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1、使用铁剂治疗是常用的治疗办法。口服铁剂后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的酶恢复,症状好转,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进。36~48小时后,骨髓出现红细胞系统增生现象。48~72小时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4~11日达高峰。血红蛋白也同时迅速上升,治疗3~4周后贫血被纠正。心脏杂音于 2~3周后减轻或消失,脾脏逐渐缩小。用药1~3月,储存铁达到正常值。而对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腹泻严重而贫血又较重的病儿,可以注射铁剂。注射铁剂后局部可产生疼痛和荨麻疹,还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痛、头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还可能会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因此,注射铁剂应当慎重使用。

2、必须改善饮食,注重摄入铁元素。对于由于饮食缺铁而症状比较轻微的病儿,也可以从改善病儿饮食入手,家长应该在孩子的膳食中注意搭配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习惯,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

3、对于重度贫血或者合并严重感染或者急需外科手术的病儿,血红蛋白在30g/L以下的病儿应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输血,或者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每次2~3ml/kg。

纯母乳喂养也须当心小儿缺铁性贫血

临床上经常碰到不少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其父母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母乳营养全面,量又足,加上孩子不愿意换口味,于是父母就放弃了添加辅食或者只是添加少量的谷类辅食,导致孩子患缺铁性贫血,有的甚至出现中重度贫血。

足月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一般能满足4个月的需求,4月龄之后,从母体获得的铁逐渐耗尽,而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铁,若不添加含铁丰富辅食,继续纯母乳喂养,宝宝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6个月至2岁的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最高。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表现有:皮肤和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童可自诉头晕、眼前发黑;食欲减退,吃饭没胃口,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精神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萎靡不振,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反应弱。

小儿缺铁性贫血目前发病率较高,是危及小儿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常见病。体内缺铁除引起贫血外,还可以造成呼吸、消化、循环及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损害,对智能和体格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积极治疗,日常家长喂养宝宝时也应注意均衡营养。

若宝宝被确诊为小儿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改变小儿的喂养习惯,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其次是使用铁剂药物治疗。对于由于饮食缺铁而症状比较轻微的病儿,也可以单从改善病儿饮食入手,在膳食中注意搭配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习惯,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

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家长在母乳喂养的同时,要特别留心孩子铁的补充,4月后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副食,做好预防。对于人工配方奶喂养的婴幼儿,因配方奶中强化了铁剂,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患儿较少。

到了宝宝可以添加辅食的月龄,家长们可以选添加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给孩子食用。例如婴幼儿强化铁的米糊米粉、瘦肉泥、水果汁水果泥、鸡蛋黄、动物内脏等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可以用各种烹饪方法,提高宝宝添加辅食的兴趣。 如果宝宝不愿意吃添加的副食,妈妈们不要放弃,在宝宝饿的时候多尝试几次,宝宝会逐渐接受副食。

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生理需要量增加、饮食中缺铁、铁丢失过多及其它原因:如母亲妊娠期有缺铁性贫血、小儿长期腹泻等。当小儿出现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反应减慢、食欲减退及异食癖等现象时,就有可能缺铁了。一旦发觉口唇、口腔粘膜、甲床、手掌、足底变得苍白,则肯定有贫血。患缺铁性贫血的小儿,血红蛋白往往下降,红细胞讦数尚正常或稍低,在1000毫升血中血红蛋白小于100~90克为轻度贫血,小于90~60克为中度贫血、小于60克为重度贫血。一旦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时,即要给予治疗,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家庭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宝宝缺铁性贫血怎样办?

(1)积极预防缺铁性贫血。在孕妇妊娠35周以后,每天口服硫酸亚铁2次,每次0.3克,同服维生素c0.1克,有防止婴儿早期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婴儿要及时添加辅食,幼儿要防止偏食。目前我国有铁强化的奶粉、糖果、饮料及饼干等,可供各期儿童选用。

(2)如患儿缺铁性贫血喂养不当,且贫血为轻度者,可通过饮食疗法来纠正。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为黑木耳、海带、动物血液和肝脏,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和绿叶蔬菜,乳类中含铁量少。蛋黄中含铁量也不少,但其铁质常与含磷的有机物紧密结合,使铁的吸收率仅为3%。豆类、玉米类吸收率可达5%~10%。而动物血、肝脏、瘦肉和鱼类不仅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经高达11%~22%,是补充铁剂的良好来源。母乳铁含量虽不多,但吸收率高达50%。因此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3)对中度以上贫血则需药物治疗。常用硫酸亚铁和富马酸铁等,后者较前者含铁量高,且易吸收。硫酸亚铁每日每公斤体重30毫克、富马酸铁每日每公斤体重20毫克,分3次服用。此量可达到最好的吸收程度,超过此量时吸收下降,反而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另外,还有一些含铁糖浆制剂也可选用,如铁维隆、富血铁干糖浆、富血康等。铁剂治疗3~4周,贫血即可得到纠正。一般用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维持一个月左右。

