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与体位引流的护理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与体位引流的护理
一)清除痰液
(二)体位引流
1.引流前向病人解释引流目的及配合方法。
2.依病变部位不同而采取痰液易于流出的体位。
3.引流时间可从每次5~l0min加到每次l5~30min,嘱病人间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咯痰,同时用手轻拍患部以提高引流效果,引流完毕给予漱口。
4.记录排出的痰量及性质。
5.注意引流宜在饭前进行;在为痰量较多的病人引流时,应注意将痰液莲渐搿出,以防发生痰量过多涌出而窒息;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若病人出现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应及时终止引流;患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高龄病人禁止体位引流。
(三)增强抗病能力——急性感染期病人要卧床休息,有大咯血者应绝对卧床。缓解期病人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以补充消耗。保持口腔清洁,要勤漱口,以减少感染并增进食欲。
(四)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密切观察咳嗽、咳痰、咯血情况,及时发现窒息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过祛痰剂稀释脓痰,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1、祛痰剂
可服氯化铵,溴已新。亦可用溴已新8mg溶液雾化吸入,或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必要时可加用支气管舒张剂喷雾吸入,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再作体位引流,以提高其疗效。
2、体位引流
因为患病部位的同,所以需要采取不同体位引流。并且在引流的时候,让患者间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并且用手拍打患部,这样可以提高引流的效果哦。
3、纤维支气管镜引流排痰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对那些经体位引流,但痰液仍不能排出的患者。操作时可予以支气管内滴入1%肾上腺素消除黏膜水肿,减轻阻塞,利于痰液排出。
4、支气管扩张药
适当给予支气管扩张药,解除气道痉挛有利于痰液排出,如口服氨茶碱、激动药;亦可吸入β2受体激动药。
二、控制感染
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时,常选用阿莫西林0.5g,每日4次,环丙沙星0.5g,一日2次;或口服头孢类抗生素。一、二代头孢菌素加丁胺卡那霉素静脉滴注。另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给药,可提高抗菌效果。可用青霉素10-20万u或庆大霉素4万u,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
三、并发咯血的处理
支气管扩张症常并发咯血,咯血量从痰血、数口到十几口或大咯血。大咯血的定义尚无定论,有人认为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即为大咯血,亦有人强调24h咯血量大于300ml为大咯血。实际上对咯血量的估计不应拘泥于数字,应当结合病人的状况,如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和发绀等。
四、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肺是根治支气管扩张的唯一方法。具体手术指征要依据胸片情况及肺功能检查结果而定。适应证为反复呼吸道急性感染和或大咯血,病变范围小于二叶肺,药物不易控制,年龄40岁以下,全身状况好,可根据病变范围做肺叶切除术。
对于双侧广泛支气管扩张手术与否一直存在争议。对已并发肺气肿或年老体弱者,估计病变切除后,将导致严重呼吸功能损害者,不宜手术。对反复大咯血而不能耐受手术,经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确定血管病变后,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以止血。
支气管扩张症治疗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主要是防治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其关键在于呼吸道保持引流通畅和有效的抗菌药物的治疗。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祛痰剂稀释脓痰,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一)祛痰剂:可服氯化铵,溴已新。亦可用溴已新8mg溶液雾化吸入,或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必要时可加用支气管舒张剂喷雾吸入,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再作体位引流,以提高其疗效。
(二)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引流,每日2-4次,每次15-30min。体位引流时,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 同时用手轻拍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
二、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时,常选用阿莫西林0.5g,每日4次,环丙沙星0.5g,一日2次;或口服头孢类抗生素。一、二代头孢菌素加丁胺卡那霉素静脉滴注。另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给药,可提高抗菌效果。可用青霉素10-20万u或庆大霉素4万u,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
三、手术治疗:以局部性病变反复大咯血,经药物治疗不易控制,年龄40岁以下,全身情况良好,可根据病变范围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
四、咯血的处理。
支气管扩张体位引流怎么做
(1)引流前准备:向病人说明体位引流的目的及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取得病人的合作。依病变部位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同时辅以拍背,以借重力作用使痰液流出。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引流宜在饭前进行,防止饭后引流致呕吐。必要时,对痰液黏稠者可先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或用祛痰药(溴己新、氯化铵等)以稀释痰液,提高引流效果。
(2)引流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头晕、发绀、出汗、疲劳等情况及时停止。
(3)引流完毕,擦净口周,漱口,并记录排出的痰量和性质,必要时送检。
支气管扩张能治疗好吗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较好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由于支气管末端长期有痰液积存,不能完全排出,而痰液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给细菌的培养提供了好的基地,因此,支气管扩张患者易于反复感染,经常发作。它的反复发作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那么,支气管扩张可以彻底治好吗?
