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加味白头翁汤怎样自制

加味白头翁汤怎样自制

加味白头翁汤的做法如下: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黄芩各9g,车前子、制大黄12g,半边莲、蒲公英各15g;上药加水 500ml浸泡40~60min,用慢火煎煮2次入每煎滤药汁 200ml左右,混合后,分早、晚各一次口服;每日1剂, 连用10天为1疗程。能清热解毒、利湿;主治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这五种草药竟然是天然的消炎药

1、呼吸道感染:用金银花、连翘、鱼腥草

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常会造成呼吸道感染,引起感冒甚至肺炎。现代药理学发现,金银花等对上述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金银花能宣散风热,连翘能散结、消肿,鱼腥草可清热解毒。患者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吐黄痰等症状时,一般可以选择含有金银花的药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成药如银翘片、双黄连口服液等。

但要注意的是,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吐稀白痰等症状时不宜用。

2、肠道感染:用黄连、黄柏、白头翁

细菌性腹泻,可以用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药物。现代研究发现,黄连等对引起腹泻的上述细菌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出现粪便恶臭、便黄而黏、腹痛等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头翁汤,它由黄连、白头翁、黄柏组成。也可以使用黄连素片等含有黄连的中成药。

但需提醒的是,引起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患者应在明确是上述细菌引起的腹泻时才可使用。并且,如果同时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应马上就医。

3、尿路感染:用海金沙、车前子

尿路感染在细菌感染中较常见。海金沙、车前子等能利水通淋、清热解毒,对肠杆菌等引起的尿路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服用车前子、海金沙等组成的中药汤剂鱼败银海汤,或尿感宁冲剂、三金片等中成药,可治疗急慢性尿路感染所致的小便频急、灼热刺痛、尿黄、下腹胀痛等。但是,孕妇不宜服用。

4、皮肤感染:用马齿苋、蒲公英

马齿苋、蒲公英等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皮肤感染如毛囊炎、脓疱疮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马齿苋洗方,它由马齿苋、蒲公英、如意草、白矾等组成。但脾胃虚弱、大便泄泻者及孕妇不宜用。

5、阴道炎:用苦参、蛇床子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其中霉菌和细菌性感染是常见病因。霉菌主要是白色念球菌,细菌有B型链球菌等。

苦参、蛇床子等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真菌均有抑制作用,现代许多妇科外用洗剂或栓剂如复方苦参栓等均含上述成分。

白头翁有什么功效 白头翁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白头翁主要含有白头翁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三种有效物质,对这三种物质进行分解和鉴定,其主要成分是十几种三萜皂苷类物质、羽扇豆烷以及齐墩果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等作用。

白头翁素:白头翁素含有十多种三萜皂苷类物质,能抑制肝脏过氧化物的释放和增强Mn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小孩子患上痢疾怎么办

痢疾这种疾病,与季节性影响非常大,尤其这种疾病往往在春天,或者秋天,发病率特别高,而且还容易出现发烧现象,尤其是幼儿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那么该怎么治疗呢?尤其中医方面的,请看下面文章,痢疾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湿热蕴结

发热、腹痛、下痢频数、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脘腹痞闷,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方药 芍药汤加减:黄芩10克,黄连6克,白头翁12克,槟榔6克,木香10克,当归12克,葛根12克,芍药16克,炙甘草6克,初起兼有表证,见恶寒、头痛、身痛者,加荆芥12克,防风12克,热重于湿,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者,加金银花16克,黄柏6克,秦皮12克,痢下鲜红者,再加地榆12克,仙鹤草12克,丹皮12克,赤芍16克,湿重于热,大便白多赤少,苔白腻,可去当归、黄芩,加茯苓12克,苍术7克,厚朴10克,陈皮12克。

2.疫毒壅盛

1毒邪内闭:突起高热、头痛烦渴,神昏谵语、反复惊厥、大便脓血混杂,或初起不下痢,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

方药 白头翁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味:白头翁25克,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7克,山栀10克,秦皮10克,葛根12克,金佷花12克,地榆12克,石菖蒲12 克。抽搐者加钩藤12克,全蝎1克研末冲服,每日2次,心烦躁扰不安,皮肤有紫亮者加犀角1.5克或水牛角粉16克冲服,生地黄25克,惊厥频繁,神志不清者加安宫牛黄丸.

2内闭外脱:在内闭同时出现面色青灰,皮肤青紫或发花,四肢厥冷,汗出头昏,舌质较淡,苔黄腻,脉微细欲绝.

