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妈妈的忽视酿成的恶果
乙肝妈妈的忽视酿成的恶果
在生活中,很多人一听到乙肝就感觉恐惧,甚至一听说对方是乙肝携带者,连做朋友都疏远了,更别说谈恋爱了。“其实很多乙肝患者完全可以像健康青年一样正常谈恋爱结婚。”郭文指出,早在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大规模注射了乙肝疫苗,应该说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打过乙肝疫苗,而只要注射疫苗后体内表面抗体转阳性,即使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也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此外,乙肝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它对身体的影响是可控的。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对身体几乎没有影响,仅需定期随访以防止发作。而即便是慢性肝炎,也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来达到病情的持续缓解或稳定控制。
乙肝患者能结婚吗?这个答案也是肯定的。但是,郭文提醒说,慢性乙型肝炎如果处于病变活动期间,即体内ALT/AST水平升高,这时应暂缓结婚,应等到病情稳定半年后再结婚。而在结婚之前,其配偶应检查乙肝二对半,乙肝表面抗体呈阴性者应注射乙肝疫苗,等到HBsAb呈阳性后再结婚。
乙肝妈妈如何生个健康宝宝
乙肝可能传染给宝宝的途径
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影响到下一代,那么乙肝病毒可能会通过哪些途径传染给宝宝呢?从理论上来说,母体血液中的乙肝分子量比较小,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中;分娩时由于吞咽到带有病毒污染的母血或羊水而受感染,都有可能使胎儿一出生就成为无辜的乙肝患者,母体的乙肝病毒也有可能是生下来后因为母乳喂养通过乳汁等传给宝宝。
乙肝妈妈该如何生个健康宝宝
乙肝妈妈想要生一个健康宝宝,应该从备孕开始就昨晚准备。
1.选择合适时机怀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胡春玲表示,乙肝病毒可能会通过爸爸妈妈传给小孩,有资料显示,乙肝病毒通过妈妈传给小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在怀孕前,夫妻双方,尤其是女方最好先去正规的医院做个健康体检,如果出现有异常指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再怀孕。
乙肝的检查主要看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HBV-DNA并排除其他肝炎指标。医生在给我们开的乙肝五项的检查单,通常包括第一项是乙肝表面抗原,第二项是乙肝表面抗体,第三项是E抗原,第四项是E抗体,第五项是核心抗体。在这五项中化验结果中,其实对宝宝来说,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E抗原或表面抗原是不是阳性,对于孕妈妈来说,主要是看她第三项即是E抗原是不是阳性,如果第三项是阳性的,母婴传播的机会是最大的,那么最好通过治疗将病情控制以后再去怀孕。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她的乙肝五项检查单中一三五都是阳性,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三阳,这种情况如果DNA阳性,说明病毒复制明显,乙肝处于活动期,它的传染率是最高的,这个时期最好不要怀孕,待病毒复制消失或明显减弱后再考虑怀孕;如果乙肝五项的检查单中的一四五呈阳性,即是我们说的小三阳,它的传染率就稍微低一些,如果它的DNA是阴性,说明它的病毒没有复制,可以考虑怀孕,但要做好定期产检监测。
2.乙肝妈妈意外怀孕需要终止妊娠吗
如果乙肝妈妈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意外怀孕,那么需要终止妊娠吗?一般来说,如果是在妊娠早期(3个月内),孕妇的肝功能正常,没有HBV-DNA复制或复制很低,那么仍然可以继续妊娠;如果在妊娠早期,孕妇查出肝功能异常,则一般建议积极护肝治疗,病情好转后终止妊娠,不建议药物流产;但如果到了怀孕中晚期,介于此时胎儿各器官已经基本成熟,一般提倡通过护肝降酶等保守治疗继续妊娠,待宝宝出生后再进行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和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以降低宝宝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如果孕妇病毒含量较高,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抗病毒治疗。
3.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
