其是下乳侧切牙为最多见。恒牙最常见的先天缺牙是上颌侧切牙,下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三磨牙。个别牙齿缺失的现象乳牙少于恒牙。
部分缺牙和全口缺牙常伴随一些系统性异常的疾病,常见的有遗传性外胚叶发育不全症。外胚叶发育不全症是一种全身性的先天畸形。由于外胚叶及其附属器的先天发育异常,汗腺部分或全部缺失,以及来自外胚叶的牙板未能发育或发育不全等。遗传性外胚叶发育不全症的主要特征有:
①皮肤汗腺缺乏,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患儿不能耐受高温;
②毛发、眉毛纤细,色浅,稀疏:
③鼻粱塌陷,没有鼻毛,鼻牯膜干燥:
④前额部和眶上部隆起,耳霹明显;
⑤口唇凸出,干燥,唾液少,口干:
⑥部分缺牙或全口缺牙,残存的牙齿稀疏,牙形小,呈圆锥状。
外胚叶发育不全症的患儿,虽有上述多种表现,但常常因为少牙或缺牙,而最先就诊于口腔科。接诊后,我们会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并检查全身其他方面的异常情况,尤其是皮肤、毛发等方面的异常。
牙齿为何会先天缺失
花生粽:糯米3斤,淘洗干净,提前6小时泡上。花生米适量,提前8小时泡上。
香肠粽:糯米2.5斤,事先用少许蚝油,鸡精调味。香肠3根。香肠要洗干净浮尘,泡至4小时以上。并切成小块。
棕叶的清洗:每片用刷子刷洗干净,注意棕叶里有好多小虫子。剪掉头尾留好需要用的长度。大锅烧开水,将棕叶煮至发软和微微发黄。
包法:从左向右,自上而下。
1、将粽叶按顺序排好,因为老公买的棕叶很窄,所以我用了4片,大的叶子可以只用3片。有茎的一面朝下。
2、将棕叶弯成漏斗形。
谁会发生先天缺牙?
如今已经证实牙齿发育异常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其中遗传因素占重要的部分。严重的牙齿发育异常往往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异常,称为综合征型牙齿发育异常,而不伴有其他器官的异常者称为单纯型或非综合征型牙齿发育异常。
对先天性缺牙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乳牙和恒牙的缺失率不同,不同牙位的牙齿缺失率也存在差异。在单纯型先天性缺牙的病例中,乳牙的缺失罕见。恒牙的先天缺失以单颗牙齿缺失常见。多数牙缺失畸形的发病率约为0.25%。全口无牙畸形罕见,常为综合征型先天性缺牙的伴发症状。
不同种族人的牙齿缺失特点存在差异,如第三磨牙缺失率,安哥拉裔美洲黑人只有0.2%,而其他种族人的第三磨牙缺失率为3%~20%。还有一些研究报道了先天缺牙在女性中的患病率较高,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3:2。在与先天缺牙密切联系的畸形小牙的患者中,这种性别差异也很明显。
为何会有先天缺牙?
一般来说,尽管许多潜在的和确定的环境因素均会影响牙齿的发育,但遗传因素仍是先天性缺牙更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临床上也常见一些先天性缺牙病例呈现家族聚集现象,在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先天性缺牙的患病率(22%)远高于普通人群(4.4%)。近年来,由于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先天性缺牙致病因素的研究已经有了快速的进展。
在单纯型先天性缺牙的病例中,有一部分具有明确的遗传背景,呈现家族性发病。但病人的表现度差异很大,提示先天缺牙可能为受多基因控制的疾病,由此推测牙齿发育障碍并非只有一个关键的主效应基因在起作用,而是还存在着若干个功能可互相补偿或拮抗的微效基因,并且环境因素干扰了先天缺牙特定基因的表型表达。因此,多基因多因素的病因模式仍将是先天缺牙最好的解释。
我们团队自2002年立项后,着重于收集大量患者样本,研究临床表型与分类,以及相关基因的改变。目前已证实,综合征型牙齿发育异常常为单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提出有X连锁隐性遗传特点的非综合征先天缺牙男性病例EDA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大的观点;建立了约含700例的各类牙齿发育异常的数据库;研究了先天缺牙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发现不同基因突变导致的牙齿发育异常临床表型均有显著差异。
先天缺牙有何危害?
