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产后尿多正常吗 产后尿多了怎么回事

产后尿多正常吗 产后尿多了怎么回事

女性在妊娠期,由于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体内水钠滞留增加。分娩后情况发生变化,胎盘排出,胎盘循环停止,子宫缩小,大量血液进入体循环;血容量上升,肾小球滤过率增多而钠的重吸收减少,孕期滞留的水钠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而产后尿量大大增加。

膀胱经络不通的症状 膀胱经络通了尿多吗

不多。

一般人体正藏一天排1000-2000毫升的尿液,最多不超过2500毫升,当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者持续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时,就属于少尿,而在膀胱经络不通时,有些人会出现少量现象,但经络疏通后,就会恢复成正常尿量,但并不算尿多。

新生儿尿多正常吗

1、 病理性尿频

病理性尿频可能是患有感染、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以尿路感染为多。小儿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数却明显增加,并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状。由于疼,孩子排尿时往往哭闹。此外,患了尿路感染后,通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增高、食欲减退、呕吐等等。做尿常规检验可帮助诊断。治疗时要多给孩子饮水,让他们休息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等药物。

蛲虫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尿频。感染蛲虫后,晚上成虫会爬到肛门附近产卵,检查时可见到白色线头样小虫。治疗时要给孩子剪指甲、纠正孩子吮手习惯、烫洗内裤和被褥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驱虫剂。

2、 生理性尿频

生理性尿频除了饮水过多、天气寒冷、裤子不合身等生活因素外,最常见的当属精神性尿频。短时的尿频往往与孩子希望引起父母注意有关。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当大人聊天聊得正起劲时,孩子会不时地高喊:“妈妈(爸爸)我要尿尿!”这种尿频一般是暂时的,当父母带孩子上厕所而中断谈话后,尿频自然消失。但如果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使得孩子总将尿尿做为寻求注意的“王牌”,就可能落下习惯性精神性尿频的毛病,此时再纠正就很难。

一旦发现孩子尿频,就要找找原因,即不要紧张地追问孩子这呀那的,也不要大惊小怪地逢人就询问治法,以免强化孩子“尿尿,妈妈会注意我”的想法。更不能呵斥孩子“不许尿!”而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使他自觉克服。造成精神性尿频的原因很多,要获得良效就要找准原因,有针对地疏导。

尿多的生理原因

尿多的原因

尿多的生理原因

(1)饮食习惯:饮食结构,有些人喜欢食用一些水份较大的食物,如水份较大的水果,或是喜好品茶,这些也会导致尿多。

(2)季节性:季节也是影响排尿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季排尿次数增加属于正常现象。

(3)尿液增加:大量饮水,进水量增加,导致尿液增多,排尿次数亦会增加,便会出现尿多现象。

(4)心理因素:心理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恐惧、焦虑、这些都会影响人体内分泌,从而导致尿多现象。

尿多的病理原因

(1)神经性尿多:逼尿肌发育不良,神经不健全,可导致一天排尿20-30次,夜间排尿正常。

(2)特殊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此患者服用的药物中含有利尿药物,故比常人夜尿次数多,正常成人日间平均排尿一般男性4-6次,女性3-5次,夜间就寝后0-2次。若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超过上述范围,则为尿多。

(3)炎症刺激:泌尿系炎症感染,大部分泌尿生殖器官发生炎症都会影响泌尿系统,例如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多。临床上成为尿路刺激证。

(4)非炎症刺激:尿路结石、尿路有异物等情况。

(5)膀胱容量减少: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子宫增大导致挤压、膀胱挛缩或膀胱结石。

(6)男人尿多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由于前列腺增生发病缓慢,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病人常常不能确切地记起发病时间。但随着下尿路梗阻的加重,患者会逐渐出现尿多、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血尿等临床症状,有些患者严重时可导致泌尿感染、肾功能损害。

预防尿多的方法

1.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取量,以利于肾脏保持水分.

2.可喝淡盐开水、低浓度糖水,不要大量饮用高热量饮料,以防热量摄取过多引起体重急剧增加.

3.尿频者,体内失钾较多,应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菇、白菜、豆类、花生、核桃、西瓜、香蕉等.