乙肝妈妈在怀孕后一定要定期做好产检,多次复查肝功能,一旦出现消化道症状,要及时就医,到孕36周的时候,再做个乙肝的全套检查。同时孕期一定要注意合理、清淡饮食,多摄入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孕妇营养充足,忌烟酒、浓茶、咖啡及腌制食品,同时注意休息好,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心情愉悦。
4.乙肝妈妈可以喂母乳吗
乙肝妈妈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吗?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营养科主任,广州母乳库负责人刘喜红医生介绍说,乙肝病毒感染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全世界有关乙肝妈妈母乳喂养和小孩乙肝感染的关系研究,都没有发现乙肝妈妈哺乳会增加小孩乙肝感染的风险。所以乙肝妈妈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但是建议生完孩子以后24小时内要给孩子打高效的免疫球蛋白,同时要保证6个月3次的乙肝疫苗注射。
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乙肝妈妈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据研究表明,乙肝妈妈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比例相当。即使妈妈患有“大三阳”、“小三阳”,但是肝功能良好,且宝宝出生24小时内已经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母乳喂养对于宝宝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比如“大三阳”的妈妈哺乳前,洗净双手,避免口对口地给宝宝喂食,也是可行的。但如果婴儿口内有溃疡,则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约3.5亿,其中我国约占1.2亿。而且在我国有接近1/4的乙肝是通过母婴传播引起,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乙肝妈妈不能母乳喂养宝宝。但是我们知道,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含有婴儿4-6月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并适合婴儿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乙肝患者能母乳喂养吗
乙肝病菌携带的妈妈们担心母乳喂养会造成宝宝感染,其实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乙肝妈妈所生婴儿的乙肝感染风险。这是因为乙肝妈妈所生婴儿发展为乙肝感染多发生在宫内或分娩时,而不是哺乳期间。近几年,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主张在注射乙肝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的情况下,可以母乳喂养,依据是在对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孩子比较乙肝感染率时发现,两组感染乙肝机会是一样的。
患有乙肝的妈妈,如果治疗措施得当的话,一般在怀孕起就开始7个月起就开始打乙肝高效免疫蛋白,胎儿生产后在24小时内注射免疫蛋白,可使胎儿感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所以,乙肝妈妈不需要过于担心,只要婴儿在宫内或分娩阶段未被感染的话,那么母乳喂养是可以的。
但要注意,如果母亲血清病毒载量较高,且处于疾病活动期时不宜母乳;妈妈的乳头破裂,或婴儿的口腔、咽喉、食道、胃肠粘膜等有破裂、溃烂,也不适宜母乳喂养。
妈咪有乙肝宝贝遗传吗
1.乙肝妈咪能生育健康宝贝吗?
相关专业医生就告诉乙肝妈咪们,在正常情况之下,只要不是处要病菌的活动期内,乙肝妈咪们是能生育健康宝贝的,在宝贝出生之后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也是能确保宝贝们的健康的,也就是说妈咪们不用担心乙肝病菌会感染到胎儿,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达到防治。因此,乙肝妈咪们不要过于担心,操持良好的心态,健康备孕就可以生育一个健康的宝贝。
2.患乙肝的女性能否顺利怀孕
只要女性的肝功能正常,乙肝DNA定量在正常范围之内,女性都能正常怀孕。但女性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进行相关的饮食调理,平时少吃油腻食物、上火食物、辛辣食物,这些食物或可导致乙肝病菌处于活跃期内,就会导致女性病发,怀孕的机率也就跟着下降,也就不容易怀孕,此时的身体状态也不合适怀孕。
准妈妈不容忽视“肿”问题
豆豆妈妈的“肿”经历
好辛苦地结束了孕初期的呕吐反应;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又开始了腰痛;刚刚适应了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带给我的种种不便,8个月的时候我的手脚却又肿得像个馒头,体重也增加了20斤,连戒指也戴不上,穿鞋也要选大一码。虽然医生并没有说这种现象不正常,但我还是感到苦恼。
你为何成为“肿”妈妈?
