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决青光眼的方法
怎么解决青光眼的方法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控制青光眼的有效方法,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眼压,手术疗法对控制眼压可起到明显效果。
在开角型青光眼的滤过手术中,小片虹膜被切除,以防将来可 能出现的急性青光眼。用显微器械在巩膜,即眼的白色部份,作一个小的开口,这个新开口使眼内液体绕过被堵塞的排液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药物控制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抗青光眼药物迅速增加,药物治疗也是常见治疗青光眼的方法。
主要是降眼压药物的应用。医生可根据患者情况、降眼内压机理 及药物协同作用来择合适的、有效的抗青光眼眼药。需要指出的是,青光眼是一种顽固性疾病,您一定要按医生的嘱咐坚持长期用药,切勿停止,以防青光眼复发。
3、注射维生素B
如果紧张是主要因素,可注射维生素B,效果不错,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激光疗法
假使药物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则在采取其他外科手术前,不妨试试激光疗法。新的测试已显示激光疗法对广角性青光眼有效。
青光眼与白内障有何区别
青光眼视力损伤不可逆 勿把青光眼误做白内障
青光眼与白内障都是十分常见的眼病,白内障不仅仅是困扰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也是全球第一致盲性眼病,而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据统计,2020 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将达到 8000 万,中国的青光眼患者将达到 2000 万,中国青光眼患病率达1.5%, 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8%。
虽然青光眼与白内障皆是致盲性眼病,但两者不可混淆。卓业鸿教授强调,青光眼的发生主要跟眼内压有关,而白内障主要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引起的;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损伤是不可逆的,长此以往可导致失明;而白内障虽可导致神经损伤,但一般不造成不可逆神经损伤,通过手术治疗可让大多数患者重见光明。
那如何从症状上区分两者呢?卓业鸿教授向在场观众解释,青光眼初期可无症状,但后期常伴随疼痛,常见视野狭窄,视力减弱甚至丧失,还会伴随着恶心、眩晕等症状;而白内障症状相对较轻,且不伴疼痛,通常会出现视野模糊、夜间视力降低,也可能存在日光刺激等现象。
警惕青光眼与白内障“相伴相随”
青光眼和白内障关系密切,而且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比如白内障在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中,晶状体混浊不断吸水膨胀,推虹膜前移,向前推挤眼内房水外流的结构前房角,导致房水外流受阻,出现房水蓄积,眼压升高,即可能导致青光眼发作。因此部分青光眼病人,可以通过白内障手术解决。那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如何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呢?对此,卓业鸿教授提出了3点建议:
1、青光眼患者出现白内障,可以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早些实施白内障手术。
2、青光眼手术会加重白内障,术后可以再行白内障手术。
3、同时需要青光眼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可以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β阻滞剂可减少房水产生。匹罗卡品可缩小瞳孔,牵拉虹膜,增加房水外引流,也有助于降低眼压。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如醋氮酰胺,也有助于控制发作,醋氮酰胺片剂或眼药水也可降低眼压。其他抗青光眼药物,如肾上腺素、地匹福林、卡巴胆碱等,也可增加房水外流或抑制房水产生。
针对开角型青光眼,如果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或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则可考虑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增加房水外引流。
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激光虹膜造孔,可建立引流通道,有助于预防进一步发作,这种治疗常常是根治性的。如果激光治疗不能解决问题,则可采用手术在虹膜上切孔。虽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为单眼发作,如果另一眼也为窄房角,则双眼均应给予治疗。
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取决于病因。例如,若继发性青光眼为炎症所致,治疗一般包括皮质类固醇控制炎症,扩瞳药保持散瞳。有些继发性青光眼需要手术治疗。
青光眼疾病的治疗的时间的讲解
一、眼内引流:
主要是指虹膜周边切除术,它在前后房之间的周边虹膜上造成一个通道,缓解瞳孔阻滞造成的后房压力增高和前房角阻塞,降低眼压。适用于房角开放大于1/2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和缓解期,以及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二、眼外引流:
