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运动误区
高血压病人的运动误区
适度的运动是高血压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不仅能产生明显的降压效果,还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脂,促进肌体代谢。一般情况下,运动一段时间后,收缩压可降低10毫米汞柱,舒张压可降低8毫米汞柱。
运动只适用于临界高血压、Ⅰ期和Ⅱ期高血压以及部分病情稳定的Ⅲ期高血压患者。 血压波动很大的不稳定Ⅲ期高血压患者,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脑血管痉挛、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肾功能衰竭等)的重症高血压病患者,以及出现高血压药不良反应而未能控制者和运动中血压过度增高(血压大于220/110毫米汞柱)者,均属禁忌之列。
并非所有的运动都适合高血压病患者,如无氧运动(举重运动、疾跑等)会导致血压快速大幅度升高,对高血压病患者有一定危险。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慢节奏的交谊舞和体操等。
此外,太极拳等也是高血压患者有效的运动治疗方式。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放松练习。
血压高就是高血压吗
高血压只是一个症状,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许多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柯兴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但由于这种高血压是继发于上述疾病之后,通常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但随着病情加重,常常使心、脑、肾等脏器受累,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脑出血等并发症。
由于病因病理不同,治疗原则也不相同。原发性高血压只有积极治疗高血压,才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而继发性高血压首先是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展,仅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是很难见效的,所以,临床上遇到高血压病人,必须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高血压,才能诊断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但是人们往往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问题不断出现。
几点关于高血压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老人血压增高是正常现象
老年人的血压增高不是一种正常现象,老年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年轻人相同,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便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老年人高血压降压目标同年轻人一样,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如合并有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需要降到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但要注意老年人的耐受性。相同水平的高血压值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性要大于年轻人。< p="">
误区二:血压降到正常就应该停药
血压降到正常,只能说明药物的效果,不能说明高血压已被治愈。高血压通常需要终身坚持服药。血压稳定正常以后,有时在严密观察下可以谨慎地小量减药,但不宜停药。否则,血压很容易反弹。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只有长期坚持服药,才能有效减少其危害。停停吃吃,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误区三:心肾受损血压可以高点儿
过去曾经认为,心脑肾功能已经存在损伤的病人,血压应该高一点以便维持该脏器的血液供应,降低血压会加重缺血。当前的观点认为,对于心脑肾等靶器官也已受损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更加需要积极降压,以便保护已受损的器官,避免因血压增高而进一步恶化。
误区四:全凭症状服药?不头晕不吃药
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时就误认为自己血压正常了,平时就不吃药,这是不对的。因为有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即使高到200mmHg以上也会没有症状,这些病人称之为适应性高血压。服药的唯一依据应该是测量到的血压。
另外,有些人认为,降压药不应该在晚上或在睡前服用。其实,临床上观察到有的病人高血压主要出现在早晨或夜间。因此,对于这类病人,晚间或睡前服药是合理的,服药时间应该因人而异。
误区五:不断变换药物?以免产生耐药
“不要老是吃同样药物,以免失效或产生耐药。”具有这样观点的病人常主动地不断变换降压药物的品种。其实这是不对的。选择某些降压药物,获得满意效果后应继续坚持服用,一般不会失效,如有血压波动情况发生,应该寻找其他原因,包括感冒、发热、情绪波动、熬夜、过度劳累等都可导致血压波动。
误区六:西药副作用大?一味信任中药
很多患者过分信赖中药,这是不可取的,认为西药有副作用。有些中药的确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但在目前的高血压病治疗上,中药并不能完全取代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西药,中药更多是作为辅助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而且中药也同样有副作用,有些中药久服会严重损害肝肾。医生还是提倡吃经科学验证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心脑血管病人的运动方法
心脑血管病人的运动方法,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在近几年不断上升,尤其是到了冬季更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多发病的季节,很多患者在冬季都不敢进行锻炼怕自身的疾病再次复发,是不是在冬季心血管患者都不能运动呢?有没有专门可行的运动方式呢?