其实,支气管扩张虽然难以彻底治好,但完全消除症状,带病生存,不影响生存质量和寿命还是可以做到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多数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病史。而咳嗽、咯痰、咯血是它的三大症状。支气管扩张患者想要有好的治疗效果首先就要保证气道的通畅,每天应做体位排痰,痰液排出可减少感染机会,减轻咳嗽症状。
1、控制感染:根据病情或参考痰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急性感染发作或合并肺炎时,可选用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霉素等;严重感染者可用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或联合氨基糖甙类药物。在慢性支气管感染期,可服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或羟氨苄青霉素0.25克,每日3~4 次,或红霉素、麦迪霉素0.3克,每日3次。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用药,可增强杀菌效果,通常用庆大霉素4~8万单位,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3次。
2、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减少继发感染及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常用的方法:①祛痰剂:可服氯化铵0.3~0.6克,或必嗽平8~16毫克,每日3次,也可用胰脱氧核糖核酸酶5~10万单位,稀释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②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有时较抗菌治疗重要。其方法是利用体位的变化,使肺中病灶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由于重力的关系痰液易于顺体位流至气管而被咳出,每日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体位引流时,间断作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同时用手掌轻叩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
如果支气管扩张的病变部位较小,其他部位未发生病变,肺功能良好,可考虑手术治疗,能彻底治愈。但如果病变范围较广,肺功能不佳,无法手术治疗,则只能采取保守治疗。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支气管扩张症状一、
反复咯血50%~70%的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咯血,从痰中带血至大量咯血,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有时不一致。部分患者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其病变多位于引流良好的上叶支气管。
支气管扩张症状二、
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如反复感染,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儿童可影响发育。
支气管扩张症状三、
慢性咳嗽、大量脓痰与体位改变有关,这是由于支气管扩张部位分泌物积储,改变体位时分泌物刺激支气管黏膜引起咳嗽和排痰。其严重度可用痰量估计:轻度,150ml/d。急性感染发作时,黄绿色脓痰量每日可达数百毫升。感染时痰液收集于玻璃瓶中静置后出现分层的特征: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成分,中层为混浊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引起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
支气管扩张症状四、
体征:早期支气管病变轻,范围小,可无明显体征,病变明显时,在病变部位可闻及持续性湿罗音,排痰后罗音可暂时消失。久病患者约1/3的人可出现杵状指趾
支气管扩张症状五、
反复肺部感染其特点是同一肺段反复发生肺炎并迁延不愈。这是由于扩张的支气管清除分泌物的功能丧失,引流差,易于反复发生感染。
支气管扩张症状六、
其他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患者有食欲减退、消瘦等。儿童可致生长发育和营养不良,少数患者可有继发性淀粉样变。
支气管炎能彻底治愈吗
支气管扩张虽然难以彻底治愈,但完全可以消除症状,带病生存,不影响生存质量和寿命。
支气管扩张多数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病史。咳嗽、咯痰、咯血是它的三症状。由于支气管末端长期有痰液积存,不能完全排出。而痰液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因此,支气管扩张患者常反复感染,经常发作。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首先要保证气道的通畅,每天应做体位排痰,痰液排出可减少感染机会,减轻咳嗽症状。
(1)控制感染:根据病情或参考痰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急性感染发作或合并肺炎时,可选用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霉素等;严重感染者可用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或联合氨基糖甙类药物。在慢性支气管感染期,可服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或羟氨苄青霉素0.25克,每日3~4次,或红霉素、麦迪霉素0.3克,每日3次。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用药,可增强杀菌效果,通常用庆大霉素4~8万单位,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3次。
