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甲肝抗体和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一样吗

甲肝抗体和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一样吗

1甲肝肝炎患者应该注意休息、注意饮食。应当合理安排饮食、适当的运动,注意休息,应当多吃水果、蔬菜、多吃鱼、大豆、奶制品、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不要酗酒和吃辛辣的食物。

2从运动和休息方面,应当进行合理的运动,每天有一定的运动量,从而保持身体健康,良好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应该睡眠充足,每天晚上11点到1点,是肝排毒的时间,这个时间一定要保持沉睡状态。

3从心态方面,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乙肝患者很多,乙肝疾病也不是什么奇怪的病,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对乙肝并没有歧视心理,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对病毒性肝炎应采取哪些手段进行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在传染病诊断中非常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引起传染病的发病因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仅仅依靠临床症状,有时候一些传染病非常难诊断。这种情况下,流行病学资料就可发挥重要作用。如朋友会餐后有多人都发病了,而且症状相似,那么就可以判定,这些人所患疾病和会餐有很大关系。

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是确诊肝炎的重要依据。确诊各类型肝炎所依据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查、肝组织学检查等。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氨基转移酶(血清转氨酶),其中主要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1一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等o+

 ·病原学检查。包括各类型肝炎病毒的相应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如诊断甲肝的抗甲肝抗原的IgM抗体(抗-HAVIgM);诊断乙肝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抗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抗一HBs);诊断丙肝的抗丙肝抗原的抗体(抗-HCV);诊断丁肝的丁肝抗原(HDAg)和抗丁肝抗原的IgM抗体(抗-HDVIgM);诊断戊肝的抗戊肝抗原的IgM抗体(抗-HEVIgM)等。

  ·肝组织学检查。必要时由医生用特定方法取病人肝组织做病理检查。

  重要提示

 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项目非常多,其临床意义也较复杂,病人不要看到检验结果是阳性或高于正常值就认为自己一定是得了肝炎,要由医生根据各项检查综合评价后做出诊断。例如,许多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其肝组织检查证明并未得肝炎,这些人只是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者。

怎么预防病毒性肝炎

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例如重点抓好水源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粪便管理等对切断甲型肝炎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对乙型和丙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包括皮肤试验,卡介苗接种等)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对带血清的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处理,透析病房应加强卫生管理,血液制品应予严格检测,如HBV标志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

对与急性起病的甲型肝炎病人接触的易感人群,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有相当保护作用,注射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应在接触后7天内注射),剂量为 0.02~0.05ml/kg,肌注,甲型肝炎疫苗(甲肝疫苗)已在不少国家研制成功,并取得了一定效果,1986年Provost等应用甲肝减毒活疫苗对11名志愿者接种,结果10名出现甲型肝炎抗体(甲肝抗体),我国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等应用甲肝减毒活疫苗于12名易感者,结果12人均产生甲肝抗体,近期使用后,取得了预防甲型肝炎较好的效果,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系由纯化HBsAg制成,制品内要求不含Dane颗粒,检不出HBcAg,HBeAg和DNA 多聚酶以及其他各种病毒,我国已正式生产。

国产乙肝疫苗应用于成年人278例,学龄前儿童1183例及新生儿318例,接种后抗-HBs(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6%(267/278),96.6%(1143/1183)及96.2%(306/318),该疫苗对幼儿免疫后保护率在接种后12个月为 76.7%,24个月为100%,36个月为86.4%,乙肝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应用对婴儿的保护率可提高至95%以上。

乙肝疫苗使用方法:新生儿出生当天,生后1个月与6个月各肌注10~30μg,成人剂量为第一次20~30μg,以后1,3,6月各肌注20~30μg,首次注射 1年后加强接种1次,剂量为20~30μg,HBIg用法为新生儿出生2~12小时内肌注高滴度(>1∶100,000)HBIg1ml,以后在3个月和 6个月时各注射1次,剂量同上。

甲型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甲型肝炎属于什么类传染病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可引起流行,甲肝抗体阴性者容易感染甲肝病毒,可接受甲肝疫苗,获得免疫力以及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

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例如重点抓好水源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粪便管理等对切断甲型肝炎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对乙型和丙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包括皮肤试验,卡介苗接种等)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对带血清的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处理,透析病房应加强卫生管理,血液制品应予严格检测,如HBV标志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