高血压患者:适当运动有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可选择体力负担不大,动作简单易学,不过分低头弯腰,动作缓慢有节奏、竞争不激烈的项目,并量力而行,由简单到复杂。
但运动治疗是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药物。如果患者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晕眩、头痛、恶心、呕吐、明显的心绞痛等症状,要暂停运动。
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一样重要。
糖尿病者最好选择有减重作用的运动,健走是最理想选择。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1~2小时,每次约30分钟到1小时,一周坚持至少3次。
心脏病患者: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运动锻炼一段时间后,心肌供血情况改善。
心脑血管病人的运动方法,专家提示说有以上病症的患者如果不是经常运动,运动的时间和运动的程度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是20分钟或者一个小时为宜,专家还提醒患者的家属朋友们如果患者进行室外运动最好家属可以喝患者一起出去进行锻炼也是很好的选择。
适合高血压病人的运动
适合高血压病人运动一
步行
步行可按每分钟70~90步开始,约每小时步行3~4公里的速度,持续10分钟。主要适用于无运动习惯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一种适应性锻炼过程。以后可逐渐加快步速或在坡地上行走。国内应用医疗步行(平地行走加上下小山坡)治疗高血压取得较好疗效。
适合高血压病人运动二
健身跑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健身跑前要作心电图运动试验,以检查心功能和血压对运动的反应性。高血压患者的健身跑不要求一定的速度,而以跑步后不产生头昏、头痛、心慌、气短和疲劳感等症状为宜。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以内。从科学健身的角度,尤其是心血管病人的康复体育运动效果来看,宜在上午9时至11时,或下午4时至6时之间较好。
适合高血压病人运动三
太极拳
由于太极拳动作柔和,肌肉放松且多为大幅度活动,思绪宁静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练完一套简化太极拳后,收缩压可下降10-20mmHg。高血压患者打太极拳时最重要的是注意一个"松"字,肌肉放松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从而促使血压下降。此外,打太极拳时要用意念引导动作,使思想高度集中,心境守静,这有助于消除高血压患者的紧张、激动、神经敏感等症状。
高血压病人的运动
1,运动注意事项:
①不要过重或过于劳累采取一步一步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注意周围的环境和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冬季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舒适的穿着吸汗的衣服:它是要选择纯棉布,运动鞋。
④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如公园,学校,不巷道,道路的一侧。
⑤运动,不宜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2,运动禁忌
①疾病或不适,应立刻停止运动。
②饥饿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
③不能立??即停止运动,遵守体育节目。
高血压不能做哪种运动
高血压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可导致心脏、脑及肾脏方面的并发症而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适量运动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很多临界高血压及1、2级高血压患者甚至可通过控制钠盐摄入和运动疗法达到满意的血压控制。
但是,高血压病人的运动不主张大强度、大运动量,如仰卧起坐、举重、快跑等这类肢体负荷太重的运动。这是因为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大幅度升高及心率增快。而且,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可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引起脑卒中及心绞痛发作,危及患者健康甚至生命。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才适合高血压病人呢?高血压病人应以小量和中等量有氧运动及容易坚持为原则,像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骑车、跳健身舞等,都是不错的运动选择。因为这样的运动可能在进行时导致血压轻微升高,但长期坚持后可通过作用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运动中枢,降低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兴奋性,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扩张,还能通过改善情绪从而降低血压。
运动贵在坚持,建议运动的频率以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为宜。运动的强度一般以心率小于“170-年龄”为适中的运动量。例如60岁老年人运动后的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170-60=110)。此外,在运动后,有点喘,有微汗,仍可讲话而不累,也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有心脏病的人应根据个人耐受情况而定,以无不适为原则。感到不适,特别是血压、心率不稳定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另外,建议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不能空腹运动,冬季运动注意保暖,不能操之过急,不要抗拒降压药物。
高血压病人的运动误区
高血压病人运动很危险
正常人在剧烈运动中血压会有所升高,但只是收缩压升高50~7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变有时还会下降4~14毫米汞柱,但在一般运动中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应该运动适度,以防止收缩压一时性过度升高。由于运动后恢复期的血压会低于运动前的水平,即出现运动后低血压反应,而这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大有好处。所以,适度的运动是高血压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不仅能产生明显的降压效果,还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脂,促进肌体代谢。一般情况下,运动一段时间后,收缩压可降低10毫米汞柱,舒张压可降低8毫米汞柱。
