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的原因
血小板低的原因
1、人体血液里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
2、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 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
3、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症,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作用的生化物质)攻击自身的血小板所致。某些急性感染是造成这种病的根本原因,在短时间内输血太多(如在动大手术期间),或发生异常出血和凝血,都可能造成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低的原因 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脏是人体血小板分布最多的脏器,当各种原因如肝硬化、骨髓纤维化等造成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时,大量血小板储藏在脾脏中,也会引起外周血小板减少。
老人血小板低的原因
1.1、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
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1.2、血小板破坏过多
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1.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
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可见,导致血小板低的原因是非常复杂多变的。所以,为避免血小板低造成的健康影响,人们除了合理安排生活习惯外,对疾病症状的早期警惕也是防范于未然的关键。例如:当发现四肢肌肤散布出血点或波及全身,鼻衄或女性月经过多,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尿色加深等情况时,一定要加强心理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判断,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科学规范治疗。
血小板低适合吃哪些食物
宜食用高蛋白饮食:血小板减少的饮食,应供给高蛋白饮食,饮食中宜多选用牛奶、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品。
宜食用含铁丰富食物:紫癜病人同时伴有贫血,则宜在饮食中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猪肚、禽类、瘦肉、蛋黄。蔬菜中含铁量较高的马兰头、油菜、荠菜、芹菜、大头菜、黄花菜、苋菜、菠菜、番茄等食物可经常食用。面筋、麦麸、银耳、蘑菇、香菇等也可在烹饪菜肴中应用。
中医益食
适宜吃偏寒凉的食物,中医当中认为血热则妄行,所以出血属热者,适宜选择偏寒凉的食物。蔬菜水果当中有许多性凉的,对止血有利,例如莲藕、荠菜、黑木耳、梨、鲜枣等。
宜食用好消化的粥:血小板减少的饮食中还常可用黄芪、红枣、山药、枸杞子、桂圆肉、党参、藕节、旱莲草、仙鹤草、羊骨、花生(带红衣)、黑豆、猪皮、扁豆、核桃仁等食物煲粥,好消化,易吸收,对老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尤为适宜。
饮食常识
(1)饮食要忌粗食和长纤维的食物。血小板低的人容易出血,粗食在消化过程当中会与消化道产生摩擦,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
(2)忌烧、烤、炙之品。烧烤炙之品外皮焦硬,会磨擦而导致粘膜出血;另一方面,这类食品不易消化,有碍脾胃运化,容易造成肠道消化功能紊乱。
(3)限制脂肪摄人量。过多的脂肪摄人会抑制人体造血功能和引起病人的消化和吸收不良,故每日的摄入量应在70克以下,并以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各半为宜。
总结:本文为大家讲述了血小板低的一些原因,仅供大家参考。除此之外,文中还介绍了一些适宜血小板低的人食用的一些食物,大家平时饮食当中可以多留意,如果有血小板低的情况及时就医。
紫癜与EB病毒有关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是幼童常见的血液疾病,被发现与eb病毒有关,可以球蛋白或高剂量类固醇治疗,但如非eb病毒引起,就须以其它方法治疗。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是血液中出现许多抗血小板的自发性抗体,并附着在血小板上,导致被吞噬细胞破坏,形成血小板数目严重降低,正常人的血小板数在十五万到四十万间,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病患只有数千个到一、二万个。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好发于二到五岁幼儿,大部分病例在发病前三、四周或同时,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因此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目前原因不明,但病毒感染被医学界认为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儿童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主任萧志诚9号表示,幼儿皮肤出现血点、瘀青、流鼻血或黏膜出血是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常见的病症,甚至有百分之一颅内出血,导致死亡。
院方小儿血液肿瘤科过去十年诊治一百零八名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幼童,年龄从一个月到十六岁,平均年龄四点五岁,检验证实有三十五人是因eb病毒引发,另七十三人为非eb病毒引起。
其中有两名十多岁女生因颅内出血而不治死亡,她们都不是eb病毒引起,因对球蛋白、类固醇反应慢,血小板数量升高慢,导致死亡。
萧志诚表示,台湾地区百分之九十儿童在十岁前感染eb病毒,远超过国外,主因是父母嚼碎食物喂食幼儿。
大多数人感染eb病毒后会痊愈,但病毒存在人体内,藉由口沫传播,除引发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外,较严重的会引发传染性单核球增多症(俗称接吻病)、溶血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病毒关联性噬血症候群、脾脏破裂及爱丽斯梦游仙境症候群等,甚至与淋巴癌、鼻咽癌有关。
他说,eb病毒与非eb病毒引发的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症状相似,但治疗方式不同,若确定为eb病毒引起,免疫球蛋白或高剂量类固醇是最好的疗法。
孕妇血小板低的危害
大家知道孕妇血小板低的危害是什么吗?一说起血小板低,人们都认为那是成年后得的病,与小孩子无关,然而孕妇血小板低对孩子与自身到底有没有影响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解答!
