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款药酒帮你治疗偏头痛
五款药酒帮你治疗偏头痛
1、菊花地黄酒
配方:白菊花200克,生地100克,当归50克,枸杞50克,粳米300克,甜酒曲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上4味药加水煎煮,去渣,过滤备用。将粳米煮半熟,沥干;再与药汁拌匀蒸熟,加入酒曲,装入坛中。放置于温暖处发酵1周左右,至味甜即成。
功效与主治:补益肝肾,清头明目。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头痛头晕,眼花目糊等症。
服法:每日2次,每次3~4汤匙,开水冲服。
2、偏头痛熏酒
配方:白酒60~120毫升,食用碱9~12克。
制作方法:将白酒加热,再放入食用碱,至酒热蒸腾,即可。
功效与主治:通窍止痛。用于偏头痛。
服法:使用方法:趁酒蒸腾时,以鼻闻酒的热气,至鼻内流出很多鼻水来。
说明:本方是民间验方。亦可用于鼻窦炎引起的头痛、鼻塞、流脓涕等。
3、猪脑酒
配方:新鲜猪脑2只,生姜汁1小杯,黄酒100毫升。
制作方法:将猪脑洗净,放入瓷罐内,加姜汁、黄酒,隔水蒸熟。
功效与主治:填精补脑。用于治疗头痛绵绵,时痛时止。
服法:趁热一顿服完,每日1次或隔日1次。
说明:胆固醇高者不宜服用。
4、桃仁酒
配方:桃仁5粒,白糖5克,黄酒50毫升。
制作方法:将桃仁捣成泥,放锅中,加入黄酒,以小火煮10分钟,加入白糖,搅拌,即可。
功效与主治:活血止痛。用于治疗有脑震荡病史的头痛。
服法:每日2次,顿服,温饮。
5、当归酒
配方:当归30克,好米酒1000克。
制作方法:将当归洗净,与酒一同煎煮,取600毫升即成。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活血养血。用于血虚夹瘀所致的头痛.其痛如细筋牵引或针刺,痛连眼角,午后尤甚,兼双目发涩,心悸怔忡,面色萎黄,眩晕等,舌质淡红,可有瘀斑或瘀点。
服法:每日2~3次,适量饮用。
说明:孕妇禁忌服用。
偏头痛能不能根治 治疗偏头痛的方法
目前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一般偏头痛就是大脑血管的功能异常所致,通过医疗手段改善这一血管功能是缓解和治疗偏头痛的重要措施。但是,这样做只能缓解疼痛症状或吃药期间有一定的预防头痛发作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偏头痛。
偏头痛针灸什么穴位
1、悬颅治疗偏头痛
灸。艾条灸5~10分钟。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配伍:悬颅配风池、外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悬颅配丝竹空、太阳、风池,有疏风明目的作用,主治目外眦痛。悬颅配人中,有通经消肿的作用,主治面肿。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热病头痛,身重,悬颅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齿痛,面肤赤痛。《类经图翼》:主治头痛齿痛,偏头痛引目,热病汗不出。
2、阳辅治疗偏头痛
膜→胫骨后肌。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特异性: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火。功效与作用:清热散风,疏通经络。阳辅穴有疏肝调气、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病症:阳辅穴主治头、胸胁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偏头痛、口苦、腋肿、瘰疬、胸胁痛、腰痛、膝关节酸痛、足冷、下肢痿痹等。
3、风池穴治疗偏头痛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位置大体与耳垂齐平。风池穴是胆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对于风邪导致的头痛,自古以来都有奇效,经过多年总结,我们知道它,丰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对同眩、肩膀酸痛、头痛等有特效。
4、风府穴治疗偏头痛
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主要治疗头痛、眩晕、颈痛等头顶病症以及巾风、癫狂、痴呆、咽喉肿痛、失音等症。
5、太冲治疗偏头痛
太冲属于肝经,主治肝经风热病症,如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等。这几个穴位一起用,每天都在临睡前按上三分钟,对于风湿性头痛的治疗特别有效。
悬厘准确位置图 悬厘穴的作用主治
悬厘穴有清热散热,通络消肿的作用,长期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疼痛等疾患;临床上配伍鸠尾穴,能够治疗由于热病偏头痛引起的目外眦;配束骨穴还能够治疗癫痫。
如何治疗偏头痛
⒈天柱穴按摩法
①天柱穴位置
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重要穴道之一。位于后发际5分,第一颈椎棘突下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寻找方法: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②天柱穴指按法
坐姿,两手交叉拇指分别按住穴位处。先按右穴,然后按左穴,头部向左稍倾,呼气并数“1、2”,渐渐用力,数“3”时强按穴位,吸气并数“4、5、6”,身体放松,头部恢复原位。
注意事项:头部向一方倾斜时,指按另一方的穴位。
③天柱穴指擦法
