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酒精性肝硬化的特点

酒精性肝硬化的特点

酒精肝这是一个让我们颇为头疼的问题,随着社会中交际的展开,酒精肝的发病率便是有些让人担忧起来.那么对于酒精肝这个烦人的问题,其特点有着哪些呢?一起来看看.

①均有较长时间嗜酒史(8-34年),发病年龄偏大,以壮年者多见,我国以乡镇干部和手工业者居多,女性罕见。

②营养状况和体力减退出现较晚,表现较轻。

③消化道症状如厌食、腹胀较明显。

④肝昏迷常有反复发作,但自发性腹膜炎和肝癌发生率较肝炎性肝硬化低。

⑤住院治疗病死率较肝炎性肝硬化低。

⑥血浆总蛋白降低,球蛋白和ASL/ALT比值升高,可作为提示肝硬化的诊断参数,但对鉴别两种肝硬化无实际参考意义。酒精性肝硬化其病理变化常为Laennec或微小结节型,可能有大结节或混合型。致密的结缔组织累及门脉中央区,中央区的瘢痕最严重,其胶原纤维含有醛基,此有别于其他肝硬化。

上边便是对于酒精肝特点的一些介绍,大家是不是有些受益匪浅的感觉,希望这个能够帮助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的健康,能够积极的面对各种困难。

酒精肝的常见病因介绍

酒精肝的成因如下所述:

医学上的酒精肝是指过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细胞受损变性,最终导致的肝硬变。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长期酗酒者还影响脂肪代谢,可引起脂肪肝。酒精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肝硬化。

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疾病。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过量饮酒,大量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直接或者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根据国内临床标准,日饮酒精量超过40克(合50度白酒100毫升),连续5年以上的病人为嗜酒者。嗜酒者发生的肝病包括轻症酒精肝、酒精肝、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

在酗酒严重的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用肝硬化病人的50%—70%,故酒精肝在国外很早就受到重视,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酒精肝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轻症酒精肝会出现如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等常见症状;酒精肝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部分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等症状,并出现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特点,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一系列症状;酒精性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可呈现上述症状外,少数病人有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碍等;酒精性肝硬化则是一种较严重的酒精肝。如出现上述部分症状,应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重度脂肪肝的诊断鉴别

一、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将脂肪肝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

二、脂肪性肝炎:是指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基础上发生的肝细胞炎症。据统计,长期大量嗜酒,40%左右会出现这种情况,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很少发生脂肪性肝炎。

三、脂肪性肝纤维化:是指在肝细胞周围发生了纤维化改变,纤维化的程度与致病因素是否持续存在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有关。酒精性肝纤维化可发生在单纯性脂肪肝基础上,而非酒精性则是发生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则病变为脂肪性肝硬化。

四、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是脂肪肝病情逐渐发展到晚期的结果。近年来,随著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脂肪性肝硬化已占到中国肝硬化病因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在酒精性肝炎中肝硬化的发生率为50%以上,少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也会发展成为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的症状是什么

长期大量饮酒极易导致酒精性肝硬化,那么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这是很多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专家指出,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与饮酒者的饮酒方式、性别、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及是否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有关。因此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应该以预防和饮食治疗为主。主要为以下几点:

1、戒酒。持续饮酒是影响酒精性肝病的饿重要因素,所以酒精性肝硬化治疗方法也要戒酒。

2、采用戒酒药物。由于过度饮酒是酒精性肝病的根本症结,临床上因不能彻底戒酒使疾病复发以及病情恶化的情况十分多见。

3、防治戒酒综合症。戒酒综合症是长期大量饮酒者因突然停止饮酒所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系统改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

4、营养支持。尽管酒精对肝脏的直接作用与饮食摄取无明显关系,但嗜酒者常合并营养缺乏,而营养物质的缺乏则可加剧酒精的肝毒性,并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细胞再生与免疫功能。

5、注意休息与锻炼。

早期肝硬化的症状上文是对酒精性肝硬化疾病的一些注意事项的介绍,主要是告诫患者应该注意什么。最主要的是告诫有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首先必须要限制自己的饮酒量,而且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酒精肝的病因是什么