血小板对血液凝固具有重要作用,对毛细血管壁也有营养和支持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时,毛细血管易破裂,皮肤、黏膜就会出现出血点。孕妈妈若血小板减少,不仅会使胎儿的血小板遭受破坏,而且会在分娩时出血不止,非常危险。
因为怀孕期间一些药物是不能服用的,不论什么药对胎儿的身体都会有影响,你可以通过吃一些补血的食物来调理试试。若还是不可以恢复身体症状还比较严重最好是慎重考虑这个胎儿问题。
血小板减少一般使用天然植物中药来调理治疗不会造成身体的伤害,中医药材绿色安全,卷柏紫癜方等汤药效果就很好。
孕妇血小板低要注意什么
孕妇是很容易发现血小板低的情况的、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和自身的免疫力很有关系,在怀孕的时候血小板低的话是会胎儿和母体很不好的,那么如果有出现血小板低的情况应该注意什么呢?我来分享一下。
1孕妇在怀孕后做检查的时候如果查出来有血小板低的情况的话,要去医院向医生说明情况然后让医生给配一些口服泼尼松喝,这样可以提高血小板数量,避免在分娩的时候大出血。
2在孕期的时候要照顾好自己,避免出现外伤和感染的情况,这样会让血小板消耗更快的。还有就是要避免乱服用一些可能会引起损害血小板的药物;比如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等。
3然后是在分娩了之后。要母婴两人一起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出院后,要避免母乳了。因为孕妇生产后还要继续吃药的。这个时候要是母乳。会让宝宝通过母乳允吸到。会影响到的。
注意事项:产后要避孕,不宜生第二胎,也不要用避孕环。要检查到医院做检查。
血小板低的原因
一、了解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 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
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
二、血小板低的原因:
1、血小板生成减少
(1)遗传性:如Fanconi贫血、先天性伴畸形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及May-Hegglin异常等。
(2)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浸润(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结核),化疗药物,辐射,巨核细胞再生障碍,病毒感染(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影响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如酒精),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2、非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感染,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蛇咬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烧伤等。
3、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IV感染,周期性血小板减少,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肝素、奎宁、奎尼丁、解热镇痛药、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利福平、呋塞米、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磺脲类降糖药及苯妥英钠等),输血后血小板减少。
4、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功能亢进、降温。
5、血小板丢失
出血、体外灌注、血液透析。
6、其他
假性血小板减少。
孕期血小板低是怎么个情况
一、孕妇血小板低怎么办
1、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增加营养,多食鸡、鸭、鱼、肉、牛奶和豆制品等,选择含铁较多食品如动物的肝脏、肾脏、心脏、瘦肉、蛋黄,蔬菜以波菜、芹菜、番茄,水果中以杏,桃,李、葡萄干、红枣、波罗、无花果等,还可以选用炖乌鸡,花生等补血。
2、如果确实是低的,快到分娩时可以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往往可以迅速提高血小板,怀孕对血小板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本身就有导致血小板降低的疾病,在孕期可复发或者变严重。
二、孕妇血小板低的原因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情况下,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及血管因素等有关。
1、急性型ITP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
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故认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发病机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fc受体或是病毒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起交叉反应,损伤血小板,并被吞噬细胞所清除。
2、慢性ITP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80%-90%病历有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其中95%为PalgG,2/3为PalgG和PalgM,少数作用为PalgA和pac。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少数作用与Gbib复合物,使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功能改变。其含量与血小板寿命呈负相关,已经证实脾脏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血小板低吃什么好
血小板减少是很常见的现象了,血小板低在儿童阶段也是很常见的,孩子出现血小板低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孩子的血液健康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及时的补充,一些食疗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血小板低吃什么好,我们能够多一些了解,对于治疗血小板低会有很好的效果。
