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汁少喝山甲留行汤
产后乳汁少喝山甲留行汤
母乳是婴幼儿最佳的食物,对于生产后奶水不足的年轻妈妈,喝药膳催乳是最佳选择,而民间许多传统的催乳汤中,穿山甲王不留行汤效果不错。
穿山甲王不留行汤是民间流行甚广的一个“下奶方”,《本草纲目》中曾记载“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充分说明此方的效果。取穿山甲100克,王不留行50克,通草30克,将三者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中,加入清水,慢煎熬约1个小时倒出,每次喝汤100毫升,其余放入冰箱,次日再喝。
穿山甲活血通络、下乳消肿;王不留行亦名麦蓝菜,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的功效;通草的主要功效也为通乳。三药合用,对乳汁多但乳腺不通的产妇效果显著,对乳汁少的产妇,则可加入一些补益气血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等。
但是,产妇服用催乳汤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身体健康的产妇,如3天内均能自然地分泌乳汁,则不需进行特别的催乳。若3天后还没有乳汁或乳汁过少,就可以食用催乳汤,特别是一些体质较虚弱的产妇,更要及早采用催乳的方法进行催乳,一般在产后第3天开始催乳是比较适宜的。要提醒的是,对可能导致回奶的麦芽、麦乳精等,产妇应尽量避免食用,催乳汤不要放盐,如果产妇感到口感欠佳时,可以用蜂蜜等调味服用。
回奶了怎么办 具有追奶作用的中药
1、冬葵子:冬葵子可以下乳,可治产后乳汁稀少或排乳困难、乳房胀痛。
2、王不留行、穿山甲:妇人服之,乳长流。治乳汁稀少或排乳不畅,可用王不留行煮猪蹄膀,配穿山甲、通草、黄耆等。
3、通草:用于产妇乳汁少,为下乳常用药,常配合王不留行、穿山甲使用,如下乳方。
4、王瓜、土瓜根:通乳药多用之。
5、赤小豆:下胞衣、通乳汁,出自《本草纲目》;煮赤小豆汁饮,可下乳汁,出自《产书方》。
催奶中药有哪些
1、催奶中药有通草
通草:淡渗清降,能引热下行从小便而出,通气上达而行乳汁,故有清热利水、通气下乳的功能。适用于湿温尿赤、淋病、尿闭、水肿及乳汁不下等症。
2、催奶中药有路路通
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3、催奶中药有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本草纲目》称王不留行“通血脉,下乳汁之神品”。在催乳时,王不留行可以和穿山甲合用,增强疗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说:“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
4、催奶中药有冬葵子
冬葵子:甘寒滑利,具有利水通淋、润肠通便且可下乳的功能。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涩热痛、大便燥结、乳汁不下等症。《本草别录》称冬葵子“……妇人乳内闭、肿痛。”
5、催奶中药有漏芦
漏芦:苦寒泄降,而有清热解毒、消痈肿、下乳汁功效。适用于热毒亢盛、疮痈红肿作痛及邪热壅滞、乳房肿痛、乳汁不下之症。
王不留行的药材故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王不留行入药历史悠久,在西晋时期起,民间就有使用者,并在古代战场上作为救死扶伤的良药。在这方面,还有两个传说呢。
传说之一:是西晋文学家左思在结婚后不久,生下长女惠芳。不料妻子产后乳汁不下,婴儿饿得哇哇直叫,左思夫妇心中十分着急。左思外出寻求催乳良方时,忽然听到一阵优美动听的乡土歌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后乳长流……”。左思急忙赶到山上四面张望,见唱歌的是一位乡间郎中,便上前向郎中打听清楚。郎中解释说此两味药是他家祖父留下来的催乳秘方,凡产妇无乳者服用此方非常灵验。左思当即请郎中为妻子配了药,左夫人服后不久,果然见效,顿解婴儿饥荒。因此,左思写下了王不留行治愈乳汁不下的诗句:“产后乳少听吾言, 山甲留行不用煎。研细为末甜酒服,畅通乳道如井泉。”undefined
奶水不足能够吃中药吗
初为人母,产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哺育宝宝了。好不夸张的说,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比得过甘甜的母乳。母乳给宝宝带来的不仅仅是营养,还有情感的交流。与此同时,母乳还给宝宝带来了抵抗力,母乳中的抵抗因子可以促使宝宝的生长更加健康,减少生病的几率,抵御病菌的侵袭。
但有些产妇会因“奶水不足”而倍感困扰;产后乳少指产后乳汁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中医称为缺乳,又叫乳汁不行。一般产后1天到3天下奶,如果三天不下属于病态需要治疗。