酒精肝现在在生活中已经是非常常见了,无论什么疾病,一旦发生都多多少少的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酒精肝也是如此,要有效的预防酒精肝,那么加强对这方面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了,所以,下面,来给大家介绍酒精肝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医学上的酒精肝是指过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细胞受损变性,最终导致的肝硬变。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长期酗酒者还影响脂肪代谢,可引起脂肪肝。酒精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肝硬化。

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疾病。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过量饮酒,大量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直接或者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根据国内临床标准,日饮酒精量超过40克(合50度白酒100毫升),连续5年以上的病人为嗜酒者。嗜酒者发生的肝病包括轻症酒精肝、酒精肝、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

在酗酒严重的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用肝硬化病人的50%—70%,故酒精肝在国外很早就受到重视,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酒精肝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轻症酒精肝会出现如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等常见症状;酒精肝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部分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等症状,并出现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特点,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一系列症状;酒精性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可呈现上述症状外,少数病人有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碍等;酒精性肝硬化则是一种较严重的酒精肝。如出现上述部分症状,应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酒精肝患者的病情诊断

一、轻症酒精肝

病人临床症状轻微,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诊断主要靠详细询问饮酒史,结合临床、肝穿活检有助确诊。轻症酒精肝中可见酒精肝的基本病变,如大泡脂变、灶壮气球样变、坏死灶伴PMN侵润及小叶中心窦周纤维化,但病变程度较轻,均在1级范围。由于病变较轻,肝小叶结构无破坏,戒酒后可以完全恢复。

二、酒精脂肪肝

临床症状多较轻,有不同程度肝肿大,肝重量常达2000-2500g,甚至达3000g以上(正常1200-1500g)。肝脏色黄,边缘钝。镜下大部分病人的脂变为大泡性脂变,主要见于肝腺泡2、3区分布,严重者弥漫分布。

三、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发生于慢性嗜酒者,往往发病前有短期内持续大量饮酒史。酒精性肝炎可无症状但通常伴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肝肿大,肝酶学升高,25%肝损伤严重,病人可有发热、厌食、黄疸、白细胞升高,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

四、酒精性肝纤维化

各型慢性酒精肝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肝纤维化【译】: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纤维化作为一个独立类型,近十几年才被一些学者所采用。

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基本病变包括:窦周纤维化、终末静脉纤维化、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纤维化、桥接纤维化(间隔形成)。根据纤维化的范围及程度不同,酒精性肝纤维化分为轻、中、重度。各类中均可伴有脂变及炎症,唯后二者的程度均轻于纤维化的程度。

轻度酒精性肝纤维化镜下特点为明显的蔸周纤维化,并有少数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保留。中度酒精性肝纤维化范围广或出现中至重度窦周纤维化,纤维间隔多,致小叶结构紊乱,此阶段部分病人可以出现门静脉高压体征,包括食管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及腹水,继续发展进入重度酒精性肝纤维化即早期肝硬化。

五、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特点是小结节性肝硬化、肝脏肿大。早期酒精性肝硬化结节甚为细小,镜下特点为肝细胞结节小,再生不著,汇管区多尚保留。纤维化自终末肝静脉周围,沿3区与汇管区间,形成较宽的含扩张血窦的血管纤维间隔,常沿3区将小叶腺泡分隔成微小结节。

酒精肝的形成原因

医学上的酒精肝是指过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细胞受损变性,最终导致的肝硬变。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长期酗酒者还影响脂肪代谢,可引起脂肪肝。酒精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肝硬化。

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疾病。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过量饮酒,大量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直接或者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根据国内临床标准,日饮酒精量超过40克(合50度白酒100毫升),连续 5年以上的病人为嗜酒者。嗜酒者发生的肝病包括轻症酒精肝、酒精肝、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