高血压病患者只要动起来,就可以降低血压
运动只适用于临界高血压、Ⅰ期和Ⅱ期高血压以及部分病情稳定的Ⅲ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很大的不稳定Ⅲ期高血压患者,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脑血管痉挛、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肾功能衰竭等)的重症高血压病患者,以及出现 高血压药不良反应而未能控制者和运动中血压过度增高(血压大于220/110毫米汞柱)者,均属禁忌之列。
运动方式无讲究
并非所有的运动都适合高血压病患者,如无氧运动(举重运动、疾跑等)会导致血压快速大幅度升高,对高血压病患者有一定危险。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慢节奏的交谊舞和体操等。此外,太极拳等也是高血压患者有效的运动治疗方式。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放松练习。
另外,只有适度的运动才会产生降压效应。所谓适度,是指一定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一般而言,一天总的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每星期运动3~7天。运动强度以停止活动后心率在3~5分钟内恢复正常为宜,50岁以上者运动时的心率一般不超过120次/分。如步行,速度一般不超过110步/分,约50~80米/分,每次运动30~40分钟。运动效果的产生至少需要一星期,要达到较显著的降压效应,则需4~6星期,有人甚至需要更长时间才见效。运动要持之以恒,否则,运动效果会在停止运动两星期内完全消失。
只要坚持运动,就可以不吃降压药
对高血压病,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治疗只能作为辅助疗法,运动疗法也是如此。一旦戴上高血压病帽子,就要做好终身服药的思想准备。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度运动后,高血压病患者可以让医生根据近期的血压情况,调整原有的用药剂量和方案。切忌自行停药。
高血压病人运动注意事项
高血压的运动治疗
运动训练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防治高血压非常重要的有效手段。运动疗法为何对高血压的治疗有帮助呢?这是因为一定量的适宜运动后,运动者的血压会低于安静值。如果长时间坚持规范的训练,那么训练者安静时的血压也可以下降。有文献报道,在合理科学的运动疗法后,训练者的收缩压可以平均下降10-15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5-10毫米汞柱。
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甚至可以与药物治疗相比。确实有不少轻度高血压的病例,在运动训练一段时间后血压很稳定,不再需要用药物维持血压。不过,这样的患者在遇到季节冷热交替变化时,需要注意血压变化,以防没有用药而造成不利的后果。对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我们强调药物治疗是必须的,运动疗法可以作为重要辅助疗法。
运动类型
步行其优点是非常方便,很适于操作,容易被接纳。一般五六十岁的人在良好的条件下,每分钟行60步,运动20?60分钟,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这样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的代谢功能。过去我们要求一天1次,现在提倡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可以将整个运动在一天中分为几次完成。步行注意姿势,尽量保持均匀呼吸。
慢跑每天跑25分钟以上,每周至少3-5次,一般来说,慢跑适用于年轻人、体质较好的人。老年人散步已经足够。跑的时候精神要放松,地面要平坦,鞋子要宽松,两手紧握拳,身体自然放松,跑步的时候呼吸也不能太急促。
骑车下雨天在家里运动,可原地跑步,或用登山机、原地自行车等。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美国做过一个研究,两组情况差不多的人员,其中一组进行太极拳训练0.5-1年后,发现他们的平衡性和防跌倒能力普遍增强,而另一组没有参加训练的人则没有明显改变。
慢性高血压病人在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后常常会出汗,汗出多了血液会浓缩,要注意补充相应的水分和盐分。我们常常和老同志讲,中国的茶水就是很好的保健品。老年人要多喝水,血脂偏高、胃肠道功能差都会改善。
高血压病人运动的八个注意事项
高血压的运动治疗
运动训练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防治高血压非常重要的有效手段。早在1988年,美国高血压联合会议即正式确立了运动疗法为高血压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运动疗法为何对高血压的治疗有帮助呢?这是因为一定量的适宜运动后,运动者的血压会低于安静值。如果长时间坚持规范的训练,那么训练者安静时的血压也可以下降。有文献报道,在合理科学的运动疗法后,训练者的收缩压可以平均下降10-15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5-10毫米汞柱。
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甚至可以与药物治疗相比。确实有不少轻度高血压的病例,在运动训练一段时间后血压很稳定,不再需要用药物维持血压。不过,这样的患者在遇到季节冷热交替变化时,需要注意血压变化,以防没有用药而造成不利的后果。对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我们强调药物治疗是必须的,运动疗法可以作为重要辅助疗法。
运动类型
步行其优点是非常方便,很适于操作,容易被接纳。一般五六十岁的人在良好的条件下,每分钟行60步,运动20?60分钟,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这样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的代谢功能。过去我们要求一天1次,现在提倡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可以将整个运动在一天中分为几次完成。步行注意姿势,尽量保持均匀呼吸。
慢跑每天跑25分钟以上,每周至少3-5次,一般来说,慢跑适用于年轻人、体质较好的人。老年人散步已经足够。跑的时候精神要放松,地面要平坦,鞋子要宽松,两手紧握拳,身体自然放松,跑步的时候呼吸也不能太急促。
骑车下雨天在家里运动,可原地跑步,或用登山机、原地自行车等。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美国做过一个研究,两组情况差不多的人员,其中一组进行太极拳训练0.5-1年后,发现他们的平衡性和防跌倒能力普遍增强,而另一组没有参加训练的人则没有明显改变。
