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的作用
知母的作用
1止渴除烦
知母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对口渴、饮多、尿多有很好的作用。
2清热泻火
主治温热病,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
3清肺化痰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4滋阴补肾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5通便润燥
治疗因阴虚火旺引起的大便干燥,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
知母的食疗作用
知母味苦、微甘,性寒;归肺、胃、肾经;质润气和,降而能升,具有清热泻火,化痰止咳,滋阴润燥主治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大便秘结。知母是一味常用的清热药。其性甘寒质润,故有清热泻火与滋阴润燥并举的特点,可治疗肺胃实热、阴虚煤咳、骨蒸潮热,阴虚消渴、肠燥便秘等病症,常与石膏、贝母.黄柏.花粉、首乌等同用,影响较大的代表方药有白虎汤、知柏地黄丸、二母散等
知母的作用
知母,也叫毛知母,属于带根茎的植物,能开花,也能结果实,最佳时期在6-9月,在我国各地都可以见到,生命力顽强,能够抗寒抗旱,所以在荒山上也能生长,因此被人们发觉后,作为一种中药。知母这类中药还是很普遍的,各大中药房是可以购买到的,要想发挥知母最大的功效,也为了自己的健康考虑,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不要乱吃。
1知母本身属于苦寒性的中药,具有滋阴降火、润肺清肠的作用,尤其在冬天的时候,容易口干舌燥,而且咳嗽、气喘很常见,这个时候喝杯含有知母的茶或者中药,就可以止咳,而且对嗓子也有好处。
2长期喝知母炖的中药或者茶,可以利于小便,大便也不再干结,清除体内垃圾,对身体有益,减少疾病的发生,在平时生活中,在鸡汤、鸽子汤中可以稍微放点知母,也是具有保健的作用。
3虽然有了知母可以进补,但是身体健康不是光补就行的,自身的生活规律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每天有8小时的睡眠,然后三餐定时定量,饮食均衡,这样才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注意事项:现在是冬天的时候,也是食补的好时机,当然少不了知母,另外还需要身体锻炼,比如游泳、跑步、健身操等有氧运动,只有食补和运动的结合,身体才会棒棒的。
知母的用药禁忌
1、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2、《别录》:多服令人泄。
3、《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4、《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5、《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烤箱热面包需要多长时间 高温下酵母会致癌
面包在刚出炉时,因为仍处高温状态,这时面包的酵母并还没有完全消失,若在此食用面包,会将有害的致癌物食入,面包在刚出炉后,当面包的中心温度降至40度以下冷却后,酵母作用才会停止发酵。
辟谣:酵母到了一定的高温就死了。 而且任何致癌物没有所谓的热的时候有,冷就消失的说法。 如果是有就始终有,不会冷了消失。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1解热作用:①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浸膏2毫升/公斤(1毫升相当生药2克),与大肠杆菌(0.03%)2.3毫升,同时注射于家兔皮下,或先注射大肠杆菌,隔15分钟后再注入浸膏,体温均不升高,故认为有解热作用。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②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③ 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④ 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⑤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
2抗菌作用:知母煎剂在琼脂平板上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也有抑制作用,在沙伯氏培养基上,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也有些抑菌作用。
3其他作用:知母干浸膏(6克/公斤)给正常家兔注射后,未见对血糖有何影响,醇提取物可引起暂时性的血糖升高。有人报告水提取物,给兔口服200毫克/公斤,能引起血糖下降,特别是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兔,作用更显著。对正常大鼠,知母不能增进葡萄糖之氧化,虽可促进横膈、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并使横膈中糖元含量轻度增加,但肝糖元含量却有所降低。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的小鼠,知母水性提取物100~15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可降低血糖,尿中酮体减少,死亡率较对照组轻。