很多“新妈妈”会因此而放弃了母乳喂养,觉得宝宝吃不饱会耽误生长干脆转成了奶粉;其实,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新妈妈们出现暂时母乳不足的现象不必着急,通过一些方法是可以改变和改善的。中药催奶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并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经常用到的中草药有:
1漏芦
【性味】:苦咸,寒。
【归经】:归胃;大肠;肝经。
【入药部分】: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或鲜品捣敷。
【注意事项】:气虚、疮疡平塌不起及孕妇忌服。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活血通乳。
《神农本草经》认为其:
主皮肤,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常用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肿痛,经行不畅,皆有良好的效果。
2山甲珠
【性味】:咸,凉,微寒。
【归经】:归肝、胃经。
【入药部分】: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鳞甲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气血不足,痈疽已溃者慎服。
【功效与作用】: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
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甲珠价格昂贵,伪品较多,购买时需要鉴别真伪。购买时记住以下三点:
真品甲片呈扇、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生长自然,质较重,坚韧难折断;
火烧有特异腥臭气,余烬边缘乳白色;
水煮5分钟不变形。
中医上有句俗语:
穿山甲,王不留,夫人无乳不用愁。
《本草纲目》记载:
鳞可治恶疮,疯疟、通经刷乳……
据药典资料记载:
具有活血、下乳、消肿、排脓等功效,用于乳汁不通、痈肿疮毒、闭经、关节肿痛等症。
3王不留行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胃经。
【入药部分】: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功效与作用】: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
西晋文学家左思长女出生时,妻子无奶,夫妇十分着急。忽然听到乡间郎中优美动听的乡土歌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后乳长流……”。左思急忙照方抓药,果然良好。因此,左思写下诗句:
产后乳少听吾言, 山甲留行不用煎。
研细为末甜酒服,畅通乳道如井泉。
4路路通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肝、肾经。
【入药部分】: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果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注意事项】: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应用。
【功效与作用】: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
《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
此药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治风湿性腰痛,心胃气痛,少乳,湿疹,皮炎。
特别提示:
最后不得不说,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建议大家吃中药之前最好请中医把脉,看舌苔;结合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辩证的吃中草药。如果辩证准确的话,中草药效果会很好。
另外大家应通过正规途径购买药材,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专家介绍
高燕菁药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产妇下奶有什么偏方
食疗偏方
通草漏芦炖猪蹄
在猪蹄汤中加入通草、漏芦等催乳食材,下奶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具体做法是:猪蹄两只,通草5克,漏芦10克。将猪蹄煮熟熬取浓汁,再煎通草、漏芦取汁,合并猪蹄浓汁、药汁,下入大米50克煮粥食用,每日两次。