在酗酒严重的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用肝硬化病人的50%—70%,故酒精肝在国外很早就受到重视,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酒精肝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轻症酒精肝会出现如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等常见症状;酒精肝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部分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等症状,并出现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特点,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一系列症状;酒精性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可呈现上述症状外,少数病人有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碍等;酒精性肝硬化则是一种较严重的酒精肝。如出现上述部分症状,应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酒精性肝病的病理诊断

酒精性肝病一、轻症酒精性肝病

病人临床症状轻微,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诊断主要靠详细询问饮酒史,结合临床、肝穿活检有助确诊。此型在中日友好医院136例酒精性肝病肝穿中占31.3%,较日本的报告所占比例为大。

轻症酒精性肝病中可见酒精性肝病的基本病变,如大泡脂变、灶壮气球样变、坏死灶伴pmn侵润及小叶中心窦周纤维化,但病变程度较轻,均在1级范围。由于病变较轻,肝小叶结构无破坏,戒酒后可以完全恢复。

酒精性肝病二、酒精脂肪肝

临床症状多较轻,有不同程度肝肿大,肝重量常达2000-2500g,甚至达3000g以上(正常1200-1500g)。肝脏色黄,边缘钝。镜下大部分病人的脂变为大泡性脂变,主要见于肝腺泡2、3区分布,严重者弥漫分布。

酒精性肝病三、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发生于慢性嗜酒者,往往发病前有短期内持续大量饮酒史。酒精性肝炎可无症状但通常伴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肝肿大,肝酶学升高,25%肝损伤严重,病人可有发热、厌食、黄疸、白细胞升高,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

酒精性肝病 四、酒精性肝纤维化

各型慢性酒精性肝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纤维化作为一个独立类型,近十几年才被一些学者所采用。

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基本病变包括:窦周纤维化、终末静脉纤维化、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纤维化、桥接纤维化(间隔形成)。根据纤维化的范围及程度不同,酒精性肝纤维化分为轻、中、重度。各类中均可伴有脂变及炎症,唯后二者的程度均轻于纤维化的程度。

轻度酒精性肝纤维化镜下特点为明显的蔸周纤维化,并有少数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保留。中度酒精性肝纤维化范围广或出现中至重度窦周纤维化,纤维间隔多,致小叶结构紊乱,此阶段部分病人可以出现门静脉高压体征,包括食管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及腹水,继续发展进入重度酒精性肝纤维化即早期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五、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特点是小结节性肝硬化、肝脏肿大。早期酒精性肝硬化结节甚为细小,镜下特点为肝细胞结节小,再生不著,汇管区多尚保留。纤维化自终末肝静脉周围,沿3区与汇管区间,形成较宽的含扩张血窦的血管纤维间隔,常沿3区将小叶腺泡分隔成微小结节。

想要治愈酒精肝首先要学会辨别

1.轻症酒精性肝病

肝脏生物化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基本正常或轻微异常。

2.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消耗的结果使脂肪在肝内堆积。由于酒精使脂肪酸的氧化速度减慢、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这种肝的脂肪变性,临床上称为“脂肪肝”,是可逆的。单纯的脂肪肝不能发展为肝硬化。可以伴有或不伴有肝性黄疸。其组织学特点是以脂肪变性为主。

3.酒精性肝炎

血清ALT、AST或GGT升高,可有血清总胆红素增高。重症酒精性肝炎是指酒精性肝炎中,合并肝昏迷、肺炎、急性肾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可伴有内毒素血症。

4.酒精性肝纤维化

小静脉周围纤维组织沉积,无特殊的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血清纤维化标志(透明质酸、III型胶原、IV型胶原、层黏连蛋白)、GGT、AST/ALT、胆固醇、载脂蛋白A-I等改变,这些指标并非十分敏感,应联合检测。常是酒精性组织坏死的结果,最终可导致肝硬化。

5.酒精性肝硬化

约占重度嗜酒者的15%。在多次酒精性肝炎后才能发生。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

导致肝硬化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们首先在生活中就是要知道,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尤其以乙肝和丙肝最容易引起肝硬化,称为肝炎后肝硬 化。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等一般不转为慢性,且在急性期症状也 相对不严重,所以一般不会引起肝硬化。

