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有哪些传播途径
禽流感有哪些传播途径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的看到禽流感的患者,很多的患者都是通过家里的一些家禽才染上这种疾病的,在患有这种疾病的时候,患者的健康会带来很大的伤害,究竟什么是禽流感呢?它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请有关的专家详细给我们来介绍一下吧!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在3种流感病毒中,A型攻击力最强,原因是A型病毒表面密布两种武器,在病毒感染生物后它们能够迅速增殖,这就是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苷酶(N)两种蛋白质。其中,H有15个亚型,N有9个亚型。二者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从理论上说,A型病毒可以有135种类型。
种类多样的A型病毒可以从野生动物传给家畜家禽等,在鸡、鸭、猪等身上广泛传播。这些家畜家禽携带的病毒如果发生基因变异(基因变异【译】: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获得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会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人感染流感病毒之后,体内产生抗体,抗体有阻碍病毒活动、保护身体不受侵害的作用。经过发烧、浑身酸痛、出汗等过程,大多数流感患者可以自愈,但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差,病情会恶化。因此,每个流感流行季节大约会有1万人因流感死亡。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毒禽,包括水禽和飞禽。研究显示,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1克污染的粪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万只禽感染。目前还不能认为人类是禽流感的传染源。
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孔雀等多种禽类对禽流感均易感。最敏感的为鸡、火鸡,鸭、鹅及其他水禽多为隐性感染。水禽与旱禽同场混养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规模饲养的鸡群或鸭群中传播。野生与养殖水禽可通过使用共同水体传播。除了感染禽类,禽流感还可以感染猪。
H7N9会人传人吗 H7N9传播途径有哪些
这是H7N9禽流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H7N9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饲料、水、种蛋、鸡胚、垫草等,都可能感染H7N9禽流感。
H7N9禽流感禽尸和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是这一传播途径的主要传染源,病禽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将病毒排出体外,动物接触这后可能感染上H7N9
禽流感。
易感禽类在直接接触H7N9感染的禽类或间接接触病毒污染物后,就可能感染H7N9病毒。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禽流感的症状有哪些?禽流感患者一般是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的,如头疼、发烧、咳嗽、鼻塞等,而和感冒不同的是,禽流感病情恶化的话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会恶化为呼吸衰竭、重度肺炎、感染性休克等,患者应该尽快接受治疗,还要注意与他人进行隔离,避免疫情的继续扩大!
禽流感应该如何治疗?一般如果确诊是禽流感的话,接触的人群也需要进行隔离,患者要住院治疗,监控身体体征接受抗病毒的治疗,如果治疗拖延的话,患者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在面对禽流感的传染问题应该先做到自身身体免疫力的提高,并且不要直接接触家禽类的尸体及粪便,最好是带好手套等防护衣物,并且还要妥善处理好养殖场的卫生情况。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禽流感现在的治疗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所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日常防治传染的工作,饮食过程中要注意将食物做熟了,勤洗手、对养殖场进行大面积的消毒,对于死了的家禽也要正确处理,避免污染水源及土地,并且不要隐瞒疫情的传播情况!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禽流感为常见疾病,多发生于秋冬两季,分为H7N3、H7N7、H9N2、H7N9等多种亚型。其中H7N9最为常见,具有传染性,会致死。H7N9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民间称作鸡瘟,发病迅速,传播性强。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禽流感潜伏期为7天,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病情发展迅速,后期症状胸闷、呼吸困难、气短、咳痰。重症者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伴有胸腔积液、脓毒症。部分重症者心肌损伤、应急性溃疡、昏迷、休克等。出现症状者要立即与人群隔离开来,否则疾病会传染给他人。禽流感传播途径具体如下:
1.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病者与正常人接触后,在交流时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正常人。人身体越虚弱,抵抗力越低,感染疾病的机率越高。感染疾病后,若不被隔离,在密集人群中工作,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周围人,导致发病区域进一步扩大。
2.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人在不经意时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若水被病毒污染,就会患病。患病者被隔离开来,医务人员又没查出病因。那么,其他人再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也会感染禽流感。如此循环,发病者越来越多,疾病不受控制地大范围出现。
