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狂犬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近年来,随着养狗和家养宠物数量的增多及缺乏对犬和猫等宠物的严格管理,加之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不够,使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已连续5年回升。据卫生部资料统计,至2003年狂犬病病死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应充分发挥护士在预防工作中的干预作用,从社区到临床,需集宣传者、督促者、咨询者于一身,针对高危人群及养犬密度大的农村,开展预防宣传,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1 狂犬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因我国地域大、人口多、养犬基数大,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国际交往的频繁、开放地区增加和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都是发生爆发性流行事件的危险因素。而且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狂犬病从家畜流行转化为在野生动物中流行,人们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是引起狂犬病传播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1] 。我们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性控制狂犬病体系,对广大群众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同时,加强管犬、灭犬及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
2 加强犬咬伤者的伤口管理,开展一级护理工作
实验证明,咬伤后彻底处理伤口,可降低发病率9~18倍(一般咬伤),重度咬伤在1h内伤口处理得当,并同时应用免疫血清+疫苗可降低发病率3.5~6.0倍。
(1)伤口的及时彻底清洗是预防狂犬病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些伤者怕麻烦,不愿清洗或是草草了事,护理人员应告知早期彻底清洗伤口的重要性,协助其用20%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5~20min(二者不可同用),对较深的伤口可用注射器或插入导管对伤口深部行灌注冲洗,然后用70%~75%的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伤口一般不缝合,严禁包扎。如伤及大血管或撕裂较大时,应在彻底清洗伤口的前提下稀疏缝合,在伤口周围用足量抗狂犬病血清浸润注射,必要时,可用破伤风抗毒素及抗生素。
(2)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的护理 咬伤后72h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可降低发病率,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有时不易被伤者接受(伤者会顾虑血清对身体产生不良反应,或是经济原因)。这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抗狂犬病血清是被动免疫抗体,它可中和入侵人体的狂犬病毒(在注射疫苗后,自动免疫的抗体要在10~14天后产生),从而抑制病毒繁殖,延长潜伏期。再用疫苗,形成被动免疫抗体-自动免疫抗体“接力”式地持续,使重伤患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注射血清前要仔细询问既往有无过敏史,并做血清过敏试验,如血清试验阳性者,可改用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行脱敏注射。
WHO建议:见表1。首先应尽可能多的在伤口部位浸润注射,最后将多余的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到大腿肌肉(头部咬伤者可注射于颈背部肌肉),总量按40IU/kg计算,特别严重者可酌情增至80~100IU/kg。注射完毕后要留观伤者15~30min才能离开,告知伤者有可能发生血清迟缓过敏反应,一般在3~14天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红肿、瘙痒,严重者累及全身,这时千万不要紧张恐惧,可按常规抗过敏治疗。
(3)注射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的护理 要督促伤者必须全程足量按时接种完疫苗。但血清与疫苗两种制品的注射部位和器具要严格分开。疫苗应注射在伤口对侧的上臂三角肌内(成人)或伤口对侧的大腿前内侧肌肉内(儿童),按0、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支,儿童剂量相同。严重咬伤者在0、3天要加倍量注射疫苗,联合应用血清者,在全程注射完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加强注射疫苗。
