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薯条真的能致癌吗

薯条真的能致癌吗

1.食物中丙烯酰胺的来源

丙烯酰胺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加热(120°C 以上)烹调过程中形成。丙烯酰胺的主要前体物为游离天门冬氨酸(土豆和谷类中的代表性氨基酸)与还原糖,二者发生Maillard反应生成丙烯酰胺。

在淀粉食品(淀粉类食品在高于120℃的高温烹调下很容易产生丙烯酰胺)、烟、炒菜类及饮用水中都含有丙烯酰胺,来源非常广泛。据统计,国人的丙烯酰胺摄入可能有一半来自炒菜。

2. 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对健康具有哪些潜在危害?

丙烯酰胺属中等毒类,密切大量接触可出现亚急性中毒,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中毒,具有致突变作用,可引起哺乳动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人群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其致癌性进行了评价,将丙烯酰胺列为2类致癌物(2A),即人类可能致癌物。其主要依据为,丙烯酰胺在动物和人体均可代谢转化为致癌活性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

3. 摄入多少丙烯酰胺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2012年3月15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中指出:高温加工的土豆制品(包括薯片、薯条等),平均含量为0.477 mg/kg(477μg/kg),最高含量为5.312 mg/kg(5312μg/kg)。2013年11月12日欧盟发布食品中丙烯酰胺水平调查的委员会意见2013/647/EU,规定即食薯条中的丙烯酰胺的警示值(indicative value)为600μg/kg。按照《消费者报道》报道的三大洋快餐检测报告,两者的丙烯酰胺含量低于评估报告中的平均值,而且低于欧盟的警示值,因此就目前来看,由食用薯片导致的丙烯酰胺摄入量并不会构成实际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煎炸食品是我国居民主要的食物,为减少丙烯酰胺对健康的危害,对于广大消费者,我们建议:

1.尽量避免过度烹饪食品(如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太长),但应保证做熟,以确保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避免导致食源性疾病。

2.提倡平衡膳食,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

而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建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和条件,研究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可能途径,探讨优化我国工业生产、家庭食品制作中食品配料、加工烹饪条件,探索降低乃至可能消除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方法。

薯条薯片可致癌

薯条薯片恐含致癌物质

喜欢吃零食或马铃薯的人要特别小心,因为马铃薯制品(包括薯片薯条)等食物丙烯酰胺含量最高,过分摄入丙烯酰胺,不利健康。以一个正常成人来说,一日进食一包薯片已属高摄取量。

在一次食物研究组别中,“零食食品”组别的丙烯酰胺含量最高,“零食食品”中以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最高,平均为每公斤680微克,远远较第二高含量的薯条多近300微克。

薯片、薯条、饼干等“香口”煎炸小吃,都是经煎、焗、烤及炸等高温处理,过程会产生丙烯酰胺。以一个体重50公斤成人来计算,每天吃约60克薯片,即一包中容量的薯片,便摄取约40.8微克丙烯酰胺,即摄入量为0.816微克,属高摄取量。

除薯条及薯片,谷类早餐亦是香港市民从膳食中摄入丙烯酰胺的重要来源,佔每日总摄取量的14.7%,仅次于“蔬菜及蔬菜制品”。谷类早餐的平均含有丙烯酰胺,为每公斤160微克。

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可致癌,增加令动物长肿瘤的机会。“若果大量摄入,会对神经系统有损害,但我们比较关注是它致癌的毒性,现有资料显示,丙烯酰胺在动物实验会令动物致癌,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丙烯酰胺列为可能令人类致癌物质。

含量最高的分别有“金必氏愉快动物薯仔饼”,每千克含丙烯酰胺达2600微克、“卡乐B烧烤味薯片”含1000微克,“四洲高纤麦饼”达九百微克、“肯得基家乡鸡脆薯格”达850微克、“麦当劳中薯条”达520微克。

消委会表示,以120度以上高温烹调含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特别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尤其是又薄又脆的食物,因水份少,故表面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含量较高;相反未经烹调、烹调温度较低的食物,所含的丙烯酰胺水准则会很低或没有。