通常称为“滤过性手术”,是抗青光眼手术中最常用的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巩膜灼滤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等,通过手术形成的新通道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形成“滤过泡”,再经周围组织将房水吸收,即将眼内的房水引流至眼外,降低眼压。这类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开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大于1/2的闭角型青光眼、大多数继发性青光眼以及晚期先天性青光眼。
还有一种在眼睛上植入一根带阀门的管子引流房水的手术方式,称为减压阀植入术,它是通过一端插入前房的管子将房水引流至穹隆部的结膜下,来降低眼压。这通常用于视功能较差的一些难治性青光眼,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或人工晶体青光眼等。
三、破坏性手术:
指睫状体冷凝术,它与睫状体光凝术一样,是利用物理治疗的手段破坏部分睫状体上皮细胞,使房水生成减少来降低眼压。这类手术并发症较多,且手术效果预测性较差,一般用于已经无光感的绝对期青光眼和多次其它抗青光眼术后失败眼压仍然很高者,是为解决眼压高带来的疼痛,对视功能没有改善作用。此外,在年龄偏小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可选择小梁切开术或前房角切开术。
但较晚期的青光眼患者,通常需要行眼外引流手术(最常用为小梁切除术)。但在手术前应使用药物尽量将眼压降到正常水平。对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该治疗,可先用药物或激光治疗。当视野或视神经的损害加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未明确为青光眼的病例,当眼压超过30毫米汞柱时,因为其患青光眼的可能性非常高,不必等到视野或视神经的损害出现就可以开始治疗。婴幼儿一旦确诊为先天性青光眼,首选手术治疗,药物只能作为手术前准备。
当青光眼遇到白内障时该怎么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光眼和白内障可以同时发生。除了年龄因素外,青光眼和白内障在发展过程中也会相互影响。
当白内障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晶状体的体积和厚度也会不断膨大加厚,将周边虹膜向前推,使前房角变窄,导致房水流出受阻。膨胀变大的晶状体与虹膜接触面积增大,增加了瞳孔区房水流出的阻力,使后面压力增高,进一步前移周边虹膜,前房角因此变得更窄甚至关闭,导致眼压升高,产生青光眼。
如果白内障到了该手术的时候,过熟期白内障皮质成分容易溶解,随着房水流动阻塞在小梁网,即使房角开放仍可引起眼压升高。另外,青光眼患者长期应用缩瞳剂,也可能加重晶状体浑浊。所以说,青光眼和白内障这两个病是相互关联的。
目前,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来说,联合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其优点在于:联合手术改变了以往分次的、间隔一定时间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对于合适的青光眼患者,一次手术可同时解决青光眼、白内障两个问题,还可提高术后视力,减少多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联合手术可以解决多种导致与白内障相关的青光眼致病因素,使术后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节省了医疗费用。
需要联合手术的情况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青光眼和白内障诊断都已明确,且两者均达到手术治疗的程度;第二种是青光眼诊断明确且需要手术,白内障虽然已诊断但未达到手术阶段,但考虑单独进行青光眼手术后会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大者;第三种为有明确的青光眼和白内障诊断,尽管青光眼可以采取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控制眼压,但白内障浑浊明显需要手术者。
目前,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房角分离手术,第二种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滤过手术。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需要考虑到青光眼类型、青光眼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术前眼压控制情况、晶状体大小、前房深度等因素,由青光眼专科医生决定。
儿童青光眼到底能治好吗
幼儿青光眼主要是指的后天性青光眼,包含原发性后天性青光眼和伴随先天异常的发育性青光眼两种,胚胎期和发育期内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造成房水排出障碍,眼内压增高而形成的一类青光眼。发现此病要及时治疗。
儿童青光眼能治好吗?幼儿青光眼也就是后天性青光眼,多数病人在出生时房角异常已存在但可以在青少年时期才发病表现出症状和体征。婴幼儿常表现出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由于婴幼儿眼球壁较软,等闲受压力作用而扩张,导致眼球异常增大,也俗称 “ 水眼 ” 是以,对于婴幼儿出现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眼球异常增大或黑眼仁变混呈灰色,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做处理,保存有用目力。