(4)饮食护理 被犬咬伤者在经过上述三个重要环节的处理后,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禁忌辛辣食物、浓茶、酒、咖啡,避免过度劳累、受寒。酗酒、身体虚弱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可使潜伏期内的病毒提前致病。
(5)被污染的衣物管理 狂犬病毒不耐强酸、强碱及高温,50℃15min,60℃5min,100℃2min即被灭活,告知伤者被动物撕裂的衣服应及时更换煮沸,以防止再接触皮肤和黏膜发生“非咬伤性接触感染”。
3 加强犬类管理,推行管、免、灭相结合的综合性预防和控制措施
开展各种宣传形式,教育群众遵纪守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狂犬病预防工作。禁养区应坚持捕杀野犬和违章犬,对家犬、实验用狗、军犬进行预防接种,并登记管理。对进口动物与境外带入犬应实行严格的检疫和免疫制度。对已被打死的疯动物严禁吃肉剥皮,及时焚烧和挖坑深埋,防止野生动物刨土、啃尸,污染环境。
4 完善二、三级护理工作
因为狂犬病潜伏期最长可达30余年,所以护理人员有责任进行科普宣教,普及狂犬病的预防知识,提高人群的防病意识。对于已确诊的患者,不能在病室内高声谈论患者的病情,护士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动作轻巧,加强心理护理,尊重和安慰患者,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住过的病室及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同时做好自身的防护。
总之,虽然狂犬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疾病,且影响狂犬病的危险因素众多,但目前积极的预防仍是首要的措施。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探索与研究,采取最有效的护理手段,为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做出贡献。
如何控制和消灭狂犬病
要控制和消灭人的狂犬病,首先必须从传染源着手。
对传染源:
狂犬病流行区:凡狂犬病流行以犬为直接传染源地区,应以消灭犬狂犬病为主要目标。
登记管理家犬,并对其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或口服狂犬病疫苗,发给免疫证;
城市禁止私养犬只;
捕杀所有野犬及无免疫证的家犬;
对疯动物与被其咬伤的家畜应立即捕杀,对可疑患狂犬病的家犬应立即捕杀。
在控制狂犬病后,应立即着手控制野生动物狂犬病。
对人的预防注射:
对有被咬伤危险与有机会接触狂犬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作感染前的免疫预防注射。一般用狂犬病疫苗基础免疫三针(0、7、28天注射)一年后加强一针,以后每三年加强一针。如怀疑皮肤伤口或粘膜接触了狂犬病毒污染物时,除对局部进行处理外,还应加强注射2-3针(隔日注射)。
被动物咬伤后,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及早、彻底处理伤口并及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疫苗三步并重的原则。
总之,要消灭狂犬病必须作好管理狗,给狗注射疫苗,打狗,和对人的预防处理四个环节的工作。
狗咬了人后十天还健康 判断狗没有狂犬病的6个标准
1、狂犬病在狗体内通常有1个月以上的潜伏期,年龄一个月之内的狗通常不会有狂犬病。
2、狗身体健康或患病超过10天说明不是狂犬病。
3、狗有病,但从健康状况到有急性发病症状时间非常快不是狂犬病。
4、狗狗走路常绊倒或沿圆圈漫步,头部撞墙,好像眼瞎了一样不是狂犬病,这可能是狗瘟热或其他疾病的表现。
5、狗没有明显的烦躁不安或经常无故咬人的行为,则不是狂犬病。
6、狗在狂犬疫苗有效期,一般不会得狂犬病。
备注:如果被自家的狗咬了,符合以上6大标准的,则说明狗没有狂犬病,被咬后无需打针。
狂犬病患者的护理保健措施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对人类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积极有效的处理伤口和预防接种疫苗至关重要。此外,更要加强被咬伤后的处理与病发后的护理工作。
典型的狂犬病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外界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呼吸机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
如何护理狂犬病患者:
1、病人被咬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或1%新洁尔灭长彻底冲洗伤口至少30分钟,深部伤口用注射器插入冲洗,冲洗后用50%-70%的乙醇或2%碘酊擦伤口,伤口不宜缝合,也不宜包扎。
2、遵医嘱用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四周及底部进行浸润注射。
3、遵医嘱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及抗生素。
4、应用狂犬疫功进行全程预防接种。
5、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如光、风吹、音响、水声等。