缺牙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而且会导致缺牙区牙槽嵴低平、余留牙畸形、乳牙滞留、错合畸形等一系列口腔问题。另外如果缺牙数目多,常可继发颅面形态异常。
少数牙齿缺失(少于5颗),不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发育异常者,常没有明显的功能影响;如果缺牙不在美观区域,患者常常不知晓。而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则有很大影响。现有研究显示,合并牙齿发育不全的综合征有超过100种以上,通常除了牙齿外,都有其他器官的发育缺陷,主要是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器官,如皮肤及其附属器眼、耳的部分组织等,有的还合并身体其他的发育缺陷及其导致的继发症状和疾病。如Hallermann-Streiff综合征以鸟样的面容、毛发稀少、先天性白内障以及牙齿发育不全为临床特征,出生时可有异常牙齿存在,通常身材较小等;而外肧叶发育不全患者由于汗腺发育不良导致婴幼儿期不明原因的间歇性发热,还可合并外分泌腺如唾液腺、乳腺组织的发育不良,这种疾病以毛发稀少、汗腺缺如、先天缺牙为三个主要特征;Rieger综合征有眼距增宽,牙齿缺少,还有合并垂体发育异常导致身材矮小,更有约50%的患者因眼睛前房发育不良继发性青光眼而导致失明等。由于这类患者常格外痛苦,因而如能为患者提供遗传学咨询,减少患病子女出生,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
先天缺牙如何治疗?
由于对先天缺牙病因机制的认识有限,以及遗传性发育缺陷的不可逆性,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针对病因的根治方法,仅仅为对症治疗。先天多个牙的缺失往往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口腔功能,如咀嚼、外观甚至影响到社会心理和自我评价。此类患者由于牙槽嵴条件差、余留牙常见畸形等,给修复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治疗中,首先要争取早期修复。常见的误区是,等到成人后再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是唯一的办法。实际上,对于这类患者,应该积极给予早期修复,不仅是为了尽早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发音功能,恢复美观和外形,还为了防止咬合曲线的改变、牙槽嵴的严重萎缩,以及面部外形的改变,为将来成人后做种植义齿等修复创造条件。
其次,严重先天缺牙的治疗需要纵贯一生的序列治疗。最初的修复体应该在患儿入学前戴入,以使患儿维持正常的外貌并接受和适应义齿;在青少年成长的快速期,每1~2年应及时更换义齿,防止义齿的固位体限制牙弓发育;在患者成人生长发育稳定后,可以采取半永久或永久性的修复体。在采取这些永久修复的措施后,仍要跟踪随访,防止龋病和牙周炎,观察咬合的动态变化,随时给予必要的维护和治疗。
最后,先天缺牙患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比如儿童口腔科学、口腔修复学、正畸学、种植学以及口腔颌面外科学等,以确保为患者制订完善的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3、填少量泡好的糯米,用手压一下。
4、加香肠两小块。
5、再加米,至全部平铺棕叶边缘。用手指稍微用力压。同时左手要紧紧的夹住漏斗。
6、右手大拇指轻压漏斗边缘。(如图)
7、用棕叶盖住粽子,往左边压。
8、使棕叶围绕漏斗转一圈。
9、另取一片棕叶,从漏斗尖的地方平铺到刚改住米的地方。
10、露出米的地方用力气压住。使粽子更有韧的口感。
11、将第9步新铺的棕叶从有米的地方压过去。
12、继续往左,围绕粽子包裹。
13—15、全是围绕的,大家包一次就知道了。
16、用棉绳捆扎紧。
17、将粽子有顺序的排列在锅里。
18、放冷水,在粽子上加篦子,上压一碗水。
煮制时间:因为我包的粽子个头小,所以煮了1小时,关火后第二天当早饭。
关于糯米:一定要选好的,一年就吃一次粽子,所以我买了稍微贵一点的,很糯。
小孩先天性缺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妊娠期,胚胎颌骨内的牙胚处在发育初期和细胞增殖阶段时,任何阻碍牙胚发育和细胞增殖因素,都可能影响牙胚的发育,使牙胚停止生长,造成牙齿缺失。
1、遗传因素:一般有很明显的家族史,家族中父母双亲或祖辈有缺牙现象。
2、代谢障碍:母体妊娠的疾病或代谢障碍引起乳/恒牙发育缺陷
3、营养障碍:牙胚发育初期母体内营养障碍如钙、铁、蛋白质缺乏。
4、内分泌失调:牙胚发育初期母体内分泌失调也会导致先天性牙齿缺失。
5、射线影响:如牙胚发育早期受到X线照射,则受照侧牙齿可能缺失。
6、感染因素:一些致病微生物比如风疹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等。
7、遗传性疾病:多数牙缺失和全口牙缺失常与遗传疾病有关如遗传性外胚叶发育不全,是一种全身性的先天畸形,皮脂腺和汗腺缺乏、皮肤干燥、少汗或无汗以及毛发稀疏、鼻梁塌陷、牙齿部分缺失或全部缺失。
8、全身性疾病:结核病、佝偻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使牙齿的胚胎破坏或发育受阻,也可能引起先天性缺失牙。
