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俞怎么找最简单 大肠俞的主治病症
大肠俞怎么找最简单 大肠俞的主治病症
运动系统疾病:腰腿痛、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
消化系统疾病:腹胀、腹痛、腹泻、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外科系统疾病:阑尾炎、肠出血。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肾炎、淋病。
针灸大肠俞有什么作用
大肠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是大肠之气转输,输注的处所,又是主治大肠病症的重要穴位,本穴具有调理肠胃,泄热通便,理气化滞,强健腰膝之功,用于治疗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小儿腹泻,腰脊强痛症。
针灸大肠俞的方法
取穴法:俯卧,背正中线外侧1.5寸,平左右髂嵴直立时最高点的水平(平第4腰椎水平)。
简易取法:两侧髂前上嵴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指,中指)处是穴。
进针方向:从背面向腹面与背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1.0-2.0寸或略向外斜刺,进针2-3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直刺时在腰部可有酸胀感,斜刺时有麻电感向下肢放射,斜刺向下透小肠俞,可将针感扩散至整个骶髂关节。
注意事项
大肠俞忌重刺激,重刺本穴可能会导致月经异常,造成月经过多。
便秘刮痧刮哪里 气秘刮痧疗法
取穴: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太冲,阳陵泉。
刮痧顺序:先刮背部肾俞至大肠俞,小肠俞,再刮腹部天枢,然后刮下肢阳陵泉,最后刮足背部太冲。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如前所述,太冲是肝经俞穴可疏肝解郁行气,除胀;阳陵泉为胆经合穴疏肝理气。
大肠俞怎么简单寻找
大肠俞的简单寻找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4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直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大肠俞的作用主治
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在背部的反应点,善于外散大肠腑之热,刺激大肠俞能给大肠注入温煦的活力,使大肠功能保持正常,水湿之气能够顺利气化入膀胱经,从而经膀胱排出体外,起到疏调肠腑,理气化滞之功,主要用于防治肠腑疾患。
主治疾病:反胃,饮食不化,肠鸣腹胀,绕脐切痛,泻痢,便秘脱肛,便血,遗尿,痛经,腰腿痛,脊强不得俯仰等病症。
大肠俞的按摩手法
正坐或站立,双手绕到腰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以指腹用力按揉,力度以出现酸胀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大肠俞的简易找法 大肠俞按摩疗法
用按摩槌轻轻敲击刺激本穴,力度以感觉舒适为宜,每次1-3分钟,每日2-3次,长期坚持按摩,可有效缓解风湿腰痛。
配伍天枢穴,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可治疗便秘。
便秘刮痧刮哪里 冷秘刮痧疗法
取穴: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关元,气海,神阙。
刮痧顺序:先刮背部肾俞至大肠俞,小肠俞,再刮腹部从神阙至关元。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大肠俞,小肠俞,天枢如前所述,肾俞温肾助阳,关元,气海补益肾气,温煦下焦,神阙温肾阳祛寒邪。
白环俞是什么意思 白环俞的配伍功效
白环俞穴配三阴交穴、肾俞穴:治疗遗尿、月经不调;
白环俞穴配承扶、大肠俞:主治小便不利;
白环俞穴配委中:主治腰背痛。
针灸大肠俞有什么作用
大肠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是大肠之气转输,输注的处所,又是主治大肠病症的重要穴位,本穴具有调理肠胃,泄热通便,理气化滞,强健腰膝之功,用于治疗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小儿腹泻,腰脊强痛症。
大肠俞的简单寻找 大肠俞的作用主治
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在背部的反应点,善于外散大肠腑之热,刺激大肠俞能给大肠注入温煦的活力,使大肠功能保持正常,水湿之气能够顺利气化入膀胱经,从而经膀胱排出体外,起到疏调肠腑,理气化滞之功,主要用于防治肠腑疾患。
主治疾病:反胃,饮食不化,肠鸣腹胀,绕脐切痛,泻痢,便秘脱肛,便血,遗尿,痛经,腰腿痛,脊强不得俯仰等病症。
大肠俞的简单寻找 大肠俞针灸操作手法
取俯卧位,可直刺1.0-2.0寸,在腰部可有酸胀感;或用略向外斜刺,进针2-3寸,可有麻电感向下肢放射;或斜刺向下透小肠俞,可将针感扩散至整个骶髂关节。忌重刺激,重刺本穴可能会使月经异常,造成月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