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清热
一枝黄花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清热
一枝黄花,辛能发散,芳香辟秽,寒凉降火,苦能泄热。有疏散风热之功。一枝黄花,经归少阳,辛香清散,寒凉泄热。和解表里,枢机一合,少阳之邪自解。用治感冒发热,咳嗽,可配贯众、鲜松针等同用;小儿惊风等。
肿节风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活血
肿节风有祛风活血的功效,可用于跌打损伤,配油茶树根、一枝黄花、盘柱南五味子根等捣烂外敷。还可用于风热痹痛:配威灵仙、牛膝等。用于痛经,产后腹痛,属瘀血内阻者:配益母草、川芎。
荨麻疹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似,但却非同一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荨麻疹患者除了要选择专业药物进行治疗外,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几个具体的食疗食谱:
1、冬瓜芥菜汤。材料:冬瓜200克、芥菜30克、白菜根50克、白茅根50克。做法:水煎。药用:每天2剂。主要功效是疏风清热、利湿;对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尿黄有疗效。
2、黄花菜汤。材料:黄柏15克、蝉蜕10克、生地黄30克、黄花菜60克、芡实30克。做法:水煎。药用:每天2剂。主要功效是疏风清热、利湿;对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尿黄有疗效。
3、芋头茎炖猪排骨。材料:芋头茎60克、猪排骨100克。做法:把芋头洗净、加猪排骨炖熟。药用:每天2剂。主要功效是疏风清热、利湿;对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尿黄有疗效。
4、香菜汤。材料:香菜500克。做法:香菜水煎。药用:分3次吃完。主要功效是祛风解表、通经泄热;对皮肤瘙痒、便秘、腹痛、神疲纳呆有疗效。
木贼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清热
木贼味甘苦,性平和,体轻中空,有疏散风邪,清热之功。如《本草纲目》曰:“木贼,与麻黄同形同性,故亦能发汗解肌,升散火郁风湿。”治咽喉肿痛,痈肿证。
鱼腰的针刺方法 针刺鱼腰的作用主治
类属:属经外奇穴。
作用:疏风清热,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外感风邪,风热上扰之目赤肿痛,目翳,眉棱骨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口眼㖞斜,屈光不正,眶上神经痛,急性结膜炎,眼肌麻痹诸病证。
这些食疗方法让你远离荨麻疹
1、冬瓜芥菜汤
材料:冬瓜200克、芥菜30克、白菜根50克、白茅根50克。
做法:水煎。
药用:每天2剂。主要功效是疏风清热、利湿;对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尿黄有疗效。
2、黄花菜汤
材料:黄柏15克、蝉蜕10克、生地黄30克、黄花菜60克、芡实30克。
做法:水煎。
药用:每天2剂。主要功效是疏风清热、利湿;对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尿黄有疗效。
3、芋头茎炖猪排骨
材料:芋头茎60克、猪排骨100克。
做法:把芋头洗净、加猪排骨炖熟。
药用:每天2剂。主要功效是疏风清热、利湿;对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尿黄有疗效。
知了猴的功效作用 疏风清热
知了猴质轻性浮能达于表,味甘性寒气清能凉散风热,常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恶寒;此外知了猴能散风热,开声音,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咽痛喑哑效果较好。
中药一枝黄花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黄疸。百日咳,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痈肿发背,鹅掌风。
①《植物名实图考》:"洗肿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蛇伤,痧气,疮肿。"
③《湖南药物志》:"疏风解毒,退热行血,消肿止痛。"
④《闽东本草》:"发汗解表。治寒热往来,外感风寒,头身疼痛。"
⑤《广东中药》:"破血,通关窍。治跌打损伤,皮肤瘙痒,缠身疮。"
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全草药用,消炎,止痢,主治腮腺炎、乳腺炎、小儿疳积、皮肤湿疹等症。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疹后热毒内困,赤眼,疮疖肿毒,湿疹痒痛,乳疮,外洗或捣敷。此外,还能解毒蛇咬伤。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可配一枝黄花,或广东土牛膝、地胆头。
白萝卜蜂蜜水怎么做 白萝卜治寒咳还是热咳
风热咳嗽
白萝卜蜂蜜水有清热润肺、解毒止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咳嗽,风热咳嗽常见咳嗽无痰或痰黄稠不易咳出,口渴,咽干疼痛等症状,宜采用疏风清热的方法,而风寒咳嗽常见咳嗽,咽痒,痰稀薄等症状,可以用麻黄、荆芥等祛风散寒的药材治疗。
菊花山楂茶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疏风清热
菊花山楂茶性质微寒,疏风清热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人们因身体内的热毒过重导致身体不适,或风热感冒时,都能多喝一些菊花山楂茶,另外人们出现发热头痛或咳嗽时,也能多喝一些菊花山楂茶,它能清除热毒让人体不适症状很快消失。
单纯疱疹吃些什么好呢
1 一枝黄花冲剂:
[原料]一枝黄花500 g。
[制法]将黄花切碎,放入沙锅中,煎煮2次,过滤取汁,浓缩成浸膏,加适量糊精,喷入糖精钠水溶液,拌匀,干燥,磨成细粉。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消肿。适用于咽喉肿痛、疮疡肿疖等症。
[服法]取细粉加水制成颗粒,6 g/次,2次/d,开水冲服。
2 葛根石膏粥:
[原料]生石膏60 g,粳米100 g,葱白2根,豆豉、生姜各10 g,葛根30 g。
[制法]先煎石膏、豆豉、葛根,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快熟时加入葱白、生姜,再煮片刻即可。
[功效]祛风清热、除烦。适用于疮疡初起,全身恶寒,局部红肿、热、痛等。
[服法]1剂/d,顿服。
3 苦菜姜汁饮:
[原料]苦菜50 g,生姜20 g,黄酒10 mL。
[制法]先将苦菜和生姜洗干净,分别切成小颗粒并捣烂,然后用洁净纱布包好绞取汁液。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适用于各种痈肿恶疮。
[服法]取两汁等量合并,混匀。每取30 mL,对黄酒10 mL,冲水饮服。
4 金银花酒:
[原料]金银花50 g。甘草10 g。
[制法]将金银花和甘草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2碗,煎取半碗,再入酒半碗,略煎,分成3份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疮痈、肺痈、肠痈等。
[服法]早、中、晚各服药1份,重者2剂/d。
5 炒绿豆芽肴:
[原料]绿豆芽250 g,调料适量。
[制法]绿豆芽去杂质,洗干净,放入热油中,加葱、姜、精盐翻炒去生。
[功效]解热毒、利三焦。适用于热毒疮疡、小便赤涩不利等症。
[服法]1剂/d,佐餐食用。
6 蜜汁黄瓜饮:
[原料]嫩黄瓜5条,蜜糖、白糖各50 g,山楂片30 g。
[制法]将山楂片洗干净,用纱布包好,加清水200 mL煎熬,先后煎熬2次,共取药液80 mL,黄瓜去皮、心,削去两头,洗干净切成条,入沸水中煮熟,净锅置火上,加入山楂液、白糖,小火煎熬,待糖化尽后再加蜜糖收汁,倒入黄瓜条拌匀,装盘,随意食。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适用于咽喉肿痛,疮癣热毒,小儿热痢等症。
[服法]1剂/d,佐餐食用。
7 槐花酒:
[原料]槐花120 g,黄酒500 mL。
[制法]将槐花微炒黄,趁热入酒,煎数十沸,去渣。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疮毒已成未成,但热痛者。
[服法]热服取汁,疮毒未成者服2~3次,已成者服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