慢性酒精中毒,这种疾病的病因也是比较多见的,尤其是在生活中,我们在往年调查,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50%-90%。如今在国内嗜酒者也不在少数,酒精性肝硬化也呈上升趋势,应引起国民的注意。

许多化学毒物或药物可损伤肝脏,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工业毒物,如四氯化碳、砷、氯仿等,或使用药物如异烟肼、甲基多巴、四环素、 氨甲碟呤等,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而发展为大结节性或小结节性肝硬化。此类肝硬化主要以长期接触化学毒物、长期服用(滥用)药 物的人多见。

营养失衡,特别是蛋白质、抗脂肝因素和b族维生素缺乏,都可引起脂肪肝、导致肝细胞坏死、变性直至肝硬化。特别是有营养不良者,可降低肝细胞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而成为肝硬化的间接病因。

由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的肝脏病变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称为代谢性肝硬化。

您的身边,有着各式各样会引发疾病的原因,所以我们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去重视,去注意。以上就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全部介绍了。建议患者朋友,积极治疗,大家积极预防。

酒精性肝病的超声诊断包括什么

据专家介绍,酒精性肝炎疾病的病理改变特点为肝细胞水肿或脂质沉积、酒精性透明小体、肝细胞灶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肝血窦周围胶原纤维沉积,B型超声检查肝脏显示增大或正常,肝脏测值增大者占63%。肝实质回声多为稍增强不均质,而不是减弱回声。肝内疾病“假平行管征”的出现对酒精性肝炎的超声诊断有很大帮助。

“假平行管征”即在肝内门静脉肝段或亚肝段分支旁出现平行的管状结构,频谱多普勒显示为扩张的肝动脉分支。这一征象的命名,是为了与梗阻性黄疸时肝内胆管扩张形成的“平行管征”相区别。这种情况在酒精性肝炎病人中的显示率为90%,在其他类型酒精性肝病中的显示率为23%。而在正常对照和非酒精性肝病中显示率为零。与肝活检病理对照,对酒精性肝炎的诊断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7%,准确性为84%。

声像图可显示一条或多条扩张的肝动脉,“假平行管征”在不同肝段的显示率有很大差异,其中以S2和S3段最为常见。肝动脉阻力指数(RI)测定有鉴别诊断价值。正常肝动脉RI为0.66士0.02,急性酒精性肝炎者下降(0.60士0.07,P<0.05),而酒精性肝硬化者明显升高(0.72士0.04,P<0.05)。肝动脉RI下降可能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的血管扩张作用有关。

诊断出肝硬化之后要及时的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更容易给患者带来肝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免疫介入疗法是治疗肝硬化的新方法,免疫介入疗法又称为肝细胞移植,是提取分离多能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成肝细胞,并用介入的方式将肝细胞经肝动脉输入到病肝内,这些肝细胞在肝内“落户”。在肝脏微环境和细胞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使其生长为正常的肝脏细胞,而代替已经衰老坏死的肝细胞,重新发挥正常的肝细胞功能,达到逆转肝硬化、治疗肝硬化的目的,能有效的治疗肝硬化疾病,防止肝硬化继续发展,达到逆转的目的。

酒精肝的类型

酒精肝的类型:

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在我国由于饮酒导致酒精肝的发生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隐型杀手。那么,酒精肝有那些类型呢?

酒精肝的类型1、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消耗的结果使脂肪肝在肝内堆积。由于酒精使脂肪酸的氧化速度减慢,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这种肝的脂肪变性,临床上称为“脂肪肝”,是可逆的。单纯的脂肪肝不能发展为肝硬化。可以伴有或不伴有肝性黄疸。其组织学特点是以脂肪变性为主。

酒精肝的类型2、酒精性肝炎:除有脂肪坏死外,还有急性肝炎症和细胞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是酒精行肝硬化的先驱信号。