食物安全中心风险评估及传媒科首席医生杨子桥说,丙烯酰胺是在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并非人为添加;对身体会造成神经系统中毒,以及影响运动机能。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可致癌,增加令动物长肿瘤的机会。“若果大量摄入,会对神经系统有损害,但我们比较关注是它致癌的毒性,现有资料显示,丙烯酰胺在动物实验会令动物致癌,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丙烯酰胺列为可能令人类致癌物质。”

这些食物致癌物比香烟更高

1、炸薯条

炸薯条也是富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分析结果显示炸薯条的丙烯酰胺的最大浓度是薯片的1.5倍。不是家里做的炸薯条就会安心,无论是自家制作的还是餐厅中的薯条检测出了丙烯酰胺,因此请多加注意。

2、薯片

因可能致癌而值得我们注意的物质是“丙烯酰胺”。该物质据说存在于一些原材料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并将其加热到120度以上的食品中。由于薯片充分满足了上述条件,因此研究都认定薯片中含有大量富含丙烯酰胺。

3、速溶咖啡

在咖啡豆、炒制茶叶、焙炒的麦茶中竟然也检测到了高浓度的丙烯酰胺。由于丙烯酰胺易溶于水,因此在此次检测提取的咖啡、炒茶、麦茶等饮料中也含有丙烯酰胺。请多加注意。

4、蛋糕、派类食物

在使用小麦为原料高温环境下制作的蛋糕、派类食品中检测出了与薯片相同浓度的丙烯酰胺。对致癌物质比较介意的各位,选择在低温环境下制作的糕点应该没有问题。

丙烯酰胺不仅能够致癌,大量食用吸入或与皮肤接触的话,据说会影响神经系统。该物质在烟草中被发现,然而无论怎样戒烟,如果大量食用富含丙烯酰胺的食物的话,也会有危险吧。

此外,据说在干炸蔬菜、炒菜、自己制作的烤制点心、吐司中也发现了丙烯酰胺。但是未经加热的新鲜食材中似乎没有。此外报告显示,在蒸制或煮制的食物中似乎也没有发现,即使有也是极微量的。因此,对此介意的人士不妨下些功夫寻找适当的烹饪方法,也许会减轻致癌的危险。

四种食物最容易致癌

1薯片

因可能致癌而值得我们注意的物质是“丙烯酰胺”。该物质据说存在于一些原材料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并将其加热到120度以上的食品中。

由于薯片的成分中充分的满足了上诉的条件,所以,不管是日本的农林水产省的调查还是国外的研究,都认为薯片中含有很多的富含丙烯酰胺。

2炸薯条

炸薯条也是富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分析结果显示炸薯条的丙烯酰胺的最大浓度是薯片的1.5倍。不是家里做的炸薯条就会安心,无论是自家制作的还是餐厅中的薯条检测出了丙烯酰胺,因此请多加注意。

3蛋糕、派类食物

在使用小麦为原料高温环境下制作的蛋糕、派类食品中检测出了与薯片相同浓度的丙烯酰胺。对致癌物质比较介意的各位,选择在低温环境下制作的糕点应该没有问题。

4速溶咖啡

在咖啡豆、炒制茶叶、焙炒的麦茶中竟然也检测到了高浓度的丙烯酰胺。由于丙烯酰胺易溶于水,因此在此次检测提取的咖啡、炒茶、麦茶等饮料中也含有丙烯酰胺。请多加注意。

孕妇吃多炸薯条宝宝头小体轻

欧洲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孕妇不要吃太多炸薯条等油炸或烧烤的淀粉类食品,以免自己的宝宝出生时体重偏轻、头部偏小。

研究人员告说,他们调查了英国、丹麦、挪威、希腊和西班牙等国共1000多对母亲和婴儿的情况。结果显示,那些怀孕期间食用较多炸薯条等油炸、烧烤食品的母亲,其孩子出生时脐带血中丙烯酰胺的含量较高。

丙烯酰胺是油炸和烧烤淀粉类食品中容易出现的一种化学物质。近来有研究显示,摄入较多的丙烯酰胺对人体有害,并可能致癌。

本次研究还发现,那些脐带血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与其他婴儿相比平均轻132克,他们的头围与其他婴儿相比也要短0.33厘米。

丙烯酰胺对新生儿的影响与人们熟知的吸烟危害可以相提并论,因此孕妇应尽量少吃炸薯条等油炸、烧烤淀粉类食品

月经期能吃薯条吗

薯条是一种典型的油炸的,能量高的垃圾食品,在平常使用尚有危害,不知在月经期会不会出现更大的危害,会不会危及到以后的健康生活,甚至留下严重的疾病。到底有什么影响,让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说法