对与急性起病的甲型肝炎病人接触的易感人群,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有相当保护作用,注射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应在接触后7天内注射),剂量为0.02~0.05ml/kg,肌注,甲型肝炎疫苗(甲肝疫苗)已在不少国家研制成功,并取得了一定效果,1986年Provost等应用甲肝减毒活疫苗对11名志愿者接种,结果10名出现甲型肝炎抗体(甲肝抗体),我国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等应用甲肝减毒活疫苗于12名易感者,结果12人均产生甲肝抗体,近期使用后,取得了预防甲型肝炎较好的效果,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系由纯化HBsAg制成,制品内要求不含Dane颗粒,检不出HBcAg,HBeAg和DNA多聚酶以及其他各种病毒,我国已正式生产,国产乙肝疫苗应用于成年人278例,学龄前儿童1183例及新生儿318例,接种后抗-HBs(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6%(267/278),96.6%(1143/1183)及96.2%(306/318),该疫苗对幼儿免疫后保护率在接种后12个月为76.7%,24个月为100%,36个月为86.4%,乙肝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应用对婴儿的保护率可提高至95%以上,乙肝疫苗使用方法:新生儿出生当天,生后1个月与6个月各肌注10~30μg,成人剂量为第一次20~30μg,以后1,3,6月各肌注20~30μg,首次注射1年后加强接种1次,剂量为20~30μg,HBIg用法为新生儿出生2~12小时内肌注高滴度(>1∶100,000)HBIg1ml,以后在3个月和6个月时各注射1次,剂量同上。

甲肝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甲型肝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专家指出,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起病急,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那么甲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下面由专家向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甲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甲型肝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甲型肝炎患者发病后1~4周血清中即可检出甲肝特异性抗体。该特异性抗体主要有两种,即早期甲肝抗体: 1gm型抗体(抗hav,igm)以及恢复期甲肝抗体: 1gg型抗体(抗hav- ig)。前者在感染初期占优势,3个月后滴度下降,于6~8个月后不易检出;后者初期滴度较低,后逐渐升高,该抗体在康复后仍可维持相当滴度,可持续数年或更长时间。

由于抗havigm仅出现在感染早期,第二次感染时不再出现,是对近期感染进行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也是当前诊断甲型肝炎最简便的方法。

因此,凡抗hav,1gm阳性提示为急性感染或复发,且只需检测急性期单份血清可立即作出诊断。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如有甲肝接触史,有进食毛蛐等不洁饮食史。

甲型肝炎诊断标准我们已经为大家讲解的很清楚了,为了早日康复,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诊断,谨防出现误差。专家提醒: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尿黄厌油腻食物,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则甲型肝炎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什么意思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分为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和IgG,甲肝病毒抗体IgM阳性,代表近期感染甲肝,若抽血查肝功能有损伤,则需要护肝治疗,若肝功能正常,则观察就行,一般持续八到十二周。甲肝病毒抗体IgG阳性,则代表既往感染过甲肝病毒,或者接种甲肝疫苗后的标志,可长期存在。

冬季需预防甲肝缠身

甲肝越不明显越危险

急性甲肝患者潜伏期平均为30天,从潜伏期开始到发病,排毒期长达3周,潜伏后期及黄疸出现前几日的传染性最强,黄疸消退后,病情好转,传染性随之减弱。对于甲肝患者,自发病之日起30天内,一定要隔离。

甲肝总感染率高达80.5%,但由于甲肝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因此没有得到普通百姓的足够重视。其实,甲肝的传染性极强,并容易造成流行。

预防:卫生和免疫

甲肝病毒在水产品中能存活3个月左右,而在一般环境中,它只能存活1个月。所以进食水产品,特别是毛蚶、蛤蜊等带壳水产品之前,应在85℃~90℃的高温中加热4分钟左右,否则极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

此外,要注重个人饮食卫生,如餐前便后要洗手。打算去甲型肝炎流行区旅游,或经常去流行区出差者,或长期居住在甲型肝炎流行区的居民、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甲型肝炎病毒的疫苗接种。治疗:不需过多用药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药物,没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休息和支持疗法。避免饮酒、劳累以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多食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等;不能进食者,静脉输液,供给足够的葡萄糖、盐、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等,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可给予多酶片、胃复安等对症治疗;中药制剂治疗甲肝效果明显,如口服复方双花颗粒剂,静脉点滴复方茵陈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口服中药汤剂效果也不错,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等。

得过一次甲肝的人,一般不会再得甲肝,感染过甲肝后,甲肝抗体滴度会逐渐升高,至少5~7年内保持有牢固的免疫力;如果再度感染甲肝病毒,可以激发反应,使已经下降的抗体滴度再度上升,从而使感染者获得稳定而持久的保护性抗体,使免疫力长久保持,甚至终身。

相关推荐

为什么会导致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 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而得病。 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暂的病毒血症中,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白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于起病前1~2周,甲肝病毒由肝细胞的高尔基体然向毛细胆管,再通过胆管进人肠腔,从大便排出。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甲肝病毒,如果未经过很好消毒处理,就污

