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冬季糖尿病一日三餐怎么吃

冬季糖尿病一日三餐怎么吃

冬季一日三餐食谱

早餐

1. 窝头1个(50克),牛奶1杯(250毫升),鸡蛋1个,凉拌豆芽1小碟。

2. 全麦面包片(50克),豆浆1杯(400毫升),茶鸡蛋1个,凉拌苦瓜1小碟。

3. 蔬菜包子1个(50克),米粥1碗,鸡蛋1个,拌白菜心1小碟。

4. 豆包1个(50克),荷叶绿豆粥1碗,鸡蛋1个,凉拌三丝1小碟。

5. 牛奶燕麦粥(牛奶250毫升,燕麦25克),鸡蛋羹(鸡蛋1个),海米拌芹菜1小碟。

6. 全麦小馒头1个(50克),薏苡仁粥1碗,鸡蛋1个,拌莴笋丝1小碟。

7. 牛奶240ml,鸡蛋1个,馒头50克。

午餐

1.米饭一碗(100克),雪菜豆腐,肉丝炒芹菜。

2. 烙饼2块(100块),口蘑冬瓜,牛肉丝炒胡萝卜。

3. 荞麦面条1碗(100克),西红柿炒鸡蛋,素炒菠菜。

4. 玉米面馒头1个(100克),炒鱿鱼卷芹菜,素烧茄子。

5. 荞麦大米饭1碗(100克),青椒肉丝,香菇豆腐汤。

6. 茭白鳝丝面(含面条100克),醋熘大白菜。

7. 烙饼100克,酱牛肉80克,醋烹豆芽菜。

晚餐

1.馒头1个(100克),盐水大虾,鸡片炒油菜。

2. 米饭1碗(100克),鸡汤豆腐小白菜,清炒虾仁黄瓜。

3. 紫米馒头1个(100克),香菇菜心,沙锅小排骨。

4. 米饭1碗(100克),葱花烧豆腐,椒油圆白菜。

5. 花卷1个(100克),醋椒鱼,西红柿炒扁豆。

6. 葱油饼(含面粉100克),芹菜香干,紫菜冬瓜汤。

7. 米饭100克,肉末烧豆腐,蒜蓉菠菜。

冬季糖尿病要注意些什么 适当运动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一环,也是增强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的措施。根据年龄及健康状况,积极、适当地参加慢跑、散步、打太极拳、舞剑等健身运动,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对调节血糖、稳定病情十分有益。

冬季糖尿病要注意些什么 情绪稳定

过度的喜、怒和悲伤,使情绪出现波动,对糖尿病病情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影响。因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影响治疗效果,故病人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糖尿病人控制饮食的小窍门有哪些呢

寒冷的天气使人更喜欢宅在家里,运动减少,出汗减少,容易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使得食欲大增。此外寒冷会兴奋交感神经,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各方面的因素会导致血糖升高。

此外,专家说,冬季人们为了驱寒,每天都吃许多油腻厚味的食物,身体会迅速发胖。而肥胖正是造成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轻度的糖尿病患者,别总以为自己一直坚持用药就掉以轻心,冬季至少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就应该上医院去检查一次血糖。而重度的糖尿病患者,冬季最容易因为嘴巴管不牢导致血糖骤然升高而出现并发症,更应随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专家提醒,在冬季,糖尿病患者要会控制“饭量”,这里的“饭”,指米、面、玉米、山芋、土豆,甚至于豆制品、肉、蛋、奶类。因为脂肪与蛋白质都可转化为糖,如果管不住嘴,那么餐后血糖很容易爆表,所以糖尿病人最好能合理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多吃绿叶蔬菜,少吃淀粉类的食物。

“除了调整饮食结构以外,糖尿病人还应适当运动,别总是找借口,天气冷,穿得多,整天待在家里、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要知道,糖尿病是吃出来和躺出来的。”专家说。