月经期间还是可以吃薯条,适量的话影响不大,注意饮食营养,以后来月经的话做好经期保健,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为好,注意放松心情就好,为了美丽最好不要吃。因为月经期间女性本身就容易长青春痘,你还吃薯条,容易引起上火,痘痘越长越多。

怀孕妇女和哺乳期的妈妈们应当尽量少食、甚至禁食法式炸薯条、薯片或其他含有化学物质丙烯酰胺的食物。

研究人员指出,因为胎儿和新生儿特别容易受到丙烯酰胺--一种可能致癌的化学物的

危害,能够对神经造成损害的丙烯酰胺很容易进入他们幼嫩的大脑,造成威胁。

月经期间是可以吃薯条的。月经期间不要吃生冷凉硬的东西,不要剧烈运动,可以喝些红糖水,多注意休息。月经期间不要吃生冷凉硬的东西,不要剧烈运动,可以喝些红糖水,多注意休息。

吃薯条可能会致癌吗

我们都知道,油炸食物虽然非常好吃,但是却致癌。曾发布文章,《垃圾食品的甜蜜陷阱:好吃高致癌》它们的危险让我们望而却步。然而,据报道,挪威食品研究所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找出一种方法,可以去除炸薯条等油炸食品中的潜在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这个发现对于那些酷爱薯条等油炸食品的朋友们来说可谓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一起来看看吧!

乳酸菌阻止致癌祸首 反馈积极

据挪威当地媒体13 日报道,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淀粉类食品含有较多的天冬酰胺(一种氨基酸)以及还原性糖,在高温(120℃)油炸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挪威研究人员发明的新技术,利用乳酸菌来清除油炸马铃薯产品原料表面的还原糖成分,从而阻止了丙烯酰胺的形成。在油炸食品、尤其是根茎类食品中存在丙烯酰胺,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2002年发现的,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报告》中指出,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挪威研究人员说,目前这项新技术在相关行业的反馈非常积极。

除了油炸食物 还有哪些不能吃

虽然这个技术让油炸食物的前景一片光明,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认为就可以大吃特吃了。油炸食品对人体的伤害远远大于我们所知道的,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远离癌症,首先就要远离油炸食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什么东西不能吃呢?对此,专家为我们总结了一份《不会吃,吃出这七大癌症》的报告书,让我们一目了然。加工肉、剩菜、高热量、高脂肪等食物都是致癌的雷区,我们还是尽量远离吧!而最关键的是,我们在少吃垃圾食品的同时,要多多的摄入健康食品,规律运动,定期体检,才能真正远离癌症,健康快乐的生活。

孕妇吃多炸薯条宝宝头小体轻

欧洲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孕妇不要吃太多炸薯条等油炸或烧烤的淀粉类食品,以免自己的宝宝出生时体重偏轻、头部偏小。

研究人员调查了英国、丹麦、挪威、希腊和西班牙等国共1000多对母亲和婴儿的情况。结果显示,那些怀孕期间食用较多炸薯条等油炸、烧烤食品的母亲,其孩子出生时脐带血中丙烯酰胺的含量较高。

丙烯酰胺是油炸和烧烤淀粉类食品中容易出现的一种化学物质。近来有研究显示,摄入较多的丙烯酰胺对人体有害,并可能致癌。

本次研究还发现,那些脐带血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与其他婴儿相比平均轻132克,他们的头围与其他婴儿相比也要短0.33厘米。

英科研人员说,丙烯酰胺对新生儿的影响与人们熟知的吸烟危害可以相提并论,因此孕妇应尽量少吃炸薯条等油炸、烧烤淀粉类食品。

薯条吃多了好吗

炸薯条可以吃,但不要多吃,据专家介绍,首先,在高温烹调中产生致癌物的食品不只是炸薯条,凡高温油炸的食品,如烧烤、油炸、长时间煎炸都会使食品产生有害物质。比如谷类食品在高温油炸中会产生较多的丙烯酰胺,肉类食品在烧烤中会产生苯并芘物质,如叉烧、烧猪、烧鹅等,这两种在高温烹调中产生的物质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可能致癌。