准妈妈会在8个月左右的时候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增胖的原因有三种:过胖的“肿”、生理性水肿、病态性水肿。过胖的“肿”孕中期准妈妈胃口大开,营养全面,没有切实的控制体重,到了孕后期,体重一下增加了不少,这样的准妈妈要注意饮食,不能让体重增加过多。
忽视脂肪肝易酿成肝硬化
脂肪肝的病人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肝区胀满等感觉。由于患者转氨酶常有持续或反复升高,又有肝脏肿大,易误诊为肝炎,应特别注意鉴别。
忽视脂肪肝易酿成肝硬化:
据有关资料报道,成人脂肪肝患病率高达为10%—20%,约1.5%至8.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进展为肝硬化。此外,脂肪肝还会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狼狈为奸”,引起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被查出有脂肪肝的人群对待该病态度也各不相同,要么谈“肝”色变,恐惧担心,害怕发展成为肝炎、肝硬化等;要么不以为然,不予理睬。
其实脂肪肝是一种良性疾病,只有少数可能发展成肝硬化,但也不能因此忽视,还是应该积极治疗。那么,如何能将脂肪肝带来的健康隐患减到最低,如何让一些将军肚、小胖墩远离“肝”扰呢?我们的建议是:培养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调整饮食,适当运动,有的放矢,慎用药物,才能将脂肪肝拒之门外。
乙肝妈妈确定喂养方式的“三项指标”
前,临床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三项“指标”,综合确定乙肝妈妈的喂养方式。
指标一,新生儿有没有进行乙肝主、被动免疫。目前,我国乙肝主、被动联合免疫的预防效果比较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进行主、被动免疫的新生儿,犹如拥有一层“保护膜”。
指标二,母亲初乳的HBV-DNA(乙肝病毒基因)含量。乳汁病毒含量与母血HBV阳性率呈高度相关,而且初乳的HBV-DNA阳性率较高。汤小湄指出,初乳HBV-DNA阳性的产妇,喂初乳的传播风险可能较高。
指标三,新生儿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汤小湄建议,抽新生儿的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如果婴儿的HBsAb为阳性,乙肝妈妈进行母乳喂养相对比较安全。
经过“三项指标”的检测,如果新生儿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并接受了主、被动联合免疫,母亲乳汁尤其初乳的HBV-DNA为阴性,乙肝妈妈母乳喂养是较为安全的。
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孩子吗
我国孕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即乙肝病毒携带率在5%左右。由于未能获得正确的健康指导,并担忧母乳喂养会导致婴儿感染乙肝,乙肝妈妈都会放弃母乳喂养而轻易选择人工喂养。调查显示,国内外有相当数量的产科医生和肝病专家在此问题上依然反对乙肝妈妈母乳喂养。有报道称,25%的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和50%的美国内科医生不建议乙肝妈妈母乳喂养。
鉴于母乳喂养具有人工喂养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为了解答乙肝妈妈面临的“是否可以为自己的宝宝选择母乳喂养”这一难题,我们的研究团队对全世界报道的32个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乙肝妈妈所生的5650例婴儿在接受常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有244例(4.32%)会发展为乙肝感染;其中,2717例小孩进行母乳喂养,发生乙肝感染114例,发生率为4.2%,2933例小孩进行人工喂养,发生乙肝感染130例,发生率为4.4%。该结果提示,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生乙肝感染的比例相当;无论妈妈为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或阴性(“小三阳”),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生乙肝感染的机会相似。这是因为乙肝妈妈所生婴儿发展为乙肝感染多发生在宫内或分娩时,也就是说,通常在妈妈决定其婴儿的喂养方式之前多数婴儿的乙肝感染已经发生。因此,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乙肝妈妈所生婴儿的乙肝感染风险,乙肝妈妈仍可进行母乳喂养。
