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感冒要不要立即吃药
孩子得了感冒要不要立即吃药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年感冒次数在2-4次,小朋友一般会到6-8次,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抵抗力较弱,感冒次数可能更多。着凉、体质差、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能传染感冒。
“一些家长一发现孩子有发烧、流鼻涕的症状立刻给孩子喂感冒药是一种误区。”郦银芳告诉记者,通常患感冒之后,身体有个自愈的过程,但对感冒药也不必一概排斥。“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给孩子退热,然后带到医院听取医生的处理意见。
此外,在生活上保持良好的习惯,如多通风、勤喝水、多吃新鲜瓜果对预防感冒都会有效果。”
感冒的潜伏期约三天。然后通常由喉咙不舒服开始,接着其他症状产生,在第三、四天时达到高峰。如果没有并发症的话,一般四至十天会痊愈。感冒之所以会好,是由于身体受感染后产生了抗体把病毒消灭的缘故。感冒的过程基本就是这样,应该没有更加新的理论,“知道”了感冒,那么你会开药吗?如果不会,我来介绍医生是怎么开感冒药的。
既然我们知道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照理说医生只要开一些药把病毒杀死了,感冒也就好了!问题是,目前全世界还没发现安全而可以杀死感冒病毒的药。所以医生实在拿那些感冒病毒没办法,只得让它们爱怎么作怪就怎么作怪!医生只能就症状着手,开药使症状减轻些,患者因而能够舒服一点。为了达到目的,医生先要问清楚了症状,加上听诊的补助,以便对症下药。偶而碰上一些搞不清楚的民众,不先详述病情,只说“医生,我感冒了!开点药吧。”有时候,医生说,不要吃药了,患者似乎认为医生在蒙自己。所以,医生就“顺手”(这词对不对我不知道)满足患者的要求开一些综合治疗的药物。吃综合感冒药好吗?我所知道,大部分“治疗”感冒的药都是安非他命和吗啡类的药,而这些药也是毒品。或药品或毒品在于一种物质适时适量的应用于个体,好处大还是坏处大,药品与毒品相互为之。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方法
1、首先预防小儿哮喘要从最基本的引起小儿哮喘的原因做起,预防孩子得感冒,这就要家长多注意孩子的健康,多带孩子运动增强体质,给孩子补充充足的营养,得了感冒的话要及时的治疗。
2、预防小儿哮喘还要做好防过敏的工作,孩子如果对植物花粉过敏,或者对猫狗过敏的话,家里尽量不要有这些东西,在春季过敏高发季节,要避免去公园等地玩耍。
3、还有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夏季炎热的天气也容易让孩子感冒,家长不要把室内的空调温度开的过低,孩子进出冷热差距大的地方就会比较容易感冒,也就容易得哮喘了。
儿童鼻窦炎的预防
1得了感冒要及时治疗。
急性鼻窦炎常是由伤风引起的,因此得了伤风要赶紧治疗、休息。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鼻腔的分泌物及细菌进入鼻窦而引起鼻窦炎。一旦得了急性鼻窦炎,要及时治疗,以免拖延太久变为慢性鼻囊炎。急性鼻窦炎如果治疗及时是可以痊愈的,但是转为慢性鼻窦炎就不容易治疗了。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冒。
感冒会使孩子伤风,流鼻涕,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就会并发急性鼻窦炎。所以,应该让孩子多锻炼,增强抵抗力,以防感冒,患了感冒要及时治疗。
3及时治疗牙病和鼻腔里的慢性病。
因为每个鼻窦都有开口与鼻腔相通,鼻窦里一层黏膜和鼻腔黏膜相连,鼻腔又与口腔相通,所以鼻腔和口腔里的一些毛病很容易蔓延到鼻窦引起鼻窦炎。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牙病或鼻腔的慢性病,家长应该提高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由此可见,在平时的一些细节问题上,家长们就有着预防的警惕性。干净卫生的环境对于我们大家而言,都是十分良好的。而在平时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一些疾病,即使是小毛病小问题,也不容忽视。希望家长朋友们在工作的闲暇之余,也能够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给孩子带来健康的保证。
如何发现宝宝得了肺炎
第一,就是要测体温,因为孩子得了肺炎,一定会发烧,而且体温大多都在38度以上,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大概2-3天都不会退烧,要是使用退烧药退烧的话效果不明显,一般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过了药效立马就会加重;如果孩子得的是感冒,虽说也会出现发烧,但是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吃了退烧药很快就能见效,在加以保养,很快就会恢复;说以在这一点一定要分清。
第二就是要看,家长一定要学会看孩子的精神状况,一般孩子要是得了感冒,他的精神状况不会有很大影响,能吃、能玩;要是孩子得的是肺炎,情况刚好相反,孩子要得了肺炎精神状况开始加重,比较烦躁,开始哭闹,疲倦,没有力气。
接下来就是要观察孩子的呼吸,一般情况下要是感冒和支气管炎,会引起的咳嗽和喘气比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肺炎的话也会出现咳嗽和喘气,不过程度会比感冒严重,会出演呼吸困难、憋气、嘴唇发紫的现象,此时表示病情比较严重,要及时就医治疗。