其次,目前人们突然对炸薯条之类的食品产生恐慌没有必要,偶尔吃是可行的,天天吃则不利健康。若天天吃油炸食品,人体摄入的有害物质的量会比较大,人体无法排除,就有可能存在潜在致胖、致某种疾病甚至致癌的危险性。但偶尔吃一次,吃的量不多,那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的量就会很少,而且人体本身具有解毒、排毒功能,可以消解毒素。

营养专家认为,人们提高对油炸食品的警惕性,认识到它们对身体健康有危害,这是好的,但也没必要过于恐慌。

薯条薯片危害胎儿健康

薯条薯片是不少人喜欢吃的零食。但是德国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怀孕妇女和哺乳期的妈妈应当尽量少食、甚至禁食法式炸薯条、薯片或其他含有化学物质丙烯酰胺的食物。

研究人员指出,因为胎儿和新生儿特别容易受到丙烯酰胺——一种可能致癌的化学物的危害,能够对神经造成损害的丙烯酰胺很容易进入他们幼嫩的大脑,造成威胁。

多吃薯条薯片容易对胎儿和正在哺乳期的宝宝产生不良的影响。

4种致癌食物比香烟更危险

1、薯片因可能致癌而值得我们注意的物质是“丙烯酰胺”。该物质据说存在于一些原材料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并将其加热到120度以上的食品中。由于薯片充分满足了上述条件,因此无论是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调查还是国外的研究,都认定薯片中含有大量富含丙烯酰胺。2、炸薯条炸薯条也是富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分析结果显示炸薯条的丙烯酰胺的最大浓度是薯片的1.5倍。不是家里做的炸薯条就会安心,无论是自家制作的还是餐厅中的薯条检测出了丙烯酰胺,因此请多加注意。3、蛋糕、派类食物在使用小麦为原料高温环境下制作的蛋糕、派类食品中检测出了与薯片相同浓度的丙烯酰胺。对致癌物质比较介意的各位,选择在低温环境下制作的糕点应该没有问题。4、速溶咖啡在咖啡豆、炒制茶叶、焙炒的麦茶中竟然也检测到了高浓度的丙烯酰胺。由于丙烯酰胺易溶于水,因此在此次检测提取的咖啡、炒茶、麦茶等饮料中也含有丙烯酰胺。请多加注意。

油炸薯条最致癌

很多年以来,人们一直相信,肉类经过高温烤制很容易产生致癌物杂环胺和苯并芘,而淀粉类食物经过高温煎烤不会有不良物质产生。直到十年前,瑞典科学家才发现,高温加热的淀粉类食物会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而且数量还不算太少。人们发现,在食品加工之前,根本没有这种东西存在;只有在加热之后,才会产生大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在130℃—180℃之间最易产生,160℃以上产生数量快速增加,而160℃正好是人们日常炒菜和油炸的起点温度。

哪些食品丙烯酰胺含量高

那么,到底哪些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最高呢?

一般来说,同一种含淀粉食品,加热后颜色越深,香味越浓,丙烯酰胺的产量也会越高。

不同的淀粉食品可能生成丙烯酰胺的含量也不一样。国内外测定表明,最容易发生丙烯酰胺超标的食品是各种油炸的薯类食品,如炸薯片、炸薯条等,还有油炸面食品,如油条、油饼等,以及焙烤食品,如饼干、曲奇等。另外,一些淀粉食物在日常烹调中也有可能产生丙烯酰胺。比如说,把馒头做成油炸或油煎馒头片、把米饭做成锅巴、把烧饼烤得又香又酥,都会增加丙烯酰胺的含量。

不吃煎炸,少吃饼干

那么,怎么才能远离丙烯酰胺,减少和这种致癌物接触的机会呢?下面是9项安全原则:

