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要当心孩子暖气病
供暖季要当心孩子暖气病
外面天寒地冻,室内暖气融融,暖气在驱寒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暖气病”,一定要注意预防。
●暖气病多由空气干燥造成
昨天上午,王女士到超市选购加湿器。“有暖气的房间里比较干燥,虽然这两天下雪了还不明显,但先买个备着吧”。
“按照往年的情况,从供暖开始,感冒的患儿会增加。”郑州市儿童医院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朱晓华说,供暖后,室温很高,为了保温,家中很少通风,所以孩子口唇干燥、咽喉肿痛、咳嗽,进而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干燥的环境会加重慢阻肺、哮喘、肺气肿等患者的病情。”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周庆伟说。
“供暖后,室内外温差比较大,血压波动也会变大,加重心脏的负担。”郑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师石海莉说,长时间在干燥的暖气房里会出现头晕、软弱无力、多汗,甚至引起血压升高。
●多重对策应付暖气病
“暖气环境下,家长也要防止孩子因为受凉感冒。”朱晓华说,孩子往往活动量大、易出汗,在暖气环境中,不要一下子把孩子的厚衣服脱掉。在外出时,更应注意增添衣服保暖。“孩子的神经调节功能还比较弱,忽冷忽热的环境容易引起感冒。”朱晓华说。
石海莉提醒,如果家里有暖气,室内外温差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离开暖气环境时应立即添衣,以防寒气侵袭而致病。“多通风可以缓解暖气病。”周庆伟说,人们将门窗紧闭的做法会使室内空气干燥、污染加剧,所以要勤开窗户通风,让室外的清洁冷空气和室内的热空气对流,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防止燥气伤人。“在干燥的冬季,可采用人为加湿的方法来改善室内的空气湿度。”周庆伟说,“加湿的办法很多,用湿拖把拖地、悬挂湿衣服、在暖气片上放湿毛巾、用加湿器都能缓解干燥。”
周庆伟提醒,在室内摆放植物时,最好选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同时还有吸附空气当中有害气体的作用。
暖气环境下,人会感觉比较燥。“在燥热的环境下,应该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例如百合、梨、蜂蜜。”周庆伟说,也可以多吃一些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萝卜、番茄、豆腐、菱角、银耳等。多喝菜汤、豆浆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少吃热性食品。多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这些水果水分充足,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而且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功效,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冬季安全取暖常识
一、冬季取暖常识———通风与保湿同等重要
在冬季,人们往往最关心室内的温度,而对室内的空气湿度不那么关心。其实房间温度太高而湿度太低,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出现嘴唇干裂、鼻孔出血、喉头燥痒等上火的现象。因此,对于已经供暖的家庭,最重要的一点是注意室内保湿。如果相对湿度低了,可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湿度,还可以在散热设施附近放一盆水,让水慢慢蒸发,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二、冬季取暖常识———空调、电暖器最好少用
对于使用空调或电暖器供暖的家庭而言,电费无疑是关键问题。很多家庭在使用空调取暖时,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将门窗紧闭,而正是适宜的温度使病菌在室内大量繁殖,它们随着空调气流的循环被送到室内每个角落。因此,冬季要尽可能地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并开启门窗通风换气。空调取暖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在-5℃以下时启动就会非常困难,为此,您可以准备一台电暖器,但空调取暖造成的空气干燥、升温效果差等问题电暖器也同样存在。
三、冬季取暖常识———集中供暖定期检查防止“水漫金山”
集中供暖是我国较为普遍的一种家庭采暖方式,虽然安全系数较高,但也不能大意,要定期检查暖气片的阀门,每年因为暖气试水而导致家中被淹的事情并不在少数。为了减少您家的大麻烦,您最好经常检查自家的管道、阀门是否致密、安全。
四、冬季取暖常识———壁挂炉取暖切忌私拆壁挂炉
壁挂炉不要私自打开,否则会向屋内排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若长期不使用壁挂炉,也不要断电,因为如果断了电,壁挂炉里的水在零摄氏度以下就会结冰,如果壁挂炉没有防冻设备,重新启动壁挂炉强行开机时炉子就会损伤,甚至会发生爆炸。如果用户在采暖季不再使用壁挂炉,在关机之前一定要先排净壁挂炉里的水,防止残留在炉子里的水冻裂管道。
宝宝多吃水果可预防暖气病
天气寒冷,各地已经开始集中供暖。近日,因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嘴唇干裂、鼻孔出血、喉头燥痒等病症到医院就诊的孩子逐渐增多,上述症状均因暖气而起,医生们通俗地将其概括为“暖气病”。随着集中供暖的全面开始,病例数量预计还会增加。
造成“暖气病”的最大原因在于空气干燥,人体水分丢失。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1000毫升水分,来暖气后,室内干燥,人体丢失的水分就更多,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此外,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一个病菌的“温床”,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会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而引发疾病。
怎样避免“暖气病”对宝宝造成伤害呢?
