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按摩穴位 改善睡眠——照海穴
低血压按摩穴位 改善睡眠——照海穴
位置:照海位于人体的足内侧,从内踝下端往下放约一个指幅的凹陷处即为本穴。
按摩方法:按摩者从脚尖方向伸手握住患者脚跟,用拇指紧紧压住内踝下方,同时可对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进行指压。
功效作用:刺激本穴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能够缓解低血压症特有的失眠和不适感。
哪些办法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症状
一、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改善失眠症状:
1、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轻松愉快的运动锻炼,胜于服用镇静药。
2、必要的身体检查:身体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检查血压、心率等以了解心血管系统有无疾病;体质测定可确定体力状况。
3、确定运动量:美国睡眠协会的研究指出,导致大量出汗的运动,或运动时间与睡眠时间间隔过小都会对睡眠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刚开始时运动量最好低一点,身体适应后再考虑慢慢提高运动量。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最少5分钟以上。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不需要每天运动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一般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像走路、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可以改善失眠症状。
4、下午运动更好:失眠患者的锻炼时间最好是在下午4~5点。下午运动距晚上睡觉的时间不太长,且运动时产生的一定程度的肌肉疲劳以及所消耗的体力,在上床睡觉时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下午运动更有助于睡眠。如果选择晚上运动,最好在睡觉前一小时结束,且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运动后入睡困难。
二、穴位按摩帮助你改善失眠症状:
1、双手交叠按摩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指处,按摩此穴能够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精力减退的症状,养血养气,利于美容。先将双手叠在一起按压此穴位,亦可以连同此穴周围做圈状的按摩,连续60次。
2、按摩鸠尾穴:鸠尾穴位于人体的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按压此穴,能消除疲劳和焦躁情绪,带来心态安宁的睡眠。按摩时,先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3、安眠穴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4、点按神门穴: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按摩方法:晚上睡前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神门穴15-20次即可。点按刺激神门穴,用力不要过重,以有酸胀感为宜。
按摩照海的方法 按摩照海的好处
中医认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心肾不交,肾脏健康,肾水上升,心火下降,人体阴阳平衡,则不会失眠,反之,肾脏虚弱,肾水下降而心火上升,水火不相济,则易致失眠。照海是肾经大穴,有滋阴固肾之功,且又与肾膀胱经相络,膀胱支脉从肺出,因此可壮水控火,重新沟通心肾,调节阴阳平衡,常常加以按揉,可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
咽喉肿痛,是虚火上浮引起,肾亏造成肾水减少,影响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导致虚火上浮,使咽喉等部位出现不适,照海穴本身属足少阴肾经的重要穴位,又通阴跷脉,因此具有滋阴清热功效,能迅速扑灭虚火,缓解咽喉肿痛,即使慢性咽炎,长期按摩此穴,亦可缓解症状。
漏肩风多属气血不足,寒邪内生或入侵筋骨,并滞于经络所致,按揉照海穴,可使肺这一气血生化的重要场所重新活跃起来,补益气血,温养筋骨,驱赶寒邪之气,治疗疾病。
按摩保养卵巢
教你简单按摩 养卵巢保健康
1、三阴交穴按摩
三阴交穴能够影响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问题、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问题,同时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了可以健脾活血、更能调肝补肾,能够有效改善睡眠。因此记得在这个穴位进行点按式按压,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即可。
2、照海穴按摩
照海穴在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现在主要适用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问题,平时可使用点按式按摩法,如果遇到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等妇科问题,坚持每天点按3次,每次10分钟即可。
3、血海穴按摩
血海穴位于膝盖上方,平时可以对这个部位进行点按,能够有效缓解痛经、荨麻疹以及面部雀斑问题,有效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体寒导致的宫寒等问题,恢复经期正常,防止经期过短,月经量较少带来的卵巢问题。
4、复溜穴按摩
复溜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按摩复溜穴对女性下焦冷、痛经、手脚浮肿有效,这一穴位能够有效促进下半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效改善下半身循环不畅的问题,平时可采取点按与轻敲的方式。
卵巢保养按摩手法
1、卵巢保养之穴位按摩法
三阴交穴按摩
三阴交穴能够影响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问题、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问题,同时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了可以健脾活血、更能调肝补肾,能够有效改善睡眠。因此记得在这个穴位进行点按式按压,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即可。