1.主食尽量采取蒸煮,少用煎炸烤的方法。

2.少吃油炸食品,比如油条、油饼、麻花、排叉、炸糕、麻团等,炸蔬菜丸子、炸肉味淀粉丸子、裹面糊的炸鱼炸虾等也要少吃,因为它们都加入了淀粉。

3.少吃烤制、煎炸、膨化的薯类制品,如炸薯片、炸土豆丝、炸甘薯片等。

4.如果要煎炸烤,尽量把块儿切大点,片儿切厚点,不要太薄。

5.烤馒头片、面包片不要烤得太黄。

6.饼干等用面粉制作的零食,颜色越深,越要少吃。

7.少吃颜色变深的香脆膨化食品,哪怕是非油炸加工品。

8.不要给幼儿过早吃各种饼干,早餐谷物脆片也要小心,更不要吃薯片和任何煎炸食品。购买婴儿用焙烤食品的时候,尽量选择颜色浅的产品。

9.微波炉加热淀粉类食物时,注意把火力调低一点,时间尽量缩短。

当然,了解了高温加热的淀粉类食品也可能有致癌风险后,大家也不必恐慌。这正好给了我们更多的理由,坚持不吃煎炸食品,少吃甜点饼干,不过度追求口感。只有坚持这样的饮食原则,才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少受伤害。(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范志红)

比香烟更危险四大致癌食物

1、薯片

因可能致癌而值得我们注意的物质是“丙烯酰胺”。该物质据说存在于一些原材料含

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并将其加热到120度以上的食品中。

由于薯片充分满足了上述条件,因此无论是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调查还是国外的研究,都认定薯片中含有大量富含丙烯酰胺。

2、炸薯条

炸薯条也是富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分析结果显示炸薯条的丙烯酰胺的最大浓度是薯片的1.5倍。不是家里做的炸薯条就会安心,无论是自家制作的还是餐厅中的薯条检测出了丙烯酰胺,因此请多加注意。

3、蛋糕、派类食物

在使用小麦为原料高温环境下制作的蛋糕、派类食品中检测出了与薯片相同浓度的丙烯酰胺。对致癌物质比较介意的各位,选择在低温环境下制作的糕点应该没有问题。

4、速溶咖啡

在咖啡豆、炒制茶叶、焙炒的麦茶中竟然也检测到了高浓度的丙烯酰胺。由于丙烯酰胺易溶于水,因此在此次检测提取的咖啡、炒茶、麦茶等饮料中也含有丙烯酰胺。请多加注意。

以上就是富含致癌物质丙烯酰胺的食品,看后有什么感想?丙烯酰胺不仅能够致癌,大量食用吸入或与皮肤接触的话,据说会影响神经系统。该物质在烟草中被发现,然而无论怎样戒烟,如果大量食用富含丙烯酰胺的食物的话,也会有危险吧。

手机放床头真能致癌

天天都在说手机辐射,到底啥是辐射?

简单通俗的说,辐射就是一个物体通过释放电磁波或者粒子的方式,把能量向外撒播出去。它的传播速度极快,等同于光速。如果稍微了解一点物理,你就会明白:其实世间万物,除非处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是具有热量的,也是会向外散播热量的,这就是热辐射。

我们想要看到物体,必须要有光,无论是灯光、日光、还是其他什么光,本质都是辐射一种辐射;每天晒太阳,太阳光之中就存在大量的辐射。也就是说,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之中,辐射无处不在。

如果人类会被手机“射”死,早就被太阳轰成渣了!

我们都知道,电磁波辐射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它可能穿透人体皮肤,进入人体细胞,破坏一些较弱的细胞核内DNA化学键,从而导致疾病。众所周知,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穿透能力也就越强,携带的能量也越强,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自然也就越大。

例如高频率的X射线,就能穿透人体,医学上用作透视成像;伽马射线更厉害,能直达人体病灶“烧死”肿瘤。当然这些射线在有控制、不过量的情况下对人体也是不会有太大伤害的。

和手机带来的其他健康问题相比,致癌只是小事儿

目前手机和电磁波的致癌等级是2B级,2B级指的是可能致癌但是缺少证据的“嫌疑犯”,泡菜、咖啡这些物品也属于这级,比紫外线、甲醛的致癌等级低。也就是说,尚无明确科学研究证明,手机的使用可能增加癌症发生的几率。

最近“请永远用左耳听移动电话”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称右耳距离大脑更近,常用右耳接听手机严重时会导致脑癌。这种说法到底是真是假?专家表示,关于右耳距离大脑更近的说法是错误的,左右耳与大脑的距离是一样的。

那么接电话时手机辐射真的像传言中说的那样会导致脑癌吗?