4.病情严重者可以到医院咨询就诊。

冬天尿多正常吗 什么情况是夜尿多

正常人在夜里的排尿量通常不超过300~400毫升,仅相当于全天总尿量的1/3或1/4。如果夜间排尿量超过300~400毫升,就叫做夜尿多。夜尿频繁者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和营养丰富,以便于机体自然利用与吸收。

冬天尿多正常吗 冬天尿多还是夏天尿多

相比之下冬天尿更多。

从医学角度出发,人体的水分代谢主要有两个途径:皮肤排汗和通过肾脏经尿道排尿。冬天气温低,皮肤汗腺收缩,排汗减少,相对应的排尿就会增加。

夜尿多小心前列腺炎

一、生理性原因:

晚餐或睡前有饮水习惯,加上睡眠不好者,当膀胱充盈300毫升时就有尿意感,所以夜尿就频。

二、病理性原因:

1、前列腺增生引起夜尿多:男性夜尿多时,经常尿急不能忍,尿细流而分叉,尿流不畅,在排尿终结时淋漓。这是由于前列腺增生,挤压尿道渐渐变窄,使排尿困难,排尿次数增加,夜尿频繁,还可并尿路感染,血尿。

2、前列腺炎引起夜尿多:由于前列腺发炎肿大,直接压缩了膀胱的空间,致使膀胱的容积缩小,尿液很容易就把膀胱装满,因而很容易就有想尿的感觉,同时前列腺炎也会影响周边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等多种因素,于是便出现了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早期直接表现为夜尿多的症状。

前列腺疾病是中老年男性最常发生的病症,出现夜尿多要谨防前列腺出现病变,如果您有尿路刺激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疾病发展到后期更加严重,延误治疗最佳时期。而且食疗方法只是辅助药物治疗的一种办法,不能彻底消除疾病。

红豆薏米水喝了尿多正常吗

属于正常现象。

红豆薏米水主要是由红豆以及薏米制成的,其中红豆薏米都具有较好的利尿作用,将其煮水之后其中水分比较多,饮用之后会促进人体尿液排出,对于排便不利的人群来说,可以帮助缓解其症状,对于一般人群来说,饮用红豆薏米水会增加尿量,这属于一种正常现象,不需要太担心。

新生宝宝尿多正常吗

一天,诊室里来了一个小“病人”,出生只有10天,因为妈妈还在坐月子,所以,“病人”是由爸爸抱着来的。医生看了一眼躺在爸爸怀里的小宝宝,孩子面色红润,神态安详,睡得挺香的,就向家长了解病情。

原来,孩子出生头几天,排尿还是正常的,一天大约5~6次,可出院回到家不久,不知怎的,小便一下子就多起来,一天竟达20多次,有时尿在尿布上似乎还带点红色。其他倒是未发觉有什么不妥。

因为小宝宝她妈前年得过肾盂肾炎,那时也有尿频、尿急的情况,一天小便也是十几二十次,但当时已及时治好。新上任的妈妈看到宝宝的情况非常焦急,担心宝宝是不是也得了肾盂肾炎,另外,据一些医学书中介绍,女孩尿道短,易得这种病,所以紧张得不得了。

医生给宝宝做了详细的检查,身体各方面都没有异常,血和小便化验也是正常的。最后,医生告诉家长:宝宝完全正常。

那为什么宝宝会拉那么多的小便呢?

这是因为小儿泌尿功能与成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如果了解他们的这些特点,新上任的妈妈就不会惊慌了。

其实,小儿在不同年龄,尿量和排尿次数都不相同。由于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年龄愈小,其热能和水代谢愈活跃,吃的是以液体食物为主(特别是婴儿期),而膀胱容量又较小,所以每天排尿次数很多。

在刚出生头几天,由于进食量少,宝宝尿量可很少,一天只有4~5 次。几天之后,排尿次数会迅速增多,6个月以前,一天可达20~30次,每次约30毫升。6 个月后,随着半流质的辅助食品的增加以及肾脏功能的逐渐完善,排尿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到周岁时,一天排尿约15~16次,每次约60毫升(约为普通玻璃杯的1/3杯)。2~3岁时,平均一天10次左右,每次的量也逐渐增至90毫升左右。但由于受宝宝的个体差异,以及饮水量、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尿量和排尿次数都可有较大的变化。

