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哮喘的发病机制
鼻炎哮喘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如鼻黏膜过敏性炎症和哮喘的支气管炎症通常由相同过敏原引起,其发病机制均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病理学均是以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特征的过敏性炎症。 过敏性鼻炎-哮喘征患者对过敏原的易感性,即特应征(atopy)是哮喘病发病的主要因素,而体现哮喘病患者特应征的主要指标是体内的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增高。过敏性鼻炎-哮喘征的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过敏性炎症的发生发展与过敏性体质患者接触特异性过敏原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季节性过敏原,如草或树木花粉可引起间歇性症状,即间歇性/季节性过敏性鼻结膜炎和/或哮喘。而常年存在的过敏原,如屋尘螨、霉菌和动物皮毛则更易引起哮喘和/或鼻炎的持续症状。在某种程度上,过敏原的致敏性与过敏原的颗粒大小有关,因为花粉通常直径约5微米大小,非常容易被上呼吸道的屏障所过滤,所以花粉过敏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当患者出现鼻塞而改用口腔呼吸时,由于避开了上呼吸道的滤过功能,因此就可导致下呼吸道的症状。由于屋尘螨、霉菌孢子和宠物过敏原较小(直径约1微米)因此容易进入下呼吸道而诱发哮喘。
鼻和支气管粘膜的炎症在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病机理中起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在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中存在着不同的炎症指标,但免疫病理学已经证实在上、下呼吸道的慢性过敏性炎症是相似的,有着相似种类的炎症细胞渗出如嗜酸性粒细胞、Th2细胞、肥大/嗜碱细胞以及IgE的参与,参与的细胞因子也是相似的,如IL-4、 IL-5、IL-13、RANTES、GM-CSF和多种炎性介质等。
对吸入过敏原后的全身免疫学反应,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一致的:①过敏原可促进T淋巴细胞向Th2细胞转化,T淋巴细胞在启动和调节气道炎症反应中起主导作用,T细胞通过合成和释放细胞因子导致炎症细胞聚集到气道并活化,从而发挥其效应功能;②细胞因子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如IL-4、IL-5、IL-13产生增多和γ-干扰素合成减少;③可使体内IgE 水平增高,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一样,体内总IgE水平和特异性IgE水平增高是过敏性鼻炎-哮喘征的主要特征和重要诊断指标,IgE水平的高低和特应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④可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和组织肥大细胞/嗜碱细胞增多。
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哮喘的区别是什么
1)咳嗽持续发生或者反复发作一个月以上,常在夜间发生或清晨发作性咳嗽,运动后加重,痰少。
(2)化验或者其他检查表明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或者经过长期的抗生素治疗无效。
(3)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使发作减轻。
(4)有个人过敏史即伴有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病史,也可以查出家族过敏史。
(5)运动、冷空气、过敏原或者病毒性感染等诱发哮喘发作。
(6)哮喘有季节性,多见于春、秋两季且反复发作。
(7)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或者肺纹理增加但无其他器质性改变。
符合以上特点的患儿应当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可以认为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需要按哮喘的防治原则加以预防和给予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的诱发原因
遗传因素:在许多患者中可以体现出来,例如,大多数患者的家庭有血缘关系的,近三代,可以追溯到有哮喘反复咳嗽,喘息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的历史。
环境因素:大多数患者的哮喘是过敏体质,本身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相关,或空气中常见的过敏原尘螨,花粉,宠物,模具,某些食物牛奶,花生,坚果,海鲜等,药物过敏。
感染:在哮喘中的感染和发作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哮喘患者中,可能有一种特异性IgE的细菌,病毒,支原体,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可引起哮喘。病毒感染后,会损害呼吸道上皮细胞,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一些学者认为,干扰素α,IL-1病毒导致的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率增加。在婴儿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哮喘症状表现出极大的。由于寄生虫如钩虫,蛔虫,引起哮喘,看到在农村仍然。
气候改变:气候变化时的温度,气压和或空气离子能诱发哮喘发病机制的变化,所以寒冷季节或冬季气候变化频繁。
精神因素:病人情绪,紧张,愤怒,会导致哮喘发作,这通常被认为是通过大脑皮层和迷走神经反射或过度换气诱发。
为啥有鼻炎的哮喘患者需同时治疗鼻炎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哮喘和鼻炎常发生于同一患者,哮喘患者中有60%-80%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中10%-40%伴有哮喘。为此,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发布了《过敏性鼻炎的处理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一书,指出哮喘与鼻炎实际上是“同一气道的同一疾病”,从而开启了共病共治的新篇章。