糖尿病人冬季注意 预防病毒感染

冬季气温降低容易使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尤其时有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的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病毒感染后可以引起变态反应损伤了胰腺β-细胞,出现糖尿病症候群,是I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因此,在冬季,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感冒及各种炎症时,要积极治疗。

冬季糖尿病要注意些什么 节制饮食

糖尿病人本来就多食,尤其是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更旺,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重及并发症等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尽量做到合理分配膳食种类和数量,才能有利于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即使面对美味佳肴,也绝不能尽情饱餐,必须控制有度。

春季糖尿病养生之道

一、“春捂”防流感

“春捂秋冻”是中国民间的一条保健谚语。冬末春初,乍暖还寒,气候变化多,衣着不当,特别容易着凉感冒。糖尿病患者免疫力普遍较弱,成为感冒的高危人群,感染会造成其血糖控制难度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气虚型体质,应严格遵循“春捂”原则,注意保暖。

二、少酸多甘调饮食

“民以食为先”,如果饮食得当,将帮助你提高身体素质,抵御外界病毒。然而,饮食的宜忌,历来也为百姓所重视。那么春季的饮食宜忌是什么呢?春季,人体阳气开始升发,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起来,多用辛甘食物以助阳气,利于代谢。又因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甘温之品,忌辛辣。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所以糖尿病人在春季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养肝护脾。在挑选蔬菜时我们可以选用韭菜、春笋、山药、豌豆苗、苦瓜、黑木耳等这些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压作用的食物烹饪食用。

三、心境恬淡平血糖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中医五行学说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肝喜调达,主疏泄,恶抑郁而喜调达。故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尤其是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材比较瘦的偏于木型体质的糖尿病患者,急躁的情绪极易影响血糖、血压的波动,更应该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淡的好心态,辅助血糖和血压控制稳定。

四、勤洗勤换护足部

春季天气转暖,平时脚汗较多的人容易患足癣,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足部皮肤的小破损或癣病均可能发展为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为坏疽导致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春天应穿着宽松的棉袜和棉布鞋,并每天检查足部,天天换洗袜子。如果有皮肤小破损,应尽早到医院就诊,不可自行处理,以免小病酿大祸。

糖尿病一定会得糖尿病足吗

糖尿病的病人,只要将血糖水平控制平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那么是可以避免出现糖尿病足这一步的。现在所说的红外线等各种治疗,只能够说起到保健的作用,并不能够起到治疗作用,不建议单纯依靠这些所谓的产品来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疾病

相关推荐

冬季糖尿病人怎么养生 气温骤变勤查血糖

冬天的气温时常变动很大,动辄降温10摄氏度以上,特别是现在数九时节,温差大幅波动更为频繁。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这种变化很可能带来血糖波动。因此,糖尿病专科医生建议,遇到气温骤变,更要勤加监测血糖,以掌握病情变化。此外,遇到生活方式调整,如运动量、饭量的增减等,也应勤加监测血糖,若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春季糖尿病人如何预防流感

1、日常预防 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生活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外,在流感流行期间应避免去公共场所,尽量少参加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与流感患者接触时应戴口罩、勤洗手,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 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可经常到空气清新、含氧丰富的树林、公园健身,增强体质。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干燥。常晾晒衣被,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有效地杀灭流感病毒,避免流感发生。 有人主张及早进行预防性用药,但目前尚无特效的预防流感的药物,一些中成药(如板蓝根等)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接种流

糖尿病有哪些养生保健方法

糖尿病春季养生 首先注重养肝,宜舒畅情志,少生气,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使精神情志有张有弛,肝气畅达,逆春天生发之气则易伤肝。其次应顺春时之气早睡早起。第三注重春夏养阳,饮食方面宜省酸增甘,宜辛温甜,利湿祛寒,如煮菜做汤时多加些姜、胡椒等辛味的调味品,少用一些咸味和苦味的食品。第四是加强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户外运动,亦可进行头部推拿保健及揉肚腹法等锻炼。最后别忘记体检,做个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看一看冬季的平均血糖水平,如果小于6.5%则说明血糖控制不错。再看一看血脂水平。 糖尿病夏季养生 夏季一般是