3.接触感染的禽类:菜市场是感染疾病的重要区域。很多宰杀禽类的档主接触病禽后,很容易得病。但并非所有的禽类都患病,只是部分一两只患病,但宰杀者并不知道是哪一只。若不做好防护措施,突然发病的情况会出现。为防治疾病,宰杀禽类的档主应到专业医院注射抗病毒疫苗,增强自身抵抗力。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治愈疾病。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深圳2015年12月29号报告的一例H5N6流感病例患者,因抢救无效,已于12月30号下午死亡。据疾控专家介绍,经基因测序分析,目前深圳活禽市场外环境存在H5N6流感病毒。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禽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有:
1、呼吸道传播
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病者与正常人接触后,在交流时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正常人。人身体越虚弱,抵抗力越低,感染疾病的机率越高。感染疾病后,若不被隔离,在密集人群中工作,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周围人,导致发病区域进一步扩大。
2、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
人在不经意时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若水被病毒污染,就会患病。患病者被隔离开来,医务人员又没查出病因。那么,其他人再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也会感染禽流感。如此循环,发病者越来越多,疾病不受控制地大范围出现。
3、接触感染的禽类
菜市场是感染疾病的重要区域。很多宰杀禽类的档主接触病禽后,很容易得病。但并非所有的禽类都患病,只是部分一两只患病,但宰杀者并不知道是哪一只。若不做好防护措施,突然发病的情况会出现。为防治疾病,宰杀禽类的档主应到专业医院注射抗病毒疫苗,增强自身抵抗力。
那么日常生活中要怎样预防禽流感呢?预防禽流感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
预防禽流感注意事项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禽流感传播途径 禽流感的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但不排除其他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
禽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空气传播:禽流感是具有多种途径传播的,往往通过禽类粪便中的的大量病毒污染空气,然后直接在空气之中进行传播,因而人呼吸空气的时候,就会导致被感染人禽流感这种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2)接触病禽和污染物:直接接触病禽,还有接接触病毒污染物等,都是会造成感染禽流感这种疾病的,这就人在禽流感这种疾病高发的季节,避免接触禽类,禁止吃禽类食物,要是吃的话一定到正规的场所购买,吃煮熟熟透的食物。。
(3)禽流感疫区的车辆:来往于禽流感疫区的车辆,其实也是传播禽流感病毒的,要是这些病毒感染人类,也会导致人类感染上人禽流感这种疾病的,可见这种疾病真的是具有很多的传播途径的,这就重视预防的工作。
(4)野生候鸟的迁徙:往往野生候鸟也是人禽流感传播途径,这就大家在野生候鸟的迁徙的季节,一定避免接触野生候鸟,避免接触的野生候鸟的粪便等,从而避免自己会患上禽流感这种疾病。
h7n9型禽流感传播途径
h7n9型禽流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春节期间严防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种什么疾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是人类在接触人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病/死禽或暴露在被该病毒污染的环境后发生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发传染病,最多见的是由h5n1型感染。由于禽流感病毒受体、连接肽及基因结构与人流感病毒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人禽流感并不容易感染人类,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感染少数个别人,而没有发生稳定人间传播,目前全球人禽流感病例均为散发,也印证了这一点。
春节人口流动比较频繁,公众应如何预防禽流感?
人禽流感是一种主要累及呼吸系统的疾病,然而不同于普通流感的是目前人禽流感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禽传人,我国还未发现有效的人传人病例,因此单纯的人口流动不会增加人感染禽流感的机会。
日常预防禽流感应做到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特别是病死禽。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
人禽流感的传染源有哪些?
至今已分离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宿主有:(1)禽类,包括鸭(野鸭)、鸡、火鸡、鹌鹑、鹅、鸽、黑头雁、斑头雁、鱼鹰、黑头鸥、麻雀等;(2)哺乳类,如虎、豹、猫、猪和人等。因此,被人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类和哺乳类动物,包括感染的人群在内,均可成为人禽流感潜在的传染源使人感染。目前最主要的传染源仍为被感染的禽类动物(尤其是散养家禽)。从家庭聚集现象来看,人禽流感患者也可能具有一定传染性。
人禽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人禽流感感染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吸入具有传染性的飞沫或飞沫核、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的间接接触,病毒在病人的上呼吸道或结膜的粘膜上生长繁殖。不同传播途径的相对传播效率尚未确定,目前的多数证据表明存在禽-人传播、环境-人传播和母-婴间垂直传播,少数和非持续证据支持人际间的有限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