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骨的简单找法 束骨的功效与作用
束骨的简单找法 束骨的功效与作用
1、按摩束骨穴位的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
2、按摩束骨穴的功效:益气壮阳、输布水湿;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
秉风的简单找法
秉风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束骨的准确位置图 束骨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束骨穴,做环状运动,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以疏通经络,缓解头痛,项强,绯肠肌痉挛,预防感冒。
梁丘最简单找法
科学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快速取穴法:
1.屈膝,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约2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2.坐位,屈膝,在膝上2寸,伏兔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按压有酸胀感。
头疼艾灸哪里 后脑头痛:后溪+束骨
后脑勺属太阳经管辖,后脑勺痛中医称太阳头痛。多在后头部疼痛,连及颈项背部,发热恶风寒,脉浮,多见于风寒、风热等外感证。
先把两个后溪穴都按一下,选较痛的一边。如果选左手后溪,脚上则选右束骨;同理,如果是选右后溪,脚上则选左束骨。
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是输(木)穴,主调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后溪穴取穴比较简单,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端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就是本穴。
束骨隶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的作用,主调头痛、目眩、目赤痛、耳聋、项强、癫狂、痈疽、腰背痛、下肢后侧痛。
位置: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束骨穴的定位在哪里
束骨定位
科学定位:在足外侧,第5趾跖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侧坐位,在足小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5趾跖关节)后方掌背交界处(赤白肉际)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束骨穴主治疾病
束骨属足太阳膀胱经俞穴,按“俞主体重节痛”之理,故对疼痛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正如《灵枢·杂病篇》云:“项强不能俯仰者取之足太阳”即为本穴,善治项强不能前后运动。五行属木,木能生火,以阳化阴,针之尚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作用,用于治疗头痛,目眩,恶寒发热,目赤肿痛,疔疮,痈肿,肠澼,泄泻,腰背疼痛,落枕,项强,耳聋诸症。
髀关简单找法
髀关穴位于人体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即:在股前区,股直肌近端、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之间凹陷中。
秉风的简单找法
科学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上窝中点,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与臑俞,天宗成一三角形,举臂有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在肩胛部,先取天宗,由天宗直上跨过一斜向骨头(肩胛冈)至凹陷中点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
天宗定位: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臑俞定位: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束骨的简单找法
束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