(2)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减少继发感染及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常用的方法:①祛痰剂:可服氯化铵0.3~0.6克,或必嗽平8~16毫克,每日3次;也可用胰脱氧核糖核酸酶5~10万单位,稀释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②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有时较抗菌治疗重要。其方法是利用体位的变化,使肺中病灶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由于重力的关系痰液易于顺体位流至气管而被咳出,每日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体位引流时,间断作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同时用手掌轻叩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
流鼻血痰中带血怎么办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是各种原因导致支气管壁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形成了支气管永久性扩张,从而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就会出现咳嗽、咳血、痰中带血等,如果再发生流鼻血的情况,就会出现流鼻血痰中带血的情况。
1.使用消炎抗感染的药物等进行感染的控制。
2.使用体位引流、化痰药等促进痰液清除。
3.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松弛气道周围的平滑肌,改善气管阻塞。
4.如果病变严重的情况下,在有必要时,可在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诱因是什么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诱因是什么呢?支气管扩张症的典型表现是长期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和反复肺部感染。那么,该疾病的诱因有哪些呢?以下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下,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由于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终末枝常伴随气管腔扩张并吻合,有的毛细血管扩张成血管瘤,以致病人在咳嗽时,引起血管壁或血管瘤破裂,引起反复咯血或大咯血。咯血或大咯血都容易出现窒息,需积极进行止血治疗,组织抢救。咯血是支扩的常见症状,且为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咯血常无明确的诱因,也不一定与其他症状,如发热、咳脓痰等平行。少量咯血经休息,镇静药,止血药,一般都能止住。大量咯血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气管镜(较好好用硬镜)检查,局部注冰水,用细长条纱布或Fogarty管堵塞。
支气管扩张咯血主要是因支气管扩张引起血管壁或血管瘤破裂所致,其护理有以下二大类:对症护理、一般护理。
一、对症护理:
1、根据病情,合理给氧;
2、体位引流:
(1)根据不同部位的病变作体位引流;
(2)引流时间每次为15min,鼓励患者咳嗽。引流完毕后给漱口;
(3)每日1~2次(清晨、入睡前)做体位引流,记录引流出的痰量及性质;(4)引流应在饭前进行,应协助拍肩。
3、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可每日2次进行超声雾化吸入。
二、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2、口腔护理晨起、睡前、进食后或刷牙等,减少细菌下延至呼吸道引起感染;
3、适当休息适当下床活动,以利痰液引流。
较好后,朱教授表示,支气管扩张咯血可轻可重,必要时可知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老年人支气管扩张治疗方案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促进痰液排出,控制感染,必要时手术切除。
1.保持呼吸道通畅 体位引流可以排除积痰,减少继发感染,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对脓痰多而引流不畅的患者,其作用有时不亚于应用抗生素。通过祛痰剂及支气管扩张剂稀释痰液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1)祛痰剂:如氯化铵0.3~0.6g,溴己新8~16mg,3 次/d,口服。糜蛋白酶5mg 或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薄,利于排出。部分病人由于支气管反应性增高或炎症刺激,可出现支气管收缩痉挛,影响痰液排出。故可服用茶碱制剂,必要时可加用支气管舒张药如β2 受体激动药。
(2)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应取病变支气管高位姿势,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以利于痰液流出。2~3 次/d,每次15min 左右。如体位引流仍难以排出,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用生理盐水冲洗稀释痰液后吸出,必要时在支气管黏膜滴以1∶1000 肾上腺素,消除水肿,以减轻阻塞,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局部滴入抗生素。
2.控制感染 是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期的主要治疗措施 应根据症状体征痰液颜色以及细菌培养结果而选用抗生素,按病情轻重决定抗生素用量,以及是否需要联合用药,同时要注意真菌和厌氧菌的感染。
轻症可选用口服阿莫西林0.5g,或头孢羟氨苄0.5g,4 次/d;氟奎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0.2g,3 次/d。重症患者常需静脉联合用药,青霉素族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可分别与氨基糖苷类有协同作用。
如有厌氧菌感染,可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亦可局部应用抗生素,如雾化吸入液中加入抗生素,或经纤维支气管镜在病灶局部滴入抗生素。
3.手术治疗 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大咯血患者,如病变范围局限在一叶或一侧肺组织,经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全身状况良好,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可根据病变范围做肺叶或肺段切除术。