除了做到多开窗通风外,更重要的是时刻留意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来说,室内温度保持在18℃~24℃,湿度保持在50%~60%为最佳。还要让宝宝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
如果感觉家中空气干燥,可以在每晚临睡前,将加湿器打开一段时间。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也非常不错,比如可以在室内养发财树、绿萝等大叶绿色植物,叶子中蒸发出的水分,可以增加室内湿度。
在饮食方面,让宝宝多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这些水果水分充足,含有多种维生素,而且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功效。
供暖前暖气片需要放水吗
视情况而定。
如果是集中供暖的话那么在供暖之前只需要及时关紧暖气进水阀和回水阀,让暖气管道中充满水即可,并不需要放水。
如果是家庭式独立供暖的话那么用户可以局部放水或者全部放水,将其中的水放出来再重新灌装,加温排出气体后停泵,在非采暖期的时候需要定期检查管道中是否保持满水状态。
冬天暖气开多少度合适
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的日子,南北方之间的差别就在于那伟大的暖气了,供暖季烧着热乎乎的暖气,一天24小时热血澎湃,根本停不下来啊。那么冬天暖气开多少度合适?
国家标准的室内供暖温度是18°C,进水80°C,回水60°C,一般暖气片的配置也是按照这个标准配置的,地暖的出水温度设置在40°C即可以达到18°C。
最舒适的供暖温度是23°C。暖气房温度太高不仅耗能量,而且还会使人产生胸闷、呼吸苦难的不适感。有数据研究显示,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3°C,所以,想要暖气房更舒适宜人,可以将温度调到23°C。白天活动量较多,身体产热也多,还可以将温度下调1-2度节能。
经试验证明,温度低于14°C时人会感觉冷。成年人体质较好,10多度的时候可以通过添加衣物保暖,所以可以在10°C以下时考虑开暖气。幼儿、孕妇、老年人体质较弱,容易感冒,气温低于14°C时就可以打开暖气供暖。
暖气供暖温度标准
18摄氏度左右。
常见的供暖方式一般有集中供暖、燃气供暖、地板辐射供暖等,不同地区的供暖温度有所不同,但标准供暖温度一般规定为18摄氏度上下浮动2度左右。
当室内温度为18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0-40%时,感觉是比较宜人的,但是当供暖温度超过22摄氏度时,空气就会变得干燥起来,而且还会影响身体的自我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会造成体温上升、血管扩张、心跳加快等身体不适的现象。
暖气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冬季供暖期,室内十分温暖。居民生活在相对湿度50%左右的环境最感舒适,环境过分干燥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供暖期间,居民一般都关门关窗,室内空气比较干燥。干燥的环境容易让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降低,从而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患者的症状是咳嗽、咽部不适,有的气管炎患者旧病复发,这就是供暖后室内空气干燥而诱发的"暖气病"。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容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不少流鼻血、胸闷、软弱无力的患者,这些症状都是因为进入供暖期,室内给了暖气,屋里密不透风造成的"暖气病"。"暖气病"并不是医学上的病种,在北方地区因供暖后室内外温差大,室内门窗紧闭,空气干燥,不流通,就会引发人体鼻咽干燥、流鼻血、浑身无力、头晕恶心等症状。
干燥是肌肤的致命杀手,会加速体内水分流失,使机体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有些居室内温度过高,由于出汗过多,可致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能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症状。
如防预防暖气病
1.暖气温度别太高:供暖后应注意室内温度不要太高,温度越高,空气越干燥,室内外温差也越大,越容易引起“暖气病”,建议将室内温度调到21-25℃为宜。
2.注意室内通风:因为怕暖气流失,很多家庭供暖期间长期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因此一定要注意每天开窗通风。如果怕宝宝因此被冻到,可以选择中午温度较高时开窗,或不同房间轮流开窗。
3.提高室内空气湿度:有研究显示,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人体感觉最舒适,各种病菌也不易传播。而供暖期间室内空气干燥,因此我们应人为地增加空气湿度,可使用加湿器,但不建议整天一直开着,每天可开1-2小时,同时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以免滋生细菌。此外,还可在室内放一盆清水或挂上湿毛巾,水分自然蒸发可增加空气湿度,这也是最经济的加湿方法。
4.消灭卫生死角:温暖的环境下微生物会更活跃,因此供暖前应彻底打扫,消灭卫生死角,以免滋生病菌,供暖期间也应定期清洁、消毒。
5.进出室内注意增减衣物:供暖后房间里很温暖,但室外温度却很低,宝宝进出室内时一定要注意增减衣物,以免温差过大引起宝宝生病。
6.注意饮食多喝水:在干燥的环境中,身体容易丢失水分,因此在暖气房一定要注意多喝水,饮食宜清淡,注意避免辛辣、油炸、甜腻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这些水果水分充足,还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功效,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7.多运动提高抵抗力:不要因为天气冷就让孩子躲在家里不动,在天气好的时候应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锻炼好身体才能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暖气供暖需要放气吗
视情况而定。
暖气放气的目的是为了排出暖气管道中的气体,促进热水循环而达到加温的目的,所以只有当感觉暖气温度不够时或者出现局部不热的情况时才需要放气。
如果使用感觉正常的情况下一般是不需要进行放气的,因为在放气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水流流出,所以如果放气过多的话也会造成热水能源的损耗。
防暖气病室内可摆放花草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我国北方地区已经进入了供暖季节。为了避免“暖气病”的发生,医生建议,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空气相对干燥,各种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为了增加空气湿度,除了传统用加湿器、在床前摆盆水来加湿外,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具体而言,会“吐”氧气的仙人掌类植物,可以在夜晚呼出氧气,在清新空气的同时,可使室内感觉湿润温和。而吊兰、巴西木、发财树等大叶绿色植物可以从叶子中蒸发出更多的水分,增加室内湿度。富贵竹、百合、水仙等观赏绿色植物也有很好的“消毒”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室内植物不宜太多,一般一个房间一两盆即可,并且要常给植物浇水。同时,也应适当在大叶植物的叶子上喷洒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