甲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一、甲肝的传染源: 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HAV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有报道通过输血传播,但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从粪便中排出HAV。 二、甲肝的传染途径: 甲肝是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 甲肝(甲型

肝炎病毒病原学检测

对于肝炎这种疾病来说如果我们做一些检查的话,我们得知道肝炎这种疾病的主要知识点都有什么,再者对于肝炎这种疾病来说我们还会做一些疾病的检查工作,但是我们在做疾病的检查工作的时候,我们得知道我们检查的目的是什么,肝炎患者出现什么样的检查结果才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甲型肝炎: 1)血清抗-HAV-IGM:甲肝病毒(HAV)近期感染的指标 是确诊甲型肝炎最主要的标记物 2)血清抗-HAV-IGG: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或既往感染HAV的病人 为保护性抗体。 2.乙型肝炎: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

甲型肝炎患者唾液传染吗

甲型肝炎患者唾液传染吗?回答是肯定的,甲型肝炎患者的唾液有传染性,因为从急性甲型肝炎患者采集得来的唾液,无论经口还是经静脉接种给黑猩猩,均使黑猩猩患了甲型肝炎,因此,认为甲肝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 用唾液也可以诊断甲型肝炎。国外有人用放射免疫法,从甲型肝炎患者急性期或近期感染甲肝病毒者采集得来的唾液,以及在近6周内出现黄疽者的唾液标本中,均检出了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以此来诊断甲型肝炎,其优越性在于获取标本是非侵袭性的,不给患者增加痛苦,随时可取,尤其年幼患儿愿意合作。操作简单,标本只需稀释到10:

肝炎跟乙肝一样么 肝炎病毒怎么查

首先应该明确是哪种类型的肝炎病毒,需要抽血查乙肝五项、甲肝抗体、丙肝抗体和戊肝抗体,明确类型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查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尿常规,以及腹部彩超等检查,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者丙肝抗体阳性,还需进一步查乙肝病毒DNA和丙肝病毒RNA。

甲肝症状类似感冒 容易被误诊

甲型肝炎早期症状类似于感冒和急性胃肠炎,需要引起患者引起注意,等过4~5天后,病人出现尿色深黄,甚至如红茶,眼睛、皮肤逐渐发黄,并逐渐加深,这时到医院检查,抽血化验会发现肝功严重异常,血清谷丙和谷草转氨酶高达几百甚至几千单位。 甲肝养病重于治病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药物,没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休息和支持疗法。避免饮酒、劳累以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多食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不能进食者,静脉输液,供给足够的葡萄糖、盐、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等,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

优生优育检查正常值

弓形虫IgM抗体:阴性(-) 弓形虫IgG抗体

甲肝疫苗有效期

注射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最有效的办法。目前在国内市场使用的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可分为两种: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进口的甲型肝炎纯化灭活疫苗。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接种方便,价格也便宜,国产甲肝疫苗只需接种一次;进口甲肝疫苗是死疫苗,则需接种两次,接种完第一针后相隔6个月后还需接种第二针。 接种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生产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可达98%-100%,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免疫力一般可持续5-10年。5-10年后补种一针,可以保持对甲肝病毒的免疫能力,获得长期的持续保护

教你看懂优生五项的化验单

如何看懂检测报告单呢? 妈妈们在检查了优生五项后,拿到化验单,可能会看到一些加号(+),就认为可能感染了,会造成胎儿的宫内感染等忧虑,但实际上应该根据具体的值来分析。 首先要清楚几个检测项目的对照意思 弓形虫IgM抗体(TOX-IgM) 弓形虫IgG抗体(TOX-IgG) 风疹病毒IgM抗体(RV-IgM) 风疹病毒IgG抗体(RV-IgG) 巨细胞病毒IgM抗体(CMV-IgM) 巨细胞病毒IgG抗体(CMV-IgG) 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HSV-Ⅰ-IgM) 单纯疱疹病毒ⅠIgG抗体(HSV-Ⅰ

甲肝疫苗注射几针

甲肝疫苗主要有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大类,减毒活疫苗又根据对保存时间长短和要求条件高低的不同分为普通减毒活疫苗和冻干减毒活疫苗。甲肝疫苗基本上都有国产和进口的可供选择,从在人体内防病的效果差别较小。甲肝疫苗注射上,减毒活甲肝疫苗只需要接种1针。灭活甲肝疫苗需要接种2次,中间相隔半年(6个月)。对于需要接种甲肝疫苗的人来说,选择任何一种都可以抵抗甲肝病毒的侵袭。注射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最有效的办法。在国内市场使用的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可分为两种: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进口的甲型肝炎纯化灭活疫苗。国产甲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