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心跳过慢原因

老人心跳过慢原因

1.传导阻滞

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脏房结或心肌的病变,使窦房结发出的命令不能下传。传导阻滞分为3度,I度较轻,可无症状,只有在心电图检查时才能发现;II度是有少数命令不能下传,病人常有心脏停跳感;Ⅲ度严重,所有的命令都不能下传,心跳每分钟20~30次,很不规则,病人自觉症状也很重,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可能,应该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2.迷走神经张力改变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引起的心动过缓常见于正常人,心跳虽然慢,却有力、规则,且每分钟不低于50次,心排血量不减少,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窦房结功能改变

人的心脏跳动是由窦房结来指挥的。因窦房结本身的病变所引起的心跳过缓在临床上称为病窦综合征,心跳为每分钟40次左右,心排血量明显减少,病人会出现目眩、头昏、耳鸣等一系列症状,病情严重会出现昏迷与抽搐。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会发生心绞痛,甚或心肌梗死。

心跳慢是怎么回事 运动员心跳慢的原因

飞行员、运动员等安静时的心跳可低至45次/分,我们称之为运动员心跳。运动员的心跳慢,与他们长期训练有关:

1.运动员在多年的训练中,让心跳变慢的神经的兴奋性会增高,心跳次数会减慢;

2.运动员的心肌非常粗壮有力,能被拉伸的更长,这样心脏在每次泵血前就能储存更多的血液,一般心跳五十多次就能相当于一般人心跳七八十次泵出的血液,足以满足运动员正常的生理需要;

3.运动员负责携带氧的血红蛋白比一般人多,携氧能力更强,所以运动员心跳慢,大概每分钟四五十次应该属于正常。

心脏跳的慢原因

如果你周围有人做过心电图就会发现,正常心电图上都会批注"窦性心律",正常的窦性心率一般为60-80次/分。心动过缓在正常情况下见于运动员,睡眠时,异常情况见于颅内压增高,血钾浓度过高,甲状腺机能减低,应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利血平等。器质性的心脏病中,心动过缓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赛等。 一般心律不低于50次/分时,并无明显不适症状,但是当心率低于40次/分时,会因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前区疼痛,发生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者晕厥。所以当窦性心律低于40次/分时,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心动过缓严重时会伴随出现心脏停搏,应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心率多少算正常 运动员的正常心率

运动员在多年的训练中,心肌非常粗壮有力,能被拉伸的更长,这样心脏在每次泵血前就能储存更多的血液,一般心跳五十多次就能相当于一般人心跳七八十次泵出的血液,并且运动员负责携带氧的血红蛋白比一般人多,携氧能力更强,所以运动员心跳慢,大概每分钟四五十次应该属于正常,安静状态下的心跳可低至45次/分。

心跳过慢是什么原因 病理性窦性心跳过慢

引起心跳过慢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跳过慢。

病理性窦性心跳过慢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老人心率过快怎么办

1、老人心率过快应注意饮食

老年人心跳过快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但是如果一直让这种症状延续下去的话,就很可能造成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想要预防这类病症我们可以从补血、清血管开始,老年人的造血功能比较差,因此多吃点具有补血功能的食物比较好。要养成定时检查心脏、血压的习惯。平时坚持老年人锻炼,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食物多以清淡为主,还有最主要的就是要让老年人拥有一个舒适安心的生活环境,心情好了,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2、老人心率过快的介绍

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心跳每分钟过100次,就是“心动过速”,亦称“心悸”。 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千差万别,最多见的是心脏本身有病,如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患了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发热、急、慢性感染、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煤气中毒,也会引致心动过速。

3、酗酒会引起老人心率过快

老人应尽量减少喝酒。过量的酗酒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饮酒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情绪激动,引发脑出血。所以要减少喝酒。

心跳慢是怎么回事 药物因素导致心跳慢

服用某些药物的时候也会导致出现心跳变慢的的情况,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等,均可使控制心跳的窦房结自律性降低,造成窦性心动过缓。

发现自己心跳慢,需要去就诊吗

(1)心跳慢可以自己按照上述方法数脉搏进行判断,自己可以大概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心跳慢。

(2)如果存在心跳慢,且不舒服的症状明显,建议尽早就医。

(3)如果无明显症状,身体整体感觉良好,可以尝试爬楼梯或者适当跑步,检查自己的心率能否因活动而增快,如果活动后心率能 > 90 次/分钟,说明心脏功能是正常的,不需要过分担心,部分运动员心率在安静状态下仅每分钟三四十次,也是正常的。

心跳慢是什么原因 疾病因素导致心跳慢

1、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等,由于发起心脏跳动的细胞变性、坏死,引起心跳减缓;

2、心脏外的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传染病等。

心跳慢寿命长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国外一项研究对年龄在35~84岁的人 群进行了26年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心跳次数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男性人群尤为明显,当然心率过慢也不利健康。人的寿命呈现一个U型曲线, 即心率长期低于50次/分或长期超过80次/分都会使死亡率增高。国内的大规模样本调查也发现,心率过快的人寿命比一般人要短。相比之