血海穴按摩
血海穴位于膝盖上方,平时可以对这个部位进行点按,能够有效缓解痛经、荨麻疹以及面部雀斑问题,有效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体寒导致的宫寒等问题,恢复经期正常,防止经期过短,月经量较少带来的卵巢问题。
复溜穴按摩
复溜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按摩复溜穴对女性下焦冷、痛经、手脚浮肿有效,这一穴位能够有效促进下半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效改善下半身循环不畅的问题,平时可采取点按与轻敲的方式。
照海穴按摩
照海穴在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现在主要适用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问题,平时可使用点按式按摩法,如果遇到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等妇科问题,坚持每天点按3次,每次10分钟即可。
2、卵巢保养之瑜伽保养法
练习瑜伽可疏通女性器官的气血循环,调整荷尔蒙的分泌,可以加强机体功能,改善卵巢及子宫的功能以达保养的目的。
3、卵巢保养之屈膝抬腹法
练习方法:首先平躺在地板上,双腿打开与肩膀同宽,屈膝并保持自然呼吸;然后吸气,将臀部向上抬起,双手合掌伸直平放在地面上;呼气,保持臀部抬起,将右腿抬起,右脚尖点左膝盖;然后保持这个姿势,自然呼吸3-4次;最后将右脚向上抬起病伸展,眼睛朝右脚尖方向看,保持姿势5-10秒。
练习功效:通过这个姿势的练习可以刺激女性生殖器官,提高雌激素的分泌,保持年轻状态。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保护卵巢
三阴交穴按摩
三阴交穴能够影响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问题、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问题,同时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了可以健脾活血、更能调肝补肾,能够有效改善睡眠。因此记得在这个穴位进行点按式按压,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即可。
血海穴按摩
血海穴位于膝盖上方,平时可以对这个部位进行点按,能够有效缓解痛经、荨麻疹以及面部雀斑问题,有效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体寒导致的宫寒等问题,恢复经期正常,防止经期过短,月经量较少带来的卵巢问题。
复溜穴按摩
复溜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按摩复溜穴对女性下焦冷、痛经、手脚浮肿有效,这一穴位能够有效促进下半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效改善下半身循环不畅的问题,平时可采取点按与轻敲的方式。
照海穴按摩
照海穴在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现在主要适用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问题,平时可使用点按式按摩法,如果遇到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等妇科问题,坚持每天点按3次,每次10分钟即可。
涌泉穴按压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是全身穴位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肾主气血,肾脏不好的女性,往往会面临内分泌等多种问题,因此平时涌泉穴一定要勤于按压,每天3次,每次20分钟即可。
关元穴按压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按压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的按压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关元穴最好使用点按与轻敲结合的方式。
气海穴按压
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气海穴本身温阳益气、化湿理气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气海穴是人体真气的产生地,因此对于体虚导致的乏力等气虚之症状,按压气海穴往往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的功效。
卵巢早衰吃什么好呢?
1、女性卵巢早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饮食保健,有利于卵巢的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的食品,而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易导致卵巢动脉硬化,使卵巢萎缩,高盐饮食影响体液代谢。
2、女性卵巢早衰患者可多食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食品,如豆类、谷类、菠菜、西兰花、南瓜、番薯、小麦及黑米等食物。
3、减少摄入盐类、酒精和咖啡,降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并选择鲜奶或更年期专用奶粉,来预防因卵巢功能下降引起的骨质疏松。此外,还需要减少被动吸烟,保护自己身体。
4、适当食用一些碱性食品,可以缓和代谢性酸性产物的刺激,有益卵巢保健。
男人睡眠不好如何按摩调理呢
1、轻敲失眠穴
取穴:失眠穴是治疗失眠的穴位,位于足底跟部。当足底中线线与内,外踝尖连线相交处,即足跟中心处。
做法:在床上,可用拳头轻轻地来回捶击,只要敲100次此穴,即可安然入睡,故此穴又称百敲穴。
好处:按摩此穴具有镇定亢奋神经,使人进入深度睡眠的功效。
2、按摩百会穴
取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
做法:用手掌按摩百会穴,每次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50圈,或用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压此穴,每次50下。
好处:“脑为髓海”,百会穴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按摩这个穴位能起明目醒脑,改善睡眠的作用。
3、指压合谷穴
取穴: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为合谷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