王不留行炖猪蹄
猪蹄性味甘咸平,常用以治疗乳汁不足,加上王不留行,对缺乳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产后下奶的佳品。具体做法是:猪蹄2个,王不留行12克。将王不留行用纱布包裹,和猪蹄一起煲汤食用。
穿山甲炖母鸡
穿山甲性味咸凉,通经下乳。鸡肉营养丰富,性味甘温平,既补气,又补血。具体做法是:老母鸡1只,穿山甲(炮制)60克。将母鸡去毛及内脏,穿山甲砸成小块,填入鸡腹内,入锅,加水及调味料,炖至肉烂即可食用。
通草花生粥
通草能利小便,下乳汁,与王不留行合用,治疗乳汁不足。具体做法是:花生米30克,通草8克,王不留行12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先将通草、王不留行煎煮,去渣留汁。再将药汁、花生米、粳米一同入锅,加水煎煮。待花生米、粳米煮烂后,加入红糖即可。
王不留行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王不留行的功效
1、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
2、通经下乳:用于经闭及乳汁不下。王不留行治乳汁多而不通;如乳汁少之虚证,则需配用补益气血之药。
3、活血消肿:用于瘀血肿块及疮痈肿毒。
王不留行的作用
1、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入血分,直而不守;
2、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3、主治血瘀痛经,经闭,乳汁不通,乳痈疮肿,淋症,小便不利。
4、也可以用来作耳针的材料,点压耳穴。
王不留行的做法配伍
1. 痛经、经闭由肝气郁滞所致者,可与香附、郁金等配伍,以使气行血活。
2. 肝气郁滞而致乳汁不通,乳房胀痛者,可与穿山甲、瞿麦等配伍。
3. 小便不利,淋沥涩痛者,可与石韦、滑石、瞿麦等配伍。
产后下奶小偏方
一、汤水方法催奶
1、黑芝麻250克,炒熟研末,用猪蹄汤送服。
2、猪蹄1对,茭白15克,通草10克,煨汤或煮熟吃。
3、花生米炖猪蹄或炖猪肚,或用花生米与大米同煮粥。
4、冬瓜皮煮鲢鱼。
5、红小豆煮粥,加红糖。
6、鲜鲤鱼汤或用鲤鱼与大米同煮粥吃。
7、黄花菜煨猪蹄或黄花菜炖老母鸡汤。
8、鲜虾、鲜木瓜煮鱼汤。
9、黄花菜30克,黄豆200克,猪蹄1只,清水适量,炖熟后调味服食,每日1次,连用5日。
10、豆腐150克,红糖50克,米酒50克,先将豆腐、红糖加适量水煮,待红糖溶化后,倒入米酒煮片刻,吃豆腐喝汤,1次食完,连食5天。
二、中药类方法催奶
1、丝瓜衣、通草各3克煎水喝,或加猪蹄煮汤。若效果不大,可用北芪6克,当归9克,白芷3克,穿山甲6克与丝瓜子3克炖猪蹄,饮汤吃肉,效果极明显。
2、党参、黄芪30g,当归、路路通各18g,柴胡、青皮、陈皮、穿山甲、王不留各12g,香附15g,通草、漏芦各10g,主治产后缺乳〔催奶〕乳汁缺少。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一般服药2-3剂,效佳。
3、猪蹄2只,炒川芎、当归、木通、王不留行各9克。将猪蹄洗净,加水煮烂捞出,再在汤中加入上述药物,煎好去渣服用。
4、猪蹄2只,王不留行、穿山甲各9克。一起炖汤食用。
5、猪蹄4只或蹄膀1只,通草2克。一起加水充分煎煮,食肉喝汤。
6、花生猪蹄汤:猪蹄2个,花生150克,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猪蹄除去蹄甲和毛后洗净,和花生一起放入炖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炖熟,加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评价」花生性味甘平,入肺脾经,其功能益气、养血、和胃。猪蹄补血通乳,主治产妇产后乳汁缺乏。
7、黄芪炖鸡汤
「原料」黄芪50克,枸杞15克,红枣10个,母鸡1只(1000克左右),生姜2片,盐、米酒适量。
「做法」黄芪、枸杞、姜片放滤袋内,母鸡洗净,氽烫、冲凉、切块,与红枣一起放锅内。加入清水,小火炖焖1小时后加盐、米酒即可食用。
「评价」黄芪可补气健脾、益肺止汗,民间常用于治疗产后乳汁缺少,又可补虚固表,治疗产后虚汗症。母鸡性味甘温,能温中健脾、补益气血。此汤适用产后体虚、面色萎黄、乳汁过少、易出虚汗等症。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炖鸡汤宜在产后5~7天后食用。
8、猪蹄通草汤:
「原料」猪蹄2只,通草6克,葱白3根。
「做法」将以上3味共同加水煮汤。
「评价」通草有清热通乳的功能。此汤每日分3次服,连服3日,适用于产后缺乳。
西医对于奶水不足,除了乳房按摩及催产激素注射外,并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而中医则建议食补重于药补。例如:怀孕时若有妊娠贫血,要服用铁剂补充,以预防产后大出血,造成体营养不足;产后则要增加营养,尤其要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新鲜蔬菜;若是为了钙的补给,最好多吃些连骨一起的小鱼(如:仔鱼),及吃些芝麻豆腐、芝麻拌菜,用油以植物油较理想。
