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搭配什么一起吃 芡实的选购
芡实搭配什么一起吃 芡实的选购
芡实的质地好坏首先要看外观色泽,色泽白亮、形状圆整的一般质地比较糯,外观虽白但光泽不足、色萎的质地梗性。色带黄则可能是陈货,其质地也是梗性。
芡实和什么搭配除湿 芡实薏仁粥
材料
芡实、薏仁各150克,素肉、槟榔干各75克。
做法
1.芡实、薏仁均洗净,泡水1小时;
2.素肉泡软、槟椰干均洗净,切片备用;
3.锅中倒入3杯水,放入芡实及薏仁煮开,改小火煮至软烂;
4.再加入素肉及槟榔干继续煮5分钟,最后加入盐煮匀即可。
芡实熬粥的搭配 芡实山药粥
原料
芡实、山药、薏米、大米。
做法
1、将芡实、薏米洗净,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左右;
2、将大米、山药洗净,削去表皮,切成小段;
3、将泡好的芡实、薏米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水;
4、用大火煮半个小时,放入大米,转用小火熬煮20分钟左右;
5、将山药倒入锅中,继续煮10~15分钟,即可。
芡实搭配什么一起吃 山药芡实瘦肉粥
粳米、山药干、猪瘦肉各100克,芡实米50克,葱花、盐各适量。
1、芡实、粳米洗净,分别加水泡软,捞出沥干;山药去皮洗净,切成丁;猪肉洗净切丁。
2、锅内加水、粳米、芡实用旺火烧开,转小火熬煮至半熟时,加入山药丁和肉丁煮至粥成。
3、撒入盐及葱花调味即可。
微咸味浓,常食可滋补身体。
芡实和什么搭配除湿 芡实山药粥
材料
山药1根(约300克)、 薏米50克、芡实4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薏米和芡实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
2.大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时;
3.将浸泡好的薏米,芡实放入锅中,倒入1500ml清水;
4.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煮30分钟,然后倒入大米继续用小火煮20分钟。
5.带上橡胶手套,将山药去皮,切成3毫米厚的片,放入锅中,再继续煮10分钟即可。
芡实的功效和芡实选购技巧
芡实是一种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植株较大,具刺。有白色须根,根状茎不明显。叶有沉水叶和浮水叶两种,初生叶较小,沉水,箭形或下部开裂的椭圆形,无刺。芡实哪里的最好?如何选购芡实?小编乐意为你解答。 芡实在我国南北各地均产,国外广布于东南亚、俄罗斯、日本、印度和朝鲜半岛。
芡实的品种分南芡与北芡。北芡又称刺芡,花紫色,为野生种。主要产于江苏洪泽湖、宝应湖一带,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中国长江南北及东南亚、日本、朝鲜半岛、印度、俄罗斯都有分布。南芡又称苏芡,花色分白花、紫花两种,比北芡叶大。
紫花芡为早熟品种,白花芡为晚熟品种,南芡主要产于江苏太湖流域一带。南北芡实均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破碎、干燥无杂质者为佳。北芡实,以微山湖出产的芡实最好,微山湖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很适合芡实生长。
南芡实一般认为苏州产的芡实为佳。 如何选购芡实?购买芡实时,要选择身千、无虫蛀、顺校饱满均匀、少碎属、粉性足、无杂质的。色泽白宪,粒上残留的种皮为淡红色的质好;色泽暗,粒上残留的种皮为 褐红色的质差。齿咬后易碎的为身千;不易碎、有韧性的为身潮。
这些内容教会了我们如何来挑选这个芡实,如果将芡实挑选好了,那么就可以吃到最佳健康和最美味的芡实了,芡实对身体的好处是很大的,挑选芡实的时候也不是看价格,很多人售卖这个芡实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大家一定要根据这个芡实的颜色来决定,还要闻味道。
芡实和什么搭配除湿 芡实山药粥
材料:芡实、薏米、山药、大米、盐。
1、用清水将芡实、薏米、大米淘洗干净。
2、芡实、薏米、大米用清水浸泡2小时泡发。
3、山药削皮、切块,放入清水中,加入白醋防止氧化变黑。
4、将芡实、薏米、大米放入锅里面熬煮。
5、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煮2个小时。
6、加入山药块进行熬煮。
7、10-15分钟后盛出食用。
芡实和什么搭配熬粥好 芡实大枣粥
材料
芡实15克,薏仁10克,大枣5枚,粳米100克。
做法
1.上述用料洗净,一同放入砂锅;
2.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
3.小火熬煮40分钟即成。
功效:益气健脾、固肾、补气养血。
芡实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芡实的选购
芡实呈类球形,有的破碎成小块。完整者直径5-8毫米;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
以没霉味,没酸酸臭,没硫磺味的最佳;以颗粒完整,饱满均匀,断面色白粉性足无碎屑、泥杂,身干不蛀者为佳。其中又以南芡实(圆芡)为佳。
芡实和什么搭配除湿 芡实茯苓粥
原料:芡实、茯苓各15克,大米适量。
1.将芡实粉、茯苓磨粉状,一同放入碗内,用温水调成糊;
2.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锅中加入约1200毫升冷水,将粳米放入,用旺火烧沸;
4.缓缓倒入芡实茯苓糊,搅拌均匀,改用小火熬煮;
5.见米烂粥成时,下入盐调好味,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芡实搭配什么一起吃 芡实的人群宜忌
芡实有补脾胃和涩精、止带、止泻的作用,适宜脾胃较弱、遗精及带下多的人群食用。凡外感前后、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者皆不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