迄今,全世界有关乙肝妈妈母乳喂养和小孩乙肝感染的关系研究,均未发现乙肝妈妈哺乳会增加小孩乙肝感染的风险。有效的乙肝疫苗问世前,大三阳的妈妈所生小孩90%会感染上乙肝,但是随着小孩出生时就接种乙肝疫苗,并在随后的1月龄和6月龄分别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小孩感染乙肝的几率已经下降到5%,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妈妈所生小孩感染乙肝的效果非常明显。而约5%通过乙肝疫苗无法预防的乙肝小孩,感染乙肝的时机多数发生于胎儿期的宫内感染和分娩的时候,因此,拒绝母乳喂养是没有道理的。但对未感染乙肝的小孩来说,接种乙肝疫苗后可帮助他们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母乳喂养不但不会感染,同时可刺激这些小孩增加其免疫保护的水平。
乙肝妈妈应该怎样给宝宝安全喂奶呢
乙肝妈妈应该怎样给宝宝安全喂奶呢?乙肝妈妈能给宝宝喂奶吗?对于这个问题,专家指出,只要宝宝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完全可以的。这是因为:
第一,迄今尚无事实证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播。
第二,从乳汁中检出乙肝病毒的几率其实很低,含量也非常小。
第三,乙肝本来就是血液传染病,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最重要的是,新生儿经乙肝疫苗接种,拥有了保护性抗体,即便接触了乙肝病毒也不会感染。
温馨提示:即使是乙肝妈妈,也可以放心给宝宝喂奶。
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的证据
1、世界卫生组织
母乳列为乙肝病毒水平最低、风险最低的安全食品,WHO明确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乙肝妈妈母乳喂养会增加婴儿感染的机会,并建议所有乙肝妈妈进行母乳喂养。
2、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
即使在乙肝疫苗问世前,也未报告哺乳可传播HBV,母乳喂养不需要延迟至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
1、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
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2、《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2013)
虽然HBV感染孕妇的乳汁中可检测出HBsAg和HBV DNA,而且有学者认为乳头皲裂、婴幼儿过度吸允甚至咬伤乳头等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幼儿,但这些均为理论分析,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即使无免疫预防,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几乎相同。更多证据证明,即使孕妇HBeAg阳性,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HBeAg阳性还是阴性,其新生儿都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HBV DNA。
3、郑英杰团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PLoS 2013
5650例大样本研究表明:乙肝妈妈所生的婴儿在接受常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244例(4.32%)发展为乙肝感染。其中,2717例母乳,感染114例,发生率4.2%。2933例人工喂养,感染130例,发生率4.4%。结果提示,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生乙肝感染的比例相当。因为乙肝感染多发生在宫内或分娩时,母乳喂养不会增加婴儿乙肝感染风险。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母乳喂养具有人工喂养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乙肝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乙肝病毒不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请维护婴儿的基本权利。
孕妇要做乙肝五项检查吗
从乙肝的传播途径中可以知道,这种病毒是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的。所以,准妈妈是必须要做乙肝五项检查的,这样才能避免胎宝宝感染上乙肝病毒。
随着人们对于乙肝这种疾病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乙肝的预防工作。因为乙肝这种传染疾病给很多人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重视起乙肝的早期检查是非常好的。那么,怎样的结果才是正常的呢?