中药中具有通乳作用的药物有下面几种:
1、冬葵子:下乳滑胎,可治产后乳汁稀少或排乳困难、乳房胀痛。
2、王不留行、穿山甲:妇人服之,乳长流。治乳汁稀少或排乳不畅,可用王不留行煮猪蹄膀,配穿山甲、通草、黄耆等。
3、通草:用于产妇乳汁少,为下乳常用药,常配合王不留行、穿山甲使用,如下乳房。
4、王瓜、土瓜根:通乳药多用之。
5、滑石:通乳滑胎。
6、赤小豆:下胞衣、通乳汁,出自《本草纲目》;煮赤小豆汁饮,可下乳汁,出自《产书方》
中医常用方剂:
1、通乳丹:内含当归、麦冬,可以养血滋阴,猪蹄可以补益通乳,通草也有宣络通乳的作用。
2、涌泉散:王不留行、天花粉、猪蹄、有行气通乳的作用。
3、猪蹄汤:有用猪蹄加花生或猪蹄加通草。参考方剂:猪蹄、花生、王不留行五钱、穿山甲三钱、当归、川芎、通草各四钱,对于许多产后缺乳的妇女都有很效果。
产后奶水不足吃什么
产后下奶宜多吃的食物
1、主食及豆类:大米、小米、糙米、黑米、玉米面、小麦面粉、燕麦、荞麦、赤小豆、芸豆、黑豆、其他豆制品等。
2、肉蛋奶:猪肉、牛肉、鸡肉、鸭肉、猪蹄、猪肝、兔肉、鲫鱼、鲈鱼、草鱼、虾、海参、鱿鱼、牡蛎、鸡蛋及牛奶等。
3、蔬菜:茄子、圆白菜、花椰菜、胡萝卜、番茄、土豆、红薯、南瓜、冬瓜、丝瓜、菠菜、芹菜、油菜、莲藕、海带、洋葱、紫菜、山药等。
4、水果:苹果、橙子、香蕉、木瓜、草莓、西瓜、猕猴桃、柠檬、甘蔗、枣等。
5、其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等坚果。
具有通乳作用的中药
1、冬葵子:冬葵子可以下乳,可治产后乳汁稀少或排乳困难、乳房胀痛。
2、王不留行、穿山甲:妇人服之,乳长流。治乳汁稀少或排乳不畅,可用王不留行煮猪蹄膀,配穿山甲、通草、黄耆等。
3、通草:用于产妇乳汁少,为下乳常用药,常配合王不留行、穿山甲使用,如下乳方。
4、王瓜、土瓜根:通乳药多用之。
5、滑石:通乳滑胎。
6、赤小豆:下胞衣、通乳汁,出自《本草纲目》;煮赤小豆汁饮,可下乳汁,出自《产书方》
西医处理奶水不足的方法:乳房按摩及催产激素注射外。
中医催乳有秘方
漏芦
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神农本草经》认为其“主皮肤,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常用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肿痛,经行不畅,皆有良好的效果。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桑寄生
有祛风湿、益肝肾、安胎之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有很好的效果。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可与路路能通、丝瓜络配伍应用。
玉米须
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
民间喜用其治疗肾炎、水肿、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之效。《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畅,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奶水不足通乳药物
西医对于奶水不足,除了乳房按摩及催产激素注射外,并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而中医则建议食补重于药补。例如:怀孕时若有妊娠贫血,要服用铁剂补充,以预防产后大出血,造成体营养不足;产后则要增加营养,尤其要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新鲜蔬菜;
若是为了钙的补给,最好多吃些连骨一起的小鱼(如:仔鱼),及吃些芝麻豆腐、芝麻拌菜,用油以植物油较理想。中药中具有通乳作用的药物有下面几种:
1、冬葵子:下乳滑胎,可治产后乳汁稀少或排乳困难、乳房胀痛。
2、王不留行、穿山甲:妇人服之,乳长流。治乳汁稀少或排乳不畅,可用王不留行煮猪蹄膀,配穿山甲、通草、黄耆等。
3、通草:用于产妇乳汁少,为下乳常用药,常配合王不留行、穿山甲使用,如下乳方。
4、王瓜、土瓜根:通乳药多用之。
5、滑石:通乳滑胎。
6、赤小豆:下胞衣、通乳汁,出自《本草纲目》;煮赤小豆汁饮,可下乳汁,出自《产书方》
中医常用方剂
1、通乳丹:内含当归、麦冬,可以养血滋阴,猪蹄可以补益通乳,通草也有宣络通乳的作用。
2、涌泉散:王不留行、天花粉、猪蹄、有行气通乳的作用。
3、猪蹄汤:有用猪蹄加花生或猪蹄加通草。
参考方剂:猪蹄、花生、王不留行五钱、穿山甲三钱、当归、川芎、通草各四钱,对于许多产后缺乳的妇女都有很效果。
中药催奶有没有副作用