专家介绍,脑癌一般指脑胶质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不过这决不是单一手机辐射的问题,遗传、环境污染等都是可能的因素。“手机辐射的确会引起加速脑细胞的衰亡,影响人的记忆力,但手机辐射与脑肿瘤之间的联系目前无法确定,直接引发胶质瘤的证据不足。”

油炸薯条的危害

炸薯条、油条是许多人喜欢的食品,却因为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受到卫生部的关注。前天,卫生部发布今年第4号公告,建议公众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以减少其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专家:油炸品致癌过程犹如吸烟 卫生部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其中薯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出谷类油炸食品4倍,长期低剂量接触,有潜在危害。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博士、肿瘤科主任曾波航说,其实不光是薯条、薯片等西方食品,中国人食用了多年的油饼、油条等油炸类食品也脱不开“致癌”之嫌。这个过程与吸烟可能诱发肺癌一样,是一个“毒性”长期积蓄的过程。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专家黄俭医生则表示,“广东人炒菜时喜欢讲究爽脆,尤其是酒楼炒菜时会将油温升得很高,甚至菜一放下去就会起火,这就很容易出现丙烯酰胺。”他建议,市民可以多吃些蒸、煮食品,炒菜时油温不要过高,并且不能久炒。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所表示,暂时未收到长期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病中毒报告,怀疑中毒者可进行检测。 商家:日食165斤薯条才会得病 肯德基、麦当劳等餐饮店是油炸薯条等食品的热销地。百胜(餐饮)广东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的梁小姐表示,目前,还不太方便就该问题站出来发布相关信息。 肯德基五羊新城分店的一工作人员称,只要是高温烹调的淀粉类食物都有可能致癌,油条也是一个常见的例子,关键在于市民合理而有节制地吃。五羊新城麦当劳分店的有关工作人员同样表示,摄食油炸类食品应该适可而止。 据报道,麦当劳在前晚曾出具书面说明声称,“致癌说”是基于对动物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当时在实验中致使老鼠形成肿瘤的浓度相当于一个人每天要食用35000份炸薯片,或者食用182磅(相当于165斤)的薯条。 市民:大多不知情 少数不在乎 昨天上午,记者在五羊新城肯德基分店看到,买薯条的消费者仍然很多。随机调查了12人。9人声称还是头一次听说吃薯条会影响身体健康。当获悉卫生部首次公告慎食薯条后,其中有4人表示对此事并不在乎。 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可用于污水净化等工业用途。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出现嗜睡、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

相关推荐

吃哪些零食

薯片、薯条。薯片、薯条是当之无愧的“最差零食”。这类食物中含可疑致癌物——丙烯酰胺。薯片还有膨松剂、增味剂等食品添加剂及反式脂肪酸、盐等问题。 汽水。汽水等碳酸饮料几乎不含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热量高且添加剂多,在营养专家眼里,远不如白开水。 蛋黄派。蛋黄派以添加剂为主要手段,美味至上,但营养极低,挣扎在有害与无害的分界线上。 烤肠。这种加工肉制品中真正的“肉”可很少,而且,含有发色剂(亚硝酸盐)、防腐剂等多种食品添加剂,且其含盐量也不可小觑,有些烤肠一根的含盐量就把一个人一天的吃盐指标占满了,烤制过程中

放射线也致癌

石(如花岗岩)、水里的同位素中自然发出的射线。此外,还有人工制造出来的放射线,如X线、同位素等。 这些射线达一定强度,可以干扰细胞的正常功、破坏细胞的结构,甚至引起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如果细胞受到损伤,又不正常修复,不是死亡,便可发生突变,形成为癌细胞。所以如1945年日本广岛、长崎遭到原子弹爆炸后几十年后,白血病、乳腺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以及泌尿道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 又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甲状腺癌发病率也迅速上升。2011年日本大地震遭到核泄漏也可会使附近地区受到核暴露的人群癌症的发

夜班可致癌?你怕了吗 夜班可致癌的原因

1、夜班导致抑制肿瘤产生的褪黑激素分泌减少; 夜班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本来应该睡觉的时候却在工作,而人体内抑制肿瘤产生的褪黑激素一般在夜间分泌,灯光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科学家相信,褪黑激素水平过低会增加癌症发病风险。 2、夜班使睡眠不足,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 上夜班人群很容易发生睡眠障碍,白天应该睡觉的时候却因为兴奋睡不着,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将使人体免疫系统更容易受到侵害,抗击潜在癌细胞的力下降。 这是癌症风险增高的另一可因素。 3、生物钟紊乱还会影响细胞分裂、脱氧核糖核酸(DNA)