酒精肝的类型3、酒精性肝纤维化,常是酒精性组织坏死的结果,小静脉周围纤维组织冗积,最终可导致肝硬化。

酒精肝的类型4、酒精性肝纤维化:约占重度嗜酒者的15%。在多次酒精性肝炎后才能发生。

酒精肝的类型5、酒精性胆汁淤积:既无特殊组织学表现,也无特殊临床症状,但可能出现皮肤和眼前发黄。

酒精肝的类型6、肝癌:嗜酒伴有肝硬化,并在以后发展为肝癌的人并不少见。肝癌的发生可能与酒精饮料中已发现若干量的亚硝胺有关。

以上是酒精肝的类型介绍。

酒精性肝硬化超声诊断包括什么

酒精性肝炎的病理改变特点为肝细胞水肿或脂质沉积、酒精性透明小体、肝细胞灶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肝血窦周围胶原纤维沉积,b型超声检查肝脏显示增大或正常,肝脏测值增大者占63%。肝实质回声多为稍增强不均质,而不是减弱回声。肝内“假平行管征”的出现对酒精性肝炎的超声诊断有很大帮助。

“假平行管征”即在肝内门静脉肝段或亚肝段分支旁出现平行的管状结构,频谱多普勒显示为扩张的肝动脉分支。这一征象的命名,是为了与梗阻性黄疸时肝内胆管扩张形成的“平行管征”相区别。这种情况在酒精性肝炎病人中的显示率为90%,在其他类型酒精性肝病中的显示率为23%。而在正常对照和非酒精性肝病中显示率为零。与肝活检病理对照,对酒精性肝炎的诊断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7%,准确性为84%。

声像图可显示一条或多条扩张的肝动脉,“假平行管征”在不同肝段的显示率有很大差异,其中以s2和s3段最为常见。肝动脉阻力指数(ri)测定有鉴别诊断价值。正常肝动脉ri为0.66士0.02,急性酒精性肝炎者下降(0.60士0.07,p<0.05),而酒精性肝硬化者明显升高(0.72士0.04,p<0.05)。肝动脉ri下降可能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的血管扩张作用有关。

诊断出肝硬化之后要及时的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更容易给患者带来肝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免疫介入疗法是治疗肝硬化的新方法,免疫介入疗法又称为肝细胞移植,是提取分离多能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成肝细胞,并用介入的方式将肝细胞经肝动脉输入到病肝内,这些肝细胞在肝内“落户”。在肝脏微环境和细胞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使其生长为正常的肝脏细胞,而代替已经衰老坏死的肝细胞,重新发挥正常的肝细胞功能,达到逆转肝硬化、治疗肝硬化的目的,能有效的治疗肝硬化疾病,防止肝硬化继续发展,达到逆转的目的。

肝硬化 真可怕 少喝酒 远离它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发生肝癌的危险性也明显增高。严重酗酒时可诱发肝功能衰竭。

酒精性脂肪肝一般预后良好,戒酒后可完全恢复;酒精性肝炎如能及时戒酒和治疗,也大多可恢复,部分严重病人多死于肝功能衰竭;如不戒酒,酒精性脂肪肝可直接或经酒精性肝炎后再发展成酒精性肝硬化。肝硬化一旦进入失代偿期,则并发症增多,后果严重。肝硬化病人可因大出血、肝功衰竭、肝昏迷或肝癌而死。

相关推荐

酒精性肝病的超声诊断包括什么

“假平行管征”即在肝内门静脉肝段或亚肝段分支旁出现平行的管状结构,频谱多普勒显示为扩张的肝动脉分支。这一征象的命名,是为了与梗阻性黄疸时肝内胆管扩张形成的“平行管征”相区别。这种情况在酒精性肝炎病人中的显示率为90%,在其他类型酒精性肝病中的显示率为23%。而在正常对照和非酒精性肝病中显示率为零。与肝活检病理对照,对酒精性肝炎的诊断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7%,准确性为84%。 声像图可显示一条或多条扩张的肝动脉,“假平行管征”在不同肝段的显示率有很大差异,其中以S2和S3段最为常见。肝动脉阻力指数(R