慢性高血压病人在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后常常会出汗,汗出多了血液会浓缩,要注意补充相应的水分和盐分。我们常常和老同志讲,中国的茶水就是很好的保健品。老年人要多喝水,血脂偏高、胃肠道功能差都会改善。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掌握得当才能保证运动的效果,高血压运动疗法倾向于中低强度。研究表明,低强度运动的降压作用比高强度的运动更好。尤其是对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不提倡高强度运动。
怎样确定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强度呢?有种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国外的一般参考数是220减去年龄,再乘上50% ~ 60%,体质好的人乘的百分数就略多一些,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最好略偏低一些。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指标,就是你自己当时的感觉。譬如,运动同时可以说话、哼歌为适宜。
运动后以不发生头晕、心慌气短,不是非常疲劳为度。如果运动结束后一个小时心跳频率还是高于平时,那就是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后晚上难以入睡,或第二天过于疲乏醒不来,也提示运动强度可能过大了。
提醒大家,结合这两方面找出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和衡量方式。
还要注意的就是,要从小运动量开始,不能猛然增加运动量,突然做高强度运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工作,运动后做好整理工作非常必要。
高血压病人运动八注意
1.注意环境气候变化,保暖防寒,衣服、鞋子要选择好。
2.场地、线路也要挑选好,避免与车辆相撞。
3.运动时不可空腹或过饱。
4.社区里如有拔河等运动不要参加,因为不适合老年人。
5.运动时适当交谈,不可过度兴奋。
6.运动后如有无力、恶心感,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调节。
7.运动疗法需要一段时间后才会见效,所以一定要长期坚持。
8.完善自我管理,经常自测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值范围。
哪些高血压患者不宜运动疗法
高血压患者如有血压波动厉害,心绞痛明显,有头晕现象,各方面情况不太稳定的,应当停止运动锻炼,待用药病情稳定后再开始运动疗法。
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需先确定原发因素。首先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再安排合适的运动疗法。
高血压病人要运动不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但目前国民对高血压的认识严重不足,政府和相关机构对高血压的筛查、管理和控制显然不够。健康成人理想血压应低于120/80毫米汞柱。血压在120-139/80-89毫米汞柱叫正常血压高值。正常血压高值已经存在亚临床血管病变并已成为心、脑、肾等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对正常血压高值必须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加以干预控制。
平静状态下,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时,应请医生诊断是否患了高血压病。
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即控制体重、限盐限酒、适量运动、劳逸结合、保持心理平衡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血压增高仍要动,循序渐进放轻松。
规律的有氧运动不仅能预防高血压,对已有高血压的人尚有降压作用,同时可减少降压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及脏器损害。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及高血脂,长期坚持有氧运动有利于减肥、降血糖和降血脂。
锻炼形式以快走或慢跑最为适宜,运动量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时要做好呼吸配合,脚步与呼吸协调进行,不可憋气。
高血压病人不宜进行力量训练,避免导致血压升高。
注意运动减肥存在的12个误区
运动误区1、不要觉得只要多运动了就能达到减肥的效果了,运动虽然是可以消耗掉人体内的热量的,但是单靠运动减肥却不是明智的选择,尤其是不能觉得随便去打一下羽毛球或是别的就能减肥。
运动误区2、根据研究表示,就算你每天打好几个小时的网球,但是只要你吃几块西饼或是喝一罐饮料,你所辛苦得来的减肥成果就会化为乌有,所以还是要搭配饮食比较合适。
运动误区3、很多人以为空腹运动不利于减肥,但是其实并不是的,美国健身博士认为,饭后一到两个小时后进行运动是最好的,减肥的效果也很赞,最重要的是,你不会轻易感觉到饿。
运动误区4、博士表示,这是由于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较易消耗多余的、特别是产能的褐色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运动。另外,由于运动量适宜,热能消耗较少,体内贮存的足够使用,不会影响健康。
运动误区5、每天坚持三十分钟的慢跑可以减肥这点是错误的,虽然跑上半小时也达到了有氧运动的目的,但是减肥的效果却很低,只有运动的持续时间超过四十分钟才可以瘦身。
运动误区6、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量不会达到总消耗量。可见,短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很明显。
运动误区7、运动强度越,运动越剧烈,减肥效果越佳这也是错误的。其实,只有持久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使人消耗多余的脂肪。
运动误区8、最后,在运动的时候最好要少喝水,因为最开始运动消耗掉的是水分并不是脂肪,如果你一直补水的话,会导致你的减肥失败,所以最好在运动结束的半小时后喝一些水。
运动误区9、初始锻炼就采取大运动量、大强度锻炼。突然大量运动,机体难以适应,会出现严重的疲劳感、浑身酸痛或引发老病,还可引起肌腱、肌肉拉伤,很难坚持长期锻炼。正确的锻炼方法是:从小运动量、小幅度、简单动作开始,让机体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叫疲劳期,大约半个月,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加大幅度,动作也要慢慢地由易到难。