坐姿,用双手拇指在天柱穴上下5厘米左右,呼气并慢慢擦揉天柱穴。
④天柱穴按摩量
左右天柱穴先做指按法一次,再做指擦法一次,即一回。重复动作3~6回。
⒉太冲穴按摩法
①位置
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足背第一、二趾缝上2寸凹陷中。
②指按法
坐姿,右脚搭在椅子上,右手中指垂直按住穴位处,呼气并数“1、2”,渐渐用力,数“3”时强按穴位,吸气并数“4、5、6”,身体放松。
③指擦法
坐姿,用右手拇指在右脚太冲穴上、下3厘米左右,从脚前部向脚根部,呼气并慢慢擦揉。
④按摩量
指按法一次,指擦法一次,即一回。左右脚穴位各做3~6回。
哪些药物可用于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药物1、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并不被建议作为偏头痛治疗的一线用药,但是欧美国家门诊普遍应用哌替啶治疗偏头痛。哌替啶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分析试验中,强力麻醉镇痛药哌替啶的治疗效果不及双氢麦角胺,也不及止吐药,与酮咯酸疗效相当。而且有明显的副作用,如头晕、静坐不能、胃肠道症状等。
偏头痛药物2、止吐药
止吐药可以促进镇痛药重吸收,治疗偏头痛恶心,呕吐症状。甲氧氯普胺即胃复安10-20mg口服,20mg栓剂,10mg肌肉、静脉或皮下注射。副反应可出现运动障碍,孕妇和儿童禁用。多潘立酮20-30mg,口服,不良反应较胃复安小,儿童可用。
偏头痛药物3、角碱类
麦角碱类是5-HT(5-HT【译】:中文名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作为自体活性物质。)受体激动剂,也有直接收缩血管作用。主要激动5-HT1A受体,但对多巴胺,肾上腺素受体也有作用,因此副作用较大。酒石酸麦角胺0.25~0.5mg皮下或肌肉注射。麦角胺咖啡因片每片含酒石酸麦角胺1mg、咖啡因100mg,舌下含化,头痛开始时即服2片,如需要半小时后再服1—2片,1日不超过6片。
偏头痛怎么办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轻度或重度头痛的慢性疾病,我伯母也有偏头痛的毛病,要想根治还挺麻烦的。去医院看看,有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不要单拿止痛药,这个治标不治本,还会养成赖药性。我只知道几种可以缓解的方法:
(1)发病时用冰袋冰敷头痛部位。
(2)喝绿茶,可以稍微的缓解头痛。
(3)按摩太阳穴
偏头痛中药治疗
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为减轻。
梳摩痛点
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便可达到止痛目的。
热水浸手
偏头痛发作时,可将双手浸没于一壶热水中(水温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极限为宜),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从而使偏头痛逐渐减轻。
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在治疗偏头痛时,可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可止痛。
吃含镁食物
偏头痛患者应经常吃些含镁比较丰富的食物,如核桃、花生、大豆、海带、橘子、杏仁、杂粮和各种绿叶蔬菜等,这对缓解偏头痛症状有一定作用。
饮浓薄荷茶
取干薄荷叶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6招赶走更年期
深呼吸,将潮热“冷却”
潮热出汗是更年期症状之一,它由很多种原因引起,有可能是咖啡因、酒精,也有可能是因为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可以通过记日记的形式,把每一次引起潮热的原因记录下。等到下次碰到这些因素,潮热被触发的时候,缓慢地用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从嘴巴呼出来,这样可以缓解潮热症状。
枕冰豌豆,赶走夜间盗汗
在夜间,潮热有时会持续超过三分钟,使你浑身是汗,无法入睡。这时,首先建议选择穿着轻快透气的睡衣;其次,睡前将一袋冰豌豆放在枕头底下,晚上睡觉的时候把枕头反过来,把脸放在凉面上;最后,在床边放一个风扇,促进周围空气流动。
喝牛奶,促一夜安眠
练瑜伽、打太极拳、打坐等运动都有利睡眠,但是睡前三个小时要避免任何运动。晚上尽量不要饮酒,它会使你兴奋。建议多喝牛奶,它含有可以让你放松的成分。如果仍然睡不着,可以读一些书,一直到困为止。
练瑜伽,缓和情绪
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的变化,情绪非常不稳定,反复无常。练瑜伽和打太极可以帮你缓和情绪。还可以尝试与大家合作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时也建议服用低剂量的避孕药、抗抑郁药来对抗情绪的不稳定。
对症养疗偏头痛
在更年期前后,偏头痛会出现或者加剧。要坚持记录触发偏头痛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开它们。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很多,但要找到原因对症治疗,比如,若饥饿是偏头痛的原因,可以在正餐之间加餐,必要的时候可以咨询医生的意见。
少晒太阳,防脱发
在更年期,头发会变稀疏,甚至会脱落的更快;脸颊或者下巴则会长出新的毛发来。为了防止头发脱落,要换用不含有害化学物质的染发产品并尽量避免阳光曝晒头发。新长在脸颊上的毛发,可以寻求皮肤科医生的帮助。
治疗偏头痛的土方法
1、饮浓薄荷茶