酒精肝的分型诊断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Hepatitis)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恶心、呕吐、黄疸、可有肝脏肿大和压痛。并可并发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等。诊断酒精肝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酒精肝的分型诊断方法介绍: 1.轻症酒精性肝病: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基本正常或轻微异常。 2.酒精性脂肪肝:影像学诊断符合脂肪肝标准,血清ALT、AST或GGT可轻微异常。 3.酒精性肝炎:是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引起的一

酒精性肝病有哪些症状

酒精性肝病是一个慢性损伤过程,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等不同阶段的肝脏损害。 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没有症状,有人也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还会有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 酒精性肝炎往往是由短期大量饮酒引起的,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尿色发黄、乏力、腹痛、腹泻等,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早期也可无症状,中、后期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黄疸、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酒精性肝病不具有传染性。

肝硬化多发结节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由于存在着较大的病毒性肝炎的群体,进而导致肝硬化形成的增多。在我国肝硬化患者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至肝硬化。所以说肝硬化的形成因素中病毒性肝炎居首位。 2.慢性酒精中毒:长期饮酒导致的肝硬化的形成约占了我国肝硬化原因的近百分之二十,近年来这一因素有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可发展为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硬化结节是什么原因

肝硬化结节的发生原因: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由于存在着较大的病毒性肝炎的群体,进而导致肝硬化形成的增多。在我国肝硬化患者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至肝硬化。所以说肝硬化的形成因素中病毒性肝炎居首位。 2.慢性酒精中毒:长期饮酒导致的肝硬化的形成约占了我国肝硬化原因的近20%,近年来这一因素有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一般为每日摄入酒精80g达10年以上),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肝癌吗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一步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在欧美多见,近年来在我国患病率逐渐上升,目前,酒精性肝病已经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酒精性肝硬化约占肝硬化患者的7%左右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那么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肝癌吗?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进展较快的恶性肿瘤,一般症状出现至死亡时间平均为3~6个月。在我国,目前以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最为密切,我国肝癌患者中约90%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而有长期酗酒嗜

肝硬化晚期腹水的引起原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不同地区的主要病因也不相同。欧美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我国以肝炎病毒性肝硬化多见,其次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亦逐年增加。研究证实,2种病因先后或同时作用于肝脏,更易产生肝硬化。如血吸虫病或长期大量饮酒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等。 1.肝炎后肝硬化(posthepatitic cirrhosis)指病毒性肝炎发展至后期形成肝硬化。现已知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等类型。近年研究认为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无慢性者,除急性重症外,不形成肝硬化。乙、丙型肝炎容易转成慢性即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

得了酒精肝怎么办

在酗酒严重的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肝硬化病人的50%-70%,故酒精性肝病在国外很早就受到重视,但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酒精性肝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轻症酒精性肝病会出现如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等常见症状;酒精性肝炎会出现严重的腹胀、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等症状,并出现黄疸、肝肿大和压痛,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症状;酒精性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少数病人有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

肝硬化的病因因素

长期慢性肝炎得不到及时造成不同程度干细胞坏死渐渐形成肝硬化。现今已经分型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等。于1974年Shikatu医生首先发现快速检测异性肝炎的方法:利用免疫荧光的方式能够检测出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现今乙肝五项检测中不可或缺一项,为更快的检查出乙肝患者打下最根本的基础。 乙型肝炎患者中10%~20%出现慢性发展过程,表现为HBsAg持续阳性,肝功能 呈现不稳定状态。乙型肝炎病毒在肝内不断滋生发展导致淋巴细胞在肝脏内持续浸润,产生数量极大的细胞因子

治肝硬化大概需要多少费用

除了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可以引起肝硬化之外,还有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等。硬化的肝脏内,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增生,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使肝脏逐渐硬化、缩小,并随之带来一系列的合并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药物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不能自行盲目的用药,更不能听信广告信息。早期肝硬化也不能急于用药,以免药量过大,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病情更加严重。肝硬化早期如果及时的治疗,病情是可以得到逆转的,所以大家在上研究院检查发现患有肝硬化,特别是在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