运动误区10、只有出汗才算运动有效。出汗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人体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这与遗传有关。先热身是为了适应后续锻炼,有利于伸拉,以免造成损伤,并不是热身就一定是出汗。
运动误区11、停止锻炼会使人发胖。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停止锻炼后发胖了。但发胖的关键不仅是停止运动,而是停止运动后仍然吃与运动时同样多的食物,使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消耗的热量,于是引起肥胖。如果停止锻炼后随着热量消耗和减少,相应减少食物中的热量摄入,就不会发胖了。
运动误区12、只要是锻炼,什么形式都行。选择锻炼项目要根据身体健康情况及生理阶段,膝关节有骨性关节炎及退行性改变者,不适合爬山、爬楼梯、深蹲等活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适宜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做运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量力而行,尤其慢性病患者最好咨询一下医生。
老人运动误区有哪些
老人运动误区之一:别人做什么活动都争相去学
这种习惯很不好。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个人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否则会弄巧成拙。
老人运动误区之二:饭后散步
不少老人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古话当作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从近代医学观点看,吃饭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老人运动误区之三:晨练
很多人认为早晨空气好,适合锻炼。其实:
1、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 高,空气质量较差,所以晨练应安排在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并且,不宜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树林密集的地方晨练,因为聚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无益健康。
2、其次, 有雾的天气不宜晨练,因雾中含许多有害物质。
3、第三,空腹晨练易造成低血糖。
4、另外,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心血管 病发病最高,尽量选择下午或晚上活动为妥。
老人运动误区之四:健身如“游戏”
在健身房里,有很多寻求一时快乐的年轻人,他们一会儿上跑步机跑步,一会儿举杠铃,一会儿踩动感单车,虽然对这些项目和器械都不熟悉,但都尽量玩得像模像样。
不以追求健身为目的,仅把运动当成一种娱乐放松的方式未尝不可,但在没有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也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就算是玩,也应该选择低强度、安全的运动,如慢跑、自由单车等。别随便学大力士举杠铃,脆弱的手腕在高负重的压力下简直不堪一击。对瑜伽也要慎重,身体柔韧性不够的人硬要扭得像麻花一样,颈椎、腰椎都会受不了。
运动型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哪些误区
高血压病人运动很危险?
正常人在剧烈运动中血压会有所升高,但只是收缩压升高50~7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变有时还会下降4~14毫米汞柱,但在一般运动中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应该运动适度,以防止收缩压一时性过度升高。
高血压病患者只要动起来,就可以降低血压?
运动只适用于临界高血压、Ⅰ期和Ⅱ期高血压以及部分病情稳定的Ⅲ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很大的不稳定Ⅲ期高血压患者,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脑血管痉挛、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肾功能衰竭等)的重症高血压病患者,以及出现 高血压药不良反应而未能控制者和运动中血压过度增高(血压大于220/110毫米汞柱)者,均属禁忌之列。
运动方式无讲究?
并非所有的运动都适合高血压病患者,如无氧运动(举重运动、疾跑等)会导致血压快速大幅度升高,对高血压病患者有一定危险。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慢节奏的交谊舞和体操等。此外,太极拳等也是高血压患者有效的运动治疗方式。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放松练习。
运动型高血压患者而言,最佳的治疗方法还是以药物为主,非药物的治疗也作为辅助功能,在发生了高血压疾病后,希望大家可以进行有氧运动,一步步帮助人体缓解病情,切忌盲目停药,需要经常复诊,避免走入运动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误区。
高血压病人要运动不
血压升高危害大,少盐控油运动加。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10条: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但目前国民对高血压的认识严重不足,政府和相关机构对高血压的筛查、管理和控制显然不够。健康成人理想血压应低于120/80毫米汞柱。血压在120-139/80-89毫米汞柱叫正常血压高值。正常血压高值已经存在亚临床血管病变并已成为心、脑、肾等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对正常血压高值必须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加以干预控制。
平静状态下,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时,应请医生诊断是否患了高血压病。
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即控制体重、限盐限酒、适量运动、劳逸结合、保持心理平衡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血压增高仍要动,循序渐进放轻松。
规律的有氧运动不仅能预防高血压,对已有高血压的人尚有降压作用,同时可减少降压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及脏器损害。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及高血脂,长期坚持有氧运动有利于减肥、降血糖和降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