方药 参附汤合生脉饮:人参16克,制附子12克,麦门冬12克,五味子12克。本方制成针剂复方生脉针可在抢救时加于小壶中静脉点滴,也可直挂静脉推入,疗效迅速,肯定.呼吸不均加山萸肉12克:口唇紫绀、皮肤发花加赤芍16克,当归便12克,生地黄16克,川芎7克.

3.久痢

下痢日久,气血损耗,病情多由实转虚.伤气者,多为脾肾阳虚,伤血者,多为阴血亏虚,

1阴血亏虚:痢下赤白,午后低热,半时,心烦口干,手足心热,腹中热痛,小便短黄,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

方药 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黄连7克,黄芩12克,当归12克,白芍16克,阿胶16克,生地16克。脓便较多加苦参7克,马齿苋35克,胃纳不佳加扁豆12克,淮山药12克,山楂12克:脱肛者加升麻3克,诃子7克.若阴虚血痢日久。亦可用地渝丸。

痢疾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治疗办法非常多,如果我们患上了这种疾病,可以采用中医的治疗,另外在治疗期间,在饮食方面就科学化规范化,保持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原则,多喝水注意卧床休息,及时的给身体补充各种营养。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的使用注意事项

宜:适合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等患者使用。

忌:虚寒泻痢患者忌服。白头翁属于寒性的药材,寒性体质患者使用容易加重症状。

孕:孕妇不能食用白头翁。白头翁的茎叶有一定的毒性,孕期的饮食需要注意不能摄入毒性物质,以免毒素通过胎盘毒害胎儿;另外,毒素也会损伤孕妇的肝脏,降低其抵抗能力。外用无影响。

婴:婴幼儿不能使用白头翁。白头翁属于小毒性的中药材,含有一定量的毒素,而婴幼儿的脏器发育不是很完善,解毒和排毒功能较低,使用白头翁容易造成肝肾损伤。

生:白头翁+黄连、黄柏:治热毒血痢。

克:白头翁+寒性药材:脾胃虚寒。

拉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

1、湿痢疾

治法: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大黄、槟榔荡热去滞,通因通用;木香、槟榔调气行滞;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肉桂辛温,反佐芩、连。大黄之苦寒,共成辛开苦降之势,以散邪气之结滞。痢疾初起,去肉桂,加银花、穿心莲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有表证者,加荆芥、防风解表散邪,或用荆防败毒散,逆流挽舟。兼食滞者,加莱菔子、山楂、神曲消食导滞。痢下赤多白少,肛门灼热,口渴喜冷饮,证属热重于湿者,加白头翁、黄柏、秦皮直清里热。痢下白多赤少,舌苔白腻,证属湿重于热者,去黄芩、当归,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运脾燥湿。痢下鲜红者,加地榆、丹皮、仙鹤草、侧柏叶等凉血止血。

2、寒湿痢

治法:温化寒湿,调气行血。

方药:胃苓汤加减。

3、疫毒痢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4、虚寒痢

治法:温补脾肾,涩肠固脱。

方药:真人养脏汤加减。

5、阴虚痢

治法:养阴泄热,清肠止痢。

方药:驻车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6、休息痢

治法:益气健脾,调气导滞。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小儿痢疾表现分阶段

1、潜伏期:数小时~7天,一般1-2天。

2、普通型:起病急、高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3、轻型: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每天3~4次)便内脓血量不多或公为粘液,无明显全身症状。2~3天内病情好转。

4、重型:每天大便数十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醇中毒,全身症状不重。

5、中毒型:多见于2~7岁小儿。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衰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常见于24~36小时才出现。此型病情较重。

6、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天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经正规治疗,迁延不愈而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替出现。

小儿痢疾分症,如热重于湿,宜清肠解毒,用白头翁汤;如湿重于热,宜清肠化湿,用芍药汤。如突然高热,昏迷,惊厥等,治宜配合清心镇静的药剂。若久痢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用桂附理中汤加味。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抗病毒

白头翁含有白头翁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等物质,都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有抗病毒作用,尤其是对乙肝病毒有针对性的抑制,可使其失活,失去感染能量,常用于肝病治疗。

白头翁汤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白头翁汤的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菌痢、阿米巴痢疾人群。

禁忌人群:脾胃虚弱忌食。

不宜同食:无特殊同食禁忌。

白头翁有什么功效 杀虫

白头翁的水煎剂有较强的灭虫作用,常用白头翁煮水杀肠道蛔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等寄生虫,效果明显。