1.各项指标均为阴性,或者表面抗体单项为阳性的准妈妈是正常的。五项全阴的准妈妈虽然没有感染乙肝的,但是体内没有抗体,是乙肝的易感人群,为了自己及孩子的健康,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单项表面抗体阳性的准妈妈体内有抗体,所以对乙肝病毒有免疫能力,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时候要检查一下抗体滴度,如果滴度小于10的话,要补充注射一针加强针。
2.如果HBsAg、HBeAg、HBeAb、HBcAb呈阳性,就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HBsAg、HBeAg同时阳性的准妈妈传染给孩子的几率是很高的。这个时候就要先治疗,等到病毒稳定的时候才可以怀孕。
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乙肝妈妈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据研究表明,乙肝妈妈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比例相当。即使妈妈患有“大三阳”、“小三阳”,但是肝功能良好,且宝宝出生24小时内已经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母乳喂养对于宝宝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比如“大三阳”的妈妈哺乳前,洗净双手,避免口对口地给宝宝喂食,也是可行的。但如果婴儿口内有溃疡,则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约3.5亿,其中我国约占1.2亿。而且在我国有接近1/4的乙肝是通过母婴传播引起,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乙肝妈妈不能母乳喂养宝宝。但是我们知道,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含有婴儿4-6月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并适合婴儿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乙肝妈妈如何做到优生优育
孕前做好监测,选择合适时机怀孕
健康的身体是孕育健康宝宝的基础,乙肝病毒可能会通过爸爸妈妈传给小孩,有资料显示,乙肝病毒通过妈妈传给小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在怀孕前,夫妻双方,尤其是女方最好先去正规的医院做个健康体检,如果出现有异常指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再怀孕。
乙肝的检查主要看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HBV-DNA并排除其他肝炎指标。医生在给我们开的乙肝五项的检查单,通常包括第一项是乙肝表面抗原,第二项是乙肝表面抗体,第三项是E抗原,第四项是E抗体,第五项是核心抗体。在这五项中化验结果中,其实对宝宝来说,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E抗原或表面抗原是不是阳性,对于孕妈妈来说,主要是看她第三项即是E抗原是不是阳性,如果第三项是阳性的,母婴传播的机会是最大的,那么最好通过治疗将病情控制以后再去怀孕。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她的乙肝五项检查单中一三五都是阳性,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三阳,这种情况如果DNA阳性,说明病毒复制明显,乙肝处于活动期,它的传染率是最高的,这个时期最好不要怀孕,待病毒复制消失或明显减弱后再考虑怀孕;如果乙肝五项的检查单中的一四五呈阳性,即是我们说的小三阳,它的传染率就稍微低一些,如果它的DNA是阴性,说明它的病毒没有复制,可以考虑怀孕,但要做好定期产检监测。
乙肝妈妈意外怀孕是选择继续妊娠还是终止妊娠?
在医院,难免会遇到一些乙肝妈妈得知自己意外怀孕的消息后感到惊慌失措,那么,这个时候她们是应该要选择继续妊娠还是终止妊娠呢?一般来说,如果是在妊娠早期(3个月内),孕妇的肝功能正常,没有HBV-DNA复制或复制很低,那么仍然是可以继续怀孕的;如果在妊娠早期,孕妇查出肝功能异常,则一般建议积极护肝治疗,病情好转后终止妊娠,不建议药物流产;但如果到了怀孕中晚期,介于此时胎儿各器官已经基本成熟,一般提倡通过护肝降酶等保守治疗继续妊娠,待宝宝出生后再进行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和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以降低宝宝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如果孕妇病毒含量较高,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抗病毒治疗。
消除紧张情绪,保持愉悦心情
很多乙肝妈妈在怀孕后,都会有这样那种的恐惧与担忧,长期在这种忧郁心情的笼罩下,是不利于腹中宝宝健康成长的。其实乙肝妈妈也不必太过于恐惧,因为自从80年代我国采取了乙肝疫苗主动免疫和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双重免疫之后,已经将乙肝的母婴传播几率减少到5%~10%左右,等到宝宝出生后,再进行双重免疫保护,即宝宝一出生的时候给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严格按照0、1、6的计划免疫方案给宝宝注射乙肝疫苗,一般在新生儿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第一支疫苗一般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最好是12小时之内注射,婴儿应于9-15个月检测HBV-IgM,以确定母婴阻断是否成功。所以,乙肝妈妈在怀孕后,需要将所有的心理包袱放下,消除紧张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安心养胎,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带来。
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
乙肝妈妈怀孕后,要注意合理、清淡饮食,多摄入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孕妇营养充足,忌烟酒、浓茶、咖啡及腌制食品,同时注意休息好,保证充足的睡眠。
加强孕期保健,定期做好产检
乙肝妈妈在怀孕后一定要定期做好产检,多次复查肝功能,一旦出现消化道症状,要及时就医,到孕36周的时候,再做个乙肝的全套检查,如果DNA呈阳性,一般不主张宝宝生下来后母乳喂养,以减少母婴传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