在临床表现上,过敏性鼻炎与哮喘都具有反复发作、经常治疗或自行缓解性的特点。许多患者反映在哮喘发作前有“感冒”症状(打喷嚏,流清鼻涕),而所谓的“感冒”,实际上就是过敏性鼻炎发作。
无论是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还是临床症状及治疗原则上,鼻炎与哮喘均有很大的相关性。很多哮喘患者症状控制不理想,常因鼻炎所致,因此,伴有鼻炎的哮喘患者可通过治疗鼻炎消除哮喘的症状,减少哮喘的发作。同时,采取联合治疗策略来治疗上、下气道的过敏反应,可以优化疗效,达到理想控制。因此,需将鼻炎、哮喘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管理。
哮喘能治好吗
由于哮喘发病原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但是哮喘病情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的。在平时哮喘患者要养成随时饮水的习惯。
容易得哮喘的因素
说说自身因素(内因):
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患者的后代,发生哮喘的危险性增加。
早产儿哮喘发病率增加,生后早期母乳喂养会减少哮喘发病机会。
儿童期哮喘男孩较多见,患病率是女孩的2倍,青春期后女性患者多见。
肥胖可能是增加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说说环境因素(外因)
易患哮喘的人气道非常敏感,会对环境中很多称为“触发因素”的东西发生反应。接触这些物质会导致哮喘症状出现或者加重。也就是医生们常说的外因:
居住环境:经常接触花粉、霉菌、宠物皮屑及尘螨等过敏源。
空气污染:工业污染、香水或清洁剂的气味、烟草雾等
居住条件:室内湿度过高(船坞)是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职业接触:饲养、化工、制药、印染等行业的过敏源
病毒感染:感冒、流感,与儿童发作喘息症状密切相关
情绪波动:精神因素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强烈的情绪变化如焦虑、大笑或哭泣、压抑会诱发哮喘。
综上所述,有哮喘家族史的人发生哮喘的危险性增加。有过敏症或者暴露于香烟烟雾的人哮喘也更多见。但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哮喘。
哮喘的原因
遗传因素
在许多患者中可以体现出来,例如,大多数患者的家庭有血缘关系的,近三代,可以追溯到有哮喘反复咳嗽,喘息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的历史。
环境因素
大多数患者的哮喘是过敏体质,本身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相关,或空气中常见的过敏原尘螨,花粉,宠物,模具,某些食物牛奶,花生,坚果,海鲜等,药物过敏。
感染
在哮喘中的感染和发作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哮喘患者中,可能有一种特异性IgE的细菌,病毒,支原体,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可引起哮喘。病毒感染后,会损害呼吸道上皮细胞,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一些学者认为,干扰素α,IL-1病毒导致的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率增加。在婴儿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哮喘症状表现出极大的。由于寄生虫如钩虫,蛔虫,引起哮喘,看到在农村仍然。
气候改变
气候变化时的温度,气压和或空气离子能诱发哮喘发病机制的变化,所以寒冷季节变化频繁。
精神因素
病人情绪,紧张,愤怒,会导致哮喘发作,这通常被认为是通过大脑皮层和迷走神经反射或过度换气诱发。
过敏性鼻炎诱发哮喘怎么办呢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的抗炎治疗均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过去通常经鼻和经口分别吸入进行上、下呼吸道的抗炎治疗,而目前一旦患者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哮喘征,就应借助特殊的口鼻两用雾化罐(吸保),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上、下呼吸道的联合抗炎治疗。联合治疗至少有以下益处:
①提高治疗指数:可避免药物的重复使用,降低了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减少了副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治疗指数,②降低了医疗费用。③简化治疗程序,从而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联合治疗一个阶段后,可以仅仅通过控制过敏性鼻炎来预防哮喘的发作,使哮喘病的防治更为主动和简单。
抗变态反应药物
由于过敏性鼻炎-哮喘征为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尽早给予抗变态反应药物。有效地控制过敏性鼻炎可以避免大多数哮喘发作或避免哮喘加重,因此使用抗变态反应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哮喘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抗变态反应药物的普通剂量即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来预防哮喘发作,加倍剂量可改善并发的哮喘症状。
给予抗变态反应药加伪麻黄碱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征在改善鼻塞症状的同时,更可改善哮喘症状、提高PEF和减少支气管扩张剂的用量。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加重能被连续的抗组胺药治疗所控制。
相信大家对过敏性鼻炎诱发哮喘怎么办呢也都心中有数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哮喘,都需要第一时间察觉到,并做好治疗准备工作。一旦让哮喘病情恶化了,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治疗期间还是需要保持耐心的,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为什么现在的哮喘儿童越来越多