新生儿尿液的特点

出生后仅在最开始时排的尿液颜色可较深而带浊,在整个婴幼儿期新鲜尿液几乎是无色而透明的,并带有一种淡淡的芳香。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尿中的尿素分解为氨,才出现较明显的氨臭。

由于新生儿及幼婴尿液中的尿酸盐比较多,在尿布上分解时有时可使尿布红染。又或在气候寒冷时,刚排出的尿是清的,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变浊了,这是由于婴幼儿尿中含有较多的尿酸盐和磷酸盐,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溶解度变小而析出的缘故。这些都属正常的现象。

新生儿排尿系统的发展

婴幼儿自主性排尿功能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才逐步完善起来的。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的排尿纯属反射性的,只有在膀胱充满后引起反射性排尿。

一般到5~6个月大时,条件反射才逐渐形成,例如能在大人“把尿”时排尿,或在睡醒时会有要排尿的表示。到1 周岁时,可以逐渐训练其对排尿的控制,大约要到1.5~2周岁后,幼儿才真正能控制尿意和自主排尿。

婴幼儿的尿液反应健康状况

婴幼儿的尿液,往往可以反映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初为人母的你,当然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什么样的情况是异常的,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找医生。

例如,宝宝排尿的异常,无论多尿、少尿或无尿,除受气温、饮水量多少等因素影响外,也可因心、肾或垂体等多种疾病引起;如果刚排出的新鲜尿是混浊的,就要排除急性泌尿道感染等可能;如果刚排出的新鲜尿即有异常气味,则提示宝宝可能有病。

如有一种苯丙酮酸尿症的患儿,排出的新鲜尿带有一种特殊的霉臭味,这种小儿往往伴有智能低下;又如,在宝宝的排尿控制功能完善过程中,发生“尿床”是正常的现象,但若到了5~6岁仍经常尿床,那就是不正常的了。

此外,婴幼儿排尿有个特点,就是一旦开始就难以中断(除非突然受到惊吓),如果尿流断断续续,或排尿时出现疼痛、哭闹等情况,均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检查。

尿多可能是什么病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小孩,只要一天经常尿多往厕所跑,人家总会笑你肾虚。那么尿多是怎么回事呢?真的是因为肾虚导致吗?尿多不是病,跑起来真要命,尿多不单单只是单纯的上厕所排毒代谢问题,严重者则是肾衰竭的表现,甚至会危及生命。

尿多原因有很多,但当尿多的时候绝不是好事,此时请注意身体是否有不适,先查明原因再对症下药,若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引起尿多的疾病

(1)尿崩症

因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引起肾小管再吸收功能下降而引起多尿。

(2)糖尿病

因血糖过高尿中有大量糖排出,可引起溶质性利尿;由于血糖升高机体为了代谢增加饮水量,以便稀释血液也是引起多尿的原因。

天气冷排尿多正常吗

天气冷尿多是不是正常,要先问自己两个问题。如果仅是排尿次数稍有增加,属于正常现象。

若排尿时伴有排尿困难,尿痛、尿急和尿不尽的感觉,则可能是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引起的,需要谨慎对待,尽早就医。

排尿时出现血尿、水肿多是慢性肾炎,此病起病慢,病情时轻时重,如不及时治疗,恐怕会慢慢恶化,最终变成尿毒症。

新生儿尿多正常吗

一、宝宝晚上尿多原因大解析

小儿尿频是很常见的。引起尿频的原因很多,但可分为两大类。即病理性(由疾病引起的)的和生理性的。

1、 病理性尿频

病理性尿频可能是患有感染、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以尿路感染为多。小儿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数却明显增加,并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状。由于疼,孩子排尿时往往哭闹。此外,患了尿路感染后,通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增高、食欲减退、呕吐等等。做尿常规检验可帮助诊断。治疗时要多给孩子饮水,让他们休息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等药物。

蛲虫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尿频。感染蛲虫后,晚上成虫会爬到肛门附近产卵,检查时可见到白色线头样小虫。治疗时要给孩子剪指甲、纠正孩子吮手习惯、烫洗内裤和被褥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驱虫剂。