冬季糖尿病人怎么养生 泡脚用手先试水温

热水泡脚是个好习惯,特别是冬天,能促进血液循环、御寒。但由于糖尿病人脚部对温度不敏感,因此泡脚前一定要试水温,最好用手腕去试,最好叫家人帮忙。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泡完要用细软干毛巾把脚擦干,特别是脚趾缝。

冬季糖尿病要注意些什么 注意足部保护

糖尿病人,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感觉迟钝,足部的皮肤破损或癣感染等,均可发展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成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糖尿病人应穿宽松的棉鞋、棉袜,经常换袜子,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每晚以40摄氏度左右温水泡脚,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要防止冻伤、跌伤、碰伤,积极治疗足癣,避免皮肤受损,以防皮肤破损招致化脓性细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护眼七大注意

糖尿病患者眼病一旦出现,病情是不可逆转的,若无及时有效治疗,患者不仅会视力减退,甚至有失明风险。 糖尿病患者护眼七大注意 糖尿病眼病通常在患糖尿病5~10年后出现,包括青光眼、白内障、黄斑变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视网膜脱落等。眼病一旦出现,病情是不可逆转的,若无及时有效治疗,患者不仅会视力减退,甚至有失明风险。然而糖尿病眼病是可以预防的,早期预防比后期治疗不仅效果更好,还能为患者省下不少开销。 严格管理血糖。糖尿病眼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长期高血糖或血糖波动的不良刺激,因此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就是尽可能将血糖控制

红枣再好4类人也别

枣对身体有很多补益作用,因此民间流传着“一日仨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病后体弱、贫血患者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可以通过大枣调理身体。但是,大枣属于药食同源之品,有自己独特的药性,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辨体质,一律用大枣进补,有时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还会帮倒忙。尤其下列4类人,最好少或不大枣: 一、痰湿偏盛者 这样的人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腻、食欲不振,平时常感觉胃部胀满,严重者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眼睑及面部浮肿等症状。大枣的滋腻之性容易助

哪些孕妇孕早期不能

民间流传一句俗语:“一日三枣,终生不显老”。虽然营养好,但不好消化,下面这些特殊人群要有节制地。 腹部胀气者:枣进食过多会引起胀气,腹胀气滞者和有腹胀现象的孕妇,均属于忌服人群。 胃病患者:枣表皮坚硬,极难消化,时一定要充分咀嚼,否则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也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生枣时一定要将皮去掉,否则容易损伤胃黏膜。枣味甘甜,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胃酸过多、经常反酸者不宜食用。 糖尿病患者:枣的糖分较多,含糖量超过20%,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加节制过量进食,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血

冬季糖尿病人怎么养生 取暖御寒谨防烫伤

天寒地冻,中老年人容易手脚冰凉,很多人常常选择使用暖水袋、暖手宝、电热扇、电火炉等御寒工具。据成都军研生物医学研究所附属糖尿病医院的医生介绍,每年因为局部取暖导致烫伤的糖尿病人不在少数。由于糖尿病人大多伴有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烫伤了常不自知,导致足部伤口不愈等麻烦问题,严重的甚至发展到截肢的地步。

糖尿病人如何泡脚

糖尿病患者空腹与饭后泡脚都不合适。因为饭后马上就用热水来泡脚,本来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就流向下肢了,这样,影响了消化系统的供血。还有,泡脚的时候身体也会消耗太多的热量,在空腹的状态下糖元的贮量就较少,这个时侯泡脚就容易使血糖过低,因而使得空腹泡脚也不适合。泡脚适合在在饭后的1-3小时进行,在临睡前泡脚效果会更佳。 另外,水温高会易引发足部的感染,也会加速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恶化。所以,糖尿病病人在泡脚的时侯先试好水温,然后再把脚放到水里,温度在37℃为正常。 泡完脚后就用吸水毛巾轻揉并且彻底擦干净,再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