如果我们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奇怪的。
研究表明:哮喘是一种机体免疫功能失衡的疾病,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T细胞随着人体的形成、出生和发育逐渐分化成两类细胞:TH1和TH2细胞。接触细菌病毒或遭受感染,T细胞便向TH1细胞的方向分化,TH1细胞具有抗微生物感染的作用;反之,T细胞就向TH2细胞方向分化,TH2细胞则与变应性疾病有关。TH1/TH2平衡消长是机体免疫反应调节的基本方式,正常情况下,两者处于一种平衡状态,遗传变异及环境因素的变化可影响两者的平衡优势的改变,从而导致与TH1或TH2型反应有关的一些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居住环境过于清洁,病原微生物接触以及细菌或病毒自然感染的机会减少,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TH1反应减弱,Th2反应相对增强,机体就易于发生过敏或变态反应性疾病。所以,经济科技水平越高,卫生生活条件越好,哮喘的发病率就越高。
具体的例子就是在统一前的东西德国,两国居民的遗传背景和生活习惯基本相同,但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东德的主要发展煤炭工业,大气污染较重,儿童在幼年期呼吸到感染性疾病高发。而西德的主要工业为低耗能的制造业,空气质量良好。对比两国哮喘的发病率,反而是东德明显低于西德。这也就解答了很多家长的疑问,都是过敏体质,为什么许多家长直到成人以后才出现轻微的过敏症状,而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患上鼻炎、哮喘。这都是因为现在的生活环境和2,30年前不同导致,从这种角度讲,哮喘也可以称作是一种“富贵病,发展病”。
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是怎么回事
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医学诊断名称,是指同时发生的临床或亚临床的上呼吸道过敏(过敏性鼻炎)和下呼吸道的过敏性症状(哮喘),两者往往同时并存。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观察到了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之间的联系。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发病率较正常人高4-20倍,正常人群中哮喘病发病率约为2-5%,而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则可高达20-40%,甚至有人认为60%过敏性鼻炎可能发展成哮喘病或伴有下呼吸道症状。
鼻腔和支气管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连续性决定了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病的关系。由此早有学者提出了“联合呼吸道”“过敏性鼻支气管炎”和“全气道炎症综合症”等概念,认为上下呼吸道疾病需要联合诊断和联合治疗。更有学者提出了过敏综合症的概念,认为应该从全身角度进行治疗。
由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均是Ⅰ型变态反应,两者在病因、免疫学和发病机制等方面均非常相似,因此两者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借助小儿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这一新的诊断名称对两病进行联合诊断和联合治疗,可同时提高两病的诊断准确率和减少药物的重复使用,从而大大减少了误诊率和提高了临床疗效。
医治过敏性哮喘方法
1、抗-IgE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针对人类IgE的重组单克隆抗体(商品名Xoalir),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2003年5月正式获FDA批准上市。Xoalir在治疗中-重度哮喘病和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均有效,已知Xoalir可以降低血清游离IgE水平,低调节周围血嗜碱细胞的IgE受体,可显著降低鼻部和支气管的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以及T细胞和B细胞的数目。研究表明,对已经吸入高剂量激素仍然不能控制的哮喘病患者,Xoalir有显著的益处。临床资料提示,Xoalir可以改善伴有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哮喘病患者的喘息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和控制急性发作,对Xoalir疗效好的往往是在那些更严重的哮喘病患者中。Xoalir抗炎治疗机制与抑制IgE有关。Xolair的临床剂量是125 mg~375 mg,皮下注射,每2~4周一次。该药可同时改善哮喘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症状。
2、抗组胺药物:由于哮喘为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尽早给予抗组胺药物。有效地控制过敏性鼻炎可以避免大多数哮喘发作或避免哮喘加重,因此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哮喘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抗组胺药物的普通剂量即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来预防哮喘发作,加倍剂量可改善并发的哮喘症状。给予抗组胺药加伪麻黄碱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在改善鼻塞症状的同时,更可改善哮喘症状、提高PEF和减少支气管扩张剂的用量。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加重能被连续的抗组胺药治疗所控制。在过敏性体质儿童早期治疗(Early Treatment of the Atopic Child ETAC)的研究中发现,连续抗组胺药治疗可降低哮喘病的发病率。
3、色苷酸二钠是一种非皮质激素抗炎药物。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介质释放,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使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