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了多视症要多多重视
老人得了多视症要多多重视
人老了,眼睛花了,各种不该发生的眼疾也伴随而来了。平时眼睛视物都很正常,而一瞬间却出现重影或多视等症,这种突然发生的变化一时令人难以接受,它不但给老年人在生活上带来诸多不便,也给老年人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痛苦。这种现象在眼科学上称为重影或多视症。
为什么老年人会出现重影或多视症呢?
有的老年人因眼散光而出现多视症。随着年龄的增大,眼球壁硬度发生了改变,黑眼珠的弯曲度不一致,散光的度数可有增加。由于角膜表面弯曲不平,甚至在同一子午线上各部分的弯曲度不一致,当平行光线进入眼内时,不可能形成规则的焦点,在视网膜上形成零乱的物像,即可发生多视现象。有的人年轻时没有散光,到老年逐渐出现散光,以致看东西有好几个,看月亮有好几个,看灯头亦有好几个。
另一种情况是晶状体发生不均匀混浊,可见于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晶状体混浊呈白色,位于晶状体周围呈网状或轮辐状,将瞳孔区分隔成好几个小孔。光线通过多个小孔达到视网膜成像时,就会出现将一个物体看成好几个物体的现象,这就是多视症。
如果发生多视现象,应请眼科医生详细检查,是否有散光或早期白内障,而后进行合理矫治。
老人需要重视脚步保健吗
我们常说老年人应常做脚部按摩,因为脚底有许多穴位,而这些穴位对于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市面上层出不穷的足浴盆、按摩椅等足部保健器材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脚背、脚底、脚趾间汇集了很多穴位;有的科学家还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
浴足养生:浴足与通常的洗脚相似,但不尽相同。开始时水不宜过多,浸过脚趾即可,水温在40—50℃。浸泡一会儿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保持在60℃左右。同时两脚不停地活动或相互搓动,以促进水的流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身上感到微热炎上。若用冷热水交替浴足,还可收到治疗头痛、失眠、心绞痛、鼻炎支气管炎、足扭痛等效果。
晒脚强体:早晨或傍晚脱掉鞋袜,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30分钟,专家称之为脚心日光浴。此法的妙处在于让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脚心,促进全身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内脏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法对佝偻病、鼻炎、贫血、低血压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摩脚美容:面部皮肤疾患一部分是由病原微生物所致,如扁平疣、毛囊炎、疖疮等,其余大多与人体内环境的失调及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如痤疮、黄褐斑、湿疹等。研究表明,利用足反射的全足按摩美容法,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及局部器官、组织、细胞的自动调节,使机体内环境达到平衡,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具体做法是每次先将全足按摩3—5遍,再有针对性地按摩30—40分钟。
用按摩椅做全身按摩: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体的脊椎亦称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如果能不仅仅是按摩脚部,进一步按摩全身部位,能使血液循环的更好,能更有效改善脚部的问题。
老人咳嗽要重视
咳嗽是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动作,当异物进入我们的呼吸道的时候就会引发咳嗽,大家知道,除了异物的进入外,如果我们患上疾病也会导致咳嗽的发生,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一定要对下面的四种咳嗽重视起来。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如长期,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工作,休息,甚至引起喉痛,音哑和呼吸肌痛,则属病理现象。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许多人患咳嗽后都不太在意,自己服用些消炎、止咳药,或挺一挺、扛一扛就过去了。但对于老年人而言,长期反复的咳嗽是不能大意的,因为这样使一些重要的疾病被延误诊治,轻则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以下四种咳嗽尤其值得老年人关注。
老年人要重视情绪锻炼
某部一位领导干部退休后,到商店购买生活用品,因人多拥挤,十分烦躁,和售货员拌了几句嘴。回到家后,越想越生气,结果病倒了。这是因不良情绪引发疾病的典型事例。
不良情绪有害健康。据心理学家对高血压患者调查,74%的患者与不良情绪有关;70-80%的肿瘤病人,在相当一段时间存在不良情绪或精神压抑。大量事实表明,乐观情绪是身心活动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为此,重视情绪的锻炼,对于老年朋友大有裨益。
古人言:“百病皆生于气”。老干部大都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容易产生失落、寂寞等心理,特别是随着高龄期和高发病期的到来,更容易产生孤独、忧虑等情绪。如果生活中再遇到变故等意外情况,不能现实地去面对,动不动生闷气,更会损害身体健康,这些都应当引起老年朋友的格外注意。
重视情绪的锻炼,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要多动。多动脑筋多动手,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加强与他人的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最容易变得孤独、多疑和脆弱。其次,要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如果老想着自己在工作岗位时职务亏了,待遇低了,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心情。再就是要学会排解烦恼。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找个知心朋友聊一聊。必要时,也可找干休所的工作人员倾诉一下,不要自己挺着、扛着。如此,就能保持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安度自己的晚年。
白内障的症状 视物重影
晶状体混浊不均匀,单眼复视或多视症,眼前固定性黑影或视物发暗,色彩失去鲜明度。
抑郁症能加重老人视力下降
老年人(amd)的患者很多都是抑郁症患者
研究人员发现在患有老年性视网膜黄斑退行性变(amd)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能加重老人视力下降[专题]。在一段时间之后,患者的抑郁症症状加重与其视力水平下降有关,但是这种视力下降只是患者自己感觉视力下降,不一定是实际上就存在下降。