薯条营养概述

反面意见 围绕丙烯酰胺是否致癌的争议已经多年。问题是,即便麦当劳们败诉,把炸薯条像香烟一样加上警告标签,人们 会因此放弃炸薯条吗?作为美式快餐象征的炸薯条再一次成为新闻热点。上次炸薯条引起大家的关注,还是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因为法国反对战争,一些愤怒的“挺战 花色种类”美国人要消灭一切与法国有关的名称,甚至建议把“法式薯条”(French fry)改称“自由薯条”(Freedom fry),一时落下笑柄。 而这次炸薯条带来的,是与癌症有关的争论。8月26日,美国加州总检察长比尔-洛克耶尔对9家著

吃生葵花籽致癌

一般来讲,只要是正常种植生长发育的葵花籽是不会致癌的,也不可排在致癌食物的第一位,不但如此,而且葵花籽因为含有比较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因而还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您说的致癌性我分析可是因为以下几点,一是葵花籽在种植的土壤和水源有关系,如果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或者过度喷洒农药,那么葵花籽可富集,产生致癌物质;第二个就是在加工和炒制过程中违规添加添加剂导致的;如果避免以上两点,一般生葵花籽是不会致癌的,而且还是一种非常好的小零食。

香脆薯片美味的背后是什么

日本厚生劳动省从薯片中检验出高浓度的被认为具有致癌性的丙烯酰胺。此前瑞典政府研究发现: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谷物类,如果进行烧烤油炸等烹调处理,会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丙烯酰胺。 以油炸土豆食品为日常零嘴的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纷纷进行了试验和检测,全都得出肯定结论。 打开一袋散发着迷人香味的薯片,你很难不被它金黄酥脆的外表所诱惑,拿起一片放入嘴巴,随着“喀吱”声,土豆特有的清香立刻充溢了口腔,那满足的感觉会一直传递到大脑。你也可以蘸着番茄酱、辣椒酱、烧烤酱,让土豆香和酸味、辣味、肉味等MIX后,更充分地满足你

滥用漱口水可致癌

滥用漱口水可致癌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但是,很少有人会知道家中日常的生活用品并不是那么令人安心。看似平常却又离不开的生活用品,其实潜伏着非常大的危险。据报道,近日,有研究表明,滥用漱口水可致癌。 使用漱口水可以清洁口腔,让人口气清新,因而一些时尚人群习惯每天多次使用。但是,漱口水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健康隐患。 研究表明,口腔健康条件差、不做定期的牙科检查、喝酒和吸烟是常见的容易导致口腔癌的四大因素。但是,漱口水的危害也不可小视,一天使用漱口水超过三次可会大

红薯粉条是什么

而对于这种红薯粉条是什么,其实在社会上的做法也是比较多种多样的,这种事情也是比较常见的,人们的选择也是比较多种多样的,而下面就是一些有关这种红薯粉条是什么的资料的,同时也是希望大家好好地利用的。 粉条品种繁多,如绿豆粉条、豌豆粉条、蚕豆粉条、魔芋粉条,但更多的是淀粉制的粉条。最常见的粉条,当属红薯粉条。红薯粉条的主要原料是红薯,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的特点,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群众喜爱和常见的食品。 产品特点 红薯粉条-汤粉 红薯粉条-汤粉(6张) 红薯粉条,粉条颜色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根据经验来

宫颈糜烂致癌

【宫颈糜烂会致癌吗?】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特别是近10年来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病因与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全球范围内大量的循证医学的研究表明:大约有16种之多的致癌型人乳头瘤病毒(HPV)(WHO认定其中13种最具致癌:16、18、31、33、35、39、45、51、56、58、59和68型)的持续感染(至少持续2年以上),与宫颈癌及其癌前期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曾经认为与宫颈癌有关的“宫颈糜烂”,现认为与宫颈癌的发生无关。

吃什么食物容易致癌薯条

薯条、炸薯片等炸薯类的丙烯酰胺含量也可超出标准,危害身体。油条、炸番薯条、馓子、麻花等油炸食品也是“黑色杀手”之一。另外饼干、曲奇等烘焙食品也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