血小板低的患者血液会出现不健康的问题,血小板低吃什么好,很多血小板低的患者吃一些食物会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一些汤,常见的羊脊骨汤,枸杞参枣鸡蛋汤,圆肉花生汤对于增加血小板很好。
花生煨汤篇
(1)每天生吃连皮花生米每日50~100克。
(2)连皮花生米100克,猪蹄一只,老藕节适量,共煨汤食用。
(3)连皮花生米200克,与带肉脊骨500克或猪肝加水煨汤食用。
龙眼肉15克,连衣花生30克,鸡蛋1枚,同炖汤饮食,每日一次。龙眼性
温益血宁心,花生衣促生血小板,故对血小板减少、心慌心悸、畏寒怕冷之患者较合适。
花生衣红枣汁
(1)花生米50g,红枣30g。
(2)将花生米在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取皮,红枣洗净后温水泡涨,以浸药之水煮花生衣及红枣半小时,加适当红糖。此为1日量,分3次饮汁共吃枣和花生。
(3)该药膳有补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失血及血虚、肿瘤经放疗、代疗后血象异常等。
羊脊骨汤
(1)羊脊骨(连尾)1条,肉苁蓉10g,菟丝子10g,葱、姜、盐适量。
(2)将羊脊骨碎成块;肉苁蓉酒浸一夜,刮去粗皮;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捣末,用水适量,放入羊脊与苁蓉,同炖至熟透,调入菟丝子末及调味品。此为1日量,分2次空腹食之。
(3)该药膳有补肾阳、益精血、健脾胃的功效。适用于肾精不足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枸杞参枣鸡蛋汤
(1)枸杞子10g,红枣10枚,党参10g,鸡蛋2个。
(2)把枸杞,红枣、党参放砂锅内同煮成汤,鸡蛋煮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饮汤。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
(3)该药膳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不摄血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东西好 花生党参汤
(1)花生红衣6g,红枣10枚,党参10g。
(2)把花生衣、红枣、党参用砂锅加水煮成汤,弃掉党参、花生衣药渣,吃红枣喝汤。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
(3)该药膳有养心健脾,益气摄血的功效。对于病后体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有良效。
圆肉花生汤
(1)龙眼肉12g,带衣花生25g,大枣15g。
(2)大枣去核,与花生仁、龙眼肉加水同煮后食。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
(3)该药膳有健脾补心、养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及脾虚肌衄或虚劳血虚等症。
鸡血藤大枣汤
(1)鸡血藤20g,大枣15枚。
(2)以上二药水煎后弃鸡血藤药渣,吃枣饮汤。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
(3)该药膳有益气摄血、补血的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出血,兼有鼻衄、齿衄、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唇甲不华,神疲体倦,食欲不振,心悸,动则心跳气短,震颤多汗等症。
血小板低吃什么好,以上介绍的治疗血小板低的食疗方法都是很科学的,也经过了很多的验证,同时应该在医生的的建议下科学的用药,血小板低的人也应该多食用以上食谱中介绍的汤,对益气补血,都会有很好的功效的
败血型的血常规指标 血小板指标
血小板正常值: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
在白血病的早期血小板的数目开始轻度减少,到了中晚期,有明显的下降,当血小板低于10 ×10^9/L或者血小板大小不等,畸形,有巨型血小板,血小板第三因子及凝血功能异常都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孕妇血小板低吃什么好
怀孕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大喜事,然而当孕妇发现自己血小板低时内心就开始会有担忧,心情也开始变差,不过大家知道孕妇血小板低吃什么好吗?下面就来告诉大家孕妇血小板低吃什么好!
1、多食含丰富,优质蛋白质白质,铁、钙、磷及维生素食物,如木耳,海带,动物肝脏,果类,避免食用腌制类和有硬壳类食物。
2、多吃花生、红枣和红豆。
3、血小板少可以食补的,如猪肝牛奶,花生仁的红色表皮,最好是生吃,或者有热水烫一下就行,要是煮完营养都没了。
动物的胶脂脂肪,像牛蹄筋肉皮什么的,这些东西不用天天刻意去吃,隔三差五的吃一回就行。
血小板低一般是贫血吗
人体血液里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皮肤上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医学上把这种病叫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另外,血小板起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在身体受伤后起到凝固血液的功能,从而达到止血作用。所以血小板较少会出现上述各项症状。
虽然说血小板低与贫血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从常理上思考,如果一个人由于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从而引起各种身体部位不规则以及不定量出血情况的话,身体产生血红蛋白速度跟不上,或者是红细胞不能运输足够的血液到身体各个部位,那么身体出现暂时性的贫血也是有可能的。
一般来说,长期的暂时性贫血很有可能就会造成真正的贫血,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说,如果生活中患上了血小板降低的病的话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尽早让身体的血小板含量达到正常值,从而使身体凝血功能达到正常。
孕妇血小板低的原因 孕妇血小板低的危害
血小板在人体中发挥着各种作用,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凝固血液,当然它还能滋润营养毛细血管壁。一旦血小板数目减少,毛细血管就有很大的可能会破裂,从而致使皮肤出现血点。
如果女性的血小板数目减少,伤害的不仅自身,还有腹中宝宝,甚至会使女性在分娩时出现大量出血的现象,十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