6、选择容易吞咽的半流质或软食,供给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狂犬病的日常护理方法介绍
在患上狂犬病的人正在治疗期间时,想及早的康复,对于日常护理也是不能够少的,日常护理也是康复的一个关键过程,狂犬病的日常护理都是什么呢?在哪些方面做好护理工作呢?首先在饮食上要注意到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在生活方面要使病人的室内保持安静,防止音、光、水和风等刺激性,这个要进行隔融,做到这些才会有利于狂犬病患者的康复。
病人应该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对于不能进食者可以鼻饲来保证营养供给。疾病护理
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如有皮肤破损,应戴乳胶手套。
2.单间接触隔离。被患者唾液沾染的用品均应消毒。须防患者在痉挛发作中抓伤咬伤。
3.病室内保持绝对安静,防止音、光、水、风等刺激。作好监护工作。
4.若可能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必要时咽部用0.5%~1%丁卡因喷雾后鼻饲。
小孩不确定被猫咬怎么办 被猫抓伤得狂犬病的几率高吗
被猫抓伤或者咬伤感染狂犬病的几率占5%左右。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其病症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临床上狂犬病暴露主要针对狗和猫两种动物,被猫抓伤或者咬伤感染狂犬病的几率占5%左右,无论流浪猫还是家养猫,它们的猫爪上都可能遗留狂犬病毒,只要抓破皮肤就能使狂犬病毒侵入机体,导致人感染狂犬病,因此被猫抓伤需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传播方式主要有哪些
由于近年来的“宠物热”使一些地区狂犬病的发病率上升,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狗,其次是猫,另外,还有许多野生动物都可传播狂犬病。有时动物并没有发病,但因其带有狂犬病病毒,这些貌似“健康”的带毒动物咬了人也可使人患狂犬病,甚至还有个别未被狗咬却感染了狂犬病的病例,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人们特别注意的:
1、吃了狂犬病动物的肉可能会感染狂犬病;
2、接触带病毒的狗可能会感染狂犬病;
3、处理动物的皮毛、接触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可能会感染狂犬病。
4、狂犬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过去认为,狂犬病只能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但现在已有了一些人传染人的例子。我国在1982年有过一例农民因抢救曾被狂犬咬伤的落水儿童,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3个月后患狂犬病死亡。山西太原一位母亲因护理患狂犬病的女儿,7个月后患狂犬病。安徽一位26岁农民因接触患狂犬病的弟弟,一个月后发病死亡。
预防是减少和消灭狂犬病的关键。狗和猫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限制养狗的数量或家庭要主动为家养的猫狗接种狂犬疫苗是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还要注意,在被狗、猫或其他动物咬伤后立即清洗、处理伤口。目前看来,给猫、狗注射狂犬疫苗可保护人类不患狂犬病。
此外,也不能忽视其他传染途径。不能吃因狂犬病死亡的动物肉,就连一些来历不明的狗和野生动物的肉也不能随便吃;不要与未免疫的动物过分亲密,不要接触这些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在护理狂犬病病人时也应注意隔离。因为目前还没有治疗狂犬病的有效方法,预防是减少和消灭狂犬病的关键。
被伤后三步应对措施。人被带狂犬病病毒的狗或猫咬伤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一般会在50天—60天内发病。
如果被狗或猫咬、抓伤,应马上采取三步紧急应对措施:
第一步:冲洗伤口。要马上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尽可能把病毒冲走,把血挤出去。如果有条件,最好用20%的肥皂水进行冲洗,连续冲上20—30分钟。接着用碘酒消毒伤口,再用酒精洗掉碘酒,如此反复3次。
第二步:马上到当地防疫部门注射疫苗。绝不能拖几天才去注射。狂犬病潜伏期快的10天左右就发病,慢的则可能好几年。
第三步:如果伤口被咬得严重,一定要注射抗病毒血清,与疫苗同时使用。抗病毒血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先试针。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狂犬病的传播方式了吧?一定要特别注意哦,生命是无价的,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好自己,远离这些危险的病症。尤其要记住后面的应急措施,如果不小心被狗咬了一定要按上面的步骤操作,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狂犬病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吗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人多因被病犬咬伤后而受感染。本病以兴奋、恐水、怕风、流涎、咽喉肌痉挛、全身瘫痪为特征。