知母的食用方法
知母饮
组成:赤茯苓3两、黄芩3两、黄耆3两、知母2两、麦冬(去心)2两、甘草2两。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入桑白皮煎熟,再入竹沥同服。
主治:妊娠心脾壅热,咽膈渴苦,烦闷多惊。子烦,脉软数者。
来源:《医方大成》卷九引《简易方》。
知母玉女煎
组成:生石膏15g、熟地9g、麦冬6g、知母、牛膝各Sg。
用法:水煎服,温服或冷服,每日2次。
功效:清胃滋阴。
主治:胃热阴虚,症见烦热干渴,头痛,牙龈出血,牙齿动摇,大便时干;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或滑,按之有虚象。
银花知母粥
材料:金银花9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粳米60克。
做法:将金银花、知母、生石膏加适量水煮20--30分钟,弃渣取汁,再与粳米一起煮成粥。
用法:每日服1次,7天为1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期酒渣鼻。
柴胡知母汤
组成:柴胡1钱半、知母1钱半、苍术1钱、黄芩1钱、干葛1钱、陈皮1钱、半夏1钱、川芎1钱、甘草(炙)7分。
用法:上锉作1帖。加生姜3片,乌梅2个,水煎,清晨服,午前又1服。
主治:热疟及瘅疟。
加减:久疟,加人参、当归。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引节斋方。
百合知母茶
材料:百合5g、知母2g、花茶1g。
用法:用百合、知母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效:润肺清心安神。
用途:阴虚内热所致失眠、心悸、头晕、午后低热、手足出汗、面潮红;肺痨咳嗽。
来源:传统药茶方。
知母葛根汤
组成:知母1钱半、干葛4钱、石膏3钱、甘草1钱、木香1钱、升麻1钱、黄芩1钱、南星1钱、人参1钱、防风1钱、杏仁1钱、川芎1钱、羌活1钱、葳蕤2钱半、麻黄2钱。
用法:每服7钱,水2盏,煎至8分,去滓服。
主治:风温,身灼热。
来源:《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知母鳖甲汤
组成:知母、鳖甲(炙)、地骨皮各9克、常山6克、竹叶(切)9克、石膏12克(碎)
用法:上药切碎。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
主治:温疟壮热,不能食。
禁忌:忌猪肉、苋菜、生葱、生菜。
来源:《外台秘要》卷五。
知母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温热病时的气分实热(证见石膏所述),辅助石膏,发挥解热和镇静作用。多夏季出现的久热不退(中医名暑疟,西医称夏季热),可配石膏、青蒿、麦冬、鳖甲、牛膝、橘红等,如再加小环钗、银花、南豆花,效果更好。
2、用于治疗虚热(慢性、消耗性疫病的发热),尤其下午低热。自觉热从骨内蒸发而出(前人称为“骨蒸”、盗汗、脉沉细而数,可配鳖甲、地骨皮。妇女产后的劳热,也可按此原则治疗。
3、用于治疗肾火亢盛(表现为遗精、梦泄、性神经兴奋增高等症状,并有喉痛、咽干、腰酸酸软)。此时用知母,取其有镇静作用,但须配黄柏,如知柏八味丸。知母、黄柏合用能加强 滋阴降火,从而能更好地起到镇静神经和消除炎症的作用。
4、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尤其适用于慢性肾盂炎而有阴虚阳亢“热象”的患者,可服知柏八味丸,以茅根汤送服,或以金银花煎汤送服。此方对尿有脓细胞而又不能用抗菌素的患者,更为适用。
5、用于治疗口腔炎、口腔溃疡、咽喉炎,辩证属阴虚火旺者。配玄参、生地或加露蜂房、甘草。
6、用于治疗消渴。例如糖尿病患者有口渴、烦热等肺胃燥热征象时,宜用知母配瓜萎根(天花粉)、麦冬等生津药治疗。
此外,知母外用可以治紫斑和过敏性皮疹,其法以知母加醋磨汁,搽患处,可促进退疹。
知母的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知母乙醇浸膏、乙醚浸膏及乙醚浸膏加丙酮处理后所得之粗结晶,对在普、拜培养基上培养的 H37RV 人型结核杆菌亚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醚浸膏的抗结核杆菌的抑菌效价最高.而皂甙则无作用.但有报道从知母中提得一种水溶性皂甙,对结核杆菌, 尤其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另一种黄酮结晶,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以3%知母药饵治疗3~4个月, 有较好疗效;也可减轻实验性结核小鼠的肺部病变,但死亡率并不降低;如将药物浓度提高到5%,则肺结核指数(反映肺脏大体病变的情况)可接近异烟肼, 但死亡率却较对照组更高,可能系因药物本身毒性较大所致
知母的副作用