奶水不足只能通过其它途径给宝宝不足奶水,其中奶粉成了不二的选择,可是有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喝到自己的母乳,纯天然,没任何添加素是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的。但是现在白水不足了怎么办呢?听说,中药可以催奶,但是有过于担心中药带来其他后遗症以及副作用。那么中药催奶有没有副作用呢?我们说要都有三分毒,尽量不要长期过于依赖药物,不过中药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是很小的。而中药催奶副作用很小的。这不必过于担心。
1、漏芦: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2、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3、玉米:玉米须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畅,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4、穿山甲:有下乳、活血消症、通络、消肿排脓之效。本品能疏通气血而下乳,因气血雍滞而乳汁不下者,可单用,或配伍王不留行;若气血虚而乳汁稀少者,配伍黄芪、当归等益气药同用。
5、王不留行:有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之效,产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可以增强通乳之力。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者,则配黄芪、当归
6、通草:通草为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之效。对产后乳汁不畅或乳汁不下有奇效,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配伍煎服。
7、桑寄生:桑寄生有祛风湿、益肝肾、安胎之效。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可与路路能通、丝瓜络配伍应用。
催奶中药有哪些
很多妈妈由于产后不仅就奶水不足了,奶水不足宝宝就会娃娃大哭。一般奶水不足有的妈妈么会选择奶粉,但是现在的奶粉也存在安全食品问题,例如,曾经轰动全国的奶粉事件三鹿氰胺奶粉。为了孩子的安全说到底还是母乳比较安全。母乳不足只能通过催乳的方法。其中,在中医学认为缺乳主要有两种发病机理:气血虚弱、肝郁气滞。那么具体催奶中药有哪些呢?
1、漏芦: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2、桑寄生:桑寄生有祛风湿、益肝肾、安胎之效。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可与路路能通、丝瓜络配伍应用。
3、玉米:玉米须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畅,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4、通草:通草为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之效。对产后乳汁不畅或乳汁不下有奇效,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配伍煎服。
5、王不留行:有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之效,被誉为妇科通乳良药。《本草纲目》载: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谚语,是民间常用的通乳要药之一。产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可以增强通乳之力。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者,则配黄芪、当归。
6、穿山甲:有下乳、活血消症、通络、消肿排脓之效。本品能疏通气血而下乳,因气血雍滞而乳汁不下者,可单用,或配伍王不留行;若气血虚而乳汁稀少者,配伍黄芪、当归等益气药同用。
7、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催奶中药有哪些
1、催奶中药有通草
通草:淡渗清降,能引热下行从小便而出,通气上达而行乳汁,故有清热利水、通气下乳的功能。适用于湿温尿赤、淋病、尿闭、水肿及乳汁不下等症。
2、催奶中药有路路通
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3、催奶中药有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本草纲目》称王不留行“通血脉,下乳汁之神品”。在催乳时,王不留行可以和穿山甲合用,增强疗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说:“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