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人的血糖是怎样变化的
一天中,人的血糖是怎样变化的
一天中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规律为餐前血糖偏低,而餐后血糖偏高。但正常人的血糖,无论是空腹时还是饭后,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变化的幅度不大。
一般来说,凌晨三四点钟血糖处于最低点,但多不低于60毫克/分升(3.3毫摩尔/升)。以后由于体内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水平的逐渐升高,血糖值也有所升高, 正常人空腹应在60-110 毫克/分升(3.3-6.1毫摩尔/升)的范围内。
三餐后半个小时到一小时之间的血糖值往往最高,但一般在180 毫摩尔/升)以下,最多也不超过200毫克/分升(11.1毫摩尔/升)。餐后2 小时血糖又应降至140 毫克/分升(7.8毫摩尔/升)以下。
血糖一天中的变化情况 什么是血糖
糖的种类有很多,但血糖只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其他糖类只有在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称之为血糖。例如,双糖和多糖必须分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而果糖和半乳糖等别的单糖也只有在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称为血糖。
正常人每天血糖的变化
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平衡,故血糖浓度相对恒定。可维持组织细胞的糖代谢正常,这对保证组织器官特别是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人进餐后,约1小时血糖达7.8~8.9mmol/l,最高不超过10.0mmol/l。这是因饭后从肠道吸收的葡萄糖逐渐增多,而致高血糖,高血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通过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减少糖元的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肝糖元和进入肌肉、脂肪等组织,从而阻断了血糖的来源,加速了血糖的利用,故使饭后血糖不至过度升高。正常人饭后2小时,血糖及血浆胰岛素都下降至饭前水平。由此可见若正常人一日三餐,那么24小时内就有6小时血糖升高,其余18小时血糖都在空腹水平。
正常人空腹时并不出现低血糖,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正常人空腹血浆中血糖为3.9~ 6.1mmol/l)。这是因为空腹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升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及糖异生,使血糖增加;同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抑制人体内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从而保证了人体最重要器官——脑得到充分的血糖供应。
请问人体中的血糖到哪里去了呢
正常人血糖的去路主要有5条:①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在全身各组织细胞 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人体利用消耗;②进入 肝脏变成肝糖原储存起来;③进入肌肉细胞变成肌糖原储存起来;④转变为 脂肪储存起来;⑤转化为细胞的组成部分。这些途径如果正常,才能保证我 们的血糖是正常的。
血糖这样测才更准
血糖不是一次能测出来的。正常一天要测七次。分别是早上空腹1次,早餐后2小时一次,午餐前一次,餐后2小时一次,晚餐前一次,餐后2小时一次,睡前一次。这样测出来的是你当天的血糖。第二天想知道你血糖什么样要重复前一天的步骤。这是指糖尿病患者。如果是正常人,血糖就是餐前和餐后2小时为准。因为其他时间段测的和血糖水平应该是差不多的。
患病的人血糖是不稳定的,所以你测一次并不是就说明你的血糖就是那些了。过一会就可能因为你的饮食,运动,情绪等等因素而变化。正常人的血糖也会根据这种情况变化,只是怎么变都会在正常范围内。
所以如果你是个糖尿病患者,只要你每天的心情,饮食和作息都很规律,那么你测一天的七次血糖就知道你这段时间的血糖的情况了。而且你细心感觉的话,你的血糖过高或过低都能感觉出来的。如果你的日常规律被打破,那么你想知道生活改变后的血糖,就要再测7次,就知道这种生活状态下的血糖情况了。等你调节好血糖后,只要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就可以了。
测血糖时一般都刺指尖,和挤不挤没什么太大关系。如果你每次测时血都很少,一是你刺的不够深,二是你可以在测血糖前甩几下手,再刺就好了。
查尿糖和血糖哪个更重要
糖尿病人不检测血糖是不行的,因为糖尿病的基本特征是血糖高,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控制血糖。一般显着的血糖增高,尿糖会呈阳性,化验尿就出现“+”号。血糖越高,尿糖的“+”号也越多,可以达到4个“+”号。
因此检查尿糖,发现“+”,可以提供一个血糖可能升高的线索。实际上尿糖和血糖的关系很复杂,个体差异很大,这与每个人的肾糖阀有关。
一般的糖尿病人血糖轻度升高时,尿糖可以是阴 性,即“一”,完全同正常人,当血糖很高的时候,尿糖 最多也只有4个“+”号。而有的人血糖很高,尿糖却 是阴性,没有“+”号,这时如果以尿糖为指标,就会误 导患者不去积极控制血糖。
也有的人尿糖很高,甚至 4个“+”号,但血糖并不高,这时如果用降糖药物,就会出现低血糖,严重者会致人昏迷和死亡。现在许多患者都有可快速检查血糖的电子血糖监测仪,快速自 我监测血糖很方便,尿糖试纸也就不很重要了。所以,无论是诊断糖尿病,还是判断糖尿病治疗的疗效,检查血糖比查尿糖更重要。
但是,检查尿糖毕竟是无创伤性的,方便又经济,尿糖试纸也很便宜,几分钱就可查一次尿糖,而且尿糖有无“+”号,确实也能为血糖是否升高提供有价值的诊断线索。
对于大多数经济较困难的患者来说,花几百甚至上千元钱买个血糖仪自己监测血糖还是奢望。但花几元钱买盒尿糖试纸,自己检查尿糖,也是一个对控制糖尿病有利的选择,但还是至少1个月要到医院检查一次血糖(最好查早饭后2 小时的血糖),以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自作主张,随便增减或停用降糖药物。