最后要看饮食,孩子要是得了感冒,在饮食和活动方面不会受到太多影响,吃饭量会稍微减少一些,活动方面没有影响,调理一下即可恢复;要是孩子得的是肺炎,首先就是食欲直接下降,不吃不喝,常常会因为呼吸困难,而躁动不安,精神直线下降。要尽早就医。
第三就是要学会怎么去听,医生说,孩子的发育不成熟,胸壁较薄,在安静的时仔细听孩子背部,有时会听到里面有水泡的声音,有时在孩子呼吸的时候还会听到咕噜、咕噜的响声,这时家长们要注意了,这就是孩子肺部有炎症了,就是肺炎的主要症状;一般来说孩子要是感冒不会有这种声音发出。也可用家用自备听诊器,听的声音会比较明显一些。
感冒发烧也会致寰枢关节脱位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疾患,其可以引起延髓、高位颈脊髓受压,严重者致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其致残、致死率高,必须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神经外科晏怡教授认为感冒后出现了歪脖、颈部疼痛、转头困难不要掉以轻心,如果出现了加重的势头就必须马上就医。
“很少有家长能注意到,如果孩子最近经常感冒发烧、扁桃体发炎、伴有头晕、头痛、低头偏向一边的,就要注意是否有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情况。”然而很多家长并不能理解,为何感冒发烧也会引起关节脱位。晏教授解释因寰枢关节紧靠咽部,得了感冒后,咽部特别是咽后壁的炎症就可能波及寰枢关节,使椎骨充血,韧带和关节囊松弛,导致稳定性进一步滑坡,容易发生颈椎寰枢关节半脱位。
最近夏转秋气温变化大,身体较虚弱的孩子容易感冒发烧、扁桃体发炎。近期因为感冒发烧导致幼童脖颈关节脱位的现象也是多次发生。
脊柱神经外科晏教授提醒广大家长,孩子得了感冒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颈部,一旦发现孩子颈部活动受到限制,或抬头无力,或诉说颈痛,应立即就医。
孩子发烧要不要吃药
那么,孩子发烧要不要吃药?
医学研究发现,小孩发烧并不一定是坏事,盲目降温不利于疾病康复。要知道,发烧现象是由于病毒、病菌侵入人体后致使体温升高的。机体温度上升,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免疫行为。它通过体温升高来控制病毒、病菌在人体内的繁殖。临床实验证实:细菌在37℃环境里繁殖最活跃,而环境温度上升到40℃左右时,繁殖能力就明显地受到遏制。因此,病人出现体温升高后如果盲目用药降温,实际上是在助病菌一臂之力,不利于治疗。
另外,人体体温升高,还可刺激其骨髓产生大量白细胞,而白细胞有吞噬病毒、病菌的本领,所以体温升高可增强病人自身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
此外,发热特征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如伤寒的发热以阶梯状上升为特征,以后体温持续39-40℃左右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称为稽留热。若滥用、急用退热药,就会打乱发热特征,给疾病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因此,对于发热的孩子,首先要查出发热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切莫滥用退热药。对于最常见的感冒发热,大可不必紧张,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会痊愈。对于低热和中等热度,不必用退热药。只需注意环境舒适、安静,保证睡眠时间充足,适当多喝些水即可。当然,对于小儿发烧,也不是一概排斥服用退热药,在39℃以上高热,特别是41℃以上超高热时,应及时用物理降温(酒精擦身等)或退热药,把体温降下来,以免引起高热惊厥或其它不良后果。
孩子感冒到底要不要吃药
感冒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感染,其症状包括以下一种或数种:流鼻水、鼻塞、打喷嚏、咳嗽。喉咙痛、声音沙哑、发烧、疲倦、头痛、腹泻等。感冒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程度和样式的症状表现是因为能够引起感冒的病毒至少有一百多种。
感冒的潜伏期约一至三天。然后通常由喉咙不舒服开始,接着其他症状产生,在第三、四天时达到高峰。如果没有并发症的话,一般四至十天会痊愈。感冒之所以会好,是由于身体受感染后产生了抗体把病毒消灭的缘故。感冒的过程基本就是这样,应该没有更加新的理论,“知道”了感冒,那么你会开药吗?如果不会,我来介绍医生是怎么开感冒药的。
我不是临床大夫,只是曾经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病理医生。既然我们知道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照理说医生只要开一些药把病毒杀死了,感冒也就好了!问题是,目前全世界还没发现安全而可以杀死感冒病毒的药。所以医生实在拿那些感冒病毒没办法,只得让它们爱怎么作怪就怎么作怪!医生只能就症状着手,开药使症状减轻些,患者因而能够舒服一点。为了达到目的,医生先要问清楚了症状,加上听诊的补助,以便对症下药。偶而碰上一些搞不清楚的民众,不先详述病情,只说“医生,我感冒了!开点药吧。”有时候,医生说,不要吃药了,患者似乎认为医生在蒙自己。所以,医生就“顺手”(这词对不对我不知道)满足患者的要求开一些综合治疗的药物。吃综合感冒药好吗?我所知道,大部分“治疗”感冒的药都是安非他命和吗啡类的药,而这些药也是毒品。或药品或毒品在于一种物质适时适量的应用于个体,好处大还是坏处大,药品与毒品相互为之。
感冒既然只能针对症状下药,那么对一个感冒没有咳嗽的人给含咳嗽成份的药合理吗?一个没有流鼻水的人给流鼻水的药合理吗?岂不算是给了毒品或者说是下错药。因为只有接受到其副作用而没有正作用嘛!