amd使导致老年人视力下降的常见病因。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患者视网膜上的光敏细胞退化。amd会导致患者阅读。开车以及进行一些其他需要良好视力的活动出现困难。
在这项研究中,对由于amd最近出现视力下降的老年患者进行了追踪随访。在研究开始时,有33%的患者被诊断为患有抑郁症,
同时这些患者矫正视力更差,其他残疾的发生率也更高。当六个月后,rovner等人对患者进行再次检查,结果发现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视力下降更明显,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比如读书、辨人和看电视,都会存在障碍。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症状可能对其视力功能有副作用
研究人员指出,并没有证据表明这种视力的下降与视觉敏锐度有关。因此他们假定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并没有实际的视力水平的下降,但是在amd患者中表现为视觉功能的降低。
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写道: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症状可能对其视力功能有副作用。失望与无助感减少了患者自身的决心和弹性。但是研究结果说明,治疗患者的抑郁症对改善患者的视力有益。研究人员总结认为:应该认识到抑郁症不单纯是视力下降的结果,也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老年人为什么要重视头痛
老年人头痛,除了明确的感冒发烧,邻近器官发病波及大脑引起的头痛外,若突有较剧烈的头痛,则应考虑是否有下列疾患。
高血压急症
此症包括急进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三者不尽相同,但有内在联系。高血压平时头痛是比较少见的,有也只是昏痛夹杂、钝痛而已。但出现上述三种急症突变时,则有明显的头痛,常伴有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眼花,甚至肢体乏力麻木、精神异常等。此时头痛难忍,有爆裂沉重感、全头痛、血压骤升,甚至可成为中风的先兆。
脑瘤
当老年人患脑瘤时,由于早期瘤体细胞小,颅内腔隙较大,占位效应不明显,多不引起头痛。但肿瘤由量变到质变时,便可压迫大脑、堵塞脑脊液通路而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损害颅神经,此时便会突然头痛加剧或骤然全头胀痛,兼有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癫痫、呕吐、偏瘫、精神紊乱等。此时头痛是第一位的,且以胀痛逐渐加重、全头性痛为其特点。
慢性血肿
指慢性硬脑膜下巨大血肿。此症虽多是头部轻微外伤所致,但老年人却常常遗忘了这一瞬而过的外伤史,等到1~2个月或更长时间出现头痛、头胀、对侧肢体逐渐不灵、抽搐等症状时,还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脑动脉瘤
此瘤多为先天性的,平时可隐匿在大脑深处的颅底,若不破裂出血,则不发生头痛,也不损伤神经。如果破裂出血,病情便急转直下,首先出现的是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头胀如天崩地裂,接着是昏迷、抽搐。1~2日后若能清醒,头痛依然,此时多可见一眼睑下垂,眼球活动不灵、视力下降或失明等。
老人便秘要重视
●便秘现象在老人中非常普遍,严重者每2~4周才排便一次
●老人便秘常因肠道肌肉乏力、肠道神经老化,以致肠管肠道“运输能力”下降或“出口”堵塞
●专家建议,长期便秘应到消化内科治疗,否则可能为健康埋下致命隐患
对于今年75岁的刘婆婆来说,每周1次的大便时间比行刑还痛苦。“每次都得在马桶上坐半天,可就是排不出大便,即使排出来,大便也是又干又硬的。”为此,刘婆婆经常自服番泻叶、果导等泻药,然而这些药物始终无法解决她的烦恼。最近半年,她便秘的症状越发严重。记者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了解到,老年性便秘是个常见问题,“很多老人有着与刘婆婆类似的烦恼,严重者甚至因为排便困难而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危及生命。”该院消化内科专家聂玉强教授说。
专家认为,长期便秘如果在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后仍然不能缓解,其实是应该通过药物治疗的,“很多老人对吃药很抗拒,老是担心会依赖,甚至以为会上瘾,但却对一些所谓的通便保健品盲目迷信。其实长期使用这些含有泻药成分的保健品,不仅无法根本解决便秘的问题,还会引起‘黑变病’甚至肠穿孔等严重的问题。”聂玉强说。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聂玉强教授
80岁以上老人 八成受便秘困扰
聂玉强介绍,便秘主要包括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排不尽感觉,以及未治疗时排便次数明显减少。器质性便秘可由消化系统、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而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便秘是指发生于老人的功能性便秘,“这类便秘背后一般没有什么器质性的病变,只是因为年纪大了,某些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变或下降而引起的。”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便秘的发生率约为9%~13%,而美国的发病率达20%,其中约1/4到1/2为老年性便秘,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便秘的发生率高达80%。
为何老人易便秘?聂玉强分析,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运输不畅。老年人由于肠道肌肉运动乏力、肠道神经老化,使肠管的蠕动减弱,肠道肌肉收缩力降低,无法把粪便从结肠开始段运送到尾段和直肠,所以不能产生便意。
2.出口梗阻。人年纪大了,全身神经系统包括大脑、盆底和直肠神经都会出现感受和功能异常,尤其是老年妇女。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盆底下垂、肛门部疾病,如直肠脱垂、痔疮、肛裂等,可使肛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和直肠对粪便的感觉能力降低,粪便堆积于直肠而不能顺利排出,从而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
3.老人消化力减低,进食过少、偏食易消化的精细加工食物以及活动锻炼少等,都会使结肠运动刺激减弱,容易形成便秘。
4.老人合并的其他疾病如内分泌疾病、中风和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都可影响结肠运动和感觉功能。很多药物如降血压的钙通道阻断剂、抗抑郁剂和其他针对神经精神疾病的药物、消炎止痛剂等都会诱发和加重便秘。
5.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情绪上的问题,如孤独、睡眠不足,或精神受到刺激都会导致便秘。而饮食荤素搭配不当、粗细不协调、不吃早餐等习惯都会导致排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