糖代谢紊乱的来源与去路
血糖是指血液中糖,由于正常人血液中糖主要是葡萄糖,且测定血糖的方法也主要是检测葡萄糖,所以一般认为,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4.4~6.7mmol/L(80~120mg/100ml),它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全身各组织都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以氧化供能,特别是脑、肾、红细胞、视网膜等组织合成糖原能力极低,几乎没有糖原贮存,必须不断由血液供应葡萄糖。当血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严重妨碍脑等组织的能量代射,从而影响它们的功能。所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常人血糖浓度虽有波动,但可保持相对恒定在4.4~6.7mmol/L范围内。这些神经、肝脏等组织和激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使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血糖的来源有:①食物中的糖类物质经消化吸收进入血中,这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贮存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这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③在禁食情况下,以甘油、某些有机酸及生糖氨基酸为主的非糖物质,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
血糖的去路有:①葡萄糖在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供能,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②餐后肝、肌肉等组织可将葡萄糖合成糖原,糖原是糖的贮存形式;③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基酸等;④转变成其它糖及糖衍生物,如核糖、脱氧核糖、氨基多糖、糖醛酸等;⑤当血糖浓度高于8.9mmol/L(160mg/100ml)时,则随尿排出,形成糖尿。正常人血糖虽然经肾小球滤过,但全部都被肾小管吸收,故尿中糖极微量,常规检查为阴性。只有在血糖浓度高于8.9mmol/L,即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尿糖检查才为阳性。糖尿多见于某些病理情况,如糖尿病等。
血糖和血压有关系吗
血压正常范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年人的正常血压是90/60-139/89,理想血压小于120/80,达到或超过140/90为高血压,130/85为高正常血压或临界高血压。血压和血糖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但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人血压、血糖发生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同时或者先后发生的,也就是高血压常常伴随着高血糖的发生,另外还会合并高血脂等,这个被现代医学称为“代谢综合征”,现在也有很多三高人群,所以,两者实际上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血糖高跟舌头有关系吗
具有一定关系。
察舌为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人的舌苔可因身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发现舌头有异常,有可能血糖过高导致的。舌头拉响高血糖的报警器,负离子及时出击,安全、平稳、降血糖,是高血糖患者护卫军,所以舌头和人体的血糖是有一定关系的。
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无定期复诊
血糖是否控制得好,要看血糖是否正常。这就需要定期化验,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一次化验血糖正常了就认为永远正常,或者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才化验一次,这也是不正确的。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测血糖时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说,应该根据每个病友的具体病情而定。根据血糖监测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等,不同时间检测到的血糖,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餐前血糖:是指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值。随机血糖:是指一天中其他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值,如睡前血糖、午夜血糖等。至于每一位糖尿病病友,血糖检测的合适时间和频率,首先要与医生商量,应尽量做到针对病情合理安排。
一般说来,当近期血糖较高时,应该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准确地反应出患者血糖升高的程度。而当您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则最好检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因为低血糖更常发生于餐前和夜间。
正常人一天中血糖会变化吗
正常人一天中血糖是会变化的。一般规律为餐前血糖偏低,而餐后血糖偏 高。但正常人的血糖,无论是空腹时还是饭后,都保持一定的范围。也就是说, 变化的幅度不大。一般来说,凌晨三四点钟血糖处于最低点,但多不低于 3. 3mmol儿,以后逐渐升高。正常人空腹血糖应在3. 9~5. 6mmol儿的范围。 每餐后半个小时到一小时之间的血糖值往往最高,但一般在10mm01儿以下, 最多也不超过11. lmm0l儿。等餐后2小时后,血糖又应降至7. 8mm01儿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