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儿童患狂犬病比成人多,因儿童喜欢追逐犬类,对行为异常的犬类缺乏辨别能力,不知躲避又无自卫能力,故被咬伤的机会较多。狂犬病毒一般存在于狼、狐、豺、野犬、鼠、兔、蝙蝠等野生动物中,家犬、猫、牛、羊、马等家养动物接触上述病兽也易传染上。在动物管理措施缺乏,家养动物狂犬病没有控制的地区,狂犬病易在犬中流行,也可导致人狂犬病流行。动物狂犬病中,犬狂犬病占90%,其他家养动物占5%~10%,其中猫占多数。
被病犬咬伤或病猫抓伤后一般在3个月内发病,短的8天,长的可达1年发病。头、面部被咬伤,伤口深者发病早。病儿开始感觉伤口疼痛和麻木感,随后有发热、多汗、全身疼痛不适、失眠或嗜睡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较大儿童可诉咽喉部有紧缩感。 1~3天后病儿进入兴奋状态,较大儿童会感到极度恐怖,有大难临头之预兆感,还可有意识模糊、言语杂乱、辨别方向错误及颈部僵硬等脑膜刺激症状,最突出的症状是怕风、恐水。当吞咽食物和水时,咽喉部肌肉出现疼痛性抽动,以后遇到风、声音、气味、光亮、见水或说到水,均可引起咽喉部肌肉抽动。小儿流涎较多,体温可达39.5℃~40.5℃,咽喉部肌肉抽动使病儿感到极度痛苦,不仅无法进食和饮水,还可导致呼吸困难和缺氧,严重者出现全身抽动。病儿常在发作中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存活小儿于1~3天后抽搐停止,逐渐安静,然后出现瘫痪,以肢体瘫痪多见。呼吸微弱不整齐,血压下降,脉搏减弱,四肢冷,常因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
由于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极高,小儿发病过程中反复出现咽喉部肌肉抽动,甚至全身抽搐都可导致脑缺氧,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时可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如患儿抢救存活智力发育肯定会受到影响,故应预防狂犬病的发生。首先要做好动物管理,犬或猫应进行预防接种,动物患狂犬病后应立即捕杀、深埋,不可剥皮,这样可消灭传染源。被犬咬伤或被猫抓伤后应在2小时内及时、彻底地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疫苗,以预防发病。
狂犬病的治疗效果不佳,应采取适当措施减轻患儿痛苦和对症治疗,还要注意预防狂犬病者感染医护人员。病儿应单独隔离,由专人护理,病室应避光,保持安静,周围不要有噪声、流水声。兴奋不安时可给镇静剂,输液供给营养,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是引起死亡的原因,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进行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器维持呼吸等方法纠正呼吸衰竭。还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病毒药物,干扰素、阿糖胞苷等可干扰病毒复制。
狗咬我十天后狗是否有狂犬病
可能有狂犬病。
原因可能是狗当时咬你是处于防卫心理或事出有因,如:强拉硬拽、过度戏弄、狗护食、护子或被弄疼,而那时狗还未感染狂犬病,因此在十天内不会发病,但咬了之后却因为其他因素而感染上狂犬病,如与不明来历的狗接触或撕咬等,可能导致感染狂犬病毒而发病死亡。
备注
如狗狗正常没有病或患病超过10天说明不是狂犬病,因为观察时间通常不足十天,如果有病超过了十天,也肯定不是狂犬病,因为狗患狂犬病如不进行抢救,不到十天就死了。
恐水症应该如何预防
被狗及其他动物如猫、鼠等咬伤后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得狂犬病的机会就会增大。所以,凡被上述动物咬伤后都必须尽快进行以下处理。
1、清创伤口。清创伤口是被狂犬或正常犬及其他动物咬伤后一道首要措施。伤者要及时用20%肥皂水或0.1%的新洁而灭溶液把伤口反复冲洗干净,然后用2%的碘酒或75%的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但切勿包扎。
2、注射狂犬病血清。伤口处理完后,如被犬咬伤过重或高度可疑狂犬咬伤时,应立即到当地防疫部门注射狂犬血清,因为狂犬病的发病潜伏期最短只有10天左右,而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大约需10~14天,体内产生的免疫力才能达到保护水平。为使患者及时获得被动免疫,在咬伤后48小时内应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3、注射狂犬病疫苗。在注射狂犬病血清最少3小时后再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狂犬病。狂犬疫苗全程共5针,即被犬咬伤后就诊时注射第1针,以后自第1针算起,分别于第3天、第7天、第15天和第30天各注射1针,全程注射完毕后,要在就诊的防疫部门进行免疫抗体测定,如抗体测定为阳性,说明患者体内己产生了针对狂犬病的免疫抗体,免疫接种是成功的。反之,说明患者体内尚未产生足够的免疫力,这样还应补种1~3针狂犬疫苗,以确保达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