知母虽然有治疗肺热、咳嗽或者阴虚、燥咳的效用,但医书也说:”补肾水, 泻无根火邪,消浮肿, 为利水佐使,初痢脐下痛者能却, 久疟烦热甚者堪除。又治骨蒸劳热及虚火干肺而咳嗽者,或肺中停痰而咳嗽者。此足少阴本药, 而又入足阳明、手太阴也.若肾气虚脱, 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 不宜用之。
“意思是说,知母是一种性质寒润的药材,即便有滑肠的作用,脾胃虚寒的病患也不宜食用,不会通便而是会腹泻,因此大便溏写的患者也不能服用。不仅如此,任何肺有寒嗽,肾气虚弱,尺脉微弱且有无火之症的患者服用后也会加大副作用,反而更伤身体。
此外,《本经逢原》中说道:”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这是指脾胃虚热的人如果服用了知母的话,将会腹泻、胃口大降,会导致病患更加虚弱。因此,脾胃虚的病患服用知母需要遵从以下几点:
1. 了解知母的食疗作用,以及服用知母的禁忌;
2. 用知母来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病患应该生用药材,用来降肾火的病患应该用盐水炒过知母后服用;
3. 不能用铁器煎熬或放置该药材;
4. 温热、病热的病患如果汗流不止、烦渴、脉搏有力,可以和生石膏一起服用,并且引入甘草,来降火;
5. 咳嗽不止的病患,可以和贝母、葶苈子一起服用;
6. 阴虚火旺的患者,可以和黄柏一起服用,来泻肾火。
知母的食用方法
药膳方法
知母食疗作用:知母味苦、微甘,性寒;归肺、胃、肾经;质润气和,降而能升具有清热泻火,化痰止咳,滋阴润燥
主治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大便秘结。
知母做法指导:
1.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宜生用;入肾降火宜盐水炒。
2. 勿用铁器煎熬或盛置该品。
3. 凡温热病热在气分,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脉洪大有力者,每与生石膏相须为用,并入甘草等,以清气泄热。
4. 凡痰抽刀断水壅肺,喘嗽不止者,可与贝母、葶苈子配伍。
5. 凡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者,多与黄柏相须为用,以泻肾火而坚阴。
知母的药膳制作
知母食疗作用:知母味苦、微甘,性寒;归肺、胃、肾经;质润气和,降而能升具有清热泻火,化痰止咳,滋阴润燥主治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大便秘结。
知母根茎知母做法指导:1.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宜生用;入肾降火宜盐水炒。2. 勿用铁器煎熬或盛置该品。3. 凡温热病热在气分,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脉洪大有力者,每与生石膏相须为用,并入甘草等,以清气泄热。4. 凡痰抽刀断水壅肺,喘嗽不止者,可与贝母、葶苈子配伍。5. 凡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者,多与黄柏相须为用,以泻肾火而坚阴。
知母和黄柏 合用作用
黄柏,知母,茯苓,枣仁和五倍子加在一起主要是以清泻相火和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虚火旺导致的失眠多梦等不适。有失眠时还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调节,如保持心情愉快,消除恐惧及思虑过度,避免情绪激动,睡眠环境宜安静,睡前忌烟酒,不喝刺激提神类的东西如浓茶,咖啡等,适当的能加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知母吃了有什么副作用
知母是一种中药材,它是性寒的所以体质属于寒性的人最好不要多吃这种药材,不然很有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知母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能帮助很好的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所以如果有女生觉得身体虚弱或者是上火的可以用知母来泡茶喝,除此之外也可以用知母来炖药膳,这样能将其中的微量元素很好的释放出来,而且知母还有能润肠通便的作用,所以平时可以适当的吃一些。
知母是一种药效很多的中药,比如说夏天气温升高,人也会变得特别的急躁,特别容易上火,这个时候这个中药就有很好的败火作用,如果家里有老人干咳比较严重的话,也可以服用,同样这个中药还可以去肺火,化痰,感冒的时候可以服用,如果感觉自己便秘比较厉害的话,也可以配合山药等来一起使用,唯一所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个草药属寒,脾胃寒的人需要适量服用。
说起知母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都会费解这是什么,其实它是一味中药的名字,是清热去火的一味中药药材。作为一味中药,知道在医学上和生活中都被广泛应用,因为它的药效很好。而说起它的作用,前面已经提到它是清热去火的中药,所以它主要是治疗温热,咳嗽等疾病。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因为什么情况而咳嗽不止的话,不妨可以试试用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