2、 生理性尿频

生理性尿频除了饮水过多、天气寒冷、裤子不合身等生活因素外,最常见的当属精神性尿频。短时的尿频往往与孩子希望引起父母注意有关。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当大人聊天聊得正起劲时,孩子会不时地高喊:“妈妈(爸爸)我要尿尿!”这种尿频一般是暂时的,当父母带孩子上厕所而中断谈话后,尿频自然消失。但如果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使得孩子总将尿尿做为寻求注意的“王牌”,就可能落下习惯性精神性尿频的毛病,此时再纠正就很难。

一旦发现孩子尿频,就要找找原因,即不要紧张地追问孩子这呀那的,也不要大惊小怪地逢人就询问治法,以免强化孩子“尿尿,妈妈会注意我”的想法。更不能呵斥孩子“不许尿!”而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使他自觉克服。造成精神性尿频的原因很多,要获得良效就要找准原因,有针对地疏导。

二、诊断精神性尿频有几点:

1、 小儿夜尿不增加;

2、 精神集中时小便次数减少;

3、 有便意时,可因其他事件转移注意力而暂时忘记上厕所;

4、 无发热等全身不适。

新生儿尿多正常吗?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了不同的新生儿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但是首先在很多情况下,新生儿尿多是正常的,因此我们对于这一情况不必太担心了。要是在生活中,情况变得严重的话,我们就要仔细看好孩子的症状,记下每一个细节,同时也要去医院及时进行治疗。最后也祝患病的小孩们早日康复,过上幸福生活!

人每天尿多少尿才算健康

尿意是人体健康的标志,同时也是我们每天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发现,由于工作繁忙,或者过分害羞,因此身边很多朋友会出现憋尿或者少喝水的情况。但是这对于我们健康的伤害是非常大的,那么人每天尿多少尿才算健康?

人每天尿多少尿才算健康

正常人每天排出的尿量大约是1500毫升左右。这是正常尿量,其实,只要每天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没有太大问题。少于400毫升叫做少尿,正常人几乎不可能出现,一旦发生,大多为急性肾衰竭;多于3000毫升叫做多尿,多为糖尿病或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是精神性烦渴症。此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也可能出现多尿,尤其是夜间尿量增多。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认为多喝水多排尿就能排毒,这其实是一个保健误区。只要排尿量在正常范围内,就足以把体内毒素排出去,没必要刻意地多喝水。综上所述,人体一天排除的正常尿量是1500毫升。这是一个标准,但不是准则,一般情况下,人体尿量正常的范围在400—3000毫升之间。超出这个范围就不正常了。

正常人每天排出的尿量大约是1500毫升左右。这是正常尿量,其实,只要每天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没有太大问题。

少于400毫升叫做少尿,正常人几乎不可能出现,一旦发生,大多为急性肾衰竭;多于3000毫升叫做多尿,多为糖尿病或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是精神性烦渴症。此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也可能出现多尿,尤其是夜间尿量增多。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认为多喝水多排尿就能排毒,这其实是一个保健误区。只要排尿量在正常范围内,就足以把体内毒素排出去,没必要刻意地多喝水。

相关推荐

男性尿尿急有什么检查方法

1.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下降,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削减。血中钾、镁、磷增高,血钠正常或略精减,血钙去除,二氧化碳联合力亦精减。 2.尿液检查,尿少、尿量≤17ml/h或《400ml/d,尿比重低,《1.014甚至稳定在1.010左右,尿呈酸性,尿蛋白定性+~+++,尿沉渣镜检可见粗壮颗粒管型,少数红、白细胞。 3.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但氮质血症不能单个作为诊断按照,因肾功效正常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尿素氮亦可增高。血肌酐增高,血尿素氮/血肌酐≤10是首要诊断指标。其余,尿/血尿素《15(正常尿

老人为什么夜尿

正常成年人每天夜里排尿最多2次,很多人夜里不排尿,这都是正常的。正常人在夜里的排尿量通常不超过300~400毫升,仅相当于全天总尿量的1/3或1/4。如果夜间排尿量超过300~400毫升,就叫做夜尿多。 夜尿多是不是病呢?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人夜尿多是因为得了病,有些人夜尿多还不能算病。但不管怎么说,老年人夜尿多常常是肾功能减退的一个信号。人人都有两个肾脏,每个肾脏里都有百万以上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它们的活动程度反映了肾功能的情况。 人到40岁以后,肾脏就开始走向衰老,肾小球和肾小管相继发生退行性改变