狂犬疫苗四针和五针有什么不同 打狂犬疫苗的注意事项
狂犬疫苗打完,要注意护理伤口,护理方式和护理别的针口是一样的,注意不要感染,针眼没长好前不能洗澡等等等。狂犬疫苗注射者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只要去正规机构注射并遵从医嘱,一般都可以彻底清除体内的病毒。
在打完第一针狂犬疫苗后,就要开始忌口,不能饮酒、喝浓茶、咖啡等,忌辣椒、花椒、生姜、芥末、大蒜、洋葱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当注射完所有疫苗14天后才不用这样忌口。另外咖啡,可乐的刺激性饮料也是不可以喝的。
注射狂犬疫苗后要注意不能过度劳累。因为狂犬疫苗是要分几次才能注射完的,在注射期间狂犬病毒并未从体内除根。如果人体一直处于过度劳累的状况,那么会引起抵抗力下降,造成狂犬病发。
注射者应该尽量保暖。如果感冒了,身体虚弱,会造成疫苗失效。不管是人体注射狂犬疫苗,还是狗打狂犬疫苗针,都要注意保暖,在疫苗没有彻底生效前更要爱护自己。
打了狂犬疫苗要注意什么注射后需要注意事项
剧烈运动可能造成打针的伤口碰伤,最后被感染化脓。同时过度运动也会造成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等等。小编提醒,刚注射狂犬疫苗的人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以慢性运动为主。
一些药物会影响疫苗注射失败的。如果打完狂犬疫苗,一定要把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告诉医生。如激素、环磷酞胺等免疫制剂和氯喹等药物,可能会降低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坦诚告知。
狂犬疫苗注射后有轻微局部及全身反应,如发红或轻度硬结、瘙痒、肿胀,这些不良反应可以在24~48小时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个别接种后可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有持续2~3天者。偶尔有部分人会出现皮疹,若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神经性皮下水肿、荨麻疹等到较严重副作用反应者,可去医院进行对症治疗。
狂犬病疫苗有效期是从人体接受接种产生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时算起。因为抗体是蛋白质,也会代谢水解,周期约180天左右。所以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自产生抗体后(大约接种第五针时)起算,其免疫保护有效期为6个月。
在全程注射完人用狂犬疫苗后第15天左右到医院去,空腹抽取2ml血液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如检查结果抗体为阳性,说明机体已产生抗狂犬病抗体。亦说明注射的疫苗对这次犬伤(如果含有狂犬病病毒的话)有免疫作用。
如果没有产生抗体(阴性),则应加强注射一到两支疫苗,再验血,直至产生抗体为止。
哺乳期和孕期妇女能打狂犬疫苗吗
其实哺乳期和孕期打不打狂犬疫苗是非常矛盾的事情,不打狂犬疫苗的话容易导致疾病的发作而影响身体,如果打狂犬疫苗的话又怕伤害到宝宝的发育。
对于哺乳期妇女和妊娠期妇女到底能不能打狂犬疫苗,打了疫苗之后会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这个问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所主管医师张雪春认为,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无任何禁忌症,目前还没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者狂犬病疫苗会引起胎儿发育异常的证据,鉴于狂犬病几乎是100%致死的疾病,因此妊娠期进行狂犬病预防不是禁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者狂犬病疫苗使用于婴幼儿也无问题。
而卫生部在关于“狂犬病防治常见问题”的解答中也认为,被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无任何禁忌症。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由于接种狂犬病疫苗而引起胎儿致畸、异常的病例报导,所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被咬伤后也应该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但是对于有暴露前免疫的孕期妇女应该推迟接种疫苗。
狗咬最晚多久打针无效 狗咬了不打针一定得狂犬病吗
不一定。
首先,如果一个人被狗咬后会感染上狂犬病,那么必须满足一个前提——这只狗的体内携带狂犬病毒。只有被携带了狂犬病毒的狗咬后,才会得病。但若是咬你的狗体内没有狂犬病毒,自然你被咬后不打狂犬疫苗也不会得狂犬病,也不会死。
但相反的,如果咬你的狗体内携带狂犬病毒,要是打疫苗的时间晚了,就相当于等死,因为目前狂犬病发病后致死率接近100%,无药可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