4.介入治疗 为一门新兴的治疗手段,以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通过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出血灶,并给予局部动脉栓塞。
5.择优方案 支气管扩张多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少量反复大量咯血,病灶局限,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应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内科治疗原则为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情况下,尽快控制呼吸道感染,减轻炎症对呼吸道的损伤。
由于反复感染及支气管内痰聚积,支气管防御功能减退,导致多种病原体混合存在,条件致病菌增多,细菌耐药,病原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多以细菌为主。社区感染多为革兰阳性菌,肺炎球菌多见。
得了支气管扩张吐血怎么办
支气管扩张导致患者出现大口吐血的情况一般比较罕见,若是患者出现支气管扩张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治疗不及时等,就很容易出现这类情况的病症,因此支气管扩张出现大口吐血的患者要及时治疗。
患者属于严重性之气管扩张类型,这个需要去正规医院住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属于结构性肺病,内科药物治疗不能治愈,如果病变部位局限可以手术切除,支气管扩张症的内科治疗包括抗感染、止血等。
咳血患者,一旦病人发生大量的咯血,一定注意让病人采取侧卧位,头偏向床的外侧,尽量的能够把血咯出来,不要憋到气管里去,发生窒息,医生对于这种病人一般都会准备好急救措施的,患者平时多喝水。
痰液太多的可以使用体位引流法将过多的痰液引出,也可以吃祛痰剂,比如说溴己新、沐舒坦。临床上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很多都会咯血,当咯血的量过多时病人会有生命危险,医生会止血药止血。
支气管扩张咯血怎么预防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祛痰剂稀释脓痰,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一)祛痰剂:可服氯化铵,溴已新。亦可用溴已新8mg溶液雾化吸入,或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必要时可加用支气管舒张剂喷雾吸入,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再作体位引流,以提高其疗效。
(二)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引流,每日2-4次,每次15-30min。体位引流时,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 同时用手轻拍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
二、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时,常选用阿莫西林0.5g,每日4次,环丙沙星0.5g,一日2次;或口服头孢类抗生素。一、二代头孢菌素加丁胺卡那霉素静脉滴注。另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给药,可提高抗菌效果。可用青霉素10-20万u或庆大霉素4万u,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
三、手术治疗:以局部性病变反复大咯血,经药物治疗不易控制,年龄40岁以下,全身情况良好,可根据病变范围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
要保持空气的畅通避免感冒。支气管扩张是现在很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也为此疾病大受困扰,了解了如何预防咯血,家属和患者都可以很好的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患者如果发生咯血的症状要在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患者如果可以承受手术可以选择手术切除彻底根治。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与体位引流的护理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
支扩男多于女,发病多在儿童期,到手术治疗时多已为青壮年。支扩的症状依其病因及病变是局限还是弥漫性的,其临床表现不同。最常见的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和反复肺部感染,临床症状的轻重与支气管病变的轻重和感染程度有关。
1、咳嗽
咳嗽是炎症刺激所致,主要为了排痰,当清晨排痰或体位引流时有阵咳,取患侧在低位的侧卧位,咳嗽即减轻,病变恶化痰增加时咳嗽加剧。
2、咳痰
咳痰与病变轻重、范围与支气管引流是否通畅有关,如病变加重,发热、支气管闭塞,痰量反而减少。病变静止可能无痰,成“干性支扩”。以咳痰为主的称为“湿性支气管扩张”,病变轻的病人每天有少量黄绿痰,重症痰量1天可达数百毫升。目前由于有多种高效抗生素,大量脓痰的已不多。
3、咯血
部分病人以咯血为惟一症状。咯血的发生率各家报告不一,占57%~75%,咯血量可从痰中带血至1次数百毫升,甚至因窒息死亡。咯血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不一定平行。支扩为良性疾病,可存活多年,但大咯血对生命有很大威胁。因肺的慢性感染及反复恶化,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
支气管引流的护理:
首先应给予祛痰剂,使痰液变稀薄容易咳出,以减轻支气管感染和全身毒性反应。指导病人根据病变的部位使患侧向上,开口向下,作深呼吸、咳嗽,并辅助拍背,使分泌物在气管内振荡,借助重力作用排出体外,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效果更好。患者作体位引流应在空腹时,每日可作2~4次,每次15~20分钟。作引流时要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等变化,如有呼吸困难、心慌、出冷汗等症状时应停止引流,给予半卧位或平卧位吸氧。引流完毕应协助患者清洁口腔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