白头翁汤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白头翁汤中的四味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都是药性苦寒,因为清热作用较强,一般的热毒不需要大量苦寒的药材清热,本方剂多用于热毒深陷血分,其舌脉表现为舌红苔黄,脉弦数,均是热毒内盛的现象,饮用白头翁汤后能起到良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

白头翁的营养价值 白头翁的营养成分

白头翁主要含有白头翁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三种有效物质,对这三种物质进行分解和鉴定,其主要成分是十几种三萜皂苷类物质、羽扇豆烷以及齐墩果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等作用。

白头翁汤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汤的食用方式

1.煎煮

取白头翁15g,黄连6g,黄柏12g,秦皮12g,将所有药材倒入药罐中,倒入适量水,文火煎煮20-30分钟左右,煮完后滤渣饮用汤汁即可。

热带口炎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方法

热带口炎性腹泻好发于热带居民,在南美、非洲、印度等东南亚各国最为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病。那么,热带口炎性腹泻如何治疗?下面专家给大家介绍热带口炎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急性泄泻

1、寒湿伤脾

治宜温化寒湿,参以淡渗。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合胃苓汤加减,(藿香、苏叶、白芷、苍术、白术、厚朴、陈皮、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等)。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加荆芥、防风疏散风寒;便如水泻,小便不利,加车前子、薏仁以分利小便。

2、湿热

治宜清热利湿。代表方以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茯苓、滑石、炙甘草、白头翁、银花等)。恶心呕吐加枳壳、竹茹;腹胀腹痛加木香、白芍;夏月伤于暑湿,加香薷、佩兰、扁豆、荷叶。

3、食滞胃肠

治宜消食导滞,调和脾胃。代表方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麦芽、内金、炒莱菔子、枳实、半夏曲、连翘、陈皮等)。脘腹胀加木香、厚朴;大便不爽加槟榔;食积化热加黄连。

二、慢性泄泻

1、脾虚湿盛

治宜健脾运中,化湿止泻。代表方参等白术散加减(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莲子、炮姜、藿香、炙甘草等)。

2、肝脾失调

治宜抑肝扶脾。代表方为痛泻要方加味,(陈皮、白芍、白术、防风、枳壳、乌药、薏米、扁豆、炙甘草)。脾虚较甚加党参、茯苓、山药。苔黄,口干加口干加黄连;胸胁胀满加柴胡、青皮、香附。

3、脾肾阳虚:

治宜温补脾肾。代表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补骨脂、吴萸、五味子、肉豆蔻、茯苓、白术、干姜、制附片等)。久泻不止、滑脱不禁加乌梅等酸收之品或加赤石脂、诃子肉、禹余粮等固涩药涩肠止泻。若虽有五更泻,但用温脾肾法效不明显,而有心烦嘈杂、寒热错杂症状者,宜温清并用,用乌梅丸加减(乌梅、川椒、干姜、附子、黄芩、黄连等)。

相关推荐

溃疡性结肠炎饮食大全 蒲公英白头翁粥

材料:蒲公英30克,白头翁15克,粳米60克。 制法:将蒲公英、白头翁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早晚分食。 功效:该方中的蒲公英为具有清热化湿解毒功效的药食两用佳品,与粳米煮粥,经常食用,对溃疡性结肠炎粘液便、脓血便有效,本方主治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

威灵仙的成分

【成份】 ①威灵仙的根含白头翁素、白头翁内酯、甾醇、糖类、皂甙、内酯、酚类、氨基酸。叶含内酯、酚类、三萜、氨基酸、有机酸。 ②山蓼的叶含香豆精类0.82%、山柰酚等黄酮类0.23%及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等,不含有皂甙、鞣质或强心甙类 ③东北铁线莲的根含三萜皂甙:铁线莲甙A、铁线莲甙A"、铁线莲甙B、铁线莲甙C。 ④黄药子及其变种的根含皂甙、常春藤皂甙元。

小孩子拉痢疾怎么办呢

1.清热化湿法:郑耀坪认为急性菌痢大多为湿热痢。用芍药汤加减治疗急性菌痢60例,结果在体温恢复、主要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恢复、大便培养转阴、末梢血象好转和毒副作用等指标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复方新诺明,口服)。本方由白芍、黄芩、黄连、黄柏、槟榔、马齿苋、广木香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有清肠化湿、调和气血、通腑导滞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黄芩、黄连、黄柏、马齿苋等均有抗痢疾杆菌的作用;白芍有抑制痢疾杆菌、解痉止痛的作用;木香、槟榔增强肠蠕动,缓解胃肠胀气;槟榔还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炎性渗出物排出等作用。陈中洲用苦