告诉你关于心跳的五个误解

关于心跳的五个误解,你知道多少?心脏跳动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始终。健康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多次,每年3700万次,一生则平均跳30亿次。如果不了解心跳的事实,就很容易受骗上当。美国载文揭开了“心跳五大误解”的真相。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误解一:心跳快=压力大。压力大会增加静息心率(休息时的心率,正常为70—80次/分钟),有时会导致心率增加到每分钟100多次,造成心动过速。但是压力只不过是心跳加快的一种原因,吸烟、大量摄入咖啡、脱水、发烧以及贫血也会导致心跳加快。

误解二:心律失常=心脏病。只要不伴有胸闷、胸痛或气短,偶尔感觉心跳快或心跳加速属正常现象。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教授戈登?F?托马塞里表示,虽然绝大部分心律不齐不构成危险,但是如果新近发现心律失常且频繁发生,那么就应就医。

误解三:心跳慢=心脏弱。人们往往认为,心跳太慢,会增加心跳停止的危险。事实恰恰相反。如身体其他肌肉一样,心肌也通过锻炼得以增强。心肌越强壮,心脏效率越高,跳动次数更少,就可以向全身输入血液。静息心率60次以下的人(心搏徐缓)心脏特别健壮。但一些老年人心搏徐缓可能是心脏病的症状。

误解四:健康心率=60—100次/分钟。60—100次/分钟是成年人的正常心率范围。但托马塞里表示,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在正常范围之内,较高的心率也与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及心脏猝死有很大关联。挪威近期研究发现,心率每增加10次/分钟,心脏病风险就分别增加10%和18%。

误解五:心率正常=血压正常。心率和血压是两码事,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静息心率正常的人也可能会出现高血压。

以上,是专家们征对关于心跳的五个误解的解析,怎么样,你现在知道了吧。有些人心率不正常,但其血压却很正常。费劲的身体活动会导致心率飞速加快,但血压变化却不大。最后,希望这篇小文章能够帮到你吧。

相关推荐

老年人心跳过慢怎么办

老年人上了年纪后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等等。一般认为与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老年人心跳过慢,多有家族遗传史,有的没有任何症状, 有的则出现疲乏、健忘、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晕厥,或有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那么老年人心跳过慢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

心跳过慢是什么原因

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1.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动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

心动过缓病因

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25%):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30%):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

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于有症状

胎心多少正常

胎心音 胎儿心音是胎儿心跳的声音。在怀孕18到20周后,孕妇可以听到胎心的声音,一个双音,像时钟滴答。听胎心音要注意跟妈妈的心跳声和肠鸣声等区分开,胎心速度快,妈妈的心跳慢。 双胞胎也能由胎心音分辨出,两个胎儿的心跳是不完全一样的。在不同的部位听到两个胎心音,每分钟相差10次以上,或两胎心音之间隔有无音区。 胎心音多少正常 正常胎心音应为每分钟120~160次,超过160次应当警惕缺氧等,低于120次更危险,因为如果胎儿缺氧,先是心跳加快,后慢慢变慢,所以胎心监护很重要。

​老年人心跳过慢怎么办

1、病因治疗 对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对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紧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如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过快而感到不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或根据需要改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心痛定或中药等,必要时可停用降压药。 2、适当加强锻炼 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

老人心跳过慢七成为病理状态

医学上所指的心跳过慢,是指心跳每分钟在60次以下,亦称为心动过缓。也有的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其心跳每分钟在50次左右属于正常现象。 老人若是出现心动过慢,就不能忽视了,应警惕患有疾病。据医学研究及临床资料统计显示,老人心跳过慢约有70%为病理状态,最常见的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所以,遇有老年人心动过缓,都必须及时查治,以防不测。在临床上,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传导阻滞 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脏房结或心肌的病变,使窦房结发出的命令不能下传。传导阻

​老年人刚洗完澡别马上喝水

老人刚洗完澡,不宜马上喝水,更不能一次性大量喝水,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出浴室就喝水,很容易导致疾病发作。 浴室中的高温,会使人体大量出汗,导致身体丢失过多盐分。此时胃肠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吸收能力差,大量饮水易在胃肠道内积聚,使老人感到闷胀,引起消化不良。所以,洗澡后最好先坐着休息5—10分钟,等体温和心跳慢慢恢复正常后,再小口、多次喝些温开水。 洗澡时会有擦拭身体等动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耗老人的体力。同时,刚出浴室,心率一般会比洗澡前快,老人的体质没有年轻人强,如果马上喝水

洗澡后千万不要喝水

大家都知道缺水会引起血黏稠度上升,增加中风等疾病的危险。一些老人就很注意这点,特别是洗完澡后容易感到口渴,于是一出浴室马上端起水杯“咕咚咚”地喝上两大杯,以稀释血液。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老人刚洗完澡,不宜马上喝水,更不能一次性大量喝水,因为突然增加的水量会加重心脏负担。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出浴室就大量喝水,很容易诱发疾病。 即使是没有心血管病史的老人,洗澡时擦拭身体等动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体力,刚出浴室时,心率一般会比洗澡前快,如果马上喝水,就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症状

老年人心跳过慢怎么办

1.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率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 如果心脏的快慢有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率过缓,但需要做其它检查,来确诊你是不是有心脏病.如果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