综合感冒药可说是一网打尽的药,有的还宣称可治八种感冒症状呢!试问:如果你的感冒症状只有两种的话,你愿意使用那含有八种症状成份的药吗?当然如果考虑方便性、省时或省钱的话则另当别论。感冒及其吃药的其他问题,比如,服了感冒药又如何纠正它的副作用,而纠正这些副作用的药又是什么?我看不用说了,因为我和你知道了前面说的什么,后面的就知道要怎么说了。我郑重声明,我现在不是医生了,我说的话仅仅供您参考。当你感冒了,还是要去看您的医生!因为还有感冒的并发症的治疗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宝宝得病吃药能治愈就尽量别打针输液
医院儿科输液室人满为患
由于近期气温降低,不少市民不适应冷热交替的天气,纷纷中了感冒、肠胃炎的招,前往医院求诊的儿童患者也有所增加。记者走访清远各大医院,发现儿科输液室里的病人络绎不绝,输液座椅上几乎没有空位。
“现在是冷热交替的季节,怕患上流行性感冒。”吴女士告诉记者,小孩子全身乏力,伴有高烧的现象,就赶紧跑到医院来检查。检查后,医生确定孩子得了流行性感冒,在询问其需要吃药还是吊水时,吴女士非常坚定地回答:“输液,好得快点!”
儿科医生告诉记者,这样的病人他们接触的很多,即使医生建议吃药,不少病人也会选择输液。不少市民表示,平时工作太忙,小孩子得病了还是希望能早点好,所以就选择到大医院来。
“就我们家而言,小病小孩子如果吃药一两天还没好,就会选择输液,确实快一点。”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他们都表示,吃药效果慢,往往一个多星期还没有太大的改善,输液好得快。
注射是风险最大的用药途径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曾经,这是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现实中,顺序似乎已经倒过来了。在大小医院,输液室俨然是最忙碌的地方。
“只有输液才能见效,才好得快”,这是患者对输液最大的误区。有些人感冒吃两天药不见好,马上要求医生给他输液,还专挑高级的抗生素。而老人,则一到秋冬季节就要求医生输液“通血管”,或者打增强免疫力的针。如果医生诊断后认为不需要输液,患者反而会埋怨医生不负责任。
有专家认为,注射是所有用药途径中风险最大的。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4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剂型分布中,注射剂占60.9%,其中静脉注射给药又占57.8%。另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
孩子感冒时别忘护好脖子
孩子感冒时,家长最爱嘱咐他们“多喝水,多休息”,专家提醒,还应该额外地注意保护好孩子的颈部,以免发生感冒并发症——寰枢关节半脱位。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何腾峰医生说:颈部的第1、2椎又叫寰枢关节,位置紧靠咽部,得了感冒后,咽喉部的化脓性炎症,会累及到寰枢关节致炎症性病变。而儿童的韧带、关节发育尚不完善,咳嗽或睡眠姿势不当,或头颈部用力运动,可引起寰枢关节间韧带松弛,致半脱位或脱位,特征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头向一侧倾斜约20度,头部姿势就像一个人在认真倾听别人说话。
因此,孩子得了感冒,不要忘记保护孩子的颈部,感冒期间不要做翻跟头、快速扭脖子等与颈椎有关的剧烈运动。一旦发现孩子颈部活动受到限制,或抬头无力,或诉说颈痛,就要立即到医院检查,进行抗炎、复位治疗,父母千万不可当作一般扭伤、落枕等来处理,更不要随意给孩子推拿、按揉,以免损伤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