取干薄荷叶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2、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在治疗偏头痛时,可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可止痛。
3、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为减轻。
如何治疗偏头痛
1、风寒阻络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方中川芎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头目,为风寒头痛之要药;羌活、荆芥、防风、白芷、细辛、辛温散寒,疏风止痛;薄荷清头目;甘草调和诸药。以清茶调服,取茶叶清上降下之性,以监制诸药过于温燥及升散,使升中有降。诸药合用,共奏疏风寒之邪、止头痛之功。
2、风热头痛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方中石膏清热泻火;菊花疏风清热;川芎、白芷、藁本上行直达头目,祛风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止头痛之功。
3、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石决明镇风阳之上亢;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牛膝引热下行;山栀、黄芩苦泄肝胆之邪火;茯神宁心安神。如肝火偏亢、口苦胁痛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泻火。
4、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方中熟地滋肾阴,益精髓;山萸肉酸涩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泽泻配熟地而泻肾降浊;丹皮配山萸肉泻肝火;茯苓配山药则渗脾湿;加川芎、赤芍、元胡等活血化瘀,通络行气止痛。全方共奏滋补肝肾、活血通络、行气止痛。
5、痰浊上蒙
治法:化痰降逆。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中半夏、茯苓、桔红、白术、生姜健脾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媳风;蒺藜、蔓荆子祛风止痛;厚朴、枳壳降逆和中。若口苦,大便不通加黄芩、枳实。
生气后头疼是怎么回事 诱发偏头痛
精神刺激容易诱发偏头痛,生气是一种比较强烈的精神情绪,对于本身有偏头痛的人来说,生气之后头隐隐作痛是常见现象;由于大多数偏头痛发作不是在高度紧张和焦虑时,而是在紧张以后的松弛阶段,所以这也是生气之后才头疼的原因。
建议: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自己过于激动,可以服用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加以缓解改善。
偏头痛的中西医疗法
偏头痛的西医疗法
西医治疗偏头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常用于治疗此症的药物有:1.非甾体类抗炎药,此类药物常用于控制急性发作的中、轻度偏头痛,通常无不良发应,如阿司匹林、氟灭酸等。2.麦角胺制剂,此类药物比较适合通过镇痛药而不能缓解偏头痛症状的患者,主要通过收缩血管来治疗偏头痛。3.钙通道阻滞剂,此类药物主要包括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但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4.抗精神病类药物,如阿米替林、泰必利等,主要是和治疗由于精神性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偏头痛,起效比较迅速。5.若偏头痛症状较严重,可配合食用吗啡、右丙氧芬等麻醉镇痛药,能抑制偏头痛频繁发作。6.此外,服用镁剂、锌剂、抗组胺药物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偏头痛。
偏头痛的中医疗法
天麻头痛散:取天马、当归尾、白菊花、白芷、川芎、诞生、茯苓、白芍、蔓荆子各12克,加入桃仁6克、生地10克,一同加清水煎煮后服用,可有效祛风,缓解偏头痛。
清热止痛方:取陈皮和桔梗各9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枳实6克、竹菇2克一同加水煎煮后服用,可治疗风热、痰湿引起的血管神经性头痛。
疏肝止痛方:取柴胡、炒枳壳各9克,赤白芍、香附和桔叶各10克,加入甘草6克,一同加水煎煮后服用,可治疗肝气郁结引发的血管神经性头痛。
偏头痛艾灸灸哪里最好 率谷穴缓解脑部疲劳与疼痛
率谷穴属足少阳胆经,是治疗偏头痛,头晕的特效穴,艾灸该穴位具有清热息风之功,可以起到缓解偏头痛的作用。
偏头痛的治疗方法
1、按压穴位治疗偏头痛
研究发现,穴位及脊柱按摩较常规药物治疗偏头痛副作用更少,且疗效持续时间更长。有几个主要的止痛穴位,一是在拇指与食指相连的虎口部位的合谷穴和鼻子两侧颧骨底部的巨瞥穴,按压至酸疼为止,它们有助于缓解偏头痛;另一个是头顶的百合穴,它对血管搏动性的头痛非常有效;对于偏头痛而言,按压悬颅穴最为有效。
2、服用B族维生素治疗偏头痛
对于一个月发生一、二次的偏头痛,B族维生素可派上用场。同时,若你决定使用服用B族维生素,应在偏头痛一开始时,就立即服用,否则效果不彰。
3、加服辅酶Q10治疗偏头痛
高海拔处会引发偏头痛。此时,服用B族维生素加服辅酶Q10有益。当你要到高海拔处旅行,应在出发前一天及旅途中,每天服用1粒辅酶Q10,以及1片B族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