引起小孩先天性缺牙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医治的时候也一定要看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来解决。如果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对于缺少牙齿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进行医治,会让小孩子的牙根歪斜,还会影响到其他的正常牙齿。
先天性缺牙的危害有哪些
咀嚼效率降低:因为两侧牙齿向中间倒,对合牙齿伸长,局部的咬合功能会受到影响,不良的咬合还会导致该部位的牙齿出现牙周损害,最终导致牙齿松动,咀嚼效率降低。
缺牙造成一侧牙的废用,使牙周病、龋齿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
影响美观和发音:牙齿缺失一颗张口就能看见,露着个黑洞洞,说话的时候进风漏气,你说有多难受的。
导致临牙、对合牙会受损:长期缺牙不镶,缺牙空间两侧的牙齿会向中间倒,这两颗牙会和更远的两颗牙之间形成缝隙,容易导致食物嵌塞,长期食物嵌塞会导致嵌塞部位的牙齿龋坏生虫牙。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能冶好吗?
1、小孩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吗
小孩先天性心脏病如果及时的治疗的话还是能够很好的治疗好的,小孩先天性心脏病都是因为胎儿时候的血管还有心脏的发育出现了异常的原因导致的,以前先天性心脏病还是不能够治疗的,但是现在技术先进了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都是可以治疗好的,但是也是有一些特别严重的难以治疗,最好的话还是要及时的进行诊断,通过手术的办法来及时的进行治疗。
2、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吗
先天性心脏病是会遗传的,而且遗传的几率也是比较大的,严重的话可能会治疗不好,如果病情轻的话通过治疗是没有任何的后遗症的。同时也有部分的心脏病会随着人的成长而自动复原,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都是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而且恢复的效果也是非常的好。但是大多数的心脏病都是因为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出现问题导致的,只有极少的是通过遗传出现的。
3、先天性心脏病能生孩子吗
先天性心脏病是不能够生孩子的,而且是法律禁止的,因为很容易会出现遗传的情况,也会给孕妇带来生命危险,因为心脏病的患者是不能够受到太大的刺激,生孩子也会带来巨大的疼痛的感觉。但是如果先天性心脏病通过手术来治疗好的话,还是能够再次生育的,但是在怀孕之前还是要去医院检查身体,经过医生的同意以后才是能够继续生育的话。
小孩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
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1)感染,妊娠前三个月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尤其是风疹病毒,其次是柯萨奇病毒,其出生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
(2)其它:如羊膜的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母亲年龄过大等均有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生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或者是应该自动关闭的通道没有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有几种:心衰、青紫、杵状指(趾)、红细胞增多症、蹲踞、肺动脉高压、发育障碍以及一些其他的症状。发病率占据出生宝宝的08%,其中有60%在宝宝满1周岁之前死亡。
遗传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可能因父母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遗传学研究认为,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先天性缺牙的临床表现
先天性缺牙的特征是牙齿先天性缺失,它可以单独发生,但更多见的是伴发其它牙列异常。据报道先天性缺牙和过小牙(microdontia)趋向于在同一牙列发生,因而有学者认为过小牙、锥形牙(cone-shaped tooth)也是先天性缺牙的一种表现。
先天性缺牙的牙列中伴发的其它牙列异常有:其它牙的先天性缺失、牙过小、锥形牙、牛型牙(taurodontism)、牙齿发育迟缓、萌出顺序异常、乳磨牙下沉、恒尖牙错位、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牙列间隙增宽、牙列拥挤、牙槽骨发育不足等。Symons等[11]对176名先天缺失一个或多个第二前磨牙患者的各种牙列畸形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为:其它牙先天缺失占63.6%,恒牙埋伏占13.1%,乳磨牙下沉占9.7%,牙列拥挤占6.8%,中线偏斜(上颌)占6.8%,牙列间隙增宽占3.6%,牙异位萌出占2.8%,迟萌占2.8%。