做法:用食指、中指的指腹轻轻按压此穴,每次100下。
好处:按摩合谷穴对于神经性头痛、失眠和神经衰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按摩保养卵巢的穴位
1、三阴交穴按摩
三阴交穴能够影响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问题、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问题,同时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了可以健脾活血、更能调肝补肾,能够有效改善睡眠。因此记得在这个穴位进行点按式按压,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即可。
2、照海穴按摩
照海穴在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现在主要适用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问题,平时可使用点按式按摩法,如果遇到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等妇科问题,坚持每天点按3次,每次10分钟即可。
3、血海穴按摩
血海穴位于膝盖上方,平时可以对这个部位进行点按,能够有效缓解痛经、荨麻疹以及面部雀斑问题,有效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体寒导致的宫寒等问题,恢复经期正常,防止经期过短,月经量较少带来的卵巢问题。
4、复溜穴按摩
复溜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按摩复溜穴对女性下焦冷、痛经、手脚浮肿有效,这一穴位能够有效促进下半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效改善下半身循环不畅的问题,平时可采取点按与轻敲的方式。
失眠如何快速入睡呢
1、安眠穴
位置:安眠穴在颈部,风池与翳风连线的中点。在家取穴时可以取坐位,头略低,耳后有两个大筋的凹陷处或枕骨下凹陷处即是。翳风在耳垂的后方。
按揉方法:按揉前可以结合头部的左右侧弯各3次拉伸经络后,用同侧食指按揉同侧安眠穴,由轻到重,至指压处产生酸麻重胀感为佳。左右交换,每天睡前一次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
2、神门穴
位置: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原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凹陷处,有安定心神的作用。
按揉方法: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神门穴各50次,以按揉时不感到酸痛为佳。每天睡前按一次神门穴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
3、神庭穴
位置: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按揉方法:拇指指腹按揉50次。每天睡前按揉数次。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眼睑的开合主要由阴阳跷脉负责,阴跷脉起于足踝内侧的照海穴,阳跷脉起于足踝外侧的申脉穴,因此适当按揉这两个穴位对改善失眠有较大的帮助。
4、申脉穴
位置: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申脉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失眠。
帮助睡眠的经脉和穴位
一般人在按摩时不用把每条经络和穴位都背下来,只要记住大体的走向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每个中医按摩师在按摩时,都会有一个沿着脊柱两旁1点5寸左右按压的动作,这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该穴位主管人的脏器,如大肠腧、肾腧等,按压足太阳膀胱经能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自然也能使人得到更好的睡眠。因此在按摩时可以沿着竖脊肌自上往下的按压,疏通经络。
从生理上来说,很多穴道都处于肌肉的起止点,因此在按摩时要拿住肌肉,在起止点和肌肉中间稍微用力点压,能起到很好的放松效果。
当然,要感觉到每块肌肉的走向,需要一定量的练习,也就是多按摩。
如果有心的话,也不妨再记几个能帮助改善睡眠的穴位,例如按压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中间),按压百会穴(头顶上两耳连线的中间),按压关元穴(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这几个穴位都处于前正中线上,自己就能按到,也比较容易记忆。
同时养好肝肾对于帮助睡眠也非常重要,因此顺着足厥阴肝经(大腿内侧上缘)和足少阴肾经(大腿内侧下缘)进行按摩,也能改善自己的睡眠。其中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改善睡眠的效果很不错,这个穴位在脚心,当你把脚趾蜷缩起来的时候,脚心凹陷的地方就是涌泉,也就是在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 1/3与后2/3交点上。内踝尖下凹陷的地方叫做照海穴,这个穴位是八脉的交会穴,治疗失眠有很好的效果。洗脚的时候按一下这两个穴位,能够缓解疲劳。
此外,三阴交和足三里两个穴位是保健的重要穴位,经常按压能够强身健体,分别位于足内踝尖上三寸和小腿前外侧,膝盖下三寸,胫骨一横指处。睡觉前自己按压一会,睡得也会很香甜。
按摩小贴士
按摩最好还是请专业人士操作,传统的中医不但经络穴位找得准,而且还附带拔火罐、刮痧等项目,都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享受一番不但能全身轻松,改善睡眠,而且强身健体。
精油按摩也是现在很流行的按摩手段,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精油,让按摩师把自己的每块肌肉,每寸肌肤都放松一遍,能够改善微循环,对皮肤也有很大的好处。泡个温泉,然后让技师做个SPA,踩个背,晚上睡得一定会很香。
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做个按摩,那么学习一点解剖学知识以及经络穴位,并勤加练习,一样能有不错的效果。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保护卵巢
对于女性来说,日常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也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的方式,帮助改善卵巢的年轻状态,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招穴位按摩的好办法吧!