痢疾都有哪些类型

(一)湿热痢 症状: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大黄、黄芩、黄连、肉桂、金银花。 (二)疫毒痢 症状:起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方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银花、地榆、牡丹皮、芍药、甘

霉菌性阴炎用什么药好得快 内外兼治好得快

内服药方:熟地、山茱萸各30g,党参、白术、桑螵蛸各15g,补骨脂、仙灵脾、苦参、黄柏各10g,制负片6g。 随症加减:带下黄加黄芩、白头翁;带下不尽加芡实、金樱子;腰痛加主动、菟丝子;阴阳加蛇床子、白癣皮;体虚加人参、鹿茸。 服法:水煎服用,每日1剂,服两次即可。 外洗方药:苦参、白头翁、白矾各30g,丹皮、赤芍、川椒各15个 用法:加水浓煎,去渣取液,先熏洗后坐浴。每日30分钟,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内外用药1个疗程,治愈率可达85%。

翻白草的中药

中药名:翻白草(《救荒本草》)潘百草 【异名】: 潘百草 鸡腿儿(《救荒本草》),天藕儿(《野菜谱》),湖鸡腿(《纲目》),鸡脚草、鸡距草(《草木便方》),乌皮浮儿、觭角草(《植物名汇》),土菜、茯苓草(《现代实用中药》),郁苏参、土人参(《福建民间草药》),金线吊葫芦、鸭脚参、细沙扭(《广西中药志》),鸡脚爪(《四川中药志》),野鸡坝、兰溪白头翁、黄花地丁、千锤打(《湖南药物志》),天青地白(《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鸡腿根、鸡腿子、白头翁[广西、福建]、叶下白、郁苏参、委陵菜、鸡爪参、土洋参(湖南)

腹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西医治疗: 腹泻是症状,根本治疗要针对病因。 1.病因治疗: 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须抗感染治疗;对乳糖不耐受者和麦胶性乳糜泻要在饮食中分别剔除乳糖或麦胶类成分;对高渗性腹泻要停食或停用能引起高渗的食物或药物;对分泌性腹泻除消除病因外,要积极补充盐类和葡萄糖液;由于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结肠腹泻,可用消胆胺吸附胆汁酸而止泻。对胆汁酸缺乏引起的脂肪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长链脂肪。 2.对症治疗: 常用止泻药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氢氧化铝凝胶、次碳酸铋,日服3~4次。复方樟脑酊(2~5ml),或可待因(0

威灵仙的成分

①威灵仙的根含白头翁素、白头翁内酯、甾醇、糖类、皂甙、内酯、酚类、氨基酸。叶含内酯、酚类、三萜、氨基酸、有机酸。 ②山蓼的叶含香豆精类0.82%、山柰酚等黄酮类0.23%及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等,不含有皂甙、鞣质或强心甙类 ③东北铁线莲的根含三萜皂甙:铁线莲甙A、铁线莲甙A"、铁线莲甙B、铁线莲甙C。 ④黄药子及其变种的根含皂甙、常春藤皂甙元。

口周皮炎用什么药

口周皮炎偏方1.赤豆粥: 赤豆30-50克, 水煮至半熟, 放入粳米100克同煮粥, 以淡食为宜, 加白糖调味食用亦可.有健脾益胃, 清热, 解毒, 利水, 消肿, 通乳作用.适用于水肿病, 下肢湿气, 小便不利, 大便稀薄, 身体肥胖, 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口周皮炎偏方2.绿豆粥:100克煮至豆皮开裂时, 加入粳米50克, 同煮粥, 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有清热解毒, 止渴除烦, 利水清肿作用, 适用于暑热烦渴, 疮毒疖肿, 高热口渴, 小便不利, 食物中毒, 以及预防中暑.本品可作为夏季清凉饮料.注意:

拉肚子腹泻的中医治疗

1、湿热痢型拉肚子: 【主症】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 白芍15g,黄连9g,黄芩12g,大黄6g,当归12g,木香9g,槟榔10g,金银花,川芎9g,麦芽12g,山楂15g,甘草6g。 【方解】方中以黄连、黄芩、大黄清热化湿解毒,兼以推荡积滞;白芍、当归、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金银花清热解毒;木香、槟榔理气导滞;川芎行气活血;麦芽、山楂消食化滞;甘草兼能调和诸药。上药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