黄喉的基本信息

【性质】平

【五味】甘

【热量】0.01大卡(0千焦)/100克

【功效】通血

【黄喉是什么】 黄喉是四川火锅中的一种食物,来自于猪、牛等家畜的气管。除了用在火锅之外,也有制作为木耳炒黄喉之用。 另外,在贵州菜中,有宫爆黄喉这道菜。

【适宜疾病】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适宜症状】 缺铁性贫血 贫血

严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顾名思义就是由于缺铁引起的贫血症状。下面给大家讲一讲缺铁性贫血的对宝宝的身体影响与心理影响。

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身体影响

1、贫血使宝宝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肌肉软弱无力。

2、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宝宝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3、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宝宝消化能力减弱。

4、贫血可降低血液的摄氧能力,使机体各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宝宝稍一运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

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心理影响

1、影响宝宝情绪。由于缺氧,脑细胞代谢异常,宝宝经常表现为爱发脾气,爱哭烦燥不安。

2、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体弱多病的宝宝与人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容易引起性格孤僻、自卑。

3、影响宝宝智力。研究表明,宝宝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而成人大脑的耗氧量只占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宝宝贫血使摄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宝宝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总之,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身体及心理都产生着具大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早做好疾病防治的措施。

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

护理要点

◆ 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流通。由于贫血患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肺炎等,因此患儿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去,并注意勿与其他病人接触,以避免交叉感染,因感染后能使贫血加重。

◆ 合理喂养是纠正贫血的重要途径。应多给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血以及牛肉、鸡蛋黄、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红枣等,并纠正偏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含铁量比牛奶高,且易吸收。并注意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如3~4个月的婴儿,可给蛋黄1/4个,以后逐渐增加到1个,5~6个月加菜泥,7个月后可加肉末、肝泥,设法提高婴食欲,同时防止消化不良。

◆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制剂。婴儿最好在两餐之间服,以利于吸收,因为铁质对胃粘膜有刺激,服后易产生恶心哎吐,同时避免与牛奶钙片同时服用,也不要用茶喂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铁制剂用量应遵医嘱,用量过大,可出现中毒现象。

◆ 严重贫血的患者,活动后易心悸、气急,必须卧床休息,必要时还需吸氧、输血。

缺铁性贫血吃复方硫酸亚铁片有用吗

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该服用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数量以80克左右为宜,可选用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那么缺铁性贫血吃复方硫酸亚铁片有用吗'

铁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缺铁时,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量减少,致使红细胞体积变小,携氧能力下降,复方硫酸亚铁颗粒中中的亚铁离子可以很好补充人体中的铁离子,这样就可以补血,所以,缺铁性贫血服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的效果不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选用。

复方硫酸亚铁片具有很好的补血功效,临床上可用于防治小儿缺铁性贫血,也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月经过多妇女所缺铁性贫血。

治疗缺铁性贫血还有一款很好的药品就是硫酸亚铁片,硫酸亚铁片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铁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缺铁时,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量减少,致使红细胞体积变小,携氧能力下降,形成缺铁性贫血,口服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元素,纠正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1、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而新生儿的血容量和含铁量与体重成正比,所以出生体重如果比正常标准低的话,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几率也会比正常体重的新生儿高。

2、饮食缺铁也是造成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母乳的含铁量比较高,铁的吸收率也比较高,母乳喂养的产后妈妈在哺乳期间要注重食用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而使用奶粉喂养的孩子,家长要使用含铁量合乎标准的配方奶粉,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宝宝能够摄入足够的铁元素。

3、如果小儿的生长速度比较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此时铁的需求量也会增多。如果体内贮存的铁元素不足以满足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

4、长期少量失血也可能造成小儿缺铁性贫血。婴幼儿体内储存的铁元素一般用于补充生长发育所致的血容量扩充,小量的慢性失血可以导致婴幼儿贫血。小儿每日饮超过1L用未经煮旨的鲜牛乳,可出现慢性肠道失血,因此每日饮用的鲜牛乳最好不超过750ml,或应用蒸发奶。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时,除了出现贫血的一般症状外,有些孩子还出现所谓“异食癖”,也就是孩子特别爱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如吃树皮、沙土、报纸、生大米、面粉等。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并不难,治疗效果也很好。只要按医生嘱咐合理服用铁剂、祛除引起缺铁的病因,此病不久就会痊愈。但对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尤其要做好婴幼儿的合理喂养及定期健康检查。 我们人体所需的铁主要靠食物供给,食品中含铁最高的是黑木耳、海带,但植物中的铁不易吸收;而动物的血、肝脏和肉类、豆类及蛋类中的铁较容易吸收。用铁锅作饭炒菜也能得到一定量的无机铁盐。 小