三阴交穴按摩
三阴交穴能够影响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问题、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问题,同时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了可以健脾活血、更能调肝补肾,能够有效改善睡眠。因此记得在这个穴位进行点按式按压,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即可。
血海穴按摩
血海穴位于膝盖上方,平时可以对这个部位进行点按,能够有效缓解痛经、荨麻疹以及面部雀斑问题,有效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体寒导致的宫寒等问题,恢复经期正常,防止经期过短,月经量较少带来的卵巢问题。
复溜穴按摩
复溜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按摩复溜穴对女性下焦冷、痛经、手脚浮肿有效,这一穴位能够有效促进下半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效改善下半身循环不畅的问题,平时可采取点按与轻敲的方式。
照海穴按摩
照海穴在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现在主要适用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问题,平时可使用点按式按摩法,如果遇到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等妇科问题,坚持每天点按3次,每次10分钟即可。
涌泉穴按压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是全身穴位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肾主气血,肾脏不好的女性,往往会面临内分泌等多种问题,因此平时涌泉穴一定要勤于按压,每天3次,每次20分钟即可。
关元穴按压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按压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的按压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关元穴最好使用点按与轻敲结合的方式。
气海穴按压
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气海穴本身温阳益气、化湿理气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气海穴是人体真气的产生地,因此对于体虚导致的乏力等气虚之症状,按压气海穴往往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的功效。
卵巢早衰吃什么好呢?
1、女性卵巢早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饮食保健,有利于卵巢的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的食品,而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易导致卵巢动脉硬化,使卵巢萎缩,高盐饮食影响体液代谢。
2、女性卵巢早衰患者可多食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食品,如豆类、谷类、菠菜、西兰花、南瓜、番薯、小麦及黑米等食物。
3、减少摄入盐类、酒精和咖啡,降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并选择鲜奶或更年期专用奶粉,来预防因卵巢功能下降引起的骨质疏松。此外,还需要减少被动吸烟,保护自己身体。
4、适当食用一些碱性食品,可以缓和代谢性酸性产物的刺激,有益卵巢保健。
子宫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一、子宫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治疗是我国独特的中医治疗方式之一,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中医精髓之所在。一起来看,如何用简单的穴位按摩调理子宫吧:
合谷穴缓解痛经好帮手
穴位功效:月经来时疼痛、月经不规则或连续3个月未来,按压合谷穴可以帮助舒缓疼痛,改善月经不调及失眠现象。
子宫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按摩手法:先取得左手上的合谷穴后,以右手拇指在左手合谷穴上加压,一紧一松,需有局部酸胀感。按完左手后再按右手,每两秒钟按压1次,即可松开,再行按压。
血海穴活血化瘀最给力
穴位功效:血海是活血化瘀的主要穴位,与血相关的病症都可以调理,按压穴位可以缓解月事的痛经程度、产后妇女出现的各种酸痛症状,还具有美化皮肤,改善脸上斑点的作用。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按压,要用感觉得到痛的力量,没2秒啊那样1次,即可松开,再行按压,可反复按压5分钟。
子宫保养的手法
按摩的好处
卵巢是女人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呵护,要保养!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芳香精髓可以经过调配、按摩、渗透、作用于腹部内,改善气血运行,改善宫寒、痛经,疏通女性器官的气血循环,调整荷尔蒙的分泌,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输卵管不通,能增加女性魅力、调节睡眠,加强人体的肾脏功能,恢复女性因流产或生产后丧失的‘元气’,使女性由内而外地散发一种青春的气息,延缓衰老。
下面是卵巢保养项目具体手法:
1:抹油
2:点压腰眼。
3:打开腹股沟淋巴结
4:从腰际拉抹到腹股沟
5:腹部打太极
6:肚脐四周---上半部打小圈,下半部划弧
7:阴历按压卵巢
8:在腹部做菱形切割
9:点穴:肚脐下三寸、旁开1.5寸左右穴;旁开三寸左右穴。
10:暖宫
11:点压腰眼
12:从腰际拉抹到腹股沟。结束
按摩子宫子宫底,让子宫肌肉受刺激收缩,也是刺激恢复的方式。产后按摩子宫手法,膝关节上的血海,踝关节上的三阴交,踝关节旁边的复溜、照海,足底的涌泉,下腹部的关元、气海、神阙等穴位,自己用食指在这些穴位上点按,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可促进女性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功能的改善,有益于卵巢的保养。
穴位按摩能治疗失眠吗
双手交叠按摩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指处,按摩此穴能够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精力减退的症状,养血养气,利于美容。先将双手叠在一起按压此穴位,亦可以连同此穴周围做圈状的按摩,连续60次。
按摩鸠尾穴
鸠尾穴位于人体的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按压此穴,能消除疲劳和焦躁情绪,带来心态安宁的睡眠。按摩时,先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