先天性缺牙所伴发的其它牙列异常中,最常见的是其它牙的先天性缺失。在第三磨牙先天性缺失的患者中,其它牙先天性缺失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为:下颌第二前磨牙为32%,上颌侧切牙为21%,上颌第二前磨牙为15%,下颌侧切牙为12%,上颌尖牙为7%,下颌中切牙为4%,下颌第一前磨牙和尖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为1%。
宝宝10个月了还没长牙怎么办 就医治疗
若宝宝是因为先天性缺牙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乳牙萌出过晚,那么应该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帮助下,尽早查明病因,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促进乳牙的萌出。
先天性缺牙的发生率是多少
1、恒牙、乳牙先天性缺失的发生率:
先天性缺牙很少发生在哺乳类动物。但如发生在人类时,恒牙较乳牙多见。恒牙先天性缺牙的发生率为2.3%~9.6%(不包括第三磨牙),乳牙为0.1%~0.7%,且明显存在着种族差异,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东方人发生率较高,黑种人发生率较低,男女比例为2:3。乳牙先天性缺失,其后继恒牙先天性缺失的发生率为75%~80%。
对先天性缺牙发生率的报道,多数文献都未按先天性缺牙的分类统计,而且不包括第三磨牙,其原因可能是先天性多数缺牙和无牙发生率非常低;大规模人群调查时未拍X线片。
2、先天性缺牙在不同牙位的发生率:
关于先天性缺牙好发牙位的报道很多,且明显存在着种族差异,有文献报道欧洲人先天性缺牙多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北美人多见于上颌侧切牙,日本人多见于下颌切牙。第三磨牙先天缺失的发生率在各民族差异较大,非洲黑人的发生率为1.0%,日本人的发生率为30%。大部分资料显示先天性缺牙在恒牙的发生率最高的是第三磨牙,约为30%,其次为下颌第二前磨牙(0.8%~6.4%),再次为上颌侧切牙(1.1%~3.2%)。乳牙的发生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下颌乳切牙、上颌乳切牙、乳尖牙。由此人类学家提出人类的牙列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将来牙列单侧的牙齿可能是:1个切牙、1个尖牙、1个前磨牙、2个磨牙。
3、先天性多数缺牙和无牙的发生情况:
先天性多数缺牙的发生率在恒牙列为0.3%,而乳牙列则更少见。先天性无牙非常罕见,仅见于严重的外胚叶发育不全患者。据文献报道的125例先天性上、下颌同时发生无牙症中,乳牙列和恒牙列同时发生或仅恒牙列单独发生,一般乳牙会推掉。
小孩先天性弱视症状
一、视力和屈光异常
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病人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而感到视力下降。此外,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系统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
如果弱视眼无器质性改变,而其视力在0.01以上,0.2以下者,多伴有固视异常。弱视与屈光异常的关系,远视眼占的经重多,+2.00D轻度远视占弱视的37.7%,近视出现轻度弱视的多,故弱视与远视程度高者有密切关系。
斜视性弱视的重度弱视光斜视比外斜视多见。可能由于内斜视较外斜视发病要早的缘故。
二、分读困难
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
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
分读困难的原因有多种说法:认为长期持续的存在着斜视致使锥体细胞群发生局限的轴向变化。看视标呈现向一侧歪扭变形而与其方向的视标相重。
三、弱视只发生在幼儿
双眼弱视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四、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病人
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五、固视异常
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网膜代替黄斑作固视。偏心固视是指中心窝外固视,其形成的学说很多,但其表现有中心凹旁固视、周边固视、黄斑旁固视、游走性固视。
先天性恒牙缺失
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的牙称为先天性缺牙。根据其严重程度和是否伴有全身症状,可分为几类,但不同的文献对先天性缺牙的分类标准和名称表述不一。以往的文献多以先天性缺牙的严重程度将先天性缺牙分为:1、缺牙症,指缺少一到数个牙齿;2、少牙症,指多数牙齿未形成,且通常伴有系统性异常;3、无牙症,指极为严重的牙齿缺失,全口无牙。另有与上述分类标准相似,但用词不同,将其分为:个别牙缺失、部分无牙症、全部无牙症。目前大多数学者把先天性缺牙分为两类:个别牙缺失(hypodontia),指先天性缺失一个或几个牙齿,通常不伴有全身症状。多数牙缺失(oligodontia),指先天性缺失6个或6个以上牙齿(不包括第三磨牙),通常伴发系统性异常和/或是某综合征的部分表现。而先天性无牙(anodontia),被认为是先天性多数牙缺失的一种严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