小儿缺铁性贫血食疗方法

一.紫菜豆腐羹 原料:豆腐一盒,鸭血100克,紫菜(水发)50克。香菜若干。 制作方法: 1、豆腐与鸭血切成丁,紫菜撕成碎片,香菜切末。 2、炒锅上炉,发入高汤,加入豆腐、鸭血烧开后,加入紫菜后加盐、味精烧开,用生粉勾芡,加入香菜沫,淋少许麻油即可。 特点:紫菜是植物类海产品,属黑色食品,与豆制品类及鸭血搭配,有较合理的食疗作用。 二.菜丝鸡肝粥 原料:青菜100克,鸡肝100克,粳米250克。 制作方法: 1、青菜叶切成丝,鸡肝切成米粒状。 2、鸡肝与青菜叶放油同炒待用。 3、锅内放入适量水,倒入洗净的

小儿缺铁性贫血家庭护理

1、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流通。由于贫血患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肺炎等,因此患儿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去,并注意勿与其他病人接触,以避免交叉感染。 2、合理喂养是纠正贫血的重要途径。应多给予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血以及牛肉、鸡蛋黄、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红枣等,并纠正偏食习惯。因母乳中含铁量比牛奶高,且易吸收,故提倡母乳喂养,并注意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如3-4个月的婴儿,可给蛋黄1/4个,以后逐渐增加到1个,5-6个月加菜泥,7个月后可加肉末、肝泥。设法提高婴食欲,同时

小儿缺铁性贫血食疗方

1、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100g。同煮成粥,热温服。有养心补脾、滋补强壮的功效。 2、参枣莲子粥健脾益气,养血补虚。适用于缺铁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病后体质虚弱。党参15g,红枣20g,莲子30g,粳米或大米30g。将党参切成片,红枣洗净,剖开去核,莲子打碎。将粳米淘洗干净与党参、红枣、莲子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米熟即可。婴幼儿食粥浆,儿童食粥及红枣,每日1剂,分2次食完,食至贫血痊愈。 3、新鲜羊骨2斤(1000g),粳米200g。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熬汤,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

宝宝什么时候补铁最好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补铁

6个月之后。 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的新生儿体内储存着一定量的铁元素,可不必额外补充。但婴儿出生6个月后到3岁之间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年龄段,再加上经过6个月的时间宝宝体内从妈妈那儿获取的铁元素“储备”也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因此从6个月起就需要注意预防宝宝发生缺铁性贫血,着手为宝宝补铁。 注意,早产儿、低体重儿宜从出生后两个月给予铁剂预防。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

口服铁剂: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应采用口服法给药;二价铁盐容易吸收,故临床均选用二价铁盐制剂。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含元素20%)、富马酸铁(含元素铁33%)、葡萄糖酸亚铁(含元素铁12%)、琥珀酸亚铁(含元素铁35%),力蜚能(含元素铁46%)等,口服铁剂的剂量为元素铁每日4~6mg/kg,分3次口服,一次量不应超过元素铁1.5~2mg/kg;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既可减少胃肠副反应,又可增加吸收。 铁剂治疗后反应:口服铁剂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我们人体所需的铁主要靠食物供给,食品中含铁最高的是黑木耳、海带,但植物中的铁不易吸收;而动物的血、肝脏和肉类、豆类及蛋类中的铁较容易吸收。用铁锅作饭炒菜也能得到一定量的无机铁盐。 小儿时期平均铁需要量为每日10~15毫克,母乳的含铁量和铁吸收率均比牛乳和羊乳高,因此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够的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新生儿及婴儿如果没有母乳喂养,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这种奶粉在制造过程中特意加入了一定量的铁剂,它们每100克奶粉中含铁量8~15毫克。此外,没有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在3个月左右开始添加含

儿童出现缺铁会怎么

婴儿缺铁的症状是皮肤不够红润,脸色口唇容易发白,不够活泼等。缺铁的婴儿表情严肃,很少微笑,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异食癖”,特别爱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如报纸、生大米和生面粉等。 缺铁对婴儿早期的智力发育会带来影响,尤其会影响小儿的注意力及短时记忆力。严重缺铁者会出现烦躁易怒、智商水平降低。 因此,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上异常的精神表现,应该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铁剂治疗纠正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

确诊有赖于上述的实验室检查,排除下列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地区性比较明显。特殊面容,肝脾明显肿大。血涂片可见靶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A2及F增高,或出现血红蛋白H或Bart's等。血清铁增高,骨髓中铁粒幼细胞增多。 2.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表现为发作性苍白、无力、咳嗽,痰中可见血,痰和胃液中可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网织红细胞增高。X线胸片肺野中可见网点状阴影。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骨髓涂片中细胞外铁明显增加,中、晚幼红细胞的核周围可见铁颗粒呈环状排列,血清铁增高。用铁

盲目补铁有碍儿童生长发育

不伴贫血的缺铁更常见 柯海劲介绍,铁是人体的一种必需元素,对生长发育处于迅猛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对铁的需求量也会相对增加。如果铁缺乏时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虽然很少会导致小儿的死亡,但是,它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体格发育、免疫力水平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还会干扰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儿童的行为异常,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下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等,再严重一点的甚至会发展为贫血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等,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症。所以,小儿缺铁性贫血常会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2001年“中国儿童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