注意尿尿多不一定是肾虚哦

我们发现,有很多朋友都有尿尿频的苦恼,由于经常尿尿频,导致自己睡眠质量变差、身体虚、阳气不足,但是对于尿尿频是不是肾虚这个问题,很多人还是有点不太明白,今天我们就来为您答疑解惑! 引起夜尿增多的疾病有多种,除慢性肾脏病外,其他疾病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等均可引发,在此不一一罗列了。依靠医生检查,多能确立诊断。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年过50岁的人,多以为“年老肾亏”,夜尿增多好像是“自然规律”——人老的必然现象,不以为然,这是不正确的。病理就是病理,无论怎样都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及早采取措施,就算有一些

产后尿多正常吗 产后排尿困难的解决办法

1、放松心情,使尿道括约肌痉挛得到缓解,进行排尿。 2、如果不习惯卧床小便,可以起床排尿。但身体过分虚弱者,不宜过早起床,痉挛在床上小便。 3、做呼吸动作和按摩腹部,加强腹壁对膀胱的压力。 4、在下腹部用热水袋热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周围,帮助尿道括约肌放松。 5、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果,应请医师进行导尿,并留置导尿管,以后每隔3-4小时开放1次。1-2天后根据恢复情况确定是否拔除导尿管。通常2天后能恢复排尿功能。

晚上喝粥会不会发胖 晚上喝粥夜尿多正常吗

是正常的。 粥里面含有较多的水分,如果晚上喝粥喝得比较晚,或者喝得量比较多导致人体水分摄入过量的话,就有可能会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一般在停止食用之后就可以得到改善,平时在晚上喝粥的时候也要注意适量食用。 如果停止喝粥之后,晚上夜尿仍然还比较多的话,那么就建议患者最好是及时地去医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治疗。

晚上起夜小便次数多是什么原因造成

睡前是否喝水过多?最近的运动量如何?如果在睡前喝水过多,会引起夜尿过多,属正常的。但如果饮水不多,并且同时伴有多食,可考虑是否患有糖尿病。建议到医院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尿糖等检查,一般可以明确。 一般人们起夜多半是因为内急,只要不是疾病造成的夜尿多,一般人晚上起夜一两次是正常的。起夜次数过多应当属于尿频,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每天日间平均排尿4~6次,夜间就寝后0~2次;婴儿昼夜排尿20~30次。如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超过了上述范围,就是尿频。

急性肠胃炎吃什么吐什么怎么办 针灸刺血止吐法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令患者张口,舌向上,用三棱针在上两穴点刺放血少许。多1次即效。 主治:呕吐不止。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屡用效著,多1次呕吐止。 方法:用结扎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放血数滴,多1次见效。 主治:吐泻。

每天排尿多少次正常

如果生活饮水习惯都非常的正常,那么每天排尿八次是最为适宜的。若是喝水的量非常少,但是排尿的次数又远远超过了八次,这说明可能存在着尿频这种症状,需要及时的检查。 正常的排泄意味着健康的身体,假设人的排泄功能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可能是内分泌系统或者是某些器官存在着疾病,因此,一旦尿液存在异常,出现变黄或存有极大的异味都要格外注意,及时检查身体的状况。

尿多是怎么回事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小孩,只要一天经常尿多往厕所跑,人家总会笑你肾虚。那么尿多是怎么回事呢?真的是因为肾虚导致吗?尿多不是病,跑起来真要命,尿多不单单只是单纯的上厕所排毒代谢问题,严重者则是肾衰竭的表现,甚至会危及生命。尿多原因有很多,但当尿多的时候绝不是好事,此时请注意身体是否有不适,先查明原因再对症下药,若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引起尿多的疾病: (1)尿崩症:因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引起肾小管再吸收功能下降而引起多尿。 (2)糖尿病:因血糖过高尿中有大量糖排出,可引起溶质性

容易与蛋白尿混淆的疾病

1.水肿伴蛋白尿:水肿伴重度蛋白尿多为肾源性水肿。伴轻度蛋白尿除见于肾源性水肿外亦可见于心源性水肿。妊娠期水肿、蛋白尿多见于妊娠中毒症水肿。 2.妊娠蛋白尿:一般来说,正常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10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在胎儿尿液中,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胎儿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3.血尿伴蛋白尿: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如果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病情不能得到切