幼儿青光眼怎么治疗:
首要是采取手术医治,手术有小梁切开术,房角切开术,小梁切除,房水引流装置,睫状体破坏手术等。个体对于早期青光眼,角膜通明的条件下,多选用房角切开术。如果角膜欠清亮,可选用小梁切开术。
上述手术失败后可选择小梁切除手术。以上均为传统的手术体式格局,如果治疗成果不佳,可多次重复手术。这些守旧手术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还可以 考虑做房水引流装置。对于早期青光眼,只能行睫状体破坏手术。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1、眼压升高:用手指触按眼球好似打足气的球,比较硬。青光眼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当上升到40-70毫米汞柱时,再用手指触按,眼球硬得象石头一样,这是青光眼的原因比较显著的标识。
2、恶心呕吐:眼压升高还可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及呕吐神经中枢的兴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也是青光眼的原因造成。
3、虹视:青光眼的原因由于眼压升高,眼内体液循环障碍引起角膜水肿,折光改变,这时看日光特别是看灯光时会出现外圈橙红,内圈紫兰,中间挟绿色的彩环现象。当眼压恢复正常之后,彩环即随之消失。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虹视。如果是生理性的或白内障性的虹视,则不会有头痛和眼压升高的症状。
4、头痛眼胀:青光眼的原因由于眼压急剧上升,三叉神经末稍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患者常感到有偏头痛和眼睛胀痛。
5、视野变窄,视力减退: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因眼压过高,视神经受到损害,早期多在夜间出现视力下降和雾视,第二天早晨消失。
青光眼吃什么对眼睛好呢
青光眼患者可多食利尿的食物。青光眼患者如果血糖正常,可服用蜂蜜、西瓜、丝瓜等,因为这些食品具有利尿的作用,可加快眼内房水的吸收、减少房水的生成,有利于降低眼压。
青光眼患者还应该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青光眼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猪肝、鱼、肉、粗粮、植物油等;多吃枸杞子、花生、核桃、豆浆等补益肝肾的食品。
青光眼患者还可适当进行饮食治疗,以加速眼内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压。膳食中应注意给予赤豆、金针菜、薏米仁、丝瓜、小米、玉米、荞麦、大麦、燕麦、蘑菇、海带、蚕豆、香蕉、萝卜、梨、柑桔、西瓜及绿叶蔬菜,烹调时要用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茶油、麻油等。上述食品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具有健脾和防止便秘的作用。青光眼的患者一定要保持排便通畅,防止腹压增加时诱发眼压升高。
如今很多人都开始注意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了,只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我们与疾病远离,所以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就更加的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在饮食上多加的注意和控制,对病情的发展还是有很多的帮助的,可以遏制病情变的更加严重。希望上述食疗可以帮助各位患者解决青光眼的食疗问题。
糖尿病患者患上青光眼该如何治疗
由于这种青光眼是新生血管堵塞房角造成的,因此称之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糖尿病导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根本原因是糖尿病造成视网膜血管损伤,视网膜缺血缺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新生血管的产生造成的,因此解决视网膜的缺血缺氧是治疗此类青光眼的关键。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根据病程发展分为三期:青光眼前期、青光眼开角期和青光眼闭角期。
青光眼前期是指虹膜和房角已经发现新生血管,但眼压还未明显升高的时期,此时如果能够及时完成全视网膜光凝,降低视网膜的耗氧需求,虹膜和房角的新生血管会逐步消退。
青光眼开角期是指新生血管已经覆盖房角小梁网,眼压明显升高。这一时期如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视网膜光凝,部分患者新生血管可能会消退,眼压下降,青光眼得到控制。
部分患者由于眼压较高不能够完成全视网膜光凝,可以先球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促使房角新生血管消退后再行全视网膜光凝。如果患者就诊时较晚,房角的新生血管收缩,导致虹膜根部和小梁网粘连,这就到了闭角期。
青光眼闭角期患者通常眼压较高,因此需要尽快降低眼压,否则高眼压会导致视神经萎缩造成失明。
在青光眼闭角期,如果患者还有视力,需要尽快球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同时完成抗青光眼手术,在眼压控制稳定后,再行全视网膜光凝以降低视网膜的耗氧量,去除产生新生血管的根